410 likes | 601 Views
科学识字的基本要求 及 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 福建集美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金文伟. 崔峦先生给金文伟的手机短信. (第一条)祝汉字科学研究造福于小学识字教学。 (第二条)把汉字学用于小学识字教学,一要适时适度,二要深入浅出。这样才会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2011 年元旦. 科学的语文教育 源于 识字教育科学化. 关于科学识字的问题. 先解析. 喜. 为什么这样写?由哪些偏旁构成? 与哪些字的形、音、义关系密切?. “ 十豆落口中”?. 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化问题. 本讲主要讲两个问题: 一、科学识字的基本要求(节选)
E N D
科学识字的基本要求 及 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 福建集美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金文伟
崔峦先生给金文伟的手机短信 (第一条)祝汉字科学研究造福于小学识字教学。 (第二条)把汉字学用于小学识字教学,一要适时适度,二要深入浅出。这样才会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2011年元旦
关于科学识字的问题 先解析 喜 为什么这样写?由哪些偏旁构成? 与哪些字的形、音、义关系密切? “十豆落口中”?
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化问题 本讲主要讲两个问题: 一、科学识字的基本要求(节选) 二、科学识字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 这两个内容是有效教学的组成部分。 讲第二个问题的目的,是为纠正一些高 年级教师的错误观念,即识字教学是低年段 的任务,与自己教学关系不大。
汉字科学教学与心得之系列(理论联系实际) 一、叶秀萍《识字8》,属于随文集中识字。 生动解析了本课生字,详解7字,纠正了教参 对“辨”的错误解析(不从“忄”从“刂”)。 二、王玲湘《望天门山》,用汉字学讲解字 形义,如 “断、开、碧、回”的形义关系, 由此深入理解诗意,提高了阅读的有效性。 三、黄国才关于汉字学应用教学的心得报告。
一、科学识字的基本要求 “科学识字”的提法已久,但是,怎样算 是科学识字,则见仁见智,说法不一。 我认为,应该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认定。 科学讲什么?讲求真,实事求是。科学教 育就是要实事求是,传授科学的知识。 因此,教育科学要求语文教师必须 懂语文的科学知识,教科学的语文知识。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由此可以鉴定识字教学是否科学。
(一)教师掌握汉字科学相关知识 先看教学实例: 请说出下列部首的形、音、义和表意作用: 氵、扌、土、艹、刂、忄、纟、口、牜、犭… 大家能说出这些部首的形、音、义,符合科 学。学生理解了其形音义关系,容易明白在构 字中的作用,便于识记一串字,提高识字效率。 这就是科学的识字。符合汉字科学。 说明了教师掌握“汉字学”的重要性。 这是科学识字的最基本要求。
再看更多的部首,教师掌握了多少: 大、彳、阝、卩、又、止、页、厂、广、冖、 彡、攴、攵、殳、罒、廾、冫、廴、釆、自、 寸、旡、方、业、勹、匚、囗、冂、冃、厶、 干、辛、儿、尢、尸、歹、欠…… 绝大多数教师不懂上述部首的形音义知识。 国家颁布了201个部首,绝大多数教师只掌握 了约40个部首的知识,不到部首总数1/4-1/5。
释左“阝” 阜fù 象形字,像人在土山高坡边上挖的脚窝(台阶) 形。本义是土山。引申泛指山。 (甲)(金) 作偏旁表示山、阶梯等义。 元代称为“侧山旁”。 “阳”是山南面“阴”是山北面,“险、陡”均指山形, “防、阻、限、隔、障”皆因有山; “隧、陷阱”是对山改造利用,“陟”是步行上山, “降”本义是走下山, “陵”由登山引申为大土山, “阶、除、陛”都指台阶。
释右“阝” 邑 yì “邑”的楷书写法。本义是人群聚居的地方。 作偏旁表地域、地名、城郭、古代诸侯封国等义。 “邯郸”是城市名, “都”(dū)的本义是大城市; “郡”是古代行政区域。 “邱”是古地名, 后都用作了姓。 “邓、邢、郑”本是古代诸侯国名, “邦”本指古代诸侯的封国, 引申泛指国家,如: “邻邦”“友邦”; “郊”本指古代都城以外、 百里以内的地方, 引申指城外、野外,如“郊区”。
请问,那约 160个部首是如何教的?教 学能符合语文科学吗? 不懂而教!编了各种错名,反而破坏了 汉字科学体系,阻碍了识字效率的提高—— 这就是违反科学!这就是汉字教学的状况! 请问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教学允许 不懂而教?
所以,识字教学科学化的首要条件是 执教者必须懂得汉字科学有关知识。 研究汉字的科学是汉字学。 汉字学古代称小学,指小孩学习汉字的方 法。用“六书”。清末改称文字学,从识字 方法发展为文字理论。1950年代改称汉字学。 汉字学是专门研究汉字构形以及形音义 关系、汉字教学、汉字应用等问题的科学。
是教学汉字的科学依据。比如: “隹”与“佳、住”形近,学生易混。 教师常为纠正错别字而头痛。但“隹”是一个构字量比较大的偏旁,必须掌握。如: 表声:推、堆、崔、谁、椎、骓…… 表意:集、雀、雄、翟、鹤、雁、难、觀… 教法: (金) (篆) (隶)
集美 集美——集天地之美,迎八方来客。
再解析 喜 为什么这样写?由哪些偏旁构成? 与哪些字的形、音、义关系密切? 讲对一字,学好一串!
“喜”由“壴”和“口”两个偏旁构成 壴:zhù 小篆: 壴:鼓形,画图在中心画一圆点,表示鼓心。是“鼓”(乐鼓)的初文。 后来“壴”作了偏旁,本义用“鼓”代替。
喜: 是乐的意思 小篆: “壴、口”合而会意,就是以鼓乐和笑口表示欢乐的“喜”义。 “壴”有一个系统,用此能提高识字效率。
彭、鼓、嘉 与“壴”偏旁有关的字: 彭: 小篆 右边三条斜线表示击鼓时发出的声音。三条斜线是“彡”。后来“彭”用作姓,表示声音的字写作“嘭”。 “嘉”是形声字,从壴,陈乐,表示美好,加声。 如“廚(厨)、樹(树)”。 “壴”作声符的字
由“隹、壴”可以看出,汉字有着很 严密的内在逻辑系统,有其科学体系。 遵循汉字科学,讲对一个偏旁,就能 化繁为简,以简驭繁,迅速提高识字效率。 这就是汉字学家们研究出来的科学知识! 这是几千年来无数学者、专家研究的结 晶,是研究汉字最科学、最全面、最深入 的学科。
汉字学既有科学的理论, 又有对每个字的具体解析。 没有任何一种识字方法对汉字的解析和 研究能达到这个高度、深度和广度。 如:形声字只占56.7%,许多不表声了 比如:怡、江、题。 汉字偏旁分为意符、音符、记号, 意符,如:日、月、卩、隹。 记号,如:邓(鄧)、乔(喬)。
再如:常用汉字3500个; 现代汉字四定: 定形、定音、定量、定序。 简化字: 减少繁体字的笔画, 减少汉字的总字量。
(二)教汉字遵循汉字科学 不懂汉字科学却教汉字,是明显的不科学。 但是,懂得汉字科学却不遵循汉字科学,也是 不科学。比如,“彳”——“双立人”, “王”旁——“王字旁”,“卩”—— “单耳刀”,这都是“以形命名”,违背汉字 科学的称呼。 再如 解析“照、题、鸡”,违背汉字科学。 曲解汉字,破坏汉字系统,妨碍了教学有效性。
产生错误的原因,可能: 一是懂得汉字科学,但是担心小学生学起 来费劲而迁就学生。 这是不合实际的担忧,尽管有心理学等 研究支持此做法,但是实践证明这个“担心” 是好心办错事。港台的识字教学可以证明。 科学知识的传授,不能轻易迁就学生, 而要想法子教会学生,这才符合教育科学。 “品茶”“聪” “阝”都是迁就——违背科学!
二是不懂汉字科学,而随意做解析。 许多教师学了这种“好方法”,以讹传讹, 代代相传,如滚雪球,反在小语界形成了 “潮流”,被认为正统。比如上述几个字的 解析。 很明显,这样教学不符合汉字科学,不 是科学识字。要用符合汉字科学的教法纠正。
(三)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切身利益”,也是汉字 科学最显示效益之处。 1、学生理解而易记少错 理解记忆的效果远大于机械记忆。科学地 解析汉字,能使学生在理解中记忆。如“隹”与 “佳、住”的区别识记。 2、成系统识字。参看上述例子。
3、难字。 比如“鼠”,三年级学生也怕写! 溯源分析法,用小篆解说笔画: 学生豁然开朗。认为最好写,错别字也少了。
4、楷书形的系统规律 楷体字、简体字,笔画的正误与字理已没 有关系,但构形也有系统规律。 如,“彐”是个构字量大的部件,在通用 汉字中构字100多个。书写中,其中横是否往 右出头,如“尹、唐”“寻、慧”“丑”。 不同在于有无纵笔画穿过。传授了这个知 识,学生就轻松掌握了这100多字的规范写法。 再如:“虐”“善”“燕”的写法。
(四)传授汉字文化知识 一是汉字本身的文化知识。 如“六书”、汉字三种字符(意符、音符、 记号)、同源字、本义与引申义、假借字。 二是汉字反映出的造字时期的文化。 如“卩”“盥”“司、后”“滚(衮)” 科学识字,在提高识字效率的同时,兼教 汉字文化,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使语文学习 的有效性远远超过不科学的识字方法。
以上四点,应是科学识字的基本要求。 四点虽然各有侧重,但共同点是,解析汉字 要符合汉字科学。 科学识字还要求采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 点的教法,要采用多种方法,比如谜语识字、 随文识字等。 这属于如何教的问题,是在 确定了“教正确知识”后的 “如何教”的问题。
二、对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 多年来,识字教学的不科学,妨碍了阅读 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对汉字形义关系不清楚,使阅读教学 常常浮于表面而难以深入。甚至还教给了学生 错误的知识,妨碍了进一步的学习。 比如“圳”“沐浴”“和煦”“侃侃”。 课文:
绝:断丝。 从纟(糸)从刀从卩,会意字。 表示人用刀断了束纟。 绝弦,就是搞断了所有的弦,一根不留。表明了伯牙“绝”望的程度。“绝”是课文的文眼。 知:从矢,从口,表示说话时言辞如箭矢一般 快、流利,说明十分敏捷,对所说事物很熟悉。 而接受者都能听懂,就是“知音”。 所以,“知”在古代就是熟悉、了解之义。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换成:万紫千红,百花争艳,五颜六色……
课题是“生命 生命” • “生”字为何这样写?是什么意思? •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指草木的生长。甲、金文是草芽出土的形状。 草的生命力强,引申指生命,这是人的期望。 三个事例;飞蛾求生、砖缝苗生、静听心跳 ——生命价值。所以,科学地讲析“生”字, 能以“生”阐释全文,通贯全文,驾驭全文!
尽快识字是为了早日大量 阅读。 科学识字,不仅能提高识字效率,而且 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原因就在于字义明确化使阅读教学一 语 破的而理解深刻,从而节省了学习时间,又 使学生体会到了汉字与汉语的 科学关系。
关于参读小学识字科学教育的参考材料,请参考我主持的 “金老师谈识字”栏目: • 福建小学新课程网 xx.fjxkc.cn • 网站首页——语文——教师进修—— • 子栏目导航——知识拓展(1)—— 待出版: 《常用汉字形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