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第五章 新古典贸易模型 : 扩展与应用

第五章 新古典贸易模型 : 扩展与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 在 H-O 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贸易对本国收入分配和对各国收入差距的影响、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影响等,发展和完善了新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收益. 一、国际贸易对本国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 H-O 理论中“生产者”的概念 包括了参与生产的所有要素 :La 、 C 、 Ln H-O 理论中的生产者受损或受益,是否指该产品生产中的所有要素都受损或受益吗? 本节将做进一步分析。. 假定条件:. 劳动力收益 — 工资( W ) , 资本收益 — 利润( R )

unit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新古典贸易模型 : 扩展与应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新古典贸易模型:扩展与应用

  2. 本章主要内容 • 在H-O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贸易对本国收入分配和对各国收入差距的影响、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影响等,发展和完善了新古典贸易理论。

  3. 第一节 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收益

  4. 一、国际贸易对本国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 • H-O理论中“生产者”的概念 • 包括了参与生产的所有要素:La、C、Ln • H-O理论中的生产者受损或受益,是否指该产品生产中的所有要素都受损或受益吗? • 本节将做进一步分析。

  5. 假定条件: • 劳动力收益—工资(W),资本收益—利润(R) • 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边际要素生产率递减规律 • 则:W=P•MPL R= P•MPK P为产品价格; MPL 为边际劳动生产率;MPK为边际资本生产率。 • 国际贸易对要素收益的影响有两个渠道:产品价格的变化;边际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前者是国际贸易的直接结果,在短期内即会影响工资和利润;后者则是生产组合变动和生产要素流动的结果,只有在长期才对工资和利润产生影响。

  6. (一)短期影响 • 大米产业:W(上升)=P(上升)•MPL(不变) R (上升)=P (上升)•MPK (不变) • 钢铁产业:W(下降)=P (下降) •MPL (不变) R (下降)= P (下降)•MPK (不变) • 短期内,各行业的劳动力和资本的数量都没有改变,因此,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没有变动,工资和利润的变动主要由价格的变动决定。 • 结果:在短期内,价格上升的行业(出口行业) 中的所有生产要素都会获益,而价格下降的行业(进口行业)中的所有生产要素都会受损。

  7. (二)中期影响(1) • 假定:界于短期和长期之间,是过渡状态。一部分生产要素可以在各行业间流动,其余的要素仍在原行业。我们假设劳动力可以流动,而资本还来不及转移。 • 大米产业:W(?)=P(短期上升)•MPL(中期下降) R (上升)=P (短期上升)•MPK (中期提高) • 钢铁产业:W(?)=P (短期下降) •MPL (中期提高) R (下降)= P (短期下降)•MPK (中期下降)

  8. 中期影响(2) • 过程分析:出口行业的劳动需求增加,进口行业的劳动需求减少。资本不流动而劳动力流动的结果会使各行业的资本劳动供给比例发生变化。结果为出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下降,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上升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下降。 • 结果:中期内,价格上升的行业(出口行业)中的不流动要素继续受益,而价格下降的行业(进口行业)中的不流动要素会进一步受损。流动要素(L)的收益不确定。

  9. (三)长期影响:斯托尔伯—萨缪尔森定理(1)(三)长期影响:斯托尔伯—萨缪尔森定理(1) • 假定:在长期中,所有要素都可以流动,包括资本。各行业的生产和投资会由于贸易的发展而进一步调整,直至达到新的均衡点。 •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结果是,这个社会的劳动力会由于大米生产的扩大而变得相对不足,资本则因为钢铁生产的萎缩而变得相对过剩。 • 在充分就业和要素间可以相互替代的情况下,两个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人均资本)都比贸易前有所增加。两个行业的劳动边际生产率都会由于资本投入的增加而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则因为资本劳动比率的提高而下降。

  10. 长期影响:斯托尔伯—萨缪尔森定理(2) • 大米产业:W(上升)=P(短期上升)•MPL(长期起高) R (?)=P (短期上升)•MPK (长期下降) • 钢铁产业:W(?)=P (短期下降) •MPL (长期提高) R (下降)= P (短期下降)•MPK (长期下降) • 分析过程: • 农业工人的工资(Wr)不仅在短期内由于大米价格的上涨而提高,在长期还会由于工人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进一步上涨。 • 工业资本不仅由于钢铁价格的下跌而受损,其收益(Rs)还会由于长期资本边际生产率的下降而进一步减少。 • 国际贸易对农业资本和工业工人的收益的影响似乎不确定。但经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工人工资将上升,而农业资本的利润将下降。

  11. 结论:在长期,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结论:在长期,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充裕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 • 意义:二者首次使用总体均衡的分析方法将要素收益与产品价格直接联系起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