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5.1 芳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5.2 苯的结构. 5.3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5.4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5.5 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第五章 目 录. 5.7 稠环芳烃. ( 自学 ). 5.6 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控制. 5.8 芳香性. ( 自学 ). 5.9 富勒烯. ( 自学 ). ( 自学 ). 5.10 单环芳烃的来源. 5.11 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uriah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5.1 芳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5.2 苯的结构 5.3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5.4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5.5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第五章 目 录 5.7 稠环芳烃 (自学) 5.6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控制 5.8 芳香性 (自学) 5.9 富勒烯 (自学) (自学) 5.10 单环芳烃的来源 5.11 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2.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 芳烃——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含有苯环的一大类碳氢化合物 • 芳香族化合物—— 具有芳香性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 “芳香”二字的含义: 过去:天然产物中许多有香味的组分中都含有苯环。 现在:不一定要含有苯环 符合Hückel 规则,具有环流效应。 易亲电取代,不易加成或氧化,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3.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芳烃按其结构分为三类: • 只含有一个苯环 • 多个苯环,无共用苯环C • 多个苯环,共用2个以上苯环C

  4.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5.1 芳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P151-152) 5.1.1 构造异构 一元取代只有一个结构式,二元取代各有三个异构体。 例:

  5. 5.1 芳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三、四元取代(取代基相同)也各有三个异构体。 例:

  6. 5.1 芳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5.1.2 命名 烃基链较长,或连有多个芳环时,通常以芳环为取代基 也有例外: • Ar- 芳基(芳环上去掉一个氢后,所剩下的原子团): • C6H5- 苯基(Ph-) ; • C6H5CH2- 苄基 ;

  7. 5.2 苯的结构 5.2 苯的结构 (P153-155) 仪器测得: 苯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所有的C-C键长为0.140nm,所有的C-H键长为0.108nm,键角∠CCH及∠CCC均为120º。 5.2.1 价键理论 凯库勒结构式: 凯库勒(Kekulé)于1865年对苯的结构提出了一个设想: 在19世纪, Kekulé结构式是最满意的一种推测。它成功解释了许多实验事实(12原子共面、键角120°),但不能解释苯环特殊稳定性及苯只有一种邻二取代物。

  8. 5.2 苯的结构 杂化轨道理论的解释: 苯分子中6个碳均采取sp2杂化, 每个碳还剩下一个⊥ sp2平面的p轨道,12个原子共面时,p轨道相互间能以肩并肩重叠形成π66的大π键。 π66是离域的大π键,离域能大,体系稳定,不易开环。 π66中π电子高度离域、电子云完全平均化,形状像两个救生圈分布在苯环平面上下侧, 结构中无单双键之分,是一闭合共轭体系。

  9. 5.2 苯的结构 5.2.2 分子轨道理论 6个p轨道可线性组合成6个π分子轨道: 苯分子中电子云平均化,形状像两个救生圈分布在苯环平面的上下侧。

  10. 5.2.3 共振论对苯分子结构的解释 5.2 苯的结构 共振论认为苯的结构是两个或多个经典结构的共振杂化体: 由以上讨论知:苯结构很稳定,π电子高度离域,键长完全平均化。 苯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Kekule结构式)

  11.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5.3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单环芳烃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b.p随分子↑而↑,分子量相同 时对称性较高者,m.p较高… (自学) 如:二取代苯的三种异构体中,对位异构体的熔点通常最高, 因为其对称性高 熔点高的物质通常易结晶,因此可用重结晶的方法 将对位异构体与邻、间位异构体相分离。

  12.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5.4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P156-169) 5.4.1 取代反应 5.4.2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5.4.3 加成反应 5.4.4 氧化反应 5.4.5 聚合反应(自学)

  13.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5.4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三种主要反应:√取代、加成、侧链上的反应 5.4.1 取代反应 (1) 卤化

  14. 5.4.1 亲电取代反应 注意:第二个卤素原子进入第一个卤素原子的邻、对位。 反应活性:F2(太剧烈)>Cl2>Br2>I2(太慢、可逆)

  15. 5.4.1 亲电取代反应 (2) 硝化 若苯环上已有取代基: 注意: 苯环钝化后,第二个取代基进入第一个取代基的间位; 苯环活化后,第二个取代基进入第一个取代基的邻、对位;

  16. 5.4.1 亲电取代反应 (3) 磺化 其他磺化试剂还有SO3、ClSO3H(氯磺酸)等:

  17. 5.4.1 亲电取代反应 定位效应: 苯环上已有一个-SO3H后,苯环钝化,且第二个基团上m-; 苯环上已有一个-CH3后,苯环活化,且第二个基团上o-、p-。

  18. 5.4.1 亲电取代反应 注意:磺化反应可逆! 有机合成中可利用此反应“占位”保护: 例1: 例2:

  19. 5.4.1 亲电取代反应 (4) 付克(Friedel-Crafts)反应 (i) 烷基化反应 常用催化剂:无水AlCl3或H2SO4 烷基相同,卤素不同:RF>RCl>RBr>RI; 卤素相同,烷基不同:3ºRX>2ºRX>1ºRX 卤代烃反应活性: 也可以用烯烃: 例1: 例2:

  20. 5.4.1 亲电取代反应 付克烷基化反应的特点及问题: ① 多元取代 问题 这个问题可通过控制原料的相对用量,使主要产物为一元取代。 ② 异构化 问题 这个问题确实限制了付克烷基化的应用(长链正烷基不易引入)。 ——但可利用先付克酰基化引入长链酰基再还原为烷基等方法

  21. 5.4.1 亲电取代反应 (ii) 酰基化反应 酸酐( )也可做为酰基化试剂。 酰基化反应的特点:不异构化、不多元取代。 如果想得到正丙苯:

  22. 5.4.1 亲电取代反应 讨 论: • 付克反应非常重要——可制备一系列芳酮和苯的同系物。例: • 苯环上有强吸电子基(-NO2、-SO3H、-COOH等) 时,不能 • 发生付克反应。 例:

  23. 5.4.1 亲电取代反应 (5) 氯甲基化 氯甲基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上很重要, 因-CH2Cl(氯甲基)很容易转化为:

  24. 5.4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5.4.2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苯的“四化”反应都是亲电试剂首先进攻苯环引起的,称亲电取代反应! 反应分为两步进行: 第1步:先生成σ-络合物中间体(经π-络合物)。σ-络合物所带的一个正电荷分布在5个碳上,4个π电子离域于5个碳上; 第2步:σ-络合物不稳定,失去质子,重新恢复苯环的稳定结构,最后形成稳定的取代产物 。

  25. 5.4.2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1) 硝化反应机理 硝化反应中进攻试剂是NO2+,浓硫酸的作用是促进NO2+的生成: 亲电试剂 σ-络合物

  26. 5.4.2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2) 卤化反应机理 • 有Fe或FeX3存在时,苯可与溴或氯发生反应,其中FeX3的作用是促进X2极化离解产生亲电试剂X+:

  27. 5.4.2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3) 磺化反应机理 一般认为,用硫酸进行磺化反应时,进攻试剂是三氧化硫: 亲电试剂 σ-络合物

  28. 5.4.2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4) 烷基化反应机理 苯环烷基化反应中,AlCl3的作用是与卤代烷作用促进R+的生成: 亲电试剂 σ-络合物

  29. 5.4.2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 苯环烷基化反应时,产生异构化的原因: 2ºC+ σ-络合物

  30. 5.4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5.4.3 加成反应 (1) 加氢 (2) 加氯 六六六有七种异构体,其中γ-异构体(~18%) 有杀虫作用,但其化学性质太稳定,残毒大,已被淘汰。

  31. 5.4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苯环上有侧链且有α-氢时,侧链可被强氧化剂氧化为COOH 5.4.4 氧化反应 无侧链则苯环通常不易被强氧化剂氧化: (1) 侧链氧化:

  32. 苯环侧链的氧化反应 若有两个烷基处于邻位,氧化的最后产物是酸酐: 有侧链但无α-H者则苯环被氧化: (2) 环的破裂:(催化氧化)

  33. 苯环的氧化反应 (3) 脱氢: 5.4.5 聚合反应

  34. 第5章 作业I • P199-201习题 • (一)第1、2小题、 • (三)第1、2、5、6、8、10、12小题、 • (五)第1、2小题

  35.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5.5 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5.5.1 两类定位基 5.5.2 苯环上取代反应定位规则的理论解释(自学) 5.5.3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 5.5.4 定位规则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36.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5.5 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5.5.1 两类定位基苯环上已有一个取代基之后,新引入取代基的位置取向受原有取代基的影响(定位效应)。原有基团(定位基)分二类: 第一类:邻对位定位基,新引入基上在邻、对位。 强活化基 -NH2、-NHR、-NR2、-OH > 中强活化基 -NHCOCH3、-OR、-OCOR > 弱活化基 -Ar(芳基)、-R(烷基)> 弱钝化基 -X等 第二类:间位定位基,新引入基上在间位。均为强钝化基。 -NO2、-N+R3、-CN > -COOH、-COOR > -COR > -SO3H、 -CF3等 两类定位基活化及定位能力的强弱大致如上述次序。

  37. 5.5 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5.5.2 苯环上取代反应定位规则的理论解释 (自学) 5.5.3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 (P176-177) • 两个取代基定位方向一致时,容易判断: 当苯环上已有二个取代基时,第三个基团进入苯环位置主要 同原来的两个取代基的性质决定。 • 两取代基定位方向不一致时,有两种情况:

  38. 5.5 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① 原有基团是同类时,以强者为主。例: ②原有基团不同类时,以第一类为主(不管Ⅱ类有多强,Ⅰ类有多弱) 。例:

  39. 5.5 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5.5.4 定位规则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1) 预测主要产物

  40. 5.5 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2) 选择合理的合成路线 例1:以苯为原料,制备o-、p-、m-三种硝基氯苯。 o-、p-:先氯化,后硝化: m-:先硝化,后氯化:

  41. 5.5 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例2:以甲苯为原料,制备o-、p-、m-三种硝基苯甲酸。 o-、p-:先硝化,后氧化: m-:先氧化,后硝化:

  42. 5.5 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例3:由苯合成间硝基对氯苯磺酸: 解:

  43. 第五章 芳烃 芳香性 5.7 稠环芳烃 5.7.1 萘 (1) 萘的结构 X-射线衍射结果:萘分子中,18个原子共平面。 ∴ 萘分子中亦有离域现象,单、双键键长趋于平均化(但未完全平均化)。

  44. 萘的性质 (2) 萘的性质 物理性质:白色结晶,易升华,m.p 85℃,b.p 218℃。 化学性质:萘比苯活泼,萘的α-位更活泼。 A.亲电取代 ① 卤代: 在氯化铁的作用下,将氯气通入熔融的萘中,主要得到α-氯萘: 萘进行溴化反应,主要产物也是α-取代。

  45. 萘的性质 ② 硝化: ③ 磺化:

  46. 萘的性质 ④付克反应 • 酰基化反应: • 烷基化反应:

  47. 萘的性质 B.氧化反应 不同的氧化条件,得不同的氧化产物。

  48. 萘的性质 C.还原反应 采用Brich还原,得到1,4-二氢萘,它有一个孤立双键,不被进一步还原: Brich还原——用金属钠在液氨和乙醇的混合物中进行还原。 在强烈条件下加氢,可得到四氢化萘或十氢化萘: 以上的反应说明苯环有特殊的稳定性!

  49. 萘的性质 (3) 萘环上二元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通过下列实例来说明萘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规律。

  50. 萘的性质 例3: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