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20 Views
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绿色发展 推动热能技术创新.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胡文康. 2012 年 4 月. 中央关于新疆问题座谈会召开以来,在中央支持和全国援疆的大好形势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疆掀起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潮 , 在发展指数上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 , 要坚持科学发展,要转变经济发展的结构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E N D
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绿色发展 推动热能技术创新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胡文康 2012年4月
中央关于新疆问题座谈会召开以来,在中央支持和全国援疆的大好形势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疆掀起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潮,在发展指数上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要坚持科学发展,要转变经济发展的结构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鉴于新疆的历史和基础,新疆现有状况在许多方面还居于全国后进地位,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在发展中引入新技术、新机制,并结合新疆实际进一步创新。
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 1、能源产出消费 新疆2009年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3542.33万吨标准煤,是1978年的近10倍。在生产总量构成中,从1978年至2009年,原煤所占比例由60.0%下降到46.5%,原油所占比例由35.8%下降到26.5%,天然气所占比例由2.4%上升到24.1%,水风电等所占比例由1.8%上升到2.9%。两个下降、两个上升,总体化石能源仍占了绝对大头,占到97%以上。
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 在消费总量上,1978年到2009年,上升了7.68倍,达到7525.56万吨标准煤,而在消费比例上,煤炭所占比例由72.5%降到65.9%,仍然占了大头,石油由21.5%下降到16.9%,下降较多,天然气由3.4%上升到12.0%,增长2.53倍,水风电由2.6%上升到5.2%,增长了1倍。 与全国能源生产消费状况相比较,新疆生产增长较快,生产总量中煤占比例稍低,原油、天然气所占比例较高,水风电所占比例很低;消费构成上情况也相似。但相对清洁能源天然气生产、通气比例的大幅提高,使碳排量有大幅减少。
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 2、能源消耗产出 在我国能源消耗中,以2009年为例,每万元GDP所消耗的能源,从0.606吨标准煤至3.454吨标准煤,最低为北京市,为0.606吨标准煤;最高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为3.454吨标准煤;新疆1.934吨标准煤,排在第25位,所消耗的能源是北京市的3.2倍,能源消耗低于1吨标准煤的全国有8个省市。
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 在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上,由0.809吨标准煤至6.509吨标准煤,最低为广东省,为0.809吨标准煤;最高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为6.509吨标准煤;新疆以3.095吨标准煤排在第26位,为广东省的3.8倍。低于2吨标准煤的全国有14个省市。 在每万元GDP电耗上,由681.85千瓦小时至4720.74千瓦小时(度),最低的还是北京,681.85千瓦小时;最高的还是宁夏回族自治区,4720.74千瓦小时;新疆以1408.20千瓦小时排在第23位,耗电为最低的北京市的2.1倍。
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 3、新疆资源环境综合绩效 中国科学院从1999年开始,组织权威专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评估,提供当年的中央两会。每年有一个主题,2010年的主题是“绿色发展与创新”,其中对30个省区(除西藏)2000年至2008年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进行了评估和排序。 在这次评估中,采用了7项指标,包括:能源消费总量、用水总量、建设用地规模(表征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固定资产投资(间接表征对基础原材料的占用)、化学需氧量排放(表征对水环境的压力)、二氧化硫排放量(表征对大气环境的压力)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资源环境类指标。 在这里,只对其中几项与全国进行对照。
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 (1) 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 从全国看,综合绩效指数以2000年为100,至2008年为177.3,提升了77.3个百分点;提升最快的为北京市,从274.9上升到811.5,提升了536.6个百分点;提升最少的为宁夏自治区,从38.8上升到73.0,提升了34.2个百分点。 新疆在全国30个省区市中,2008年排列第28位,只高于青海省、宁夏自治区,从78.7上升到101.0,提升了22.3个百分点。提升的百分数还不如宁夏自治区,因新疆2000年基数较高,当年在全国排到第22位。
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 (2) 能源绩效指数 在全国,仍以2000年为基数(100.0),至2008年提高到106.2,提升指数仅6.2个百分点。提升最快的仍是北京市,从2000至2008年,指数由112.6提升至180.5,提升了67.9个百分点;提升最少的仍是宁夏自治区,从36.4到32.4,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2008年新疆在全国排第25位(60.4),比2000年(59.4)只上升了1.5个百分点,当年指数高于内蒙古、山西、贵州、青海、宁夏等5个省区。但能源绩效上升极少。从2009年到2011年,新疆石油、天然气、煤的增产量很大,特别是煤,两年生产连续过亿吨,这种状况会有一个大的改变。
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 (3)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绩效 这两项指标分别代表了对大气和水的压力,和能源消耗关系也很大。 在二氧化硫排放绩效指数上,新疆处于中下游水平,从2000年至2008年,以全国2000年平均水平为100.0,新疆从89.2上升到105.9,处全国第25位,比2000年上升了16.7个百分点,而全国上升了87.7个百分点,北京市却上升了1041.8个百分点,是新疆的62倍。
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一、新疆的高能耗、低产出,在全国绿色发展中处于落后水平 在化学需氧量排放绩效指数上,2008年,新疆同样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当年绩效数为156.2,在全国排第25位,比全国水平(238.9)低了82.7个百分点,比2000年上升4154.2个百分点。而北京市在同一时期由272.6上升到1180.3,上升了307.7个百分点,当年绩效指数是新疆的7.6倍,上升指数是新疆上升指数的5.7倍。 从上述两个指标看,新疆与全国水平比较,都有很大差距,与先进省区市比较有更大差距。
二、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结构是新疆 高能耗、低产出的主要原因 最近召开的自治区节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努尔·白克力主席指出,“十二五”节能目标,要将万元GDP能耗降低10%。尽管在全国能耗上依然处于低水平,但与“十一五”相比仍有相当的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区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的2.11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1.926吨标准煤(2009为1.934吨标准煤),累计下降了8.9%。10%的目标比8.9%的目标虽然只上升1.1个百分点,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基数在快速增大,要达到降低10%的目标依然难度很大。
二、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结构是新疆 高能耗、低产出的主要原因 以2009年为例,新疆能源消费总量达7525.56万吨,其中,农业(含水利)消费占5.5%、工业占64.0%、建筑业占0.9%、交通仓储邮电占8.2%、商饮服务占2.3%、生活消费占11/4%、其他占2.7%,工业占了绝对大头。在总量中,终端消费占91.3%,其中工业终端消费占62.2%,加工消费损失量占4.5%;其他损失量占4.2%。损失量主要在工业,但比全国能耗所占比例略少。 在全国能源消费(2008年),农业消费占2.1%、工业消费占71.8%、建筑业消费占1.3%、交通仓储邮电占7.9%、商饮服务占2%、生活消费占10.9%、其他占4.0%。在总量中,终端消费占95.4%,其它工业占67.5%;加工消费损失量占1.8%;其他损失占2.6%。
二、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结构是新疆 高能耗、低产出的主要原因 与全国相比较,新疆农业能量消费显著高于全国,工业消费明显低于全国,其他高于全国的有交通仓储邮电业、商饮服务业、生活消费、其他矿业;低于全国的只有建筑业。在总量中,终端消费明显低于全国,特别是工业终端消费;加工消费损失量和其他损失量都大大高于全国。 从中,我们也看到了新疆节能的方向,即提高终端消费,特别是工业终端消费,降低加工消费消失量和其他消失量,此外,调整消费的结构也很重要。
二、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结构是新疆 高能耗、低产出的主要原因 在新疆能源消费构成上,以2009为例,煤的消费(65.9%)较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0.4%),石油消费(16.4%)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4%),天然气消费(12.0%)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水风电消费也较多少于全国平均水平(7.8%,包括核电)。碳的排放主要来自煤的消费,天然气相对来说属于清洁能源,因此,新疆应该具有较好的减排水平。但是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大了万元GDP的能耗。
三、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要依靠和发展新兴技术 新疆是中国的能源大区,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都十分丰富,化石能源中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煤层气高居全国前列,核原料也具备,但核能利用要依国家统筹。但万元GDP能源消费很高,既不利于节能,又不利于生态环境。因此,极需在不断加大能源生产、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同时,积极开发和引入能源生产、消费中的新技术,推进两个可持续发展。
三、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要依靠和发展新兴技术 1、大力推广普及现有先进技术 新疆冬季漫长,取暖期长达半年。取暖方式以烧煤为主,在很长时期很多农村则以捡采樵柴供热。因生活的提高和煤产的增多,农村也以煤为燃料。分散燃煤的能耗和污染都很严重。目前,城市逐渐实行集中供热,但是,技术的落后,使新疆能源中生活消费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11.4%、全国10.9%,2009年)。
三、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要依靠和发展新兴技术 以乌鲁木齐为例,近年来,推进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提高了锅炉脱硫除尘效率,并对建筑实施节能改造。至2011年底,集中供热已达7540万平方米,其中热电联产供热1300万平方米,累计拆并各类燃煤锅炉1万余台,新建、改造节能建筑5360万平方米,较大改善了环境空气质量。现又争取到中央支持1.4亿元,自治区也加大支持力度,实现四大热网与已建成投运的华电苇湖梁发电公司一、二期热网(650万平方米)联网运行,到2014年热电联产供热能力将达到6000万平方米以上。
三、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要依靠和发展新兴技术 2、积极引进推广清洁能源技术,促进绿色发展 新疆的能源结构与消费,与先进省区差距很大,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关键在下降一次能源利用的碳排放强度,将污染能源转化为清洁能源。 煤的燃烧是碳排放的主要罪魁,虽然,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新疆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接近一半。并且,电力是煤炭消费的大头,因此,实现煤炭的洁净发电,仍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 超临界和超超临电发电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高效发电技术,它相对常规的亚临界机组火电技术能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污染和节约资源。其中,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单位功率二氧化碳排放要比常规蒸汽发电机组低1/5,在我国已有820万千瓦产能投入运营,有1亿千瓦在建设中。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高温材料和锻铸件技术方面。
三、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要依靠和发展新兴技术 此外,目前属于前沿的还有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技术和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等。前者,是煤的气化、净化和燃气—蒸气联合循环发电三部分组成,是迄今为止最清洁、高效的煤电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0%以上;后者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或相关的排放中分离出来,输送到封存地点,并长期与大气隔绝,从而减少碳排放。这一技术将保证煤在未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条件下继续成为主要能源的终端技术。虽然现尚未进入商业运行,但依据新疆煤的特别丰富,应组织力量进行技术跟踪,参与国际合作。
三、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要依靠和发展新兴技术 3、全方位、多途径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技术 在这方面,新疆最有条件的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技术。新疆是全国陆地风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大面积的土地空间,为规模化开发奠定了基础。面对油气逐渐走向衰竭,以及煤化工的更高利用价值,风能、太阳能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终将取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成为主要的能源。这方面论述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三、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要依靠和发展新兴技术 此外,生物质能也是需要新疆重视的方面。过去,新疆在生物能源利用上吃过一些苦头,即将生物枝干、秸杆等作为直接燃烧能源,既破坏了生态,又造成浪费。我们现在应关注的是第二代生物能源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即纤维素乙醇转化技术。新疆有近亿亩耕地,2.65亿亩后备耕地资源,还有大量边缘性土地,关键是水资源的调节和合理利用。目前,利用高矿化水在沙漠中种植植物已获成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不足。但这一技术还未进入实际运用,目前木质纤维素乙醇实验成本约为汽油的两倍,未来规模化生产将相当于甚至低于石油价格。 另外,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包括工业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建筑节能等等,也在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