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459 Views
第二节 高频电路的基础知识. 一、 LC 串、并联谐振回路的特性 (电感元件的高频特性) (电容元件的高频特性) LC 串联谐振回路 LC 并联谐振回路. ① 阻抗. 1)电抗:. LC 串联谐振回路的补充内容:. 2)阻抗(模的幅频)特性:. 特点 :. 时,阻抗模. 最小。为 陷波器. 例: LC 串联再与负载并联,若信号源为谐振电流信号,则在负载上将不能得到此电流信号 。. ② 选择性:. 图 2-5. 越大,. 曲线越尖锐, 通频带 B 越小,. 选择性越好. 回路的 空载 品质因数. 回路的 有载 品质因数. ③ 负载的影响.
E N D
第二节 高频电路的基础知识 一、LC串、并联谐振回路的特性 (电感元件的高频特性) (电容元件的高频特性) LC串联谐振回路 LC并联谐振回路
① 阻抗 1)电抗: LC串联谐振回路的补充内容:
2)阻抗(模的幅频)特性: 特点: 时,阻抗模 最小。为陷波器 例:LC串联再与负载并联,若信号源为谐振电流信号,则在负载上将不能得到此电流信号。
②选择性: 图 2-5 越大, 曲线越尖锐, 通频带B越小, 选择性越好
回路的空载品质因数 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 ③负载的影响
有载通频带 空载通频带 可见:负载使品质因数下降、通频带 变宽、选择性变差。且负载越大,品 质因数下降越严重,故串联谐振回路 适宜带小负载。
解: 例1:已知LC串联谐振回路的
某电感线圈L在 解: 例2: 时测得 。试求与L 串联的等效电阻r。
① 导纳 1)电纳: LC并联谐振回路的补充内容:
图2-7 2)阻抗特性: 特点: 时, 阻抗模最大, 选频器
有载品质因数 ②空载品质因数
同图2-7,参考式 ③选择性 越大, 曲线越尖锐, 通频带B越小, 选择性越好 (同串联谐振)
回路的空载品质因数 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 ④负载的影响
有载通频带 空载通频带 可见:负载使品质因数下降、通频带 变宽、选择性变差。且负载越小,品 质因数下降越严重,故并联谐振回路 适宜带大负载。
解: 例3:已知LC并联谐振回路的电感L在 时测得 试求谐振频率 时的C和 并联谐振电阻
例4:已知LCR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 时测得 ,电感L在 试求回路谐振时的电容 C,谐振电阻 和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
解:首先画出LC并联电路的等效电路, 注意电感的损耗电阻没有画出来,必须 加上。
谐振电阻 为 与 的并联值: (2)电感L的并联损耗电阻
例5:LCR并联谐振回路如下图,已知 谐振频率为 ,试求: (1) 通频带 (2) 若要增大通频带为原来的2倍,还应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若要求通频带增大一倍,则回路的 有载品质因数应减小一倍,即 (2) 设并联电阻为
对应的 应减小一倍,
解: 例6:AM调幅广播的频段范围为 535 kHz~1605 kHz,设计一个选频网络,其中L固定,C可调,现有两种可调电容,C1变化范围为12 pF~100 pF, C2变化范围为15 pF~450 pF,问:为覆盖整个波段,应选哪个电容。
要求过滤输 例7:已知 入电压中的二次谐波分量 ,同时 保证输出基波分量 ,问 应该怎样取值
分析: 要滤除 ,显然要利用串联谐振的陷波器作用,整个电路对 分量相当于短路,故LC串联电路应谐振于 . 要保留 ,显然要利用并联谐振的选频作用,故LC并联电路应谐振于
解:由 注意:考虑并联谐振时,回路中只有 1个电容,要看电容两端的电感大小, 故L1和L2是串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