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likes | 706 Views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第二临床医学院诊断学科. 一、糖类检查. 糖类检查. 血糖测定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GHb )检测. 动态平衡. 血糖的去路. 血糖的来路. 血糖的平衡. 血糖的调节. 血糖参考值. 空腹血糖 血浆: 3.5 ~ 5.6mmol/L 血清: 3.9 ~ 6.1 mmol/L. 血糖的临床意义 —— 生理变化. 血糖升高:餐后 1-2 小时、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 血糖降低:饥饿、剧烈运动。. 血糖的临床意义 —— 病理变化. 糖尿病 其他内分泌疾病 应激性高血糖 肝源性高血糖
E N D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第二临床医学院诊断学科
糖类检查 • 血糖测定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Hb)检测
动态平衡 血糖的去路 血糖的来路 血糖的平衡
血糖参考值 空腹血糖 • 血浆:3.5~5.6mmol/L • 血清:3.9~6.1mmol/L
血糖的临床意义——生理变化 • 血糖升高:餐后1-2小时、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 • 血糖降低:饥饿、剧烈运动。
血糖的临床意义——病理变化 • 糖尿病 • 其他内分泌疾病 • 应激性高血糖 • 肝源性高血糖 • 其他 血糖升高
血糖的临床意义——病理变化 • 胰岛素增多性疾病 • 缺乏抗胰岛素的激素 • 肝糖原贮存缺乏的疾病 • 急性酒精中毒 • 胃大部切除术后 血糖降低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 方法:口服75克葡萄糖或100克馒头 • 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机能的一种方法
胰岛ß细胞分泌 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原理 正常人口服葡萄糖 合成肝糖 原贮存 血糖恢复正常 糖耐量正常 如在与正常人相应的短时间内不能恢复至原水平为糖耐量减低 用于诊断可疑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参考值 空腹血糖:<6.1mmol/L。服糖后0.5~1小时达高峰,一般在7.8~9.0mmol/L,应<11. 1mmol/L,2小时≤7.8mmol/L,3小时后降至空腹水平,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Hb)检测 GHb水平与血糖浓度、高血糖持续时间成正比,反映近1~2个月的血糖水平,是监测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概述 血浆(清)脂类测定又称血脂测定,是临床生化常规检查的重要项目。近年来脂类代谢紊乱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其死亡率已超过癌症而位居第一。
血脂的概念 • 血浆中脂质的总称 血脂 胆固醇 甘油三酯 磷脂 游离脂肪酸 (TC) (TG) 血浆脂质主要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并转运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 游离胆固醇(FG)1/3 血清中的胆固醇 胆固醇酯(CE)2/3
胆固醇的生理 食物摄取10-20% 构成生物膜 肝脏合成70-80% 胆固醇 制造激素的原料 肾上腺等组织合成 制造VitD的原料 胆汁酸 排出肠道 肝脏 随胆汁
总胆固醇参考值 • 酶法: 成人:2.9~5.7mmol/L 儿童:3.1~5.2mmol/L
总胆固醇的临床意义 • 血浆TC↑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代谢障碍性疾病如AS、重症DM; 肝胆疾病,如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肾脏疾病,如NS等。
总胆固醇的临床意义 • 血浆TC↓ • 重症肝脏疾病 • 严重贫血 • 甲状腺功能亢进 • 重症营养不良
血清甘油三酯(TG)测定 • TG直接参与胆固醇及胆固醇脂的合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 TG轻、中度升高增加冠心病的危险。 • TG极度升高引起急性胰腺炎。 甘油三酯 主要来自于食物
血清甘油三酯参考值 • 酶法: 男性:0.44~1.76mmol/L 女性:0.39~1.49mmol/L
血清甘油三酯的临床意义 • TG增高 心脑血管疾病 代谢障碍性疾病如AS、重症DM; 肾脏疾病,如NS等 严重贫血 高脂饮食
血清甘油三酯的临床意义 • TG降低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肝功能严重低下
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 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的形式才能在血液循环中运转。
脂蛋白 (脂 + Apo) 乳糜微粒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 HDL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所以密度最大,为1.063--1.210。外形呈球状,胆固醇酯在球的核心部位,而磷脂和载脂蛋白主要位于球的表面。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将胆固醇逆向转运至肝脏进行降解 • HDL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常规检查中,通过HDL中胆固醇(HDL-C)的含量间接反映HDL的水平 • HDL-C是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LDL ) LDL密度为1.006--1.063,是运载胆固醇的主要脂蛋白。呈圆球形核心部位为非极性脂类,主要是胆固醇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将胆固醇从肝脏中转运到动脉壁 • LDL升高促使胆固醇在动脉壁内沉积,增加冠心病危险 • LDL-C的含量间接反映LDL的水平 • LDL-C危害最大!
载脂蛋白 载脂蛋白是指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成分
载脂蛋白的生理功能 • 结构功能 • 调节功能 • 识别功能
载脂蛋白的作用 载脂蛋白A1 冠心病的发生 载脂蛋白B 血清载脂蛋白A1是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指标之一 正相关 负相关
临床常用血脂测定项目 总胆固醇(TC)测定 甘油三酯(TG)测定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测定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测定 血清载脂蛋白(Apo)测定
血清钾测定 钾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血钾对调节水与电解质、渗透压与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心肌活动都有重要生理意义。
钾离子的相关生理 90% 食物 钾 90%从肾排出 其余从粪便和汗液排出 细胞内98% 细胞外2% 血清钾测定
血清钾参考值 3.5~5.1mmol/L • 低于3.5mmol/L为低血钾症 • 高于5.5mmol/L为高血钾症
血清钾增高临床意义 • 来源多 摄入或注射大量钾盐 • 排出少 肾脏排钾减少(血钾增高最主要原因) • 分布异常 严重溶血或组织损伤 组织缺氧或代谢性酸中毒
血清钾降低临床意义 • 来源少 钾盐摄入不足 • 排出多 钾丢失过多(大量消化液丧失是常因) • 分布异常 各种原因所致细胞外液稀释 钾向细胞内大量转移
酶学检查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并能在体内外起催化作用的特殊蛋白质,是一种高效、特异的生物催化剂。血中酶的浓度升高见于: • 组织细胞受损时,所含的酶便逸出至血中 • 酶排出受阻而反流入血中 • 细胞功能活跃或亢进,使酶的合成增加
淀粉酶(AMS)测定 淀粉酶由胰和唾液腺分泌并排入消化道,能促进淀粉、糊精和糖原的水解。 血清:800 ~ 1800U/L 尿液:1000 ~ 12000U/L 血尿淀粉酶升高主要见于急性胰腺炎。亦见于胰管受阻如胆道疾病、及腮腺炎、胃肠穿孔。
脂肪酶(LPS)测定 LPS增高主要见于急性胰腺炎,与AMS比较,升高持续时间长,故对急性胰腺炎后期诊断意义更大。 特异性优于淀粉酶。
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 心肌梗死(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主要依靠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和特征蛋白变化来诊断。 • 约有25%AMI早期症状不典型,约50%缺乏心电图的特征改变,而此时血清心肌酶和相关蛋白已发生明显改变,对于早期诊断、监测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