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34 Views
镇江高职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主 题 党 课. 主讲人:杨 新 2014 年 3 月 19 日. 一、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3 年 4 月 19 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 2013 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 2013 年 6 月 18 日启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活动将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 。
E N D
镇江高职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主题党课 主讲人:杨新 2014年3月19日
一、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3年4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活动将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活动于2014年1月开始进行,预计于2014年10月结束,这次活动更为贴近基层。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问题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1.主要任务: 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要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要牢牢把握基本原则;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2.总体要求: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问题 正面教育为主、批评和自我批评、讲求实效、分类指导和领导带头。 3.基本原则: 4.解决突出问题(反四风):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坚决反对奢靡之风。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鼓励大家讲真话、提意见,切实把存在的问题搞清楚、找出来。 5.关键: 一要找准问题。 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主要取决于是否找准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开展民意调查、网上征集意见、开门座谈征求意见等方式,切实找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准“脉”,而不是“关起门来搞学习”、“坐在会议室自己谈”、一头热、甚至“自娱自乐”。 二要解决问题。 针对找出的问题“对症下药”,坚持标本兼治,“祛除病根”,重症下猛药。要切实解决好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四风”问题;要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谋发展,着重解决好关系国计民生的热难点问题;要集中群众智慧,汇集群众正能量,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从2006年起,我们就开始在信息类专业进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3年该项成果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类)特等奖)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模式。它借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结合信息类专业的特点,以校内“工作室”为改革平台,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以实战与虚拟项目融合为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学习、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课堂形态,实施了边做边学、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项目实施为核心的评价方式。这种模式,切实转变了人才培养方式,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创业孵化的社会服务功能。 1、模式概述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按“全程项目引领、师生共同实施”要求重构人才培养过程 2.主要实践 项目小组中教师与学生结成师徒关系 把学生从传统课堂中解放出来 制订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全程的项目教学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再造专业教学流程,推动自主合作学习 2.主要实践 第一,学习不再从概念的理解起步,而从领受工作任务开始,项目小组在教师的带领下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分解知识与能力要求,边学习边完成项目 第二,由于各项目小组按专业混合编班,不同学习背景、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成为工作上的“同事”,迫使学生之间开展自主的合作式学习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3)打造共同利益纽带,开展校企平等合作 学校将工作室场地建设成与企业环境高度统一的虚拟车间,企业与学校共同招募项目小组,企业派出专门的技术人员充当“师傅”与教师共同指导项目小组在虚拟车间完成企业委托的产品或项目。 2.主要实践 学校和工作室组织专门师资和企业的专业人士开设创业集训营,对有意愿开设微型企业的学生进行集中的政策法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3.成果实效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二)二维德育管理模式的探索 1. 二维德育管理模式概述 “二维团队”,是指以中层管理人员、班主任队伍、专业骨干教师、企业专家及学生队伍参与的教育育管理组织,以系(部)、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等为组织单位。 以常规管理和专业建设为平台,承担学生常规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能力与素养培养、就业与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资源整合与配置等职能。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二)二维德育管理模式的探索 2.团队构建思路 二维德育管理团队是指纵向团队与横向团队。 纵向团队:以专业为单位组建,着力于学生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德育目标的达成; 横向团队:以年级为单位组建,着力于学生在生理心理发展中德育目标的达成。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二)二维德育管理模式的探索 2.团队构建思路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纵向团队 (二)二维德育管理模式的探索 围绕将“学校人”培养成为高技能“职业人”的目标,促成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转化 3. 团队工作目标 横向团队 围绕将“学校人”培养成为有道德“社会人”的目标,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二)二维德育管理模式的探索 3. 团队工作目标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三)教师团队建设的探索 1.教学团队建设的缘起 “226”人才培 养目标的需要 实施项目化 教学的需要 融合常规教学和技 能竞赛训练的需要 • 项目教学的实施会涉及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若干门课程,这急需团队的力量 “226”人才培养(培养20%的优秀技能学生群体,培养20%的特长学生群体,培养60%的专业合格学生群体)目标 教学团队中有技能教练的加入,可以将技能大赛要求融入日常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和育人质量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三)教师团队建设的探索 根据技能竞赛需要 2. 教学团队建设的做法 构建教学团队 根据项目课程需要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三)教师团队建设的探索 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3.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效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提升教学团队 整体教学水平 优化教师结构 加强青年教师和 “双师型”教师培养 发挥老教师的 传、帮、带作用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作为学校层面,主要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制定学校发展目标、策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按照章程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监督,确保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三、创新驱动,追求卓越,开创镇江高职新局面 (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 2、探索学校教育评议会制度 积极探索并初步建立了镇江高职校教育评议委员会。 组织形态:责任督学、学校督导、家长代表、教代会代表、企业社区代表和学生代表构成。 每学期评议会召开一至两次 评议路径:目标达成、“三评”活动、日常考核 评议结果:绩效体现 具有我校特色的评价体系,保证学校目标管理和每一轮的三年发展规划落到实处、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