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893 Views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前面我们分析了生产者行为和成本函数,并讨论了生产者如何根据即定的条件使生产达到最佳效益。但是成本函数只是表明了厂商生产各种产量所支付的最低成本,并不能说明厂商将选择什么样的产量水平。厂商最优产量的确定还要取决于其所面临的市场结构。 本章首先对不同的市场结构类型作了区分,说明了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般条件。然后以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厂商在短期与长期如何实现最大利润下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E N D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前面我们分析了生产者行为和成本函数,并讨论了生产者如何根据即定的条件使生产达到最佳效益。但是成本函数只是表明了厂商生产各种产量所支付的最低成本,并不能说明厂商将选择什么样的产量水平。厂商最优产量的确定还要取决于其所面临的市场结构。 本章首先对不同的市场结构类型作了区分,说明了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般条件。然后以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厂商在短期与长期如何实现最大利润下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 第一节 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 •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主题内容 • 第一节 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 •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市场定义 1、商品交换的场所。A place where buyers and sellers meet, goods or services are offered for sale, and transfers of ownership occur. • 2、商品潜在的购买需求。The demand made by a certain group of potential buyers for a goods or service.这种需求包含三个要素:购买者;购买力;购买欲望。因此,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市场=购买者+购买力+购买欲望 • 3、某一个行业、某一区域的商品交换关系。例如:汽车市场、棉花市场等。 • 从本质上讲,市场是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
市场类型 • 划分市场结构类型的标准——市场结构变量 • 买者卖者数目 买方与卖方对交易活动的影响力,即市场势力,与其数目多少负相关,与其规模大小正相关 • 产品差异程度 • 要素流动程度,即厂商进出行业的难易程度 • 信息是否充分
市场及市场结构类型 表6-1 四种市场和厂商的基本特征比较
厂商与行业 • 厂商与行业的区别与联系 • 厂商是指根据一定目标为市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独立经营单位 • 行业是指制造或提供统一或类似产品或劳务的厂商的集合 • 厂商和行业是成员与集体的关系 • 行业与市场的区别与联系 • 行业是生产或供给方面的概念,而市场包括供求双方的关系
厂商的收益 • 总收益(Total Revenue):TR=P·Q • 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AR=TR/Q=(P·Q)/Q=P •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MR= △TR/△Q,或MR= dTR/dQ
厂商的利润 • 会计利润 • 是指销售总收益(TR)与会计成本(外显成本)的差额 • 经济利润 • 也叫超额利润,是指销售总收益与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或经济成本的差额 • 通常把会计成本加隐含成本看成经济成本 • 正常利润 • 是指经济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
厂商产量决定的制约因素 • 企业的目标 • 利润最大化 • 技术 • 生产函数 • 成本函数 • 市场环境 • 完全竞争市场 • 不完全竞争市场
厂商成本与收益的均衡 • 厂商的收益及其曲线 • 收益=全部收入=P·Q ,包括成本和利润。 • 收益是出售产品所得到的钱,而不是所赚取的钱。 • (2)平均收益AR:销售每一单位产品所得到的平均收入。 • (3)边际收益MR: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
厂商产量决定的制约因素 • 利润函数及厂商利润极大化条件 数学证明:max π(Q)=TR(Q)-TC(Q) 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要求对Q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即
厂商产量决定的制约因素 • 利润函数及厂商利润极大化条件(续1) 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要求对Q求二阶导数并使其小于零,即
厂商产量决定的制约因素 TC(Q) $ TR(Q) B F E A FC O Q1 Q3 Q2 Q -FC • 利润函数及厂商利润极大化条件(续2) 几何说明: 图6-1 厂商的利润极大化
对于利润最大化必要条件MR=MC的理解 • 1、在MR=MC的均衡点上,厂商可能是盈余,也可能是亏损。 • 2、如果是盈利的,这时的利润就是相对最大利润;如果是亏损的,这时的亏损就是相对最小亏损。 • 3、不管是盈还是亏,在MR=MC点上,厂商都处在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所能产生的最好的结果之中。 • 4、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 • 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MR=MC。但是仅仅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并不能保证厂商获得最大化利润。所以除了给出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外,我们还要给出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在某产量点上的二阶导数小于零。
主题内容 • 第一节 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 •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完全竞争市场 • 完全竞争市场 • 是指不包含任何垄断因素且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 买者与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Price taking) • 产品同质、无差别(Product homogeneity) • 资源可以自由流动(Free entry and exit) • 信息充分自由(Complete information)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TR TR=P0·Q P P=AR=MR P0 O Q Q O •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收益曲线 平均收益:AR=P 边际收益:MR=dTR/dQ=d(P·Q)/dQ=P 图6-2 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P0 AR=MR=p d P P 行业需求曲线 厂商需求曲线 S P0 图6-3 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需求曲线和厂商需求曲线 D O O Q Q • 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与厂商需求曲线
分析: • 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中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出发的平行线?这是因为: • ⑴由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P0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单一厂商和消费者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能影响、左右市场价格; • 单一厂商的P↗,Qd=0;单一厂商的P ↘ , Qd无意义; • ⑵相对于市场的需求而言,单一的厂商提供的产品量太少,有多少可以卖多少,不足以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和价格的变化。 • 注意:水平的需求曲线意味着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给定的市场价格,厂商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一价格水平
(3)尽管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给定的市场价格,但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会随着完全竞争市场的供求变动而变动。(3)尽管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给定的市场价格,但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会随着完全竞争市场的供求变动而变动。 D↗,均衡点由E1移至E3,均衡价格由P1移至P3;S↘,均衡点由E3移至E2,均衡价格由P3移至P2;…… 不管怎么变化,厂商的需求曲线总是呈水平线状况。 P S2 P S1 P2 P2 d2 E2 P3 P3 E3 P1 d1 P1 E1 D2 D1 O O Q Q 图6-2 完全竞争市场价格变动和厂商的需求曲线变动
厂商短期均衡 • 短期的经济涵义再说明:单个厂商;整个行业 • 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条件 一阶条件:由MR=MC,得P=MC; 二阶条件:由dMR/dQ<dMC/dQ,得dMC/dQ>0 • 两种盈亏分析法 • 总收益—总成本分析法 •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
厂商短期均衡 TC TR $ B E0 E A F F0 O Q Q4 Q1 Q3 Q2 MC AC $ d=AR=MR P0 Q O Q1 Q4 Q3 Q2 图6-4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产量的决定 总收益—总成本分析法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
厂商短期均衡 $ MC AC E1 P1 d1=AR1=MR1 利润 AVC B A’ A B’ d2=AR2=MR2 P2 损失 E2 P3 d3=AR3=MR3 E3 E4 P4 d4=AR4=MR4 O Q4 Q3 Q2 Q1 Q 几种短期均衡的情形 • 获取超额利润的 短期均衡:P>AC • 超额利润为零的 短期均衡:P=AC E2:收支相抵点 (break-even point) • 亏损最小的短期 均衡:AVC<P<AC • 亏损为全部FC的 短期均衡:AVC=P<AC 图6-5 完全竞争厂商的盈亏 E4:停产点或关闭点(shut-down point)
厂商短期均衡 • 几点结论: • 厂商是否实现了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取决于P与MC的比较:若P=MC,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 • 厂商盈余还是亏损,取决于P与AC的比较:若P>AC,有盈余,若P<AC,有亏损; • 厂商生产还是不生产,取决于P与AVC的比较:若P>AVC,应生产,若P<AVC,应停产。
结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 • 综上所述,短期内,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无论市场价格怎样变化,由于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厂商只能按SMC=MR原则来调整自己的产量点。企业应该将生产点推进到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点。 • 也就是我们在上面所说的企业的最佳产量点Q1、Q2、Q3、Q4、Q5;在上述的最佳产量点上,厂商或者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或者可以利润为零;或者可以蒙受最小亏损。 • ⑴短期均衡条件:SMC=MR • ⑵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可生产条件为:AR=P≥AVC
厂商短期均衡 • 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厂商短期均衡的数学模型 其中式(1)~(2)为定义方程式,式(3)~(4)为行为方程式,式(5)~(7)为均衡条件。
短期供给曲线 $ MC AC 关闭点或停产点 AVC AVCmin 厂商短期产品供给曲线 B MCmin A Q O • 厂商短期产品供给曲线 由利润最大化条件P=MC及dMC/dQ>0; 由生产条件P>AVC:若P>AVC,则Q>0;若P<AVC,则Q=0 于是,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产品供给曲线应为AVC最低点之上的MC曲线。 图6-6 厂商短期产品供给曲线
短期供给曲线 S=S1+S2+S3 $ S1 S2 S3 P3 P2 P1 Q O 2 4 5 6 7 8 10 15 22 图6-7 行业短期产品供给曲线 行业短期供给曲线为行业内各厂商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
长期均衡 利润 $ A d=AR=MR P1 B F A’ G B’ SMC1 LMC LAC SMC3 SAC1 SAC3 Q Q1 O Q3 利润 • 长期的经济涵义再说明:单个厂商;整个行业 • 厂商长期均衡: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P=MR=SMC=LMC 图6-8 厂商长期均衡
长期均衡 $ $ S1 S2 E1 A d1 P1 P1 B E2 B’ SMC1 LMC E LAC SMC3 d2 P2 P2 SAC1 SMC2 SAC3 SAC2 D Q1 Q2 Q3 QT1 QT2 O O Q Q 厂商 行业 • 行业长期均衡:完全竞争厂商的进退决策 P=MR=SMC=LMC=SAC=LAC 图6-9 行业长期均衡
长期均衡 P=MR=SMC=LMC=SAC=LAC $ LMC E LAC d2 P2 SMC2 SAC2 Q2 O Q 厂商 图6-10 行业与厂商的长期均衡
长期供给曲线 • 推导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时,我们假设: • 所有厂商都能充分利用或获取现有生产技术; • 产出是通过增加投入而不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的,即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 要素市场不因行业的扩张或收缩而变化,即要素市场结构保持不变。
长期供给曲线 $ $ S1 LS P2’ E2 E2 LAC2 LAC1 S2 SAC1 SAC2 d2 P2 P2 E1 D2 E1 P1 d1 P1 D1 Q2 Q’T2 QT2 O Q QT1 行业 Q1 O Q 厂商 • 成本递增行业(increasing-cost industry ) 图6-11 成本递增行业长期供给曲线
长期供给曲线 $ $ S1 LAC2 LAC1 S2 SAC1 SAC2 d2 P2 P2’ E1 E2 D2 E1 P2 P1 d1 E2 P1 LS D1 QT2 Q2 Q’T2 O Q QT1 行业 Q1 O Q 厂商 • 成本递减行业(decreasing-cost industry ) 图6-12 成本递减行业长期供给曲线
长期供给曲线 $ $ S1 E2’ S2 A d2 P2 P2 E2 LS E1 F LMC E LAC P1 d1 P1 SMC2 D2 SAC1 D1 Q2 Q’T2 QT2 O Q QT1 行业 Q1 O Q 厂商 • 成本不变行业(constant-cost industry ) 图6-13 成本不变行业长期供给曲线
长期供给曲线 • 注意区别: • 短期供给曲线取决于短期边际成本,而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长期平均成本 • 规模报酬不变与成本不变行业 规模报酬递增与成本递减行业 规模报酬递减与成本递增行业 • 成本递减行业与技术进步、市场结构变化引起的产品价格下降
S=S(P) P0 AVC P Q0 1 2 3 0 Q 生产者剩余(*) 1、厂商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时,所实际得到的全部收入与他愿意接受的最低收入之间的差额。 E 2、图形表示方法:价格水平线以下,供给曲线以上部分围成的面积。 PS H 10 G F 9 8 3、与消费者剩余不同,生产者剩余是实际可以获得的利润。 4、解析式表示法。令反需求函数Pd=f(Q),价格为P0时的生产者需求量为Q0,则生产者剩余为:
在短期里,生产者剩余还可以用厂商的总收益与总可变成本的差额来衡量。因为在短期里,厂商的固定成本是无法改变的,总边际成本必然等于总可变成本。当产量为1时,可变成本即是边际成本,即 VC⑴=MC⑴,当产量为2时,VC⑵=MC⑴+MC⑵,以此类推,VC(Q)=MC⑴+MC⑵+…+MC(Q)。表明可变成本可以用边际成本曲线与横轴之间的面积来表示。此外在短期里厂商无论生产还是不生产,固定成本都是要支付的,实际上只要价格高于可变成本,厂商生产就是有利的。这时继续生产不仅能收回全部的可变成本,还能够补偿一部分固定成本,可以减少损失,若厂商不生产,将损失全部的固定成本。所以图6-9(b)中阴影矩形CPEB 的面积便是生产者剩余,它等于总收益减去总可变成本。更高深的理论还可以证明:这两种面积是相等的。
主题内容 • 第一节 有关厂商行为的几个概念 •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垄断的特点和条件 • 基本特征 • 唯一的卖者(One seller - many buyers) • 无相近的替代品(One product(no good substitutes)) • 独自决定价格(Price maker) • 存在进入障碍(Barriers to entry) • 实行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
垄断的特点和条件 • 壁垒:阻挡进入市场的任何障碍 • 垄断成因: • 规模经济的需要 • 控制了某些稀缺资源 • 拥有某种产品的专利权
需求曲线、边际收益、需求弹性 P a P=a-bQ Q O MR=a-2bQ a/b a/2b •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平均收益:AR=P 边际收益:MR=dTR/dQ=d(P·Q)/dQ=P+Q·dP/dQ<P 例:设反需求函数为P=a-bQ,则总收益函数为TR=P·Q=aQ-bQ2,边际收益函数为MR=dTR/dQ=a-2bQ 图6-14 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
需求曲线、边际收益、需求弹性 • 总收益、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 • 当│ed│>1时,边际收益>0,总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动; 当│ed│=1时,边际收益=0,总收益与价格变动无关; 当│ed│<1时,边际收益<0,总收益与价格同向变动。
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 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条件 一阶条件:MR=MC 二阶条件:dMR/dQ<dMC/dQ • 两种盈亏分析法 • 总收益—总成本分析法 •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
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MC E a b MR Q 0 Q2 Q1 Q3 P 图6-15 完全垄断厂商的MR和MC曲线
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利润 $ 图6-16 图完全垄断厂商短期均衡获得超额利润 垄断势力 MC AC A P0 B D = AR C E MR Q O Q0 • 几种短期均衡的情形 • 获取超额利润的 短期均衡:P>AC
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 MC AC A P0 D = AR E MR Q O Q0 • 几种短期均衡的情形 • 获取超额利润的 短期均衡:P>AC 图6-17 完全垄断厂商短期均衡超额利润为零 • 超额利润为零的 短期均衡:P=AC
价格与产量的决定 $ MC B AC C 损失 AVC A P0 F G D = AR E MR Q O Q0 • 几种短期均衡的情形 • 获取超额利润的 短期均衡:P>AC 图6-18 完全垄断厂商短期均衡存在亏损 • 超额利润为零的 短期均衡:P=AC • 亏损最小的短期 均衡:AVC<P<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