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31 Views
中共十八大後 兩岸關係發展觀察與分析. 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八大已於 2012 年 11 月 8 日至 14 日召開完畢,並且於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出習近平等 7 席政治局常委,由習近平擔任總書記及中央軍委會主席。十八大之後兩岸關係將基本上維持不變,但是也可能會有些許調整。. 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八大. 觀察中共十八大後的兩岸關係可由胡錦濤所做的政治報告中看出端倪,在報告當中關於兩岸關係的部份,強調「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進程」。中國大陸對台政策的最終目標是完成兩岸統一,但是在現階段的作法上則是強調要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中共十八大.
E N D
中共十八大後 兩岸關係發展觀察與分析
中共十八大 • 中共十八大已於 2012年11月8 日至14 日召開完畢,並且於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出習近平等 7 席政治局常委,由習近平擔任總書記及中央軍委會主席。十八大之後兩岸關係將基本上維持不變,但是也可能會有些許調整。
中共十八大 • 觀察中共十八大後的兩岸關係可由胡錦濤所做的政治報告中看出端倪,在報告當中關於兩岸關係的部份,強調「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進程」。中國大陸對台政策的最終目標是完成兩岸統一,但是在現階段的作法上則是強調要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中共十八大 • 以『和平發展』為對台政策的主調是胡錦濤接任總書記後的作法,現在於中共十八大的報告中再次強調,反映對於台灣政策的基調不變。不僅如此,報告當中還強調要繼續「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顯示未來將在既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兩岸的各項交流與合作關係。
中共十八大 • 在交流的內涵上包括了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層面。在經濟上報告強調要「深化合作」,未來將顯示在「兩岸經貿合作架構」(ECFA)的後續協商談判上,根據中國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的發言,將會在兩年之內完成。
兩岸互動主體 • 1. 海基會 VS. 海協會: 依照已經形成的慣例,兩會(海基會和海協會)互動以半年為期、一來一往。目前,中華民國台灣的海基會會長為林中森;中國大陸的海協會會長為陳德銘。
兩岸互動主體 • 1. 海基會 VS. 海協會:
兩岸互動主體 • 2. 國民黨 VS. 共產黨: 國共論壇(後改名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已經召開了 7 次。習近平接任總書記後,中國國民黨馬英九主席立即去電致賀,再一次證明國共之間管道暢通。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國共平台今後將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發揮重要的、獨特的作用。
兩岸互動的議題 • 1. ECFA 的後續協商: 貨品貿易協議和爭端解決協議預定在 2013年談成。到 2013 年6月預定談完的是服務貿易,但是談完並不代表簽署協議,如前所析,2013年中前沒有召開「林陳會」(林中森與陳德銘),則兩岸不會有第十九個協議出現。
兩岸互動的議題 • 1. ECFA 的後續協商: 未來兩岸第十九項 協議的簽署 【 服務貿易協議 】
兩岸互動的議題 • 2. 兩會互設辦事處(機構): 看來兩岸高層對於此議題之落實已有高度共識,但是其中牽涉的人、事、時、地問題很多,共識達成不易,悲觀者甚至認為在馬英九總統第二任期屆滿前能達成,已相當不容易。
兩岸互動的議題 • 3. 政治性議題: 胡錦濤前總書記在十八大政治報告涉台部分強調,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兩岸政治關係」、商談「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這三項議題的性質都是「高階政治」,說明中國大陸不希望台灣一昧迴避政治性議題。
兩岸互動的方向 • 1. 經濟合作: 中共十八大開會期間前商務部長陳德銘向媒體釋出中國大陸不再讓利、要求最惠國待遇之說,已被中國國務院台灣辦公室發言人以「兩岸一家人」為由否認,海峽兩岸之間將可望進一步深化經濟合作,互惠雙贏。
兩岸互動的方向 • 2. 文化交流: 繼 ECFA (兩岸經貿合作架構) 之後,大陸積極推動兩岸簽署文化交流協議,而我方一貫以沒有做好準備加以推拒,日前文化部長改口聲稱不排除簽署兩岸文化協議,似乎露出一線曙光。無論有無協議,兩岸間的文化交流日益擴大之勢已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