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likes | 759 Views
五月榴花照眼明. 石 榴 鉴 赏. 石 榴 的 寓 意 以 及 相 关 知 识 1. 石榴是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国外引入我国的植物。 2. 各地纷纷举办“石榴文化节”。 3. 石榴的雅号 ——— 多子丽人,这是武则天赐予她的美誉。 4. 石榴是多子多孙多福的象征 ——— 中国老传统。 5. “ 拜倒在石榴裙下” 的典故由来。 6. 石榴花的观赏价值极高。 7. 介绍韩愈的诗词 《 榴花 》 。 8. 现代诗人杨克把石榴比作祖国母亲 ——— 中国现代观念。 9. 石榴是西班牙和格林纳达的国树。 10. 石榴的果实可食,也可以制成加工品。.
E N D
五月榴花照眼明 石 榴 鉴 赏
石 榴 的 寓 意 以 及 相 关 知 识 1. 石榴是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国外引入我国的植物。 2. 各地纷纷举办“石榴文化节”。 3. 石榴的雅号———多子丽人,这是武则天赐予她的美誉。 4.石榴是多子多孙多福的象征———中国老传统。 5. “拜倒在石榴裙下” 的典故由来。 6.石榴花的观赏价值极高。 7. 介绍韩愈的诗词《榴花》。 8. 现代诗人杨克把石榴比作祖国母亲———中国现代观念。 9. 石榴是西班牙和格林纳达的国树。 10.石榴的果实可食,也可以制成加工品。
1. 石榴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植物是舶来品 和 田 叶 城 皮 山 枣 庄 西 安 临 潼 荥 阳 凤 阳 蚌 阜 会 理 蒙 自 张 骞 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槎。 元 稹【唐】
张骞出西域 关于石榴的传说: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安石国看到一株石榴树因缺水快要干枯死了,张骞每天浇水,使它恢复了生机。张骞请求带回这株石榴,安石国国王同意了。当晚,忽然有位少女飘然而至,她施礼道:“奴愿随君前往中原。”张骞以为是安石国的宫女,怕惹来麻烦就拒绝了。在回国途中,张骞遭到匈奴袭击,慌乱中把石榴弄丢了,他惋惜不已。到达长安汉武帝迎接张骞时,忽然听得一位红衣少女喊道:“天朝使臣,叫奴赶得好苦啊!”原来正式那位少女。她说:“奴不求荣华富贵,只求报浇灌之恩!今石榴遭抢劫,奴愿以身换回!”说完,她便化作一株石榴树。从此石榴便开始在中国四处传播并繁衍生息。
现在新疆的叶城、和田;陕西的西安;山东的曲阜、枣庄;四川的攀枝花、西昌;云南的蒙自等地都是石榴的重要产地。现在新疆的叶城、和田;陕西的西安;山东的曲阜、枣庄;四川的攀枝花、西昌;云南的蒙自等地都是石榴的重要产地。
石榴花———西安市的市花 西安市的市花是石榴花,那是因为,石榴原产中亚,当年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才带回来的,最早就是在长安就是今天的西安种植的,直到今天西安的临潼区还是以盛产石榴闻名,因此石榴花就被选定为西安市的市花。
新乡市市徽 新乡市市旗 河 南 省 新 乡 市 选 定 石 榴 为 市 花 并 设 计 了 石 榴 图 案 的市 旗 市 徽 新乡市市花
荆门、十堰、黄石、连云港市、合肥市、新乡、驻马店、枣庄市的市花 ——— 石榴花
累累硕果沾满了着辛勤的汗水、饱含着丰收的喜悦。累累硕果沾满了着辛勤的汗水、饱含着丰收的喜悦。
2. 武则天非常喜欢石榴,并赐予它 “多子丽人” 的美誉。
石榴味美汁多,还能够解酒,所以唐玄宗总是把杨贵妃灌醉后,再用石榴解酒。石榴味美汁多,还能够解酒,所以唐玄宗总是把杨贵妃灌醉后,再用石榴解酒。 多 姿 丽 人—— 石 榴
1)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石榴 “金房玉隔,万子同胞”寓意着国家 繁荣昌盛、民族团结。
2)在民间,人们则将石榴 “榴孕百籽,千膜同房,万籽如一”视为“多子多福、后代昌盛”的象征。
新婚敬献石榴习俗的由来 人们常以“榴开百子”来祝福某人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但是相信许多人不知道背后的典故。北齐文宣帝高洋为过世哥哥儿子高延宗张罗为他娶媳妇了。相中的对象是皇后李氏娘家的一个侄女。因此在他婚后不久,以新郎家长身份去新娘家“走亲家”的,就是文宣帝高洋本人,身边还带着一大群官员和侍卫。皇帝亲自登门,这对于王妃父亲李祖收来说,当然是无比荣耀的体面事。但是引起满座诧异的是,新娘李妃的母亲宋氏亲自端了一个水果盘,恭恭敬敬地跪献到皇帝的案上。果盘里,放着两只大 北齐文宣帝高洋 石榴。与此同时,堂下乐队一起奏乐,堂前歌女高唱喝彩,好不热闹。“这是啥名堂?”皇帝拿起一只大石榴,反复查看,搞不明白亲家母此举的用意;就连左右陪宴的官员们,也都不知其所以然。高洋觉得没趣,便命令侍卫把果盘拿走。正在这时,皇太子的老师魏收也赶到李家来凑热闹了。魏收博学多才,又是猜哑谜的高手。皇帝便询问他王妃母亲献石榴的缘故。魏收笑着回答说:“石榴丰硕多子,而且包埋房中。殿下新婚,王妃的母亲荐献石榴,正是期望他像石榴一样,多子多孙,金枝繁盛。”众人皆赞魏收解释得好,齐声向皇帝祝贺。高洋大喜,马上命魏收取回石榴,众人举杯痛饮,欢庆的气氛推到了极致。自此,订婚下聘或迎娶送嫁时互赠石榴的风俗,在民间广泛流传。
因为石榴丰硕多子,而且包埋房中,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习俗,在婚礼上摆放一盘石榴,表示祝愿新婚夫妇像石榴一样,多子多孙,金枝繁盛。因为石榴丰硕多子,而且包埋房中,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习俗,在婚礼上摆放一盘石榴,表示祝愿新婚夫妇像石榴一样,多子多孙,金枝繁盛。
榴开百子图 在中国传统里石榴象征着多子多福、儿孙满堂。
现代诗人杨克 《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 4.在提倡“优生优育”的当代中国社会,石榴又被赋予了新的象 征, 现代诗人杨克饱含深情地把它比作“祖国母亲”:
《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又赋予石榴新的象征意义;那就是整个一个石榴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而果实内的一粒粒籽则是各个省份以及亲密无间的子民,他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依偎在祖国的怀抱里。
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 杨 克 2008年 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我的祖国 硕大而饱满的天地之果 它怀抱着亲密无间的子民 裸露的肌肤护着水晶的心 亿万儿女手牵着手 在枝头上酸酸甜甜微笑 多汁的秋天啊是临盆的孕妇 我想记住十月的每一扇窗户 我抚摸石榴内部微黄色的果膜 就是在抚摸我新鲜的祖国 我看见相邻的一个个省份 向阳的东部靠着背阴的西部 我看见头戴花冠的高原女儿 每一个的脸蛋儿都红扑 穿石榴裙的姐妹啊婷婷玉立 石榴花的嘴唇凝红欲滴 在提倡“优生优育”的当代中国社会,石榴又被赋予了新的象征,现代诗人杨克饱含深情地把它比作祖国母亲: 在2008年新年新诗会上李修平朗读杨克的诗 《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
据说,唐玄宗尤其喜看杨妃酒后的醉态,因石榴果可以醒酒;当年唐玄宗总是把杨贵妃用酒灌醉,看够了她的媚态后在喂石榴将她弄醒,然后再灌醉,再弄醒。满朝文武对这些荒废淫乐的行为极其不满,经常故意对杨妃侧目而视、拒不施礼,惹得她大为恼火,又找不到话题发作。据说,唐玄宗尤其喜看杨妃酒后的醉态,因石榴果可以醒酒;当年唐玄宗总是把杨贵妃用酒灌醉,看够了她的媚态后在喂石榴将她弄醒,然后再灌醉,再弄醒。满朝文武对这些荒废淫乐的行为极其不满,经常故意对杨妃侧目而视、拒不施礼,惹得她大为恼火,又找不到话题发作。 唐玄宗和杨贵妃 5. “拜倒在石榴裙下” 的典故由来。
一天,唐玄宗邀宴群臣,请杨妃弹曲以助兴,她在演奏到华彩章节时,趁机挑断一根弦,乐曲戛然而至。唐玄宗询问缘故,杨妃便说,因听曲之臣对她不恭敬、不施礼,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因此断弦。唐玄宗知道她深晓音律,就听信所言,唐玄宗下令:有对娘娘不施礼者满门抄斩。文武大臣为了保命,见了杨贵妃纷纷下跪——拜倒在石榴裙下。因杨贵妃喜好穿绣有石榴花的裙子,故那些心有不甘的大臣们私下都以“拜倒在石榴裙下”自我嘲解。这句话逐渐从宫位传到乡野民间却演变成“男子对某位女性崇拜倾倒”的意思。一天,唐玄宗邀宴群臣,请杨妃弹曲以助兴,她在演奏到华彩章节时,趁机挑断一根弦,乐曲戛然而至。唐玄宗询问缘故,杨妃便说,因听曲之臣对她不恭敬、不施礼,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因此断弦。唐玄宗知道她深晓音律,就听信所言,唐玄宗下令:有对娘娘不施礼者满门抄斩。文武大臣为了保命,见了杨贵妃纷纷下跪——拜倒在石榴裙下。因杨贵妃喜好穿绣有石榴花的裙子,故那些心有不甘的大臣们私下都以“拜倒在石榴裙下”自我嘲解。这句话逐渐从宫位传到乡野民间却演变成“男子对某位女性崇拜倾倒”的意思。
梅兰芳的京剧《贵妃醉酒》 这段折子戏就叫《贵妃醉酒》就是讲的这段故事。
杨贵妃的石榴裙 “拜倒在石榴裙下”原意是为了保命,屈膝下跪。这句话逐渐从宫位传到乡野,演变成“男子对某位女性崇拜倾倒”的意思。
现在“拜倒在石榴裙下”引深为被女色诱惑而陷入泥坑。现在“拜倒在石榴裙下”引深为被女色诱惑而陷入泥坑。 厦门海关原关长杨前线出庭受审。 杨前线经不住金钱和美女的诱惑——拜倒在石榴裙下。因犯受贿罪、放纵走私罪,一审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庞家钰贪污受贿数千万,并且保养11个情妇 ———— 拜倒在石榴裙下 。
山 石 榴 杜牧 【唐】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 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 杜 牧 【唐】
西园石榴开 欧阳修 [宋] 荒台野径共跻攀, 正见榴花出短垣。 绿叶晚莺啼处密, 红房初日照时繁。 最怜夏景铺珍簟, 尢爱晴香入睡轩。 乖兴便当携酒去, 不须旌骑拥车辕。 欧阳修 [宋]
感石榴二十韵 元 稹【唐稹】 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槎。 酸辛犯葱岭,憔悴涉龙沙。初到摽珍木,多来比乱麻。 深抛故园里,少种贵人家。唯我荆州见,怜君胡地赊。 从教当路长,兼恣入檐斜。绿叶裁烟翠,红英动日华。 新帘裙透影,疏牖烛笼纱。委作金炉焰,飘成玉砌瑕。 乍惊珠缀密,终误绣帏奢。琥珀烘梳碎,燕支懒颊涂。 风翻一树火,电转五云车。绛帐迎宵日,芙蕖绽早牙。 浅深俱隐映,前后各分葩。宿露低莲脸,朝光借绮霞。 暗虹徒缴绕,濯锦莫周遮。俗态能嫌旧,芳姿尚可嘉。 非专爱颜色,同恨阻幽遐。满眼思乡泪,相嗟亦自嗟 。 元 稹 【唐稹】
榴 花 韩 愈 [唐] 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 颠倒青苔落绛英。 韩愈——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 韩愈表写的是石榴,其实是发泄自己怀才不遇的义愤,自己就像五月的石榴花,从“照眼明”、“子初成”,由于“无车马——伯乐”,最后落得“落绛英”的结局。 7. 介绍韩愈的诗词《榴 花》
石榴花蕾 含苞欲放 榴花怒放 幼果发育 五月榴花照眼明 , 枝间时见子初成。——— 韩 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