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682 Views
台灣原住民語. 音韻特徵. 沒有聲調( cf. 漢語) 輕重音區別,有規則的,如排灣語的主要重音都出現在一個詞的倒數第二個音節 多音節語言 CV 或是 CVC 大部分只有 i 、 u 、 、 a 四個元音 特殊的捲舌音、顎化音 泰雅、排灣的小舌音 q 阿美語的咽壁音 . 構詞特徵. 前綴 : ka-, ’a- 後綴 : -an, -a 中綴 : -om-, -in-. 多層次附加 : puacacaunukankai (Kanakanavu) 衍生 ca ‘ 路’ 加 u- u-ca ‘ 走路’
E N D
音韻特徵 • 沒有聲調(cf. 漢語) • 輕重音區別,有規則的,如排灣語的主要重音都出現在一個詞的倒數第二個音節 • 多音節語言 • CV或是CVC • 大部分只有i、u、、a四個元音 • 特殊的捲舌音、顎化音 • 泰雅、排灣的小舌音q • 阿美語的咽壁音
構詞特徵 • 前綴: ka-, ’a- • 後綴: -an, -a • 中綴: -om-, -in-
多層次附加: puacacaunukankai (Kanakanavu) • 衍生 • ca ‘路’ • 加 u- u-ca ‘走路’ • 重疊 u-ca-ca ‘一直走’ • 加p-, a- 表「允許」 p-u-a-ca-ca ‘讓人走來走去’ • 曲折 • 非完成 –unu puacaca-unu • 直述語氣 –kan puacaca-unu-kan • 三單 –kai puacaca-unu-kan-kai
複合詞 • 孳生力不強 (cf. 漢語) • 賽夏語 • ’aehae’ 一 halapaw床→ 夫妻 • ’aehae’一 rina:anan路→ 出草團體 • sineme:租 ralom水→ 水費
泰雅語 • kacing 牛 belesuy 雄 公牛 • kacing 牛 gipu 雌 母牛 • bokil 毛 royiq 眼 眼睫毛 • toqi 路 qelulin 手指 • 太魯閣語 • hiyi 肉 qhuni 樹
有些似詞組(phrase) • 賽夏語 • haleb橋 noka屬格 habon靈魂→ 彩虹 • masay死 ka主格 hahila:日→ 日蝕 • masay死 ka主格 ’ilaS月→ 月蝕 • manakiS 爬上坡 ka主格 ’ilaS月→ 上弦月 • 泰雅語 • muyaw洞 na 屬格 nguxu 鼻 鼻孔 • tumaw 圓 na 屬格 royiq 眼
衍生詞:(一)前綴 • 賽夏語 • kama- ‘經常從事該活動的人’ • kama- + ’omalop ‘打獵’“獵人” • kama- + matawaw ‘工作’ “工人” • kama- + kiSka:at ‘讀書’ “學生” • 阿美語(吳2000) • ci- 「生長;擁有」 • ci- + ukak 「骨頭」 「長骨頭」 • ci- + tangal 「頭」 • ci- + tiyad 「肚子」
布農語 • mat- 「用槍打」 • mat- + haval「打飛鼠」 • mat- + loqi’ 「打小鳥」 • tin- 「找」 • tin- + lukic 木材 「找木材」 • tin- + cang 松樹 「找松樹」 • tin- + kutu 頭蝨 「抓頭蝨」 • tin- + qutu 龍葵 「採龍葵」 • tin- + qazqazu 蝸牛 「抓蝸牛」
(二)後綴 • 賽夏語 • -an • pa’omhael(一起)-an朋友 • waliS(尖牙)-an山豬 • -en • lilang ‘鏽’ lilang-en ‘生鏽’
阿美語(吳2000) • -ay:加於動詞表「做 …的人」 • mapatay 「死 」+ -ay 「死人」 • matu’as 「長大」+ -ay • mitilid「寫」 + -ay
(三)中綴 • 賽夏語 • -om- + 名詞會使名詞變動詞 • t-om-aw’an (家 + -om-) 蓋房子 • ’-om-omom (霧 + -om-) 起霧 • t-om-opes (痰 + -om-) 吐痰 • h-om-aSab (口水+-om-) 流口水 • 中綴 + 名詞會使動詞變名詞;表動作之成果 • k-in-aat (寫字 + -in-) 書;信 • ’-in-omaS (醃肉、醃菜 + -in-) 醃肉;醬菜 • t-in-awbon (擣糯米 + -in-) 糯米糕 • t-in-alek (煮 + -in-) 燒酒
(四)環缀 • 賽夏語 • -en與-an通常會與ka-或其它前綴形成一個新詞彙,-en表示受事,-an表示處所。 • ka- + si’ael 吃 + -en → 食物(吃的東西) • ka- + ra’oe:喝 + -en → 飲料(喝的東西) • ka- + si’ael 吃 + -an → 餐廳(吃的地方) • ka- + talek 煮 + -an → 廚房;灶 • ka- + sa:eng 坐+ -an → 椅子
完全重疊 布農語(林太等2001) duma 另外;別的 hasu 混亂 suhis 回來 tupa 說 ngit 微笑 sauk 彎腰 duma-duma 各種各樣 hasu-hasu 一團混亂 suhis-suhis 來來回回 tupa-tupa 互相告知 ngit-ngit 微笑著 sauk-sauk 彎著腰 重疊
部分重疊 • CVC 或 CV • Ca-
賽夏語 (1) CVC-名詞 a. ’aeh-’aehael CVC-兄弟姐妹 ‘親戚’ b. wal-walo’ CVC-蜜蜂 ‘很多蜜蜂’
CVC-名詞:小化、摹擬 (3) CVC-名詞 (4) CVC-名詞 a. was-wasal ma’-ma’yiaeh CVC-海 CVC-人 ‘池塘’ ‘稻草人;洋娃娃’ b. Sib-Siba:i’ CVC-蛇 ‘蟲’ c. pong-pongaeh CVC-花 ‘花苞’
CVC-形容詞:加強與減弱 (5) CVC-形容詞 (7) CVC-形容詞 a. ’al-’alihan a. hin-hinhae’ CVC-近 CVC-一樣 ‘很近’ ‘一點像’ b. ra:-ra:waS b. haS-haSa’-an CVC-遠 CVC-不懂- 處所焦點 ‘很遠’ ‘似懂非懂’
CVC-動詞:持續與嘗試 (8) CVC-動詞 (13) CVC-動詞 a. hom-homayap a. bah-bahi’-en … CVC-飛 CVC-洗-受事焦點 … ‘一直飛’ ‘(衣服)洗一洗就新了’ b. ’om-’omalop b. man-manra:an CVC-打獵 CVC-走 ‘一直打獵’ ‘走一走’ c. man-manae’ c. man-mana’ CVC-射Q CVC-射 ‘一直射’ ‘練習射’
布農語 • CV • ta-tangiS ‘一直哭’ • lu-lunghu ‘一直休息’ • ha-hasbin ‘一直打噴嚏’ • da-dahpan ‘常生病’ • ha-hawngun ‘常常罵’
重疊 + 加缀 • 賽夏語 CVC + -an • a. kah-kahoey-an CVC-樹木-處所 ‘樹林’ • b. bon-bonaz-an CVC-砂-處所 ‘沙灘’
Ca- 重疊 賽夏語 a. ta-ti:is Ca-擦 ‘擦的東西、擦布’ b. ha-ha:ep Ca-篩 ‘篩子’ c. ha-hiwa: Ca-鋸 ‘鋸子’
語法特質 • 詞序 • 國語的詞序為主語-動詞-賓語,而大多數台灣南島語的詞序為動詞在句子的最前面,一般稱為動詞居首語言(verb-initial language)。 因此,國語說「張三吃飯」,而賽德克語則說「mekan ido ka pawan (pawan 吃飯)」。 • 賽夏語
動詞變化 • 台灣原住民語言與國語一個顯著的差異就是,台灣原住民語言有豐富的動詞變化而國語則沒有。以「打」這個動詞為例,賽夏語就有 Sebet、Sombet、Sebeten、si-Sebet、Sebet-i 等幾個形式。這些動詞變化與台灣原住民語言的焦點(Focus)系統有關,所謂焦點(Focus)在南島語的研究上是指一組標示主語語意角色的詞綴,台灣原住民語言和菲律賓語群一樣,具有四組焦點詞綴,分別是主事焦點(Agent Focus,AF)、受事焦點(Patient Focus,PF)、處所焦點(Locative Focus,LF)以及工具焦點(Instrumental Focus,IF)。這些焦點符號的選用和句子的類型如肯定、祈使,時態以及動詞的語意或詞彙特質有關。
比如下列的賽夏語句子中,(1a)為祈使句,動詞用詞根 Sebet;(1b)的主語“女人”是動詞的主事者(執行“打”這個動作的人),所以動詞加上 • -om- 這個主事焦點中綴(大多數的台灣原住民語言都有這個中綴,只是母音依語言而異,如排灣語為 -em-,賽德克語為 -um-)。句子(1c)為(1b)的否定,動詞就不加詞綴。(1d)中,句子的主語“小孩”是動詞的受事者(在“打”這個動作中遭受動作影響的對象),動詞以受事焦點詞綴 -en 標示(排灣語為 -in,賽德克語為 -un)。而在(1e)中,主語為動詞的工具,動詞前綴 si- 表示句子的主語是工具、受惠者之類的論元。
1a. Sebet ka korkoriN [打 受格 小孩] ‘打小孩!’ b. minkoriNan S-om-bet ka korkoriN [女人 打 受格 小孩] ‘女人打小孩。’ c. minkoriNan ’okay Sebet ka korkoriN [女人 否定 打 受格 小孩] ‘女人沒有打小孩。’ d. korkoriN noka minkoriNan Sebet -en [小孩 屬格 女人 打] ‘小孩被女人打。’ e. kahoey si-Sebet ni baki‘ ka korkoriN [木柴 打 屬格 爺爺 受格 小孩] ‘爺爺拿木柴打小孩。’
格位標記 • 名詞前多半會有一個符號來標示這個名詞的語意或語法功能。比如排灣語就有三套格位標記符號,一套標示文法上的主語(主格),一套標示非主語的主事者以及所有者(屬格),另一套標示標示非主語的受事名詞(斜格)。如:
排灣語: a. k-em-ac a ‘atjuvi t(u)a vatu [咬 主格 蛇 斜格 狗] ‘蛇咬狗’ b. k-in-ac a vatu n(u)a ‘atjuvi [咬 主格 狗 屬格 蛇] ‘狗被蛇咬’
賽夏語 a. yaba’ S-om-bett ka korkoring [爸爸 打 受格 小孩] ‘爸爸打小孩。’ b. yaba’ noka korkoring Sebet-en [爸爸 屬格 小孩 打-受事焦點] ‘爸爸被小孩打。’ c. yako ’am t-om-alek no korkoring ka pazay [我 要 煮-主事者焦點 受惠格 小孩 受格 飯] ‘我要煮飯給小孩吃。’ d. yako s-om-ibae:aeh ray korkoring ka tatpo’ [我 借-主事者焦點 處所格 小孩 受格 帽子] ‘我向小孩借帽子。’
代名詞 • 代名詞和英語或德語一樣,有格的變化,而國語沒有。所以第一人稱單數的“我”在賽夏語可以是 yako, yakin, ma’an, ’amana’a, ’iniman 或 kanman,不同形式的人稱代名詞,表達的語法與語意功能不同。
分類 • 名詞的語法類:「小孩」與「狗」同類? (5)Saisiyat a. sia S-om-ebet ka korkoring 他 打-AF- 受格 小孩 ‘他打小孩’ b. sia S-om-ebet ka ’ahoe’ 他 打-AF- 受格 狗 ‘他打狗’ c. sia S-om-ebet hi ’oya’ 他 打-AF- 受格 媽媽 ‘他打媽媽’
生物的分類 • 動、植物? • 動物:kaSnay-’oes’oeso’-an ‘住山裡的’(kaSnay-居住在) • 植物:pin-p-in-amowa’-an ‘種的’(pampwa’ 種)Cf. 山肉:qsinu (Squliq) • 飛鼠: hapis, rawa: (with 白胸), lamko: (飛鼠的腸子) • 水果: bo-boway (boway ‘果實’)
蛇的名稱 • Turuku(許韋晟2008)
Turuku大的四隻腳動物都是「kacing」(許韋晟2008)Turuku大的四隻腳動物都是「kacing」(許韋晟2008)
語言與文化 • 鄒語豐富的打獵詞彙: • eohu ‘去打獵’ • eafou ‘打獵’(ea- ‘拿’,fou‘肉’) • boepono ‘用陷阱打獵’ • zotayo ‘守株待兔打獵’ • zongso ‘守鹹水打獵’ • 特殊的生病詞彙:mea-hupa 入侵別人獵區而致病(hupa ‘獵區’) --張永利(2007 NUU演講)
Squliq Atayal • 打獵 • m-lata’ ‘狩獵(離家到外走動)’ • q-em-alop ‘狩獵(用狗追)’ • 捕魚 • smabu qulih ‘(用網)捕魚’ (sabu ‘魚網’, mesbu ‘射’) • bu qulih ‘用箭射魚’ (bebu ‘魚叉’) • te qulih ‘捕魚’ • temuba’ qulih ‘用魚藤毒魚’ (tuba’ ‘魚藤’ ) • peniyap qulih ‘釣魚’ • gemerong qulih ‘勾漁’ (qerong ‘鉤子’) • gemeyap qulih ‘抓魚’ • Saisiyat • pit-
其他 • ki- vs. ti- (摘、採 …) • 酒 • pinobae:aeh • pinosakan
觀點選擇 • 以不同方式表示同一事物,半杯水 half-full或 half-empty (Dirven & Verspoor 1998) • 閩南語的bicycle 腳踏車、孔明車、鐵馬
Atayal的「讀書」、「寫字」 • biru 書 • 尖石:me-biru, m-qwas • 南投:m-iru 寫, s-biru ‘筆’, p-biru ‘作家’, b-brw-an ‘書’ • patas 畫 • Turuku: matas ‘讀書’ , ptasan ‘學校’ • 復興: matas ‘寫’ , s-patas’ ‘筆’ • 汶水: patiq ‘寫’, pa-patiq ‘筆’, pa-patiq-an ‘學校’, p-in-atiq ‘字’ • mqwas 唱 • 復興: pqwas ‘讀’, pqwas-un ‘書’, pqwas-an ‘學校’ • Saisiyat • ka:at ‘寫’, k-in-a:at ‘字’, ka-ka:at ‘筆’ • kiS-ka:at ‘唸;唱’, kama-kiSka:at ‘學生’, ka-kiSka:at-an ‘學校’
隨時代變遷產生新的涵義 • Turuku • empqeepah ‘農夫;工人’ • msapah ‘巫師’ • qmpahan ‘田地;工廠;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