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567 Views
对现代图书馆运作 若干问题的认识. 颜务林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 内容提要. 对现代图书馆形式特征的认识 对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认识 对现代图书馆馆员核心职业的认识 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 第一部份 对现代图书馆形式特征的认识. 图书馆界已经对现代图书馆特征做了不少研究。但几乎都是针对现代图书馆的 内容特征 的,即本质特征的研究。对现代图书馆本质特征的认识,图书馆界已比较一致。然而,对其 形式特征 的研究被忽视了,认识也很模糊,甚至很欠缺。正确认识并全面把握现代图书馆的形式特征,对于建设现代图书馆十分必要。.
E N D
对现代图书馆运作若干问题的认识 颜务林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
内容提要 • 对现代图书馆形式特征的认识 • 对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认识 • 对现代图书馆馆员核心职业的认识 • 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
第一部份 对现代图书馆形式特征的认识
图书馆界已经对现代图书馆特征做了不少研究。但几乎都是针对现代图书馆的内容特征的,即本质特征的研究。对现代图书馆本质特征的认识,图书馆界已比较一致。然而,对其形式特征的研究被忽视了,认识也很模糊,甚至很欠缺。正确认识并全面把握现代图书馆的形式特征,对于建设现代图书馆十分必要。
现代图书馆形式特征 • 内部空间全开放 • 一站式服务 • 借阅参一条龙 • 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 • 文化休闲。 • 免费服务 • 平等服务
1、内部空间全开放 是现代图书馆建筑最重要的特征。是实现一站式服务、借阅参一条龙及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融为一体的前提条件。这种空间结构最大的优点是既方便读者又有利于图书馆自身管理。
2、一站式服务 即一个图书馆内只设一个总服务台,负责整个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借还工作。这种服务方式类似于超市。它的优点是方便读者,节省管理人员,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 图书馆网站中提供的具有跨数据库检索功能的一站式检索是网络上的一站式服务 。
3、借阅参一条龙 • 即将提供文献外借的书库、提供文献内阅的阅览室、提供参考服务的参考阅览室三者合并起来,按照分类法单一体系组织文献并提供服务。这是一种藏阅合一的做法,藏书不再有外借和内阅之分(特藏文献当然例外),但又不同于那种简单将书库开放阅览的做法。在借阅参一条龙的图书馆里,通常一种书不管有多少个复本只存于一处。而不是将一种书的不同复本分散在不同书库、阅览室。 • 借阅参一条龙优点明显。首先,对读者方便,有利于找书。其次,典藏、藏书管理等图书馆工作也大为简化。
4、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 现代图书馆是一种混合图书馆。即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融为一体。从形式上看,这种融合应该是和谐的。不是在传统图书馆里加个电子阅览室。从方便读者使用来考虑,单独设立电子阅览室不如把它分散到图书馆的每个文献借阅区去。
5、免费服务 国际惯例也是如此。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图书馆界广泛开展有享服务。
6、平等服务 《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对因故不能享用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例如少数民族用户、残疾用户、医院病人或监狱囚犯,必须向其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为某些身份地位高者设置专门服务项目,而限制另一部分读者的做法,不是平等服务。设置贵宾室的做法不可取。
7、文化休闲 • 空间舒适 • 设施休闲 • 咖啡角 • 沙龙
第二部份 对现代图书馆 读者服务工作的认识
1、管理一流:服务一流? • 办服务一流的图书馆, • 不是办管理一流的图书馆。 • RFID?自助借还书机?
对图书馆的几点建议 • 少讲建设,多讲应用 • 少讲管理,多讲服务 • 少讲资源,多讲读者 • 内讲管理,外讲服务 • 内讲专业,外讲普及 • 内讲和谐,外讲平等
2、读者人气:全馆工作中心 图书馆读者人气反映的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数量指标。包括读者到馆人数、持证读者人数、文献外借量、门户网站访问量等。 从世界范围来看,图书馆读者人气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事实上,这种情况已持续多年,并且还在持续。 高校馆:不应满足于自修室的定位。
读者人气下降的原因: • 互联网 • 大众文化多元化 • 图书馆自身不足 • 人心浮躁
3、图书馆:信息中心? • 把信息职能(先前称情报职能)提高到 脱离实际的位置 • 低估了教育职能 • 文化休闲职能被轻视
把信息职能提高到脱离实际的位置之后果 • 浪费了不少人、财、物。一些图书馆对“信息中心”乐此不疲,投入大量人、财物,收效甚微。参考咨询、定题服务、追踪服务等所谓的“信息服务”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 误导了举办者(学校等),反过又损害了图书馆自身。 • 给图书馆学理论带来沉重的打击。
Internet才是信息中心。 “宁波高教园区图书信息中” “宁波高教园区图书馆”
现代图书馆(复合)功能的正确定位: • 把教育职能始终放在首位 • 信息职能是对互联网的补充 • 下大力气强化文化休闲职能
4、文献载体:虚实有别 • 图书(纸本为主)(“读秀”) • 期刊(数字化为主)(合订本?) • 专利、标准、学位论文等特种文献的服务数字化为主) • 报纸的作用在图书馆正在失去
5、广度:比深度更重要 • 提高人气 • 职能扩展(展览、讲堂、信息共享空间、沙龙、英语角) • 服务细化(读者荐购图书、)
6 、理论基础:交流说 • 社会交流已经成为图书馆核心职业 • 首先,还是社会需求 • 第二,是对数字图书馆的深刻反省
总之,图书馆新时期读者服务工作应以“交流说”为理论指导,以人气为中心,拓展服务广度。区别对待传统印刷型文献与现代电子文献在不同的读者服务领域的作用。强化教育职能,提高文化休闲职能,正确发挥信息职能。
第三部份 对现代图书馆 馆员核心职业的认识
馆 员:个人职业定位(谋生) 图书馆:确定工作重点领域(推广等)
图书馆人员分类 合格馆员:专业馆员 策划、管理、规划、资源建设、 分编、参考咨询、研究、 宣传、推广等。 图书馆助理: 图书流通等。人际交流、适当培训 专业技术员工 计算机、行政、财会 相应专业,不一定是图书馆专业 辅助人员 后勤(门卫、清洁、保安)
2、图书馆核心职业 职业(行业、活动)? Profession:An occupation requiring considerable training and specialized study Occupation:An activity that serves as one's regular source of livehood. An activity for living requiring considerable training and specialized study(谋生、大量培训、专业学习)
核心职业 Training study 最高(地位、作用) 图书馆核心职业 是专业馆员职业中的核心部份。
图书馆核心职业的变迁 • 分类编目(1985年前) • 文献检索(1985-2005) • 社会交流(2005年以后)
图书馆第一代核心职业—分类编目 ----1985 ①study: 分类、编目、西文编目、主题标引 training:低→高 ②边缘化 表现:助理承担、外包业务、地位下降 原因:分编技术成熟 计算机的应用使分编容易、要求降低 ③代表人物 杜威、阮冈纳赞、刘国钧、杜定友 ④发展历史 分类法的完善 编目规则的完善(ISO、AACR、GB等) 手工→MARC →元数据 文献(书刊)管理→知识管理
图书馆第二代核心职业—文献检索 1985-2005 ① study:科技文献检索、社科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中文工具书使用 、西文工具书使用、目录学、文史专题目录学、检索语言。其它学科背景。 training: ②兴起的原因 社会需求(信息革命)(第三次浪潮) ③边缘化 表现:文检课衰弱、参考咨询难有作为 原因: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 Internet及 Google等 ④代表人物:谢天吉、葛冠雄、陈光乍、兰开斯特 ⑤发展 手工→计算机检索 科技查新(中国特色) 人工语言→自然语言 单库→跨库 复杂→简单
图书馆第三代核心职业—社会交流 ① 迹象: 谢拉的图书馆社会交流学说重新被关注 周文俊的文献(知识、信息)交流说(图书馆交流) 公共(关)部、推广部的设立 近年来IFLA 年会主题 ②study:社会学、教育学、图书馆学 training: ③内容: 图书馆公共关系、宣传(推广)、教育、学科馆员 (教 学、科研、管理、社团活动) ④兴起的原因:社会需求、 对数字图书馆的反省 ⑤代表人物:谢拉、周文俊 ⑥发展:实践→理论→实践
Past Conferences(IFLA) • 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74th IFLA General Conference and CouncilQuébec, Canada, 10-14 August 2008"Libraries without borders: Navigating towards global understanding" • 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73rd IFLA General Conference and CouncilDurban, South Africa, 19-23 August 2007"Libraries for the future: Progress, Development and Partnerships" • 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 72nd IFLA General Conference and CouncilSeoul, Republic of Korea, 20-24 August 2006"Libraries: Dynamic Engines for the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 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 71st IFLA General Conference and CouncilOslo, Norway, 14-18 August 2005"Libraries - A voyage of discovery”
周文骏: • 图书馆是交流的枢纽,是文献交流的枢纽,是信息交流的枢纽。在这个枢纽里集中有古往今来、四面八方的文献资源和信息资源。我们走进图书馆无异身处时空的最广袤的地带,亲历过去、现在并走向未来。交流把我们传承历史、把握现实、开拓未来三者互相国家连贯起来、融通起来。这样的交流,我们就把它称作“图书馆交流”。 • 图书馆交流是交流发展到一个美妙的,甚至是神奇的境界,因为它有许多特点:第一是富有的交流,越交流越富有;第二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交流;第三是最为便捷的交流;第四是大多数场合为独立自主的交流;第五,很可能是最为平等的交流。 • “图书馆交流说””社会交流说”
走出图书馆办图书馆(我的实践探索) • 成立公共部、推广部 • 渗透到各种社会组织活动中去 • 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 整合社会文献信息资源 • 推动社会阅读 • 传承地方文化 • 汽车图书馆、飘流书库、职工书屋、市民书屋、书香校园、集体借阅点、城乡服务一体化
一周工作 • 周一(09.04.13):市政府外事办(韩国顺天市图书馆) NBDL联席会议(培训推广组) • 周二:树桥村分馆 • 周三:江东区教育局(书香校园)、书友社活动 • 周四:宁海佛学院分馆 • 周五:读书节启动 • 周六:明州大讲堂、英语角 • 下周一:东海舰队分馆 • 周二:宁波市排水公司分馆
走出图书馆办图书馆(对高校馆建议) • 工作重心战略转移 分编文检交流。 管理 服务 馆内服务馆外服务 • 成立专门机构(公共部、推广部) • 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的日常具体活动当中去 • 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 整合整个校园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学院分馆) • 建设学校机构库(IR) • 空间:图书馆校园∙∙∙校外(社区、社会、校友)
如何认识图书馆核心职业的变迁? 分编文检社会交流 • 不是简单的以新换旧。继承+发展 • 图书馆:封闭开放 ;系统内交流系统外交流 • 高校馆:危机。文检时代称雄。 (人气?自修室?) • 公共馆:机遇。社会交流时代领风骚。 (舞台、基础、馆员)
第四部份 对数字图书馆的认识
1、Digital Library:不是“数字图书馆” • 网上专题库(特色库) • 网上机构库(Institution Repository,IR) • 网上档案馆(博物馆) • 特点:自建 • 成功的不多。
2、“数字图书馆”:不是“Digital Library” • Electronic Document • Electronic Resource • Library Network Alliance • 特点:主角是商用库
3、“数字图书馆”评说 • 关键不是技术,而是元数据(元数据商) • 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份(信息职能)。 • 建设:图书馆难有作为,馆员难有作为。 (过去、现在如此,未来一定如此。) • 不是图书馆的未来,更不是馆员的未来。 • E-only: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图书馆的失落。
4、图书馆的未来不是梦 • 文化:图书馆不灭的灵魂(教堂)。 • 图书馆最本质的职能:文化职能。 (不是信息职能) • 复合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的基本形态。 • 可预见的未来,实体图书馆不会消失。 (文化本质、公益性、群体效益、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