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 likes | 920 Views
医学文献检索总论. (教材 P1 ) 苏州大学图书馆 梅 谊. 1. 关于文献检索课. 目的: 增强情报意识、提高检索技能; 性质: 是关于文献存储、整序和 查找特定文献 的一门方法课; 内容: 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中外文检索工具、数据库及 INTERNET 检索方法、全文数据库、免费信息资源等; 要求: 了解和掌握常用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使用方法及 INTERNET 检索方法;. 2. 文献的基本知识. 2.1 有关概念 : 2.2 文献的类型 : 2.3 文献的级别 :. 2.1 有关概念. (1). 文献 (Literature):
E N D
医学文献检索总论 (教材P1) 苏州大学图书馆 梅 谊
1.关于文献检索课 目的:增强情报意识、提高检索技能; 性质:是关于文献存储、整序和查找特定文献的一门方法课; 内容:文献及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中外文检索工具、数据库及 INTERNET检索方法、全文数据库、免费信息资源等; 要求:了解和掌握常用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使用方法及 INTERNET检索方法;
2.文献的基本知识 2.1 有关概念: 2.2 文献的类型: 2.3 文献的级别:
2.1 有关概念 (1).文献(Literature): (2).信息(Information): (3).情报(Information):
(1).文 献 ( Literature) 凡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 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切载体都可以称为文献。文献是指记录一切知识的载体。它具有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功能。 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文献构成要素 1.有一定的知识内容; 2.要有用以保存和传递知识的记录方式,如文字、图形等; 3.要有记录知识的载体,如纸张、光盘等。
(2).信 息 (Information) 目前较为普通的信息定义为:信息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形式反映出来的事物存在的状态、运动形式、运动规律及其相互作用的表征。事物在不断变化,运动状态及其特征也在不断变化,因而信息也在不断产生,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信息。医学信息由此而得名。
(3).情 报(Information) 情报就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情报的三种属性: 知识性 情报来源于知识,任何情报都具有一定的知识。 效用性 知识和信息要转化为情报,必须经过传递,并为用户接受和利用。 传递性 人们创造情报、传递情报的目的就在于充分利用情报,提高其效用性。情报的效用性表现为启迪思维,增进见识,改变知识结构,提高认识能力,帮助人们改造世界,发挥其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2 文献的类型 根据载体形态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印刷型:传统的纸质文献,最常见。 2、 缩微型:采用胶卷、平片作为载体缩微制作的文献。 3、 视听型:如录像带、录音带、唱片、电影等。 4、 机读型:即通过计算机进行阅读的文献。包括光盘、磁盘及全文数据库等。 5、书写型:也就是手稿,虽也属于文献范围,但很少在正规渠道传播。
2.2.1 印刷型文献 • 图书: 现代出版物中最普通的一种,历史久、内容广、数量多。它是系统地论述某一专题比较成熟的、定型的带有总结性的文献。ISBN书号。 • 期刊: 有一个固定的刊名、连续、定期、长期出版、有标志号的出版物。出版周期短、速度快、内容新、信息量大,是主要的信息源,是文献检索的主要对象。ISSN刊号。 • 资料: 是指书刊以外的出版物。常为不定期出版。数量大、种类杂。如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2.2.2 缩微型文献 体积小、容量大、成本低,便于携带存贮,但需借助于阅读机阅读。可进行还原复印。它的载体是胶片或胶卷。
2.2.3 视听型文献 所谓视听型文献就是既能看又能听的文献。如教学录像带、录音带、电影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文献。能闻其声、见其形、易读易懂,便于掌握。目前视听型文献将逐步被机读型文献所替代。
2.2.4 机读型文献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阅读型文献也日益增多,从光盘数据库到网上全文电子期刊等,应有尽有。机读型文献,它的存贮量极大,不占空间,并可进行检索,且速度快,使用方便。但是价格较高(非免费提供)。 常见的有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等,也称之为电子文献。
2.3 文献的级别 根据文献的内容性质和加工深度分为: 一次文献:(Primary Literature) 二次文献:(Secondary Literature) 三次文献:(Tertiary Literature)
2.3.1 一次文献 就是未经过加工整理的原始文献。报道比较详细、内容较新,期刊论文多属于一次文献,是文献检索的主要对象。
2.3.2 二次文献 • 是将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压缩提炼并按一定方法和规则排列的出版物。 • 最常见的类型是:目录、索引、文摘。也就是我们目前使用的检索工具。
2.3.3 三次文献 是在充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大量的一次文献的内容经过综合分析编写而成的。大部分为参考工具书,如综述、年鉴、手册、指南及百科全书等。是情报调研的结果 。 综述是综合描述某一专题或学科在一定时间内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的文献,其综合性强、权威性高,能直接反映专业领域的科研和进展情况。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于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共分五类,分别用A、B、C、D、E5个字母表示: •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 D:一般动态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从一次文献到二次、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从一次文献到二次、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由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 一次文献是检索对象; 二次文献是检索工具; 三次文献是情报调研的结果。
2.4. 医学文献的现状及特点 • 数量庞大; • 类型复杂; • 文种繁多; • 重复交叉; • 分散严重; • 新陈代谢频繁; • 交流传播速度加快; • 质量下降; • 向电子化、数字化发展;
3.医学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 文献检索定义; • 检索语言; • 检索原理; • 检索工具的类型; • 文献检索的方法、步骤、途径; 6.文献检索效果评估;
3.1 文献检索定义 文献检索就是根据一定的检索目的和要求,运用专门的检索工具,以科学的方法,从大量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完整地查找到所需特定文献的过程。 数据检索:以数据为检索对象; 事实检索:以事实为检索对象; 文献检索:以文献为检索对象;
文献检索的含义 • 广义概念: 1、文献存储(文献标引工作人员) 文献的无序状态---系统的文献集合(手工检索工具或数据库) 2、文献检索(检索用户) 系统的文献集合---查找原始文献(线索) • 狭义概念 文献检索(检索用户) 系统文献集合---查找原始文献(线索)
文献检索的作用及意义 • 客观需要: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学会文献检索有利于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能够捕捉更多的信息,增强情报意识,立足于社会。 • 现实需要: 1、课程设计 2、毕业设计 3、开题立项 4、成果查新 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劳动
文献检索的意义包含三个方面: • 一是确定有无类似的研究成果,是否要立项? • 二是参考其他文献、理清思路,搞清楚要做的研究是什么? • 三是取长补短、推陈出新、设立新论题、取得新成果。
文献检索技能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用户的情报意识和信息素养; 二是检索技能和操作技术; 三是对检索工具及检索系统的认知程度;
3.2 检索语言定义 在文献检索工作中用来描述文献内外部特征及表达检索提问的一种专门的人工语言。自然语言转换成人工语言。 检索语言是检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存贮和检索两个过程,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检索的匹配就是通过检索语言的匹配来实现的。检索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检索语言的质量以及使用是否正确。
3.2 .1 检索语言的类型划分 检索语言有很多种,按照不同的标准可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 按照检索语言中所使用语词的受控情况可分为规范化语言和非规范化语言。 • 按检索词组配设置的时间可分为先组式语言和后组式语言 。 • 按是否能表达文献内外部特征又可把检索语言分为能表达文献内容特征和外表特征的检索语言。
规范化语言和非规范化语言 规范化语言:又叫受控语言、人工语言,是一种经过人工控制了的规范性的专业名词术语或符号作为检索语言,如主题词,用来专指某一概念,这些规范化的语言能较好地对同义词、近义词、相关词、多义词及缩略词等概念进行严格的规范化处理。 非规范化语言:又叫非受控语言、自然语言,是采用未经人工控制的专业名词术语或符号作为检索语言,通常所说的自由词、关键词就属此类。一般当某些特定概念无法用规范化词准确表达、或新出现的词语(如纳米)还未来得及被规范化时,只能使用非规范词。
能表达文献内容特征和外表特征的检索语言 • 文献内容特征:包括能表达文献内容特征的词、代号,如分类、主题词、关键词、分子式、专利号等。 • 文献外表特征:无法表达文献内容特征的词语或代号作为检索语言,如文献题名、著者姓名、期刊名称、出版年、月、文献序号等。一般采用自然语言。
3.2.2 常用的检索语言类型 • 分类检索语言:体系分类语言等; • 标题词检索语言:主题词语言、 关键词语言等。 以上属于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语言。 ◇其它检索语言:著者、题名、刊名、文献序号等。属于文献外部特征的检索语言。
3.2.2.1 分类检索语言 是以学科分类为基础,根据文献的内部和某些外部特性,运用概念划分的原理,将知识门类按照一定的逻辑次序分门别类地排列起来的一种检索语言。 列类原则是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层层划分逐级展开。形成一个有序的知识门类等级体系。分类表中的类目又称分类名,每个类目配的一个号码又称分类号。可通过分类号和分类名进行检索。
★ 关于《中图法》 • 中图法是目前国内常用的一种分类法,它共分五大部分22大类,分别用A、B、C等22个英文字母表示大类代码,每个大类项下又细分若干个二级、三级、甚至七级、八级类目。 • 中图法的前半部分是社会科学大类,后半部分是自然科学大类,我们所涉及到的是生物科学( Q)大类和医药卫生( R )大类。
★ 关于R大类的17个二级类目 R1预防医学卫生学 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2中国医学 R7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3基础医学 R76耳鼻咽喉科学 R4临床医学 R77眼科学 R5内科学 R78口腔科学 R6外科学 R79外国民族医学 R71妇产科学 R8特种医学 R72儿科学 R9药学 R73肿瘤科学
3.2.2.2 标题词检索语言 标题词检索语言是选取自然语言中有实质意义的,能表达文献中心内容的专业名词或术语作为检索标识的语言。常用的有主题词和关键词两种。 两者在用法上有共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地方,在使用中不要混淆。
★ 主题词检索语言 (Subject Headings) 主题词也称叙词,是能表达文献中心内容的自然语言经过分析转换而成的一种专门的人工语言。它是经专门的词表经过严格的规范化所形成的。最具代表性的词表是MeSH(另行介绍),也是医学类使用最多的一种检索语言。MeSH 用于标引和揭示医学文献的主题内容,可保证检索的准确性。
★关于主题词表 • 一般说来,不管是主题词还是关键词都有专门的词表,只是主题词的词表更加严格规范。 • 常用的词表有:《IM》的MeSH和美国化学文摘(《C A》)的 IG,《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及《中国药品通用名称》等。 •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 MeSH和《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分别标引西医和中医学文献。
★举 例 说 明 • 生物能学 见 能量代谢 • 结肠癌 见 结肠肿瘤 • 电子计算机 见 电脑 • 阿莫仙 见 阿莫西林 以上说明左侧的词不是规范化主题词,只能作为关键词或自由词使用,如通过主题检索时只能用右侧的主题词。
★ 主题词和副主题词 一般情况下,每个主题词根据其词性和需要可与若干个副主题词进行逻辑组配,副主题词主要作用是对主题词的范围进行说明和限定。 如:阑尾炎/诊断 阿莫西林/副作用 脑水肿/护理
★关键词检索语言 (Keywords) 关键词是在文献题名、文摘或全文中直接提取,能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专业名词或术语,只是没有经过严格的规范化处理,比较适合机检,但由于其规范化程度低,容易造成漏检或误检。
3.3 检索原理 • 文献检索涉及到两个过程,一个是存贮过程,一个是检索过程。 • 存贮过程主要是对文献进行分析标引,形成文献(内外部)特征标识,为检索者提供有规律的检索途径。 • 检索过程是根据检索需要进行检索标引,形成检索提问标识,按照存贮所提供的途径,查找与检索提问标识相符的文献特征标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相互的逆过程。
3.4 检索工具的主要类型 检索工具的定义: 检索工具是将大量分散的无组织的文献,经过收集、加工、整理,并按一定规则和方法组织排列起来,用于积累、报道和查找文献的工具。 传统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
检索工具的构成要素 (1)文献:构成检索工具的主体。 (2)检索语言:文献组织方式,经过分析和标引所形成。自然语言转换成人工语言。 (3)文献条目:文献存在形式:著录格式和字段格式。 基本保存内容:文献题名、作者、单位、文献出处、文摘等。
检索工具的特征 1、详细描述文献的内容特征、外表特征。 内容特征:分类号、主题词、关键词、生物体名称、化学物质的分子式等。 外表特征:名称、作者、文献出处、机构。 2、每条文献必须有存储和检索特征标识(分类号、主题词、关键词等)。 3、全部文献条目按一定规则和顺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能够提供多种检索途径。
3.4.1 按著录形式分为 目录: 各种目录:如馆藏目录、联合目录、书名目录分类目录等。它主要反映书刊著者、名称、出版内容与收藏情况,只描述出版物的基本特征,对内容揭示程度非常浅。 索引: 是将书刊中所发表的文献题名、作者及所讨论和涉及到的问题等,根据需要,注明其所在书刊中的位置 (卷期页),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排列起来的一种检索工具。也称之为题录。 文摘: 它是将大量的分散的原始文献,选择重要的部分,进行高度浓缩,以简练的形式作成摘要,按照一定方法组织排列起来的出版物。根据简略程度分指示性文摘和报道性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