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光谱分析技术

发射光谱分析. 吸收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技术. 散射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技术. 一、概念. 利用各种化学物质(原子、基团、分子及高分子化合物). 所具有的发射、吸收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征来确定其性质、结构. 及含量的技术。. 二、分类. h c. E = hν=. λ. 第一节 光的基本性质. 一、光的波、粒两相性. 1. 数学表达式. 2. 不同波长的光能量不同,光的能量与光的波长成反比。. 3. 电磁波谱. 波长. 〈0.1A. 0.1-1A. 400-800nm. 2.5-10μm. 25-500μm. 〉1cm.

uri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光谱分析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发射光谱分析 吸收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技术 散射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技术 一、概念 利用各种化学物质(原子、基团、分子及高分子化合物) 所具有的发射、吸收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征来确定其性质、结构 及含量的技术。 二、分类

  2. h c E = hν= λ 第一节 光的基本性质 一、光的波、粒两相性 1.数学表达式 2.不同波长的光能量不同,光的能量与光的波长成反比。 3.电磁波谱

  3. 波长 〈0.1A 0.1-1A 400-800nm 2.5-10μm 25-500μm 〉1cm 200-400nm 光谱 区域 γ射线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光 微波 无线电波 X射线 分析 方法 核磁共振 光谱法 X射线 光谱法 紫外光 光度法 微 波 光谱法 γ射线 光谱法 可见光 光度法 红 外 光谱法 电磁波谱图

  4. 原子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的分类 分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就是由于原子外层电子选择性地吸收一定 能量的电磁波而引起的 分子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选择性地吸收某特定波长的 电磁波使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 第二节 吸收光谱分析 一、吸收光谱的分类 二、吸收光谱的产生

  5. 激发态 光 E1 E2 基态 (Eo)

  6. 概念: 利用各种不同的波长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然后按其结果 描出吸光度与波长关系的曲线。是物质的特征性曲线。 1、吸收光谱的产生——化合物分子的价电子跃迁 2、吸收曲线 举例: 应用: 可用于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 λmax 为选择单色光的依据

  7. A λ λmin λmax λsh λmin

  8. 脱氢皮质酮 A 睾丸酮 0.900 0.800 0.700 0.600 0.500 0.400 0.300 0.200 0.100 300 600 700 nm 400 λmax 500

  9. Lambert定律:It=Io×10-kb Beer定律: It=Io×10-kc Io A= lg = -lgT=abc It 吸光系数 液层厚度 溶液浓度 吸光度 (absorbance) 三、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1. Lambert-Beer定律: 条件:单色光,稀溶液 (transmittance)T=It/Io 表达式:

  10. 散射光 入射光Io 透射光It 吸收光Ia 反射光

  11. ε1mol(摩尔吸光系数) E 1%(百分吸光系数) 1cm 1cm 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物质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 吸光系数 时的吸光度值,与溶液的性质有关。 意义:ε表示物质对某一特定波长的吸收能力, ε愈大,表示 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愈强。在一定条件下是特征性常数 应用: 1.根据ε进行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2.ε 的大小反映测定的灵敏度, ε越大,灵敏度越高。 2.摩尔吸光系数

  12. 原理: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对光吸收的效应,原理: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对光吸收的效应, 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各种不同的物质都具 有各自的吸收光谱,故当某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 能量就会被吸收而减弱,能量减弱的程度和物质 的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四、分光光度法 *概念:用可见光做光源比较溶液的颜色深浅以测定 有色溶液浓度的方法。 *仪器——分光光度计

  13. 钨丝灯 光源 氢灯或氘灯 棱镜 单色器 光栅 玻璃 吸收池(比色杯、比色皿) 石英 光电管 检测器 光电倍增管 检流计 显示器 数码管显示 仪器结构: 可见光及近红外线 紫外光

  14. 方法:镨钕滤光片法、干涉滤光片法、试剂溶液校正法、方法:镨钕滤光片法、干涉滤光片法、试剂溶液校正法、 汞灯校正法、指示剂等吸光点校正法等 >529+3nm,调节螺杆逆时针转动 <529-3nm,调节螺杆顺时针转动 分光光度计波长校正: 粗测:580nm有黄色光斑 精测:镨钕滤光片有529nm及585nm两个吸收峰 方法:用镨钕滤光片在510nm-550nm范围内做吸收曲线 校正原则:

  15. Au Cu= Cs×f 将标准品与待测样品在相同条件下,显色并测定各自 As 计算公式: 的A,由于测定体系的温度、厚度及入射光波长一致,故 可用公式计算待测样品的浓度。 五、分光光度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定性分析--依据λmax和ε 2.定量分析 A、标准比较法:

  16. 标准曲线:按规定条件与样品做同样处理,在特定波长下标准曲线:按规定条件与样品做同样处理,在特定波长下 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标准液的吸光度,以标准 液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连接成 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即为标准曲线。 制备标准液:5-6个不同浓度梯度 作图法 加样显色:2-3个平行管 比色记录:平均A 直线回归方程计算法 作图: 标准检量表的制作: B、标准曲线(standard curve)法: 制作方法:

  17. 标准曲线的功用: 1.判断显色反应的直线性 2.节约试剂,提高效率 3.便于进行质控 4.对于某些不符合光吸收定律的检测也可应用 注意事项: 1.测定条件应一致,条件改变应重新绘制 2.浓度应准确 3.重复、平行测定 4.比例适当

  18. 原理:对物质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可用一定浓度的标准液原理:对物质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可用一定浓度的标准液 代替空白管做参比,提高测定的精确度。 A= Au-As = ε b(Cu-Cs)= ε b c A C= ε b C、差示法(differential spectrophotometry) D、摩尔吸光系数法 原理:利用已知的吸光系数,由测得的吸光度计算样品的浓度

  19. 各组分吸收峰互相重叠---等吸收点法、解联立方程法各组分吸收峰互相重叠---等吸收点法、解联立方程法 双波长法等 E、多组分混合物的测定 各组分吸收峰不互相重叠----可分别测定

  20. 原理:是根据元素所产生的原子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理:是根据元素所产生的原子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 原子能吸收和其相同物质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分析 技术。 应用:体液中多种金属元素(钙、铁)的检测 在环境检测、职业病防治中痕量有害元素(砷、汞)的检测 灵敏度高(10-9~10-6g),准确度较高 优点: 简便,快速 可测全部金属元素和一些半金属元素 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1. 原理:待测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原理:待测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 当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可发出荧光,其强度与溶液 浓度成正比。 应用: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 生物活性物质、维生素的测定 药物的测定 优点: 灵敏度高( 10-4~10-6g /l),准确度较高 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第三节 发射光谱分析法 一、荧光分析法

  22. 原理:某些金属的基态原子在受到火焰激发后,从基态跃迁原理:某些金属的基态原子在受到火焰激发后,从基态跃迁 测到激发态,当返回基态时,可发出特征性的谱线, 检其强度可定量。 二、火焰光度法 应用:钾、钠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检测

  23. 原理:当光线通过溶液混悬颗粒后,由于散射和吸收两个原理:当光线通过溶液混悬颗粒后,由于散射和吸收两个 因素使透射光强度减弱,在一定条件下,散射光的 强度和悬浊液中颗粒的数量成正比。 第四节 散射光谱分析 一、比浊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免疫球蛋白、载脂蛋白、补体等)

  24. 光谱类型 分析方法 荧光分析 发射光谱 火焰光度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 可见及紫外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法 散射光谱 比浊法

  25. *被测物浓度的影响---不符合光吸收定律 *溶液pH的影响---BCG法测清蛋白 *杂质的影响---本身有色或与被测物质发生反应 *放置时间的影响---不稳定 *操作不当 *反应温度、时间的影响 五、影响吸收光谱分析的主要因素 1.化学因素 2.主观因素 3.光学因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