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502 Views
当前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 主要趋势.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 石伟平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1.05. 一、国家资格框架下建立相对独立的 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教直通车. APL. 英国 (NQF) 澳大利亚 (AQF) 欧盟 (EQF). 澳大利亚资格 框架( AQF ). 高 等 教 育. 独创. 职业研究生文凭. 在高级文凭之上,开设研究生证书、研究生文凭课程。促使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职业研究生证书. 职业技术教育. 中小学教育. SHANGHAI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PL.
E N D
当前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 石伟平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1.05
一、国家资格框架下建立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教直通车一、国家资格框架下建立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教直通车 APL 英国(NQF) 澳大利亚(AQF) 欧盟(EQF)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 高 等 教 育 独创 职业研究生文凭 在高级文凭之上,开设研究生证书、研究生文凭课程。促使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职业研究生证书 职业技术教育 中小学教育
SHANGHAI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PL APL
举措 • 构建中、高职贯通的一体化培养方案,培养高技能人才——创新学制体系、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 二本院校向应用性本科转型,培养大批技术应用性人才,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面向产业需求办学,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完善专业硕士学位制度,培养创新型的高技术专门人才——采取“双基地、双导师、真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即NVQ)证书与学术资格证书的对应关系如下:英国国家职业资格(即NVQ)证书与学术资格证书的对应关系如下: 二、通过国家资格框架,实现学历证书教育 与职业资格培训的等值,加强普职融通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 1.AQF涵盖了所有教育类型和义务教育后所有的证书文凭和学位。 2.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一体化管理 3.APL机制
我国台湾《各级各类学校同等学历的办法》 • 丙级证照加五年工作经验即相当于高级职业学校毕业或普通高中毕业,可以参加普通大学的入学考试或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及专科学校的入学考试; • 乙级证照加四年工作经验即相当于专科学校毕业,可以参加大学附设二技或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的入学考试; • 甲级证照加三年工作经验即相当于技术学院、科技大学毕业,可以参加研究所(硕士、博士)的入学考试。 ——从而建立起职业证照和毕业文凭之间的等值互换关系。职业证照制度的落实,也有助于在社会上树立“学力比学历更重要”的观念。
三、中职规模萎缩,高职规模扩展,职业教育重心后移三、中职规模萎缩,高职规模扩展,职业教育重心后移 • 英国职教重心在继续教育阶段 • 美国职教重心在社区学院 • 德国的双元制也出现后移(职业学院) 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动因: • 推迟初就业的时间,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 • 缓解升学压力,满足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手段。
四、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化,由“就业导向”转向“升学导向”四、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化,由“就业导向”转向“升学导向” • 英国职业课程学习者中升学比例升高 • 美国、日本综合高职鼓励职业课程学习者升学 • 我国台湾综合高中与职业高中绝大多数升学导向 • 原因:面对就业压力
五、面对就业压力与强烈的“升学”需求,高职也开始重视“学术教育”,强化的“转学”功能 • 美国社区学院、台湾专科学院开始重视学术教育 • 德国职业学院强调“职业性与学术性并重” 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 政府的宣传 ——如美国官方宣传:“受教育程度愈高,就业机会愈多、就业的稳定性愈强,就业的质量愈高”,并提出全民大学教育(“College for All”); • 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 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新取向; • 对高薪、稳定职业生活的追求; • 对专科教育现状的不满; • 以及专科教育的普及。
六、大力发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提供职教课程,践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六、大力发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提供职教课程,践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 ——校企双方合作提供职教课程 ——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学习相结合 ——注重“工作体验”、“做中学” ——强调“零距离上岗”
英国在90年代以后借鉴德国的“双元制”,发展基于工作的学习“现代学徒制”( Modern Apprenticeship)。 • 以完成义务教育的16-19岁年轻人为对象,以以NVQ-2级证书为目标,采用工读交替的方式,培养初级技工。 ——以完成义务教育的16-24岁年轻人为对象,以NVQ-3级证书为目标,采用工读交替的方式,培养技术员、高级技工、领班。 • 澳大利亚在90年代以后发展类似的“新学徒制”(New Apprenticeship)
七、对准备就业者,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就业导向”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七、对准备就业者,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就业导向”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 结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 “从学校到工作”(School-to-Work) • “工作本位学习”(Workplace Learning) • “情境学习”(Contextual Learning) • “项目学习”(Project Learning) • “任务学习”(Task Learning) ——目的:追求职业技术教育“质”的提高
八、应对知识、技术、技能更新需求,重视非正规、非学历的成人职业培训八、应对知识、技术、技能更新需求,重视非正规、非学历的成人职业培训 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特征: • 非全日制学生大量增加 • 高学历学员大量增加 • 转业培训、转岗培训需求旺盛 • 知识、技能、技术更新加快 •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 继续学习、再就业需求增强 ——使这类学生成为职业院校的主要生源之一
九、重视弱势群体的教育,扩大职业教育的受益面九、重视弱势群体的教育,扩大职业教育的受益面 • 21世纪,特别注重人文关怀,也特别注重教育平等的问题,因此,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同时必然不能忘却社会的弱势群体。 • 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已经有不少的国家考虑到对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的行动计划,包括给予他们物质上、精神上的帮助。 • 为他们提供职业教育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质量,顺利完成学业,是当今社会理所当然的关注重点。
针对学习困难者-“差生”的补偿/补习教育 • 针对移民的第二语言教育(ESL) • 针对残障群体的特殊职业教育 • 针对失业者的再就业培训 • 针对青年无业者的职业培训 • 针对经济困难家庭的职业培训 • 针对妇女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升学功能 ——转学教育 ——补偿/补习教育 就业功能 ——职业、技术准备教育 ——知识、技术更新教育 ——转业、转岗教育 ——职业/专业资格证书培训 ——再就业培训 社会服务功能 ——成人文化基础教育 ——社区成人闲暇教育 ——定单制培训 ——弱势群体教育 ——第二语言教育 十、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使职业院校功能进一步多元化、综合化
美国社区学院最为典型: • 转学、升学教育 • 职业准备教育 • 技术准备教育 • 社区服务 • 补习教育(成人基础教育) • 转业、再就业培训 • 知识、技术更新/提高教育 • 定单培训 • 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 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
十一、更加强调“客户”意识,把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职业院校新的出发点十一、更加强调“客户”意识,把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职业院校新的出发点 • 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来看,目前特别注重培养两种能力: ——继续学习能力(re-trainability)和多次就业能力(re-employability), • 以三大“客户”——市场、雇主和学习者个体——作为职业院校办学的主要驱动力。 • 市场与雇主的因素是针对劳动力就业需求提出的,而后者则是一种随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学习型社会的推进而来的新型需求。
在美国进入21世纪后其职业教育的改革主题“从学校到工作”(SCHOOL-TO-WORK) 逐渐被“从学校到生涯”(SCHOOL-TO-CAREER)所取代; • 强调面向“大众”的“全民”的“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与面向“个体”职业发展的“全程”的“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 • 这进一步反映了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即以人为本,着眼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本,在职业院校积极开展生涯教育,提供个性化的生涯服务十二、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本,在职业院校积极开展生涯教育,提供个性化的生涯服务 • 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强调它的“工具性”,指导选课,指导就业。 • 开展全程的、个别化的生涯服务。 • 课程与服务相结合。 (英国、美国、日本)
十三、强调中、高职衔接,拓展继续职业教育的通道十三、强调中、高职衔接,拓展继续职业教育的通道 • 高职规模的扩大,对象的丰富,必然带来入口和出口群体的结构复杂性,这就无可避免地出现衔接问题。 • 为此,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实施无缝(seamless)衔接,无论是对下——与中等教育的衔接,还是对上——与大学高年级教育的衔接都采取积极的对策,而且这一课题将成为许多国家未来高职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点和难点。 • 其中必然涉及一系列问题,如中、高职衔接,专升本的衔接,职业分类,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分互认,教育等值,证书等值,经历等值等。
十四、顺迎教育全球化的潮流,重视开拓高职的国际生源市场十四、顺迎教育全球化的潮流,重视开拓高职的国际生源市场 • 在教育国际化这一进程中积极打“高职”牌。在这方面澳大利亚TAFE做得最为出色。 • 新世纪以来,澳大利亚TAFE通过远程教育积极向外开拓生源市场,提出向外“输出”“远程校园”,并提出建设“国际化校园”,以全面拓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空间。
十五、重视信息交流技术(ICT)教育,培养智能型人才十五、重视信息交流技术(ICT)教育,培养智能型人才 • 作为核心学习内容 ——一种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 (英国、荷兰、美国、澳大利亚) • 作为重要学习手段 ——学习方式个性化、个别化、弹性化 ——E-Learning ——Individual Learning Account (英国、我国台湾)
十六、增强普适性能力的教学,注意培养职校生作为一般素质的关键能力十六、增强普适性能力的教学,注意培养职校生作为一般素质的关键能力
wpshi@ses.ecnu.edu.cn 谢谢大家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