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9-1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9-1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 重量分析是定量分析方法之一。它是根据生成物的重量来确定被测物质组分含量的方法。在重量分析中一般是先使被测组分从试样中分离出来,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然后用称量的方法测定该成分的含量。 根据被测成分与试样中共存成分分离的不同途径,通常应用的重量分为 沉淀法、气化法、提取法和电解法。. 沉淀法 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成分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后,烘干或灼烧成为组成一定的物质然后称其重量,再计算被测成分的含量。这是重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umed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9-1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9-1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 重量分析是定量分析方法之一。它是根据生成物的重量来确定被测物质组分含量的方法。在重量分析中一般是先使被测组分从试样中分离出来,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然后用称量的方法测定该成分的含量。 根据被测成分与试样中共存成分分离的不同途径,通常应用的重量分为沉淀法、气化法、提取法和电解法。

  2. 沉淀法 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成分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后,烘干或灼烧成为组成一定的物质然后称其重量,再计算被测成分的含量。这是重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气化法 用加热或其他方法使试样中被测成分气化逸出,然后根据气体逐出前后试样重量之差来计算被测成分的含量。例如,试样中湿存水或结晶水的测定。有时,也可以在该组分逐出后,用某种吸收剂来吸收它,这时可以根据吸收剂重量的增加来计算含量。例如,试样中CO2的测定,以碱石灰为吸收剂。此法只适用于测定可挥发性物质。

  3. 提取法 利用被测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比的不同,加入某种提取剂使被测组分从原来的溶剂中定量的转入提取剂中,称量剩余物的适量,或将提出液中的溶剂蒸发除去,称量剩下的重量,以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电解法 利用电解的原理,控制适当的电位,使被测金属离子在电极上析出,称重后即可计算出被测金属离子的含量。

  4. §9-2 沉淀重量法对沉淀的要求 往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所得的沉淀称为沉淀形式。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之后,得到称量形式,然后再由称量形式的化学组成和重量,便可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测定C1-时,加入沉淀剂AgNO3以得到AgCl沉淀,此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但测定Mg2+时,沉淀形式为MgNH4PO4,经灼烧后得到的称量形式为Mg2P2O7,则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不同。

  5. 一、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一) 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才能使被测组分沉淀完全。根据一般分析结果的误差要求,沉淀的溶解损失不应超过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即0.2毫克。 (二) 沉淀应易于过滤和洗涤。 (三) 沉淀必须纯净。 沉淀应该是纯净的,不应混杂质沉淀剂或其他杂质,否则不能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四) 应易于转变为称量形式。

  6. 二、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一) 必须组成固定。 称量形式必须符合一定的化学式,才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结果的计算。 (二) 要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 沉淀的称量形式不应受空气中的CO2、O2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本身也不应分解或变质。 (三) 应具有尽可能大的分子量。 称量形式的分子量大,则被测组分在称量形式中的含量小,称量误差也小,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7. §9-3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在利用沉淀反应进行重量分析时,人们总是希望被测组分沉淀越完全越好。但是,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没有的,所以在重量分析中要求沉淀的溶解损失不超过称量误差0.2mg,即可认为沉淀完全,而一般沉淀却很少能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如何减少沉淀的溶解损失,以保证重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重量分析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下边将对沉淀的溶解原理以及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进行较详细的讨论。

  8. 一、沉淀的溶解度 (一)溶解度和固有溶解度 当水中存在有难溶化合物MA时,则MA将有部分溶解,当其达到饱和状态时,即建立如下平衡关系: MA(固) = MA(水)= M+ + A- 上式表明,固体MA的溶解部分,以M+、A-状态和MA分子状态存在。例如AgCl在水溶液中除了存在着Ag+和Cl-以外,还有少量未离解的AgC1分子。M+和A-之间也可能由于静电引力的作用,互相缔合成为M+A-离子对状态而存在。例如CaSO4在水溶液中,除存在Ca2+和SO42-之外,还存在着Ca2+SO42-的离子对。

  9. 根据沉淀平衡: K1=aMA(水)/aMA(固) 由于aMA(固)=1,且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近似为1,则: • aMA(水)=[MA](水)=K1=S0 S0称为物质的分子溶解度或固有溶解度。 当溶解达到平衡时,则MA的溶解度S等于: S=S0+[M+]=S0+[A-]

  10. 各种难溶化合物的固有溶解度(S0)相差很大。例如HgC12在室温下的固有溶解度约为0.25mol/L;丁二酮肟镍和8-羟基喹啉铝等金属螯合物的固有溶解度约在10-6-10-9mol/L之间。所以当难溶化合物的固有溶解度较大时(即MA(水)的离解度较小),在计算溶解度时必须加以考虑。如果MA(水)接近完全离解,则在计算溶解度时,因溶解度可以忽略不计。如AgBr、AgI和AgSCN的固有溶解度约占总溶解度的0.1-1%;许多氢氧化物(如Fe(OH)3、Zn(OH)2、Ni(OH)2等)和硫化物(如HgS、CdS、CuS等)的固有溶解度很小。由于许多沉淀的固有溶解度比较小,所以计算溶解度时,一般可以忽略固有溶解度的影响。 S=[M+]=[A-]

  11. (二)活度积和溶度积 根据MA在水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可推导出难溶化合物的活度积、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aM+aA-/aMA(水)=K2 ,,得:aM+aA-=K2S0=Kap Kap称为活度积常数,简称活度积。 aM+aA-=γ[M+][M+]γ[A-][A-]=Kap [M+][A-]=Kap/γ[M+]γ[A-]= Ksp Ksp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它的大小随着溶液中离于强度而变化。如果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增大,则离子强度增大,活度系数减小,于是溶度积便增大,因而沉淀的溶解度也会增大。沉淀的溶解度等于: S=[M+]=[A-]=(Kap/γ[M+]γ[A-] )1/2=Ksp1/2

  12. 在纯水中MA的溶解度很小,如果其他电解质的浓度不大,则可以不考虑离子强度引起的活度系数的减小。由各种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值,可以计算出它们的溶解度。溶解度的大小是选择适宜沉淀剂的重要依据。在纯水中MA的溶解度很小,如果其他电解质的浓度不大,则可以不考虑离子强度引起的活度系数的减小。由各种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值,可以计算出它们的溶解度。溶解度的大小是选择适宜沉淀剂的重要依据。 对于其它类型MmAn的沉淀:

  13. (三)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 上述公式只有在构晶离子无任何副反应时才适用。当伴随副反应发生时,构晶离子可能以多种型体存在,假设其各型体的总浓度分别为[M’]及[A’],则有: Ksp=[M][A]= [M’]/αM·[A’]/αA Ksp’=[M’][A’]= KspαMαA Ksp’称为条件溶度积。因为αM、αA均大于1,故Ksp’> Ksp。 S=[M’]=[A’]= Ksp’1/2>S理论 =[M]=[A]= Ksp1/2

  14.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和络合效应。另外,温度、介质、晶体颗粒的大小等对溶解度也有影响。现分别讨论于下。 (一)同离子效应 为了减少溶解损失,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应加入过量的沉淀剂,以增大构晶离子〔与沉淀组成相同的离子〕浓度,从而减小沉淀的溶解度。这一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15. 例如以BaSO4重量法测定Ba2+时,如果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沉淀剂SO42-,则BaSO4的溶解度为:例如以BaSO4重量法测定Ba2+时,如果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沉淀剂SO42-,则BaSO4的溶解度为: S=[Ba2+]=[SO42-]=Ksp1/2=1.0×10-5(mol·L-1) 在200mL溶液中BaSO4的溶解损失量为 1.0×10-5mol·L-1×200mL×233.4g·mol –1=0.5mg 此值已超过了重量分析法对沉淀溶解损失量的许可。但是,如果加入过量的H2SO4,使沉淀后溶液中的[SO42-]=0.010mol·L-1,则溶解度为 S=[Ba2+]=Ksp/[SO42-]=1.1×10-8(mol·L-1) 沉淀在200mL溶液中的损失量为 1.1×10-8mol·L-1×200mL×233.4g·mol –1=5×10-4mg 显然可以认为此时沉淀已经完全。

  16. (二)盐效应 如前所述,过量太多的沉淀剂,除了同离子效应外,还会产生不利于沉淀完全的其他效应,盐效应就是其中之一。 产生盐效应的原因是:当强电解质的浓度增大时则离子强度增大,由于离子强度增大,而使活度系数减小,在一定温度下Ksp是一个常数,当活度系数增大,即沉淀的溶解度增大。显然,造成沉淀溶解度增大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强电解质盐类的存在。 如果在溶液中存在着非共同离子的其他盐类,盐效应的影响必定更为显著。

  17. 例9-1 试计算AgCl和BaSO4在0.010 mol·L-1 NaNO3溶液中的溶解度各比在纯水中增大多少?已知Ksp(AgCl)=1.8×10-10,Ksp(BaSO4)=1.1×10-10。 解: 设AgCl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S1,则 S1=Ksp(AgCl)1/2=1.3×10-5(mol·L-1) 设AgCl在0.010mol·L-1NaNO3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2,离子强度为 I=0.5∑ciZ2i=0.5(cNa+Z2Na++cNO3-Z2NO3-) =0.010 mol·L-1 根据戴维斯公式 lgγ=-0.50Z2[I0.5/(1+I0.5)-0.30I]计算得 γAg+=γCl-=0.90

  18. S2=(Ksp(AgCl) /γAg+γCl-)1/2 =1.5×10-5 (mol/L) 同样可计算出BaSO4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S3=1.0×10-5(mol·L-1) 离子强度为0.010mol·L-1时,γBa2+=γSO42-=0.67,因此BaSO4在0.010mol·L-1NaNO3溶液中的溶解度为: S4=(Ksp(BaSO4)/γBa2+γSO42-)1/2=1.6×10-5 (mol/L) 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相比较: S2-S1/S1×100%=15%;S4-S3/S3×100%=60% 计算表明,当溶液中NaNO3的浓度由0增加至0.010mol·L-1时,AgCl的溶解度只增大了15%,而BaSO4的溶解度却增大了60%,这是由于两种沉淀的性质不同所致。

  19. (三) 酸效应 溶液的酸度给沉淀溶解度带来的影响,称为酸效应。当酸度增大时,组成沉淀的阴离子与H+结合,降低了阴离子的浓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当酸度降低时,则组成沉淀的金属离子可能发生水解,形成带电荷的氢氧络合物如Fe(OH)2+、A1(OH)2+降低了阳离子的浓度而增大沉淀的溶解度。

  20. 例9-4 计算CuS在纯水中的溶解度。(1)不考虑S2-的水解。(2)考虑S2-的水解。已知Ksp(CuS)=6.0×10-36,H2S的pKa1=7.24,pka2=14.92。 解: (1)设不考虑S2-的水解时CuS的溶解度为S1 S1=[Cu2+]=[S2-]= Ksp1/2=2.4×10-18(mol·L-1) (2)设考虑S2-的水解后,CuS的溶解度为S2, S2-的水解反应为: S2-+H2O=HS-+OH- HS-+H2O=H2S+OH-

  21. 因为CuS的溶解度很小,虽然S2-水解严重,然而产生的OH-浓度很小,不致引起溶液pH的改变,仍可近似认为pH=7.00,因此因为CuS的溶解度很小,虽然S2-水解严重,然而产生的OH-浓度很小,不致引起溶液pH的改变,仍可近似认为pH=7.00,因此 αS(H)=1+β1H[H+]+β2H[H+]2=2.3×108 S2=(KspαS(H))1/2=3.7×10-14(mol·L-1) S2/S1=1.5×104(倍) 可见由于水解作用使的溶解度增大了一万多倍。

  22. (四) 络合效应 由于沉淀的构晶离子参与了络合反应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为络合效应。 例9-5 计算AgBr在0.10mol·L-1NH3溶液的溶解度为纯水中的多少倍?已知Ksp(AgBr)=5.0×10-13,Ag(NH3)2+的β1=103.32,β2=107.23。

  23. 解 : (1)在纯水中 S1=Ksp1/2=7.1×10-7(mol·L-1) (2)在0.10mol·L-1NH3溶液中 S2=K’sp1/2=(Kspα Ag(NH3))1/2 由于Ksp(AgBr)值相当小,故忽略因络合效应对NH3浓度的影响。 令溶液中[NH3]=0.10mol·L-1 ,因此 αAg(NH3)=1+β1[NH3]+β2[NH3]2=1.7×105故 S2=2.9×10-4(mol·L-1) S2/S1=4.1×102

  24. (五)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其他因素 1.温度的影响 溶解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因此。沉淀的溶解度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对于溶解度不很小的晶形沉淀,如MgNH4PO4,应在室温下进行过滤和洗涤。如果沉淀的溶解度很小(如Fe(OH)3、A1(OH)3和其他氢氧化物),或者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为了过滤快些,也可以趁热过滤和洗涤。 2.溶剂的影响 无机物沉淀多为离子型晶体,所以它们在极性较强的水中的溶解度大,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小。有机物沉淀则相反。

  25. 3.沉淀颗粒大小的影响 同一种沉淀,其颗粒越小则溶解度越大。因此,在进行沉淀时,总是希望得到粗大的颗粒沉淀。 4.沉淀结构的影响 许多沉淀在初生成时的亚稳态型溶解度较大,经过放置之后转变成为稳定晶型的结构,溶解度大为降低。例如初生成的亚稳定型草酸钙的组成为CaC2O4·3H2O或CaC2O4·2H2O,经过放置后则变成稳定的CaC2O4·H2O。

  26. §9-4 沉淀的形成 在重量分析中所希望获得的是粗大的晶形沉淀。而生成的沉淀是什么类型主要决定于沉淀物质的本性,但与沉淀进行的条件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了解沉淀形成的过程和沉淀条件对颗粒大小的影响,以便控制适宜的条件得到符合重量分析要求的沉淀。 一、沉淀的类型 根据其物理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即晶形沉淀、凝乳状沉淀和无定形沉淀。它们的主要区别是颗粒的大小。

  27. 晶形沉淀:直径0.1-1μm,沉淀内部离子排列规则,结构紧密,体积小,容易沉降于容器底部。如BaSO4沉淀。晶形沉淀:直径0.1-1μm,沉淀内部离子排列规则,结构紧密,体积小,容易沉降于容器底部。如BaSO4沉淀。 无定形沉淀:直径在0.02μm以下。沉淀内部离子排列杂乱无章,结构疏松,体积大,难以沉降。如A1(OH)3沉淀。 凝乳状沉淀:直径0.02-0.1μm,性质也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如 AgC1沉淀。

  28. 二、晶核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沉淀类型的因素 沉淀的形成过程,包括晶核的形成(成核)和晶体的成长两个过程,现分别讨论于下: (一)晶核的形成过程 当溶液中构晶离子浓度的乘积大于该条件下沉淀的溶度积时,称为过饱和状态。此时构晶离子会因为离子间的缔合作用自发地聚集而从溶液中产生晶核,这一过程称为均相成核。另外溶液中不可避免的含有大量外来的固体微粒,如尘埃、试剂中的不溶杂质以及粘附在容器壁上的细小颗粒等,在进行沉淀的过程中,它们起着晶种的作用,诱导构晶离子聚集在其表面形成晶核,这一过程称为异相成核。均相成核和异相成核同时存在,但异相成核先于均相成核。

  29. (二)晶体的成长过程 晶核形成之后,溶液中的构晶离子不断向晶核表面扩散并沉积,使晶核逐渐长大成为沉淀微粒。这种由离子聚集成晶核,再进一步堆积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微粒的过程称为聚集过程。同时构晶离子又有按一定的晶格整齐排列在晶核表面形成更大晶粒的倾向,这种定向排列的作用称为定向过程。沉淀颗粒的大小以至生成沉淀的类型,由两个过程进行速度的相对大小决定。如果聚集速度大于定向速度,易形成无定形沉淀;反之,如果定向速度大于聚集速度则易形成晶形沉淀。

  30. §9-5 沉淀的纯度 重量分析不仅要求沉淀的溶解度要小,而且应当是纯净的。但是当沉淀自溶液中析出时,总有一些可溶性物质随之一起沉淀下来,影响沉淀的纯度。 一、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有共沉淀和后沉淀现象,现分别讨论于下。 (一)共沉淀现象 在进行沉淀反应时,某些可溶性杂质同时沉淀下来的现象,叫做共沉淀现象。产生共沉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表面吸附、吸留与包夹和生成混晶所造成。

  31. 1.表面吸附 表面吸附是在沉淀的表面上吸附了杂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晶体表面上离子电荷的不完全等衡所引起的。例如在测定含有Ba2+、Fe3+溶液中的Ba2+时,加入沉淀剂稀H2SO4,则生成BaSO4晶形沉淀。 从静电引力的作用来说,在溶液中任何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都同样有被吸附的可能性。但是,实际上表面吸附是有选择性的,选择吸附的规律是: (1)第一吸附层: 构晶离子首先被吸附,例如AgCl沉淀容易吸附Ag+和Cl-。其次,是与构晶离子大小相近,电荷相同的离子容易被吸附,例如BaSO4沉淀比较容易地吸附Pb2+。

  32. (2)第二吸附层: 按吸附离子的价数越高越容易被吸附,如Fe3+比Fe2+容易被吸附。与构晶离子生成难溶化合物或离解度较小的化合物的离子也容易被吸附。例如在沉淀BaSO4时,溶液中除Ba2+外还含有NO3-、Cl-、Na+和H+,当加入沉淀剂稀硫酸的量不足时,则BaSO4沉淀首先吸附Ba2+而带正电荷,然后吸附NO3-而不易吸附Cl-,因为Ba(NO3)2的溶解度小于BaCl2。如果加入稀H2SO4过量,则BaSO4沉淀先吸附SO42-而带负电荷,然后吸附Na+而不易吸附H+,因为Na2SO4的溶解度比H2SO4为小。

  33. 此外,吸附杂质量的多少,还与下列因素有关:此外,吸附杂质量的多少,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1)沉淀的总表面积愈大,吸附杂质的量愈多。所以无定形沉淀较晶形沉淀吸附杂质多,细小的晶形沉淀较粗大的晶形沉淀吸附杂质多。 (2)杂质离子的浓度愈大,被吸附的量也愈多。 (3)溶液的温度也影响着杂质的吸附量,因为吸附作用是一个放热过程,所以溶液的温度愈高,吸附的杂质量愈少。

  34. 2.吸留与包夹 在沉淀过程中,当沉淀剂的浓度比较大、加入比较快时沉淀迅速长大,则先被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来不及离开沉淀,于是就陷入沉淀晶体内部,这种现象称为吸留。如留在沉淀内部的是母液,则称为包夹。这种现象造成的沉淀不纯是无法洗去的,因此,在进行沉淀时应尽量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

  35. 3.生成混晶 每种晶形沉淀,都具有一定的晶体结构,如果杂质离子与构晶离子的半径相近,电子层结构相同,而且所形成的晶体结构也相同,则它们能生成混晶体。常见的混晶体有BaSO4和PbSO4,AgC1和AgBr,MgNH4PO4·6H2O和MgNH4AsO4·6H2O等。也有一些杂质与沉淀具有不相同的晶体结构如立方体的NaCl和四面体的Ag2CrO4晶体结构不同,也能生成混晶体。这种混晶体的形状往往不完整,当其与溶液一起放置时,杂质离子将逐渐被驱出,结晶形状慢慢变得完整些,所得到的沉淀也更纯净一些。

  36. (二)后沉淀现象 当沉淀析出之后,在放置的过程中,溶液中的杂质离子慢慢沉淀到原沉淀上的现象,称为后沉淀现象。例如,在含有Cu2+、Zn2+等离子的酸性溶液中,通人H2S时最初得到的CuS沉淀中并不夹杂ZnS。但是如果沉淀与溶液长时间地接触、则由于CuS沉淀表面上从溶液中吸附了S2-,而使沉淀表面上S2-浓度大大增加,致使S2-浓度与Zn2+浓度的乘积大于Zn2+的溶度积常数,于是在CuS沉淀的表面上,就析出ZnS沉淀。

  37. 二、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 为了得到纯净的沉淀,应针对上述造成沉淀不纯的原因,采取下列各种措施。 (一)选择适当的分析程序 例如在分析试液中,被测组分含量较少,而杂质含量较多时,则应使少量被测组分首先沉淀下来。如果先分离杂质,则由于大量沉淀的生成就会使少量被测组分随之共沉淀,从而引起分析结果不准确。 (二)降低易被吸附的杂质离子浓度 由于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所以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应尽量不使易被吸附的杂质离子存在或设法降低其浓度以减少吸附共沉淀。例如沉淀BaSO4时,如溶液中含有易被吸附的Fe3+时,可将Fe3+预先还原成不易被吸附的Fe2+,或加酒石酸(或柠檬酸)使之生成稳定的络合物,以减少共沉淀。

  38. (三)选择适当的洗涤剂进行洗涤 由于吸附作用是一种可逆过程,因此,洗涤可使沉淀上吸附的杂质进入洗涤液,从而达到提高沉淀纯度的目的。当然,所选择的洗涤剂必须是在灼烧或烘干时容易挥发除去的物质。 (四)及时进行过滤分离,以减少后沉淀。 (五)进行再沉淀 将沉淀过滤洗涤之后,再重新溶解,使沉淀中残留的杂质进入溶液,然后第二次进行沉淀。这种操作叫做再沉淀。再沉淀对于除去吸留的杂质特别有效。 (六)选择适当的沉淀条件 沉淀的吸附作用与沉淀颗粒的大小、沉淀的类型、温度和陈化过程等都有关系。因此,要获得纯净的沉淀,则应根据沉淀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沉淀条件。

  39. § 9-6 进行沉淀的条件 为了获得纯净、易于过滤和洗涤的沉淀,对于不同类型的沉淀、应当采取不同的沉淀条件。 一、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一)沉淀作用应在适当的稀溶液中进行,并加入沉淀剂的稀溶液。这样在沉淀作用开始时,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不致太大,但又能保持一定的过饱和程度,晶核生成不太多而且又有机会长大。但是溶液如果过稀,则沉淀溶解较多,也会造成溶解损失。

  40. (二)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地加入沉淀剂。这样可以防止溶液中局部过浓,以免生成大量的晶核。(慢)(二)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地加入沉淀剂。这样可以防止溶液中局部过浓,以免生成大量的晶核。(慢) (三)沉淀作用应该在热溶液中进行,使沉淀的溶解度略有增加,这样可以降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以利于生成少而大的结晶颗粒,同时,还可以减少杂质的吸附作用。为了防止沉淀在热溶液中的溶解损失,应当在沉淀作用完毕后,将溶液放冷,然后进行过滤。

  41. (四)沉淀作用完毕后,如果让沉淀和溶液在一起放置一段时间,这个过程叫做陈化。通过陈化就可以使沉淀晶形完整、纯净,同时还可以使微小晶体溶解,粗大晶体长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微小结晶比粗大结晶有较多的棱和角,从而使小粒结晶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对大粒结晶的饱和溶液,对小粒结晶来说,却是末饱和的,所以小粒结晶就被溶解。结果,溶液对于大粒结晶就成了过饱和状态。因此已经溶解的小颗粒结晶又沉积在大粒结晶而为不饱和溶液,小粒结晶又继续不断地溶解。如此继续进行,就能得到比较大的沉淀颗粒。(四)沉淀作用完毕后,如果让沉淀和溶液在一起放置一段时间,这个过程叫做陈化。通过陈化就可以使沉淀晶形完整、纯净,同时还可以使微小晶体溶解,粗大晶体长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微小结晶比粗大结晶有较多的棱和角,从而使小粒结晶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对大粒结晶的饱和溶液,对小粒结晶来说,却是末饱和的,所以小粒结晶就被溶解。结果,溶液对于大粒结晶就成了过饱和状态。因此已经溶解的小颗粒结晶又沉积在大粒结晶而为不饱和溶液,小粒结晶又继续不断地溶解。如此继续进行,就能得到比较大的沉淀颗粒。

  42. 二、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一)沉淀作用应在比较浓的溶液中进行,加入沉淀剂的速度也可以适当加快。因为溶液浓度大,则离子的水合程度小些、得到的沉淀比较紧密。但也要考虑到此时吸附杂质多,所以在沉淀作用完毕后,立刻加人大量的热水冲稀并搅拌,使被吸附的一部分杂质转入溶液。 (二)沉淀作用应在热溶液中进行。这样可以防止胶体生成,减少杂质的吸附作用,并可使生成的沉淀紧密些。

  43. (三)溶液中加入适当的电解质,以防止胶体溶液的生成。但加入的应是可挥发性的盐类如铵盐等。(稀:稀释)(三)溶液中加入适当的电解质,以防止胶体溶液的生成。但加入的应是可挥发性的盐类如铵盐等。(稀:稀释) (四)不必陈化。沉淀作用完毕后,静置数分钟,让沉淀下沉后立即过滤。这是由于这类沉淀一经放置,将会失去水分而聚集得十分紧密,不易洗涤除去所吸附的杂质。 (五)必要时进行再沉淀。无定形沉淀一般含杂质的量较多,如果准确度要求较高时,应当进行再沉淀。

  44. 三、均匀沉淀法 在进行沉淀的过程中,尽管沉淀剂的加入是在不断搅拌下进行,可是在刚加入沉淀剂时,局部过浓现象总是难免的。为了消除这种现象可改用均匀沉淀法。这种方法是先控制一定的条件,使加入的沉淀剂不能立刻与被检测离子生成沉淀,而是通过一种化学反应,使沉淀剂从溶液中缓慢地、均匀地产生出来,从而使沉淀在整个溶液中缓慢地、均匀地析出。这样就可避免局部过浓的现象,获得的沉淀是颗粒较大、吸附杂质少、易于过滤和洗涤的晶形沉淀。

  45. 例如测定Ca2+时,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加入沉淀剂(NH4)2C2O4,产生的CaC2O4是细晶形沉淀。如果先将溶液酸化之后再加入(NH4)2C2O4,则溶液中的草酸根主要以HC2O4-和H2C2O4形式存在,不会产生沉淀。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尿素,加热煮沸。尿素逐渐水解,生成NH3:例如测定Ca2+时,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加入沉淀剂(NH4)2C2O4,产生的CaC2O4是细晶形沉淀。如果先将溶液酸化之后再加入(NH4)2C2O4,则溶液中的草酸根主要以HC2O4-和H2C2O4形式存在,不会产生沉淀。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尿素,加热煮沸。尿素逐渐水解,生成NH3: CO(NH2)2+H2O=CO2↑+2NH3 生成的NH3中和溶液中的H+,酸度渐渐降低,C2O42-的浓度渐渐增大,最后均匀而缓慢地析出CaC2O4沉淀。这样得到的CaC2O4沉淀,便是粗大的晶形沉淀。

  46. §9-7 有机沉淀剂 一、有机沉淀剂的特点 有机沉淀剂较无机沉淀剂具有下列优点: (一)选择性高 有机沉淀剂在一定条件下,与离子起沉淀反应。 (二)沉淀的溶解度小 由于有机沉淀的疏水性强,所以溶解度较小,有利于沉淀完全。

  47. (三)沉淀吸附杂质少 因为沉淀表面不带电荷,所以吸附杂质离子易获得纯净的沉淀。 (四)沉淀的分子量大 被测组分在称量形式中占的百分比小,有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但是,有机沉淀剂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有些沉淀的组成不恒定,这些缺点,还有待于今后继续研究改进。

  48. 二、有机沉淀剂的分类和应用 有机沉淀剂与金属离子通常形成螯合物沉淀和缔合物沉淀。因此,有机沉淀剂也可分为生成螯合物的沉淀剂和生成离子缔合物的沉淀剂两种类型。 (一)生成螯合物的沉淀剂 能形成螯合物沉淀的有机沉淀剂,它们至少应具有下列两种官能团:一种是酸性官能团,如:—COOH、—OH、=NOH、—SH、—SO3H等,这些官能团中的H+可被金属离子置换;另一种是碱性官能团,如—NH2、=NH、=N—、=C=O、=C=S等,这些官能团具有未被共用的电子对,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而络合。

  49. (二)生成缔合物沉淀剂 阴离子和阳离子以较强的静电引力相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缔合物。某些有机沉淀剂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大体积的离子,这种离子能与被测离子结合成溶解度很小的缔合物沉淀。例如四苯硼酸阴离子与K+的反应: K++B(C6H5)4—=KB(C6H5)4↓ KB(C6H5)4的溶解度很小,组成恒定,烘干后即可直接称量,所以NaB(C6H5)4是测定K+的较好沉淀剂。 此外,还常用苦杏仁酸在盐酸溶液中沉淀锆,铜铁试剂沉淀Cu2+、Fe3+、Ti4+,α-亚硝基-β-萘酚沉淀Co2+、Pd2+等。

  50. §9-8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换算因数(F);将沉淀称量形式的质量换算成被测组分的质量时,所需要的换系数。 式中a、b是使分子和分母中所含主体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时需乘以的系数。若待测组分为Fe,称量形式为Fe2O3,则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