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747 Views
北京市按病组付费( DRG S -PPS) 试点情况介绍. 北京医疗保险协会 张大发 2014 年 7 月 2 日. 一、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医疗保险实现了人员全覆盖 , 待遇水平不断提高 , 就医报销便捷 , 参保人员负担减轻,医疗保险管理已从扩大覆盖面转入全面提升质量管理 , 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医疗保险基金支出面临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大压力,保持基金的收支平衡,是做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E N D
北京市按病组付费(DRGS-PPS)试点情况介绍 北京医疗保险协会 张大发 2014年7月2日
一、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医疗保险实现了人员全覆盖,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就医报销便捷,参保人员负担减轻,医疗保险管理已从扩大覆盖面转入全面提升质量管理,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医疗保险基金支出面临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大压力,保持基金的收支平衡,是做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人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1〕63号)明确要求:在总额预算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住院按病种付费、门诊按人头付费以及按总额预付等多种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建立和完善医保经办机构和定点医院的谈判协商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逐步形成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支付制度。人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1〕63号)明确要求:在总额预算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住院按病种付费、门诊按人头付费以及按总额预付等多种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建立和完善医保经办机构和定点医院的谈判协商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逐步形成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支付制度。
按项目付费刺激医疗消费,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是当前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按项目付费刺激医疗消费,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是当前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支付制度是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闸门, 是医疗保险工作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之一。按照国家的要求,北京市在总额预算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进行了付费改革的探索。
二、北京市进行付费改革的探索 我市从2011年起在定点医疗机构中进行了总额预付、总量控制、按病组付费改革。 (一)总额预付 目前我市在除120和儿童医院外所有二、三级医院及申报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不含社区医疗机构)实施; (二)总量控制 在申报额1000万元以下的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中实施。
定额指标测算: 门诊和住院分别测算。住院向三级医院倾斜,门诊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 总额预付改革不断完善,尤其是住院医疗费用测算,将DRGs作为技术支持,按照疾病的诊疗难易程度及全市平均支付价格进行核定,并进行年终结算考核,较好地解决推诿病人及危重病人住院难的问题。
(三)按病组付费(DRGs-PPS) 2011年在北医三院、人民、友谊、朝阳、天坛、宣武等六家三级医院进行试点,主要对系统能否支撑、操作是否通畅、费用分割比例能否接受进行试点。截至2014年5月底,结算病例10.7万例,医院节约成本19%。
三、北京市按病组付费(DRGS—PPS)情况 按DRGs付费,是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发达国家医疗付费的主要形式,是世界各国付费制度改革的趋势。它是根据年龄、病症严重程度、合并并发症、医疗资源消耗及转归等多种因素,将住院患者分入若干疾病组进行管理和付费。相比单病种付费,按DRGs付费能够兼顾疾病的复杂程度、患者的年龄结构,以及患者和医院的经济承受能力等问题。
DRGs系统的发展 同类型的病例比较 DRG凸现在管理上的优势 DRG自美国扩展至世界各国 从争论到开发到初步应用 不同类型的病例比较 多种病例组合工具展现 选医生的难题 病例组合思想 风险调整思想 病例组合工具开发热潮 DRG系统出现 DRG国际化发展 在中国的相关研究 1920s 1930s 1940s 1950s 1960s 1980s 1990s
基本策略 • 临床经验与统计验证相结合;临床专家、统计学者及计算机工程专家共同参与
计算DRGs-PPS各组权重的基本原理 DRGs-PPS以“每次住院”为定价单元,原则上同一DRG组内的病种价格相同。 总费用=各DRGs组例数×各DRGs的权重×费率
DRGs本质上是一套管理工具,它科学划分医疗服务的“产品”,有效提高了不同提供者之间的可比性,进而便于医疗服务的评估和管理;DRGs本质上是一套管理工具,它科学划分医疗服务的“产品”,有效提高了不同提供者之间的可比性,进而便于医疗服务的评估和管理; • BJ-DRGs是立足于中国的数据环境而开发的完整的DRG系统,覆盖了全部的病种和操作; • BJ-DRGs遵循国际上通行的DRGs分组理念,将中国国内的临床实践和本土数据的分析结果综合起来,最终形成能够在国内直接使用的DRGs管理工具; • 经过严格的实证检验,BJ-DRGs的分组效能已经达到了国际上成熟版本的水平,因而能够供管理决策部门应用于管理实践。
疾病编码标准化: 制订《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临床版》、《国际手术操作分类(ICD-9)临床版》,连年组织专家对全市医院住院病案首页填报工作质量进行督导和检查 • 病案首页规范化:制订使用《病案首页项目增补方案》。使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大幅度提高,符合率>90%。
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积极进行按病种分组付费(以下简称DRGs--PPS)的探索。我市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积极进行按病种分组付费(以下简称DRGs--PPS)的探索。我市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标准化研究阶段(2003年—2006年) 2004年成立了由市劳动保障局、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委、北大医学部、北京医院协会等部门参加的按DRGs付费课题推进小组; 完善了病例首页填报项目,完善和统一了疾病诊断分类和手术操作分类的标准; 研制完成北京版的分组器,北京地区病例分出654组; 出版了《临床路径应用指南》;
第二阶段:标准化普及推广阶段( 2006年—2010年) 从2006年开始,在本市二级以上医院进行上述标准(病例首页及ICD临床版编码)的推广普及;每年对各医院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2008年应用课题成果对北京地区二级以上医院进行绩效评估;
第三阶段:按DRGs付费的准备阶段(2009年—2010年) 2009年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主成立按DRGs付费课题组。拟定了费用支付标准、基金与患者分担比例、经办机构与医院的谈判规则、审核结算办法、考核监控等办法。 以上工作的开展,为我市推行按DRGs付费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阶段:试点启动试运行 定额标准:承认现状,以上一年同一病组社会平均值为标准; 分担比例:个人负担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执行。病例中药品和检查治疗项目乙类部分按甲类对待,患者只负担实际支出部分;
试点病组: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选择病例集中(300例以上)、组内差异小(0.8以内)108组。 试点人群:本市职工和居民医保中进行; 试点任务:试政策、试系统、试操作; 2011年12月底前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共同推进。 试点医院加大了对病案首页、信息系统、医疗质量及成本控制的管理力度,结合费用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促进了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截至2014年5月底,六家试点医院入组病例占同期全部医保病例的39%,入组结算病例占30%,医院减少支出成本19%。
一方面我们在六家医院进行付费试点,另一方面把DRG技术运用到总额预付的定额标准、年终考核办法的确定中,解决总额预付中大家担心的推诿病人和危重病人住院难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在六家医院进行付费试点,另一方面把DRG技术运用到总额预付的定额标准、年终考核办法的确定中,解决总额预付中大家担心的推诿病人和危重病人住院难的问题。 六家医院的试点工作取得医院收入不减、患者负担减轻、医保支出可控的初步成果,前期试点任务基本完成。
专家评估意见 该项试点工作建立在长期扎实研究、成功开发包含654组的《北京版诊断相关组(BJ-DRGs)》基础之上,经过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试点,各项考核指标显示,试点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是成功的、有效的。DRGs支付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医疗费用支付制度,是提高医疗质量安全及控制医疗费用、推进医改的重要举措。该项试点为中国建立和推行DRGs支付制度奠定了良好基础。
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 1、入组结算率未达到要求(80%-78.28%); 2、权重与费率需要调整(结算额超过标准); 3、选择病例(未实行全病种,存在两种结算模式)
完善DRGS-PPS试点的思路: • 1、提高病例首页准确率,作为医保考核重要条件,尤其是部队驻京医院; • 2、完善调整机制,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统一权重、费率基准,对分组、权重费率进行适时调整; • 3、采取措施,调整流程,缩短结算周期,提高入组结算率; • 4、进行全病种试点。
按病种分组(DRGs)付费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北京的改革刚刚起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要继续团结协作,扎实工作,稳步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按病种分组(DRGs)付费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北京的改革刚刚起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要继续团结协作,扎实工作,稳步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