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 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实现较快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 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 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 三次产业的划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工业化和城镇化. 掌握: 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 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工业与农业各自内部的关系 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特点 高技术产业

umik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

  2.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 重点掌握: • 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 实现较快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 • 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 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 • 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3.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 • 三次产业的划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 工业化和城镇化

  4. 掌握: • 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 • 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工业与农业各自内部的关系 • 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特点 • 高技术产业 • 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 • 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战略 •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 了解:产业的地区分布

  5. 第一节 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因素 • 经济增长的含义: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服务量的增加。 •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动力。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P255

  6. 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 1、投资量 • 2、劳动量 • 3、生产率 • 在发达国家,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 在落后国家,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7. 二、经济增长速度 • 经济增长率:是通过期末国民生产总值与基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来计算的。 • 名义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 我国实现较快增长率的的必要性: • 1、消除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的需要; • 2、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需要; • 3、解决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需要

  8. 我国实现较快增长的可能性: • 一是资源条件比较有利; • 二是良好的制度条件; • 三是有利的国际环境。 • 我国应该有较快的速度,不同的年份则不同,但不能追求过快速度。

  9. 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现代科技进步是通过两种途径推动经济增长: • 1、通过生产力的三要素发挥作用; • 2、科技作为独立产业发挥作用。科技的作用已越来越大,在当代已成为主要因素。

  10. 我国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 • 1、根据国情,实施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 • 2、着重发展关键技术; • 3、改革科技体制,推动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 技术进步的关键是人才,是拥有大批的高素质的人才。

  11. 四、经济效益 1、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 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或者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 • 经济效益提高的要求: • 一是占用的资金少。 • 二是成本支出少。 • 三是有用的成果多。 • 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 ①能增加收入,生产更多的产品满足人民需要; • ②能增加企业盈利和国家收入; • ③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率,缓解矛盾。

  12. 2、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P260 • 两者有一致性,也有不一致性,不一致时需要正确处理。要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加快增长速度。 3、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 • 两者一致时:微观效益是宏观效益的基础 • 宏观效益为微观效益提供条件 • 两者矛盾时: 微观效益好但宏观效益差 • 宏观效益好微观效益差

  13. 五、经济增长方式 • 两种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含义)P261——不发达阶段以此方式为主 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含义)P261——发达阶段以此方式为主 • 我国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必要性: 节约资源的需要 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 措施: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14. 第二节 产业结构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 • 含义:是指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 • 1、充分合理利用资源 • 2、各产业部门相互协调 • 3、能够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 4、能够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 • 5、能够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 • 6、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15. 二、第一、二、三产业 (一)三次产业的划分 •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 • 第二产业:采矿,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它行业。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技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16. (二)第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p264页(二)第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p264页 • (三)发展第三产业 •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17. 三、农业和工业 • (一)农业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基本生活资料、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劳动力、资金 • 农业的广义与狭义 • 正确处理农业内部各业间的关系 • (二)工业 •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 正确处理工业内部各业间的关系

  18. 四、基础产业、支柱产业 • 基础产业包括农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 • 支柱产业也称主导产业,它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具有带动其他部门发展的作用。 • 确定支柱产业的标准 • 支柱产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工业、建筑业 五、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 划分的依据:按生产要素密集度划分 • 各产业的特点 • 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

  19. 六、高技术产业 • 含义 • 作用 七、产业的地区布局 • 重要性 • 产业的合理布局,需要正确处理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合理化)

  20. 第三节 经济发展战略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 •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关于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总的构想。 • 内容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战略措施

  21.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 我国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小康”的含义 • 初步的小康: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 • 初步的小康要向宽裕的小康推进。

  22. 三、工业化、城镇化 • 工业化: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 •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 中国走的是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第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第二,处理好工业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第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23. (二)城镇化 •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 城镇化的产生 • 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意义 • 中国的特色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24. 四、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战略 •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流通、使用为基础的经济。 •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 1、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 2、稀缺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弱化 • 3、经济活动智能化 • 4、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生产的主体 • 5、信息网络成为基础设施 • 知识经济产生的条件p277

  25.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途径: • 1、加强基础科学和高科技研究,加速高技术产业化 • 2、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快技术进步 • 3、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人的素质 • 4、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促进科技和教育的发展 • 5、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教与经济的结合

  26. 五、可持续发展战略 • 可持续发展:是指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 •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在于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人类的活动限制在自然界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不仅使今天能够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使子孙后代将来也能够发展。

  27.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 • 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 措施: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 提高人口素质 • 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落后,任务非常紧迫

  28. (二)资源与经济发展 • 1、要珍惜资源 • 2、我国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 • 3、缓解我国资源紧缺的基本对策 (三)环境与经济发展 • 环境的含义: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活的各种自然力量的总和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国策(P28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