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和平崛起时代的 中国竞争情报

缪其浩 , 2005 年 10 月 14 日 . 和平崛起时代的 中国竞争情报. 提纲. 竞争情报是一种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我国竞争情报事业和市场的现状 和平崛起时代的竞争情报 技术竞争情报:科技信息系统的使命. 引言 : 中国是一个情报强国吗?. 可能是。 James McGregor (美国中国商会前会长)最近撰文,声称“我们(美国)正在情报战上输给中国” 华盛顿邮报 , 2005 年 7 月 31 日 ; Page B01 不。 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中国国家竞争情报能力的不足正在严重影响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vang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和平崛起时代的 中国竞争情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缪其浩, 2005年10月14日 和平崛起时代的中国竞争情报

  2. 提纲 • 竞争情报是一种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 我国竞争情报事业和市场的现状 • 和平崛起时代的竞争情报 • 技术竞争情报:科技信息系统的使命

  3. 引言: 中国是一个情报强国吗? • 可能是。James McGregor(美国中国商会前会长)最近撰文,声称“我们(美国)正在情报战上输给中国” • 华盛顿邮报, 2005年7月31日; Page B01 • 不。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中国国家竞争情报能力的不足正在严重影响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 国家竞争情报研究,2005年5月

  4. 第一部分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重视竞争情报

  5. 竞争情报是组织的一种基本能力 • 关于竞争情报有许多定义,大多是指比较具体的情报行为 • 原文的意义略有不同。其中Intelligence一词是介于情报和智慧之间的一个概念 • 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看,竞争情报是一个组织(人、企业、团体、地区和国家)为了解和预测外部环境变化,以便及时做出适当反映,使组织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这样一种能力

  6. 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挑战:海尔案例 • 2002年夏,海尔出口土耳其的冰箱在海关遭遇“标准壁垒” • 按照新标准每台要增加300美元成本和一个月时间 • 国内媒体将此报道为“技术壁垒” • 我们的研究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7. 建立国家层面的预警系统 • 跟踪国际经济技术环境,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已经是当代企业的必须 • 但是每个企业都建立自己的全球跟踪系统是不经济的 • 国家已经在建设的贸易预警体系,已经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预警系统 • 国家竞争情报系统是在更加广泛意义上,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技术和产业的预警系统

  8. 省级 重要城市 国家竞争情报系统的体系

  9. Part Two 中国竞争情报现状

  10. 北京道鹰浮市场研究院 2004年6-9月调查 收到有效问卷415份 专家访谈 28人 中国竞争情报的问卷调查

  11. 企业有没有竞争情报活动 公司 无 有 答卷企业的回复

  12. 不同规模企业对竞争情报的认识 大企业 63.8% 企业平均 31.1% 中型企业 28.5% 小企业 15.6%

  13. 当前竞争情报市场份额 5% 10% 10% 55% 20%

  14. 竞争情报学历教育 学士 28% 博士16% 硕士56% 2004年全国高校和研究所共有 23个 竞争情报学历项目

  15. 市售竞争情报技术产品

  16. 第三部分 和平崛起时代的竞争情报

  17. 入世对竞争情报的挑战 • 入世以后中国将坚定地迈向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 全球经济竞争将大大超越我国企业家和管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 • 国际产业技术发展的复杂性和情报分析的专业化发展正在促使竞争情报活动的显性化 • 不仅企业需要面向市场的改革,信息服务机构也需要与时俱进

  18. 出口导向战略遭遇强劲阻力 • 层出不穷的新规则带来严重影响 • 例如仅是噪声标准就会减少我20%冰箱出口 • 欧盟的环境保护标准将我出口产品成本一举提高10% • 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正在削弱 • 企业社会责任等新一轮挑战也已经初见端倪

  19. “走出去”战略的情报支持 • 部分中国企业正在走向国际,无论成功还是不很成功的例子都表明了这对企业乃至国家的情报能力是巨大的考验 • 不要忘记竞争情报在国际上掀起也正是经济全球化需求的拉动 • 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因此还将经历艰苦的摸索和“试错”阶段 • 案例:最近几个石油资源收购案

  20. 优势 领导团队相当国际化,在美国主流媒体发文解释 进行了细致的信息分析,报价具有竞争性 聘请了美国大牌顾问公司 弱点 明显的政府背景 石油是当前政治上敏感的领域 美国社会,特别是国会,存在强烈的对华不信任感 中海油海外收购战

  21. 从情报分析角度总结石油收购战 • 中石油、中海油相继在收购海外石油资源时遭遇严重挑战,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 相信两家公司对石油乃至能源极其有关技术经济问题有深刻了解,但是今天石油已经决不仅仅是石油了 • 对全球能源的地理社政治理解不够(尤科斯公司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的角色;美国社会的对华不信任气氛) • 学会雇佣外国公关公司是一大进步,但是仍然有不足:时间太迟,对民主党的影响力相对有限

  22. 两点教训 • 首先,当今的世界经济技术竞争已经达到一个高度复杂的程度,理解这些问题所需全新知识; • 其次,一些重要的战略问题已经无法局限在个别部门和地区内来解决,需要国家层面上的总体协调

  23. 深入了解别人,也让别人了解自己 • 竞争情报领域的新动向:竞合情报 • 全球化时代的竞争未必是“你死我活”,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是可能的 • 企业竞争中已经出现了既竞争又合作的战略联盟 • 正在崛起的中国,由于历史和意识形态的原因,正面临猜疑和误解,中国国家竞争情报的重要任务就是不仅要更多地了解世界,还要更多地让世界了解自己

  24. 第四部分 技术竞争情报:科技信息系统的历史使命

  25. 中国科技情报事业: 1950s-1980s • 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系统承担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而提供信息情报的重大使命 • 在此期间,这个系统是国家唯一一个具有国家竞争性质的民用情报系统 • 在改革开放初期,科技情报工作者在推动国家软科学,系统工程、未来研究、人才学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 九十年代初,更名为中国科技信息系统

  26. 为国际技术竞争服务的科技情报工作 • 主要国家技术发展跟踪,进行对标(找到最佳水平,分析差距) • 为企业产品和技术“反求工程”服务 • 支持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 • 为政府制订科技政策、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提供信息收集和分析服务

  27. 市场经济下的挑战 • 科技情报系统面临体制改革的考验 • 由于环境的变化其使命,即存在的价值也面临反思:我们还要不要这样的系统? • 我们的结论是,进入全球化经济的中国,不仅需要企业的竞争情报,也需要在国家和地区,在各个不同的产业和部门,建立一种参与国际竞争的情报体制 • 其中技术情报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28. 技术竞争情报和知识产权 • 今后一个阶段国际技术竞争的一个极其重要阵地就是知识产权 • 我们的知识产权战略既需要保护企业知识资产;也需防止轻易被外国技术所束缚;长远来说必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这三方面都需要强有力的技术竞争情报支持(鸿海案例)

  29. 技术竞争情报(CTI) • 技术竞争情报,是近年来国际上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泛指竞争情报中活动中关于的技术的部分,也可以特指某一类活动 • 例如,政府支持的公益性平台,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比一般信息更加深层次的技术情报服务(案例:加拿大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法国政府最近推动各个地区以自己的核心能力为基础建立产业技术集群 (Clustering),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这也是技术竞争情报的一种形式

  30. 科技信息研究所的未来 • 当前的各个科技信息研究所承担了为地区或行业的科技发展的各项服务 • 但是技术情报应该保持其核心业务的地位,否则就会丧失其存在的必要性 • 重视竞争情报,决不要“耕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 • 将技术情报纳入国家竞争情报的范畴,才能进一步提升其战略高度

  31. 谢 谢 ! qhmiao@libnet.sh.c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