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likes | 939 Views
第三章 检测仪表与传感器 — 流量测量.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石新雨. 1. 4. 概述. 物位检测及仪表. 2. 3. 5. 6. 压力检测及仪表. 流量检测及仪表. 现代检测技术与传感器的发展. 温度检测及仪表. 第三章 检测仪表与传感器. √. 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压力单位及测压仪表的几种分类; 了解液柱式压力计与活塞式压力计的基本原理; 初步掌握 电气式和弹性式压力计 的基本原理及其选用方法。 了解各种流量计的测量原理; 重点掌握 差压式流量计 及 转子流量计 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了解各种液位测量方法;
E N D
第三章 检测仪表与传感器—流量测量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石新雨 湖北民族学院
1 4 概述 物位检测及仪表 2 3 5 6 压力检测及仪表 流量检测及仪表 现代检测技术与传感器的发展 温度检测及仪表 第三章 检测仪表与传感器 √
本章基本要求: • 了解压力单位及测压仪表的几种分类; • 了解液柱式压力计与活塞式压力计的基本原理; • 初步掌握电气式和弹性式压力计的基本原理及其选用方法。 • 了解各种流量计的测量原理; • 重点掌握差压式流量计及转子流量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了解各种液位测量方法; • 掌握差压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 • 初步掌握液位测量中零点迁移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 掌握热电偶温度计及热电阻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 熟悉热电偶温度测量中的冷端温度补偿的作用及方法。
压差流量计 转子流量计 电磁流量计 超声波流量计 涡轮流量计 堰式流量计 3.3 流量检测及仪表 一、概 述 1. 按测速方法分类:
速度式流量计--以管道内流速为测量依据。 如:差压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涡轮流量计,堰式流量计等。 容积式流量计--以单位时间所排出的流体的固定容积的数目作为测量依据。 如:椭圆齿轮流量计,活塞式流量计等。 质量流量计--以测量流体流过的质量为测量依据。 直接式:量热式,角动量式,陀螺式等; 间接式:用密度与容积流量经过运算求得。 2. 按测量途径分类:
流体在有节流装置的管道中流动时,在节流装 置的前后管壁处,流体的静压会产生差异之现象。 能量守恒:静压能+动压能+阻力损失=C 二、差压式流量计(节流式流量计) 1、节流现象:
p1 p2 2. 流量方程: 由流体力学知识可知,流体通过孔板节流装置后,会产生一定的压降。根据流速和压降的关系可以推导出下列方程: 通过测量孔板前后压差即可计算出流速和流量。
(1)节流装置 (2)引压导管 (3)差压变送器 (4)二次仪表 3. 差压式流量计组成
(1)被测流体工作状态的变动、温度、压力、湿度、密度、粘度、Re等;(1)被测流体工作状态的变动、温度、压力、湿度、密度、粘度、Re等; (2)节流装置安装不正确:方向正确,节流处沉淀,结垢、堵塞等; (3)孔扳入口边缘磨损:会造成,压差值↘; (4)导压管安装不正确,或有堵塞、渗漏现象; (5)差压计安装或使用不正确。 5. 差压式流量计的测量误差
利用力平衡原理,测量小流量(小至几升/小时),小管径(D≤50mm)。利用力平衡原理,测量小流量(小至几升/小时),小管径(D≤50mm)。 三、转子流量计 差压式流量计:横截面、变压差 转子流量计:恒压差、变截面
1. 工作原理 倾角:40’~3°, 转子力平衡条件: (1) V, ρt ,ρf , g, A等均为常数,故(p1-p2)也为常数。 由(1)式得: (2)
设转子与锥形管间的环隙,面积为F0,则 流体通过环隙的流速v:
则液体体积流量 (3) 将(2)带入(3)得: (4) 由于k为系数,F0只与h有关,可将(4)化成
2. 电远传式转子流量计 两个刺激线圈方向串联,铁心处于中间位置时: 铁心处于偏上位置时: 铁心处于偏下位置时:
它是一种非标准化仪表,仪表厂为了便于成批生产,是在工业基准状态(20 ℃,0.10l33 MPa)下用水或空气进行刻度的,即转子流量计的流量标尺上的刻度值,对用于测量液体来讲是代表20 ℃时水的流量值。 对用于测量气体来讲则是代表20 ℃ ,0.10133 MPa 压力下空气的流量值。 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按照介质密度、温度、压力等进行修正。 3. 转子流量计的示值修正
3. 转子流量计的示值修正 (1)液体流量修正 (7) 对液体而言,温度、压力改变对密度影响较小,若介质与水粘度相差不超过0.03 Pa•s,可近似认为φ=常数,则 (8) 由式(7)和(8)得 (9)
同理可得 (10) 表3-2是耐酸不绣钢转子为材料时的Km和KQ 。
(2)气体流量修正 对ρ、P、T都需要修正
(3)蒸汽流量修正 将蒸汽流量换算成水流量,对不锈钢转子 当 对饱和蒸汽(T≤200℃)可以按上式换算成相应的水流量值进行选择。
(4)示例 例1.转子密度为7.9g/m3,流体密度为0.8379g/m3,当流量计读数为3.6L/s时,实际流量是多少? 解: 查P59表3-2得: 应用插值法得,
例2. 一转子流量计用标准状态下的水进行标定。量程范围为100~1000L/h,转子材质为不锈钢(密度为7.90g/cm3),现用来测量密度为0.791g/cm3的甲醇,问 (1) 流量计测甲醇的量程范围是多少?(2)若换成铝材料转子(铝的密度为2.75 g/cm3,结构尺寸相同),这时用来测量甲醇的流量,其量程范围又是多少? 解:(1) 按照量程上限进行计算,标态下测水的流量公式为 而用来测量甲醇时,甲醇和水的粘度相差不大,可以认为φ为常数:
测量上限为: 同理可得, 测量下限为:
(2)改成铝转子后,流量公式为: 得 故, 测量范围为59.9~599.1L/s。
例3.某厂测量温度为27 ℃,表压为0.16 MPa的空气的流量,转子流量计的读数为38 Nm3/h时,空气的实际流量为多少? 解: 故
四、容积式流量计:椭圆齿轮流量计 1、工作原理 组成: 两个相互啮合的椭圆形齿轮A和B、轴及壳体组成,齿轮和壳体间形成测量室。 (a)→(c),齿轮转动1/4周,A轮排出半月周容积,B轮亦排出1/2半月容积,故共排1半月形容积。 则齿轮轮一周所排出容积为4v0 ∴ qv=4nv0; n:椭圆形齿轮旋转速度;v0:半月形测量室容积。
2、优点 (1)基于容积式测量原理,对粘度不敏感,尤其适用于测量重油,聚乙 烯醇、树脂等高粘度流体; (2)测量精度高; (3) 压力损失小; (4)安装使用方便。 3、缺点 (1) 介质不能含固体颗粒或机械物; (2)不适合高温场合; (3)结构复杂,成本高。
4、举例: 椭圆齿轮流量计的半月形空隙体积为0.5L,今要求机械计数器末位每跳一个数字代表100L,试问齿轮转速应为多少? 解: 通过椭圆齿轮流量计的体积流量Q为: Q=4nV 式中: n-椭圆齿轮的转速,r/s; V-月牙型计量室的容积,L; ∵ V=0.5L, Q=100L/s, 根据上式可求出相应的n值, 这就是说,椭圆齿轮的转速为 50r/s。
流量Q 转数 脉冲 涡轮 电磁转换 前置放大 显示仪表 五、涡轮流量计 1、工作原理 管道内安装一自由旋转叶轮,在规定的流量范围和一定的流体粘度下,叶轮转速将与流速成线性关系。故只需测出转速便可求出流量,求出转数便知总量。 涡轮流量计原理框图
涡轮流量计的流量系数: 式中:ξ-流量系数,f-脉冲频率 流量系数的含义:每流过单位体积流量时,变送器 将输出多少个脉冲。
2、特点 优点:(1)使用安装方便 (2)无密封和齿轮传动机构,测量精度高 (3)耐高压,静压可以高达50MPa (4)基于磁电感应转换原理,故反应快,可测脉动流量 (5)输出信号为电频率信号,便于远传,不受干扰。 缺点:(1)涡轮易磨损,被测介质不应带有机械杂质,否则 会影响测 量精度和损坏机件,应加过滤器。 (2)安装时应有一定长度的直管段,以使流速稳定。
六、电磁式流量计(适用于导电流体) 1、工作原理 一段非导磁材料管道外,安装对磁极N、S,产生磁场,导电流体流过而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动势,该电动势由两根垂直于磁极的电极引出 。 体积流量: 故 K为仪表常数
2、优点 (1)不受流体压力、温度、粘性、密度,电导率等影响,测量范围宽; (2)可测含杂质液体及强酸、强碱、盐类等腐蚀性液体; (3)测量中没有压降,不造成流动损失。
3、缺点 (1)安装调试要求严格,使用较复杂; (2)测量有污垢的粘性流体时,易附着在电极上,造成误差,需定期清洗电极; (3)测量时易受环境电磁干扰,且不易排除。 4、适用范围 D=6~900 mm qv=0.1~20000 m3/h 精度±0.1%
3.4 物位检测及仪表 一、概述 物位:液位和料位的统称。 液位:容器中液体介质的高低。 料位:容器中固体或颗粒状物质的堆积高度。 界面:两相物质的交界面。 液位计 料位计 界面计:测量两种不同密度液体介质的分界面。 物位 仪表
二、分类 1. 直读式:玻璃管、玻璃板液位计。 2. 差压式:利用液柱或物料堆积对某定点产生压力之原理(压力式、差压式仪表)。 3. 浮力式:利用浮子高度随液位变化而变化或液体对浮子(或沉筒)的浮力随液位高度而变化之原理。 4. 电磁式:使物位变化转化为电量的变化,分电阻式(电极式),电容式,电感式等。
5. 核辐射式:利用射线透过物料时,其光强度(或辐射强度)随物体厚度而变化之原理(γ射线)。 6. 超声波式:由于物位的变化引起声阻抗的变化,声波的遮断和声波反射距离的不同,测出这些变化便可知道物位。 7. 光学式:物位对光波的遮断作用和反射作用。
两线制超声波液位变送器 适用于酸碱液,污水,泡沫等各种液体环境。
与 成正比。 3.4 物位检测及仪表 三、差压式液位变送器 1、工作原理 容器上部气体压力p2,差压变送器一端接液体,另一端接气体。则: 故: • 液位测量问题就转化为差压测量问题了。
若不需要远传,则可以将变送器换成压力表, 即可显示液体压力,将刻度按H进行标定即可。 但是,当液位零面与检测仪表的取压口不在同一水平高度时,会产生附加的静压误差。就需要进行量程迁移和零点迁移。
三、差压式液位变送器 2、零点迁移问题 理想状况下:△P∝H; 而实际使用中,为防止容器内流体进入变送器而堵塞管线或造成腐蚀,并能保持负压室液柱高度恒定, 在正、负压室与取压点之间分别装有隔离罐,并充以隔离液。
设介质密度为ρ1,隔离液密度ρ1 则: 未加隔离罐时, 加隔离罐后差压减少了ρ2 g(h2-h1)
亦即:H=0时,负压室已经有了压力 (这是由于两隔离罐高度不同所造成)。 为了消除初始压差的影响,采用“零点迁移”的办法进行处理,即调节仪表上的迁移弹簧,以抵消初始压差。 零点迁移同时改变了测量上限和下限,相当于测量范围的平移,不改变量程大小。
1) 负迁移: 若某差压变送器测量范围为0~5000Pa, 无迁移时:压差变化0-5000Pa,变送器 输出I0 =4mA-20mA,如曲线a所示。 有迁移时:设固定压差(h2- h1)ρ1g=2000Pa。 当H=0时,ΔP=-2000Pa,此时I0=4mA; 当H=Hmax,ΔP=5000-2000=3000Pa,此时Io=20mA,如图中曲线b所示。 即ΔP= -2000 ~+3000 Pa时,Io=4 ~20 mA。维持原来的量程5000Pa大小不变,只是向负方向迁移了一固定压差值2000 Pa。这种情况称之为负迁移。
2) 正迁移: 正迁移示意图 由于工作条件不同,如图所示: 若p0=0,经过分析可知,当H=0时,Δp=ρgh, 此时I0应为4mA。这种情况称为正迁移。
3) 正、负迁移的区别与判断 正、负迁移的区别在于: 负迁移时,当H=0时,固定压差ΔP=ρ2g(h2-h1)<0; 正迁移时,当H=0时,固定压差ΔP =ρgh >0。 其判断如下: 当H=0时,若ΔP <0,则为负迁移; 当H=0时,若ΔP >0,则为正迁移。
(3) 测量分界面 利用差压式液位计还可以测量液体的分界面,如下图所示。 液位计正、负压室受力情况如下: P1 = h0ρ2g +(h1+h2)ρ1g P2 =(h2+h1+h0)ρ1g ΔP= P1– P2 = h0 g(ρ2 -ρ1) 由于(ρ2 -ρ1)是已知的,所以压差ΔP与分界面高度h0成一一对应关系。 界面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