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05 Views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六讲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主要内容: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 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 .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恢复国民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条件成熟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 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 …”—— 毛泽东(1939年). 1.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背景和条件. 背景:
E N D
第六讲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主要内容: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三、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恢复国民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条件成熟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在一切必要条件具备的时候把它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上去…”——毛泽东(1939年)
1.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背景和条件 背景: (1)中国资产阶级既没能力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也没有能力在中国建立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2)中国人民不希望走资本主义道路。 (3)国际环境不允许在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 (4)中国当时还不具备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条件。 战后的中国
条件: (1)政治上实现了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建立了各级地方人民政权。 (2)经济上没收了官僚买办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3)中国共产党初步积累了利用和限制私营工商业,引导农民进行互助合作的实践经验。 土改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并要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 特征: (1)经济方面,形成了新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 (2)政治方面,实行的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3)文化方面,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12月)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然性 (1)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迅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反”运动 :1951年底在国家机关中开展“三反”运动,即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反”运动:1952年1月,在全国各城市中开展“五反”运动,即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3)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满足工业化需求,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需要。(3)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满足工业化需求,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1.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道路 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 高级社——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充分调动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 第二,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结合起来,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结合起来,以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 第三,坚持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道路:合作化 初级形式——手工业供销小组 中级形式——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高级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针:利用、限制、改造 道路:国家资本主义 方法:和平赎买 改造: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加工定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第一,严格区别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界限。 第二,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在把私有制企业改造成公有制企业过程中,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上海市私营棉布业实行 全行业公私合营
2.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历史意义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2)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得到巩固。 (3)进一步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4)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毛泽东:《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3.毛泽东:《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4.《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毛泽东:《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3.毛泽东:《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4.《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参考文献: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 2、怎样评价五十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