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5

第六章 果园土、肥、水管理

第六章 果园土、肥、水管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果园土壤改良与土壤管理 第二节 果树营养与果园施肥 第三节 果园灌水与排水. 第一节 果园土壤改良与土壤管理. 一、果园土壤改良 二、我国果树主要土类的改良 三、果园土壤管理制度 四、果园土壤一般管理. 一、果园土壤改良. 深翻熟化 培土(压土)与掺沙 增施有机肥 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深翻熟化. 1.深翻对土壤和果树的作用 加速土壤熟化,使难溶性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果园土、肥、水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果园土、肥、水管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果园土壤改良与土壤管理 第二节 果树营养与果园施肥 第三节 果园灌水与排水

  2. 第一节 果园土壤改良与土壤管理 一、果园土壤改良 二、我国果树主要土类的改良 三、果园土壤管理制度 四、果园土壤一般管理

  3. 一、果园土壤改良 • 深翻熟化 • 培土(压土)与掺沙 • 增施有机肥 • 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4. 深翻熟化 1.深翻对土壤和果树的作用 • 加速土壤熟化,使难溶性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 加深土壤耕作层,为根系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根系向纵深伸展,根量及分布深度均显著增加。(表7-1,7-2) • 深翻结合施肥使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量均显著提高。(表7-3)

  5. 表7-1 深翻对国光苹果根量和深度的影响 注:用撩壕法观察

  6. 表7-2 柑桔园深翻与未深翻地根系生长量比较

  7. 表7-3 老柑桔园深翻改土后土壤营养成分的变化

  8. 深翻熟化 2.深翻时期 • 秋季深翻:在果实采收前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是果园深翻最好的时期。 • 春季深翻:应在解冻后及早进行。风大干旱缺水和寒冷地区不宜春翻。 • 夏季深翻:最好在新梢停止生长或根系前期生长高峰过后,北方雨季来临前后进行。结果多的大树不宜在夏季深翻。 • 冬季深翻:入冬后至土壤结冻前进行,北方寒冷地区通常不进行冬翻。

  9. 深翻熟化 3.深翻深度:深翻深度以稍深于果树主要根系分布层为度。 4.深翻方式 • 深翻扩穴(放树窝子):幼树定植数年后,再逐年向外深翻扩大栽植穴,直至株间全部翻遍为止。每次结合深翻可结合施入粗质有机肥料。 • 隔行深翻:即隔一行翻一行。 • 全园深翻:将栽植穴以外的土壤一次深翻完毕。 • 深翻要结合灌水,也要注意排水。

  10. 培土(压土)与掺沙 1.作用:增厚土层、保护根系、增加养分、改良土壤结构等。 2.方法:把土块均匀分布全园,经晾晒打碎,通过耕作把所培的土与原来的土壤逐步混合起来。 3.时期:北方寒冷地区一般在晚秋初冬进行,可起保温防冻、积雪保墒的作用。 4.厚度:一般厚度为5-10cm。

  11. 增施有机肥料 有机肥又称完全肥料或迟效性肥料,多作基肥使用。 1.种类:生产上常用的有机肥有厩肥、堆肥、禽类粪、鱼肥、人粪尿、土杂肥、绿肥以及城市中的垃圾等。(表7-4) 2.作用 • 有机肥料不仅能供给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某些生理活性物质,还能增加土壤的腐殖质。 • 其有机胶质又可改良沙土,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改良粘土的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缓冲土壤的酸碱度,从而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

  12. 表7-4 常作有机肥料主要养分含量

  13. 增施有机肥料 3.施用有机肥的特点: • 因其分解缓慢,在整个生长期间,可以持续不断发挥肥效。 • 土壤溶液浓度没有忽高忽低的急剧变化,特别是在大雨和灌水后不会发生流失。 • 可缓和施用化肥后的不良反应(土壤板结、元素流失或使磷、钾变为不可给态),提高化肥的肥效。

  14. 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1.种类 • 有机:从泥炭、褐煤及垃圾中提取的高分子化合物。 • 无机:有硅酸钠及沸石等。 • 无机-有机:二氧化硅有机化合物等。

  15. 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2.作用 • 改良土壤理化性和生物学活性 • 保护根层 • 防止水土流失 • 提高土壤透水性 • 减少地表径流 • 固定流沙 • 加固渠壁 • 防止渗漏 • 调节土壤酸碱度

  16. 二、我国果树主要土类的改良 • 山地红黄壤果园改良 • 盐碱地果园土壤改良 • 沙荒及荒漠土果园改良

  17. 山地红黄壤果园改良 • 做好水土保护工作 • 增施有机肥料 • 施用磷肥和石灰

  18. 盐碱地果园土壤改良 • 设置排灌系统:引淡洗盐是改良盐碱地的主要措施之一。 • 深耕施有机肥:有机肥含有有机酸,中和碱。有机质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减少蒸发,防止返碱。 • 地面覆盖:地面铺沙、盖草或其它物质,可防止盐上升。 • 营造防护林和种植绿色作物 • 中耕除草

  19. 沙荒及荒漠土果园改良 • 开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洗盐排碱 • 培泥或破淤泥层 • 深翻熟化 • 增施有机肥或种植绿肥 • 营造防护林 • 有条件的地方试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20. 三、果园土壤管理制度 • 幼年果园土壤管理制度 • 成年果园土壤管理制度

  21. 幼年果园土壤管理制度 • 幼树树盘管理:树盘内的土壤可以采用清耕或覆盖塑料薄膜法管理。 • 果园间作 • 优点:充分利用光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蒸发和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缩小地面温变幅度、改善生态条件,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 • 间作物的要求:间作物要与果树保持一定的距离,植株矮小,生育期较短,适应性强,与果树需水临界期错开,与果树没有共同病虫害,比较耐荫,收获较早。

  22. 成年果园土壤管理制度 • 清耕法(耕后休闲法) • 生草法 • 覆盖法 • 免耕法

  23. 清耕法 • 定义:果园内不种作物,经常进行耕作,使土壤保持疏松和无杂草状态。 • 方法:秋季深耕,春季多次中耕。 • 优点:短期内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态氮素,并起到除草、保肥、保水作用。 • 缺点:长期清耕,土壤有机质迅速减少,土壤结构破坏,影响果树生长发育。

  24. 生草法 • 定义: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种植多年生豆科植物、禾本科植物或牧草,并定期刈割,覆盖地面,使其自然分解腐烂或结合畜牧养殖,起到改土增肥作用。 • 作用: • 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 • 增加土壤无机营养元素 • 改善果园气候状况和土壤温度 • 保持土壤水分 • 为生产优质果品提供保证 • 是实现果品绿色化的极重要的技术之一 • 节约劳动力

  25. 生草法 • 果园生草的方式:果园生草有全园生草、行间生草、株间生草3种方式。在土层深厚、肥沃或根系分布深的成龄果园,可采用全园生草法。土层浅而瘠薄的果园,可采用行间生草法或株间生草法,一般幼果园采取全园生草,成果园采取行间、株间带状生草法。 • 选择果园适宜的草种 • 草种选择原则:草的高度较低矮,但生物量较大、覆盖率高;草的根系应以须根为主,没有粗大的主根,或有主根而在土壤中分布不深;没有与果树共同的病虫害,能栖宿果树害虫天敌;地面覆盖的时间长而旺盛生长的时间短;耐荫耐践踏,繁殖简单,管理省工,便于机械作业。 • 草种有三叶草、草木樨、沙打旺、紫花苜蓿、紫穗槐、小冠花、田箐、草地早熟禾、百脉根等。

  26. 生草法 • 生草方法:生草的果园,草种子可以直播, 也可以先在专门苗床集中育苗,成苗后移栽,或采取自然生草后除去那些过于高大的和串根性的草。 • 草的刈割管理:生草后的最初几个月不要刈割,当草根扎深、营养体显著增大后才开始刈割。无论人工还是机械割草都要注意留茬高度,一般豆科草留茬15~20cm,即至少留1~2个枝,少量带叶,禾本科留茬在10~15cm高,保证有心叶和生长点。

  27. 生草法 • 果园生草注意事项:生草后2~3年里草、树均应增加肥料的施用量,早春可比清耕园多施30%,生长期果树要根外追肥3~4次,以保证果树的营养供应。果园生草5~7年后,草逐渐老化,应及时翻压,休闲1~2年后重新播种草种,翻压生草时,应尽量浅些,以免伤根太多。果园生草易出现草与果树争水现象,果树需水临界期必须增加刈割次数和灌水。

  28. 覆盖法 • 定义:在树冠下或稍远处覆以杂草秸秆、沙砾、淤泥或地膜等。 • 厚度:果园以覆草最为普遍,厚度约5~10cm,覆后逐年腐烂减少,要不断补充新草。 • 优点: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蒸发,防止返碱,积雪保商,缩小地温昼夜与季节变化幅度,增加有效态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并能防止磷、钾和镁等被土壤固定,对团粒形成有显著效果,因而有利于果树的吸收和生长。 • 缺点:易招致虫害和鼠害,使果树根系变浅。

  29. 表7-5 覆草对土壤团粒结构、有机质含量和肥料要素量的影响

  30. 表7-6 土壤管理法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

  31. 免耕法 • 定义:又叫最小耕作法。主要利用除草剂除杂草,土壤不进行耕作。 • 优点:保持土壤自然结构,可逐步改善土壤结构,土壤通气性好,保水力也好,便于果园各项操作及果园机械化,节省劳力,减低成本。

  32. 四、果园土壤一般管理 • 果园土壤耕翻 • 中耕除草 • 化学除草

  33. 果园土壤耕翻 • 秋季耕翻:秋耕可松土保墒,有利于雪水下渗。北方在秋梢停止生长或果实采收前后进行。 • 春季耕翻:在将化冻时趁墒及时进行,可保蓄土壤中水分。春季风大少雨的地区以不耕为宜。 • 夏季耕翻:在伏天进行。

  34. 中耕除草 中耕的目的在于消除杂草以减少水分的消耗。在杂草出苗期和结籽期进行除草效果良好,能消灭大量杂草,减少除草次数。中耕深度为6~10cm。

  35. 化学除草 指利用除草剂防除杂草。可将药液撒在地面或杂草上除草。 喷洒除草剂后杂草死亡的快慢与药剂种类、浓度、杂草种类、物候期、土壤、气候条件等有关。

  36. 化学除草 • 扑草净:内吸型,对叶、茎有一定的触杀作用。杀草范围广,对双子叶杂草的杀伤力大。萌芽期,每666.7m2施用扑草净100g~200g(可湿性粉剂)或喷400倍液,撒布要均匀。持效期21~70天。在沙土中易发生药害。 • 西马津:高度选择性内吸性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等,降雨量大的地区喷洒西马津效果好,旱地杂草对西玛津的抵抗力较强。在杂草大量出土前或刚出苗时喷布。每666.7m2用150~200g(50%可湿性粉剂)加水50~100kg喷雾。持效期2~3个月。

  37. 化学除草 • 茅草枯:内吸型,具有选择性,主要防除多种禾本科杂草,尤其是对茅草、芦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土壤中移动性大,持效期20~60天。可土壤施用,也可叶面喷撒。每666.7m2用200~500g(含有效成分87%以上的粉剂)。 • 除草醚:触杀型,有一定选择性。可防除马唐、狗尾草、旱稗、蟋蜂草、蓼、马齿苋、野苋、灰菜、荠菜、野燕麦等。对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杂草刚出土时,用25%的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喷布,或作土壤处理。 每666.7m2用100~250g,持效期20~30天。 • 草甘膦:广谱性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除草剂,它对于顽固宿根性杂草如革命草(喜旱莲子草)、茅草、香附子、狗牙根、芦苇等恶性杂草有很高的防除能力。用10%草甘膦每666.7m2为0.5~0.75kg,稀释浓度为100~150倍,一个生长季喷洒2~3次。

  38. 第二节 果树营养与施肥 一、果树营养特点与施肥 二、营养诊断与平衡施肥 三、施肥技术 四、果园绿肥

  39. 一、果树营养特点与施肥 • 果树具有多年生与多次结果的特性 • 多数果树根深体大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 • 无性繁殖 • 果树梢、果平衡与施肥关系密切

  40. 果树具有多年生与多次结果的特性 果树在一生中明显经历着营养生长、结果、衰老和更新的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中果树有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和营养要求。 • 幼树阶段:以营养生长为主,氮肥是营养主体,适当补充磷钾肥。 • 结果期:以生殖生长为主,注意氮磷钾肥的施用。 • 盛果期:注意补充微量元素。 • 衰老期:增施氮肥。 果树多次结果的特点要求果树栽培既要注意采前施肥,还要注意采后施肥。

  41. 多数果树根深体大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 • 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气良好、酸碱适宜的土地进行栽培; • 建园前进行园地改良; • 定期深翻施有机肥料及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

  42. 无性繁殖 砧穗组合与营养关系密切,不同砧穗组合会明显影响果树生长结果并能改变果树营养吸收。因此,选用高产、优质的砧穗组合不仅可以节省肥料,而且还可以减轻或克服营养元素缺乏症。

  43. 果树梢、果平衡与施肥关系密切 在果树年周期中营养生长的同时进行开花、结果与花芽分化。为使果树连年获得高产,果树施肥需严格注意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动态平衡,因园制定施肥方案。

  44. 二、营养诊断与平衡施肥 • 营养诊断 • 平衡施肥

  45. 营养诊断 果树的矿质营养原理是指导果树施肥的理论基础,根据果树营养诊断(土壤营养诊断和树体营养诊断)进行施肥,是实现果树栽培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营养诊断是将果树矿质营养原理运用到施肥措施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能使果树施肥达到合理化、指标化和规范化。因此,果树营养诊断科学施肥,对实现果树生产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 叶分析 • 叶片颜色诊断 • 外观诊断

  46. 叶分析 以叶分析判断树体营养状况,及时调整施肥种类和数量,可以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和结果。

  47. 叶片颜色诊断 关于以叶片颜色进行营养诊断,铃木(1979)认为,叶片分析可诊断树体营养水平,是指导施肥重要方法之一;如在叶分析同时,与土壤分析、组织分析以及叶颜色相结合,更能有效地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48. 外观诊断 进行叶片分析判断树体营养状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生产实践中,也有利用缺素外部症状表现判断树体缺素种类和程度而进行施肥者。此法简便易行,但补充矿质元素是在缺素器官有明显表现后进行的。

  49. 外观诊断 • 障害发生初期,全树或新梢上的较老叶先发生症状的元素有:氮、磷、钾、镁、锌。 • 障害最初从嫩的组织(嫩叶)出现,新梢先端部分容易发生症状的元素有:钙、硼、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