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94 Views
1978 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只有广州、佛山、江门、肇庆、惠州 5 个,仅有 32 个建制镇,当时的深圳只是一个偏僻落后的边陲小镇。到 2009 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城镇化水平约为 72.7% ,城市数量增加到 26 个,小城镇星罗棋布,建制镇增加到 432 个。深圳 2008 年常住人口也达到 876.83 万 , 成为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 .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 ,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基础薄弱 , 如今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对外开放的前沿.
E N D
197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只有广州、佛山、江门、肇庆、惠州5个,仅有32个建制镇,当时的深圳只是一个偏僻落后的边陲小镇。到200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城镇化水平约为72.7%,城市数量增加到26个,小城镇星罗棋布,建制镇增加到432个。深圳2008年常住人口也达到876.83万,成为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 20世纪80年代以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基础薄弱,如今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美国几个主要的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的产值变动表美国几个主要的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的产值变动表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小平南巡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中国第一侨乡——江门
活动1:完成表4.3 区位、侨乡 国际经济环境
活动2: • 对外开放政策。
活动3: •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 • 优越的对外联系区位使珠三角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第二发展阶段 第一发展阶段
外商提供 本地提供 优惠政策 劳动力 土地 服务设施 资金 生产设备 技术指导 原料、配件、图样 加工、 组装
珠三角对外开放初期工业模式 国外订单 前店 港澳 后厂 珠三角
第一阶段:起步 • 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
第二阶段:产业升级 • 高新技术产业比值在快速上升
世界经济全球化 信息化 劳动密集型 高新技术 产业 中西部 珠三角 “腾笼换鸟”
珠三角城市化进程 • 工业化的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 阅读: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问题与对策 •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问题1 思考:20世纪90年代…………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变化趋势是珠三角所占的比重在下降,长三角的比重在上升。这种变化说明珠三角的发展受到了长三角的严峻挑战,由于在产业基础、科技实力等处于劣势,再加上受南岭的阻隔,国内腹地范围较小,后劲明显不足。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问题2 城中村成为城市发展隐患
对策2——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 9+2“泛珠三角”经济圈
泛珠三角区域范围示意图 泛珠三角”又叫“9+2”,“泛珠三角”计划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 四川 江西 贵州 湖南 福建 云南 广西 广东 香港 澳门 海南
对策3——加强规划与管理 阅读:深圳的出路何在?
距离上海较远的城市,因缺少腹地支持,地位很难发挥。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南京应呼应上海,辐射周边。一方面呼应上海,另一方面南京要形成新的辐射,南京与周边的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和滁州等地,已形成了“一小时车程范围的都市圈”;南京又同上海、武汉、重庆一起,构成了长江流域四大区域经济中心,这使得南京担当了向西辐射和传递上海辐射的“要角”,做好“承东启西”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在科技、文化、区位、经济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应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发挥区位优势,关键是突出长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唐的科技性和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
南京应呼应上海,辐射周边。一方面呼应上海,另一方面南京要形成新的辐射,南京与周边的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和滁州等地,已形成了“一小时车程范围的都市圈”;南京又同上海、武汉、重庆一起,构成了长江流域四大区域经济中心,这使得南京担当了向西辐射和传递上海辐射的“要角”,做好“承东启西”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在科技、文化、区位、经济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应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发挥区位优势,关键是突出长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唐的科技性和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
知识迁移 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和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城市群。请同学们应用今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并从发展条件、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和对策四个方面列表比较它们的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