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82 Views
第十一章 公司创业. 【 核心问题 】 已存在企业、大公司甚至是非营利组织为什么也十分重视创业? 公司创业与个体创业活动存在显著的差异吗? 公司创业活动开展得如何? 公司创业活动会对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什么影响?. 【 学习目的 】 了解公司创业实践的背景 理解创业精神和技能对适应社会发展和提升竞争优势的作用 比较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异同. 公司创业.
E N D
第十一章 公司创业 【核心问题】 • 已存在企业、大公司甚至是非营利组织为什么也十分重视创业? • 公司创业与个体创业活动存在显著的差异吗? • 公司创业活动开展得如何? • 公司创业活动会对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什么影响?
【学习目的】 • 了解公司创业实践的背景 • 理解创业精神和技能对适应社会发展和提升竞争优势的作用 • 比较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异同
公司创业 通过持续再生(regeneration)、恢复生机(rejuvenation)、复兴(renewal)、再定义(redefinition)范围等方面的努力,从而使公司恢复生机(revitalize)、重新强健(reignite)、重新创造(reinvent),获得并增强公司竞争优势。
【引导案例】 :松下公司的内部创业 • 2000年底松下启动的“Panasonic Spin up Fund”(松下创业基金,简称PSUF)就是这类公司内部创业的代表之一。 • 首先,松下电器公司拿出100亿日元资金设立松下创业基金(PSUF),明确表示用于支援松下员工的创业,而不仅仅限于员工从事与现有业务有紧密联系的事情。 • 松下公司提出,在今后的3年内,将每年进行3次员工创业计划的征集活动,从资金上保证公司内部创业家的培养和支援。 • 公司通过PSUF向员工透出这样一个信息:即培育具有勇于向新生事物挑战的开拓性人才,并尽可能留下他们,让他们成为下一代敢于挑起松下事业重担的精英人物。
【引导案例】 :松下公司的内部创业 • 问题: • 内部创业会给松下公司带来什么变化? • 你认为大公司能够采取什么措施来促进内部创业活动?
11.1 公司创业的含义 • 公司创业主要指被已有组织发起的组织的创造、更新与创新活动,创业活动是由在组织中工作的个体或团队推动的。 • 公司创业是在已有企业中的创业,为已有组织中的管理者提供了采取主动和尝试新鲜创意的自由舞台。 • 公司创业活动的主体是在企业内部具有创业精神的组织成员,他们通常被称为内创业者。
其他大公司的创业实践 • 柯达公司的新业务开发部门充当创业孵化器的角色,支持有成功希望但与主营业务不符的创新建议; • 富士通公司举行内部创业计划大赛,鼓励员工申请内部创业基金; • 施乐公司在公司内部创立了施乐技术创业公司(Xerox Technology Ventures),其目的在于将公司内部那些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加以开发,以增加公司利润。
华为公司的内部创业 • 国内通信业巨头深圳华为,为解决机构庞大和老员工问题鼓励内部创业,将华为非核心业务与服务业务以内部创业方式社会化。通过相关政策提供一些资源给公司的优秀人才,帮助他们走出去创办企业。 • 广州市鼎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华为内部创业公司,他们承担华为公司湖南、江西市场、广东市场近1/3的工程安装调试工作。这样众多的公司的存在为华为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减少了市场运作成本,双方获利。
公司创业的动因 • 应对激烈竞争环境的需要 • 留住可能流失的优秀员工 • 利用内部创业提高公司收益 • 合理安置老员工
个体创业与公司创业的比较 • 公司创业与个体创业活动同属创业活动,因此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机会导向、创造性地整合资源、价值创造、超前行动、创新和变革等 。 • 公司创业和个人创业活动由于最初的资源禀赋、组织形态、战略目标等背景和条件不同,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 ——初始条件不同; ——报酬与风险不同; ——独立性不同。
11.2 公司创业的开展 确定愿景 鼓励创新 渐进式创新 根本性创新 组建创业团队 构建内部创业的有利环境 内部创业活动
3M的创新哲学 3M遵循一套创新原则,鼓励员工培养点子: • 不要枪毙一个项目 • 忍受失败 • 保持子公司的小规模 • 激发冠军 • 与顾客保持密切联系 • 财富共享
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差异 • 传统管理强调“计划——执行”逻辑,而创业管理则注重探寻机会; • 传统管理强调技术和资源,创业管理关注能够撬动资源并整合资源的杠杆; • 传统管理强调稳定性和秩序,而创业管理则关注速度和行为; • 传统管理强调流程和过程的改进,创业管理关注成果和细节。
促进公司创业的策略 • 提高对各种机会的感知能力; • 使变革成为一种制度 ; • 逐步向员工灌输希望他们有所创新的想法; • 致力于员工想法的投资; • 与员工共同承担风险和奖励; • 认识到失败的重要性 。
11.4 公司创业研究的进展 公司创业研究的进展: • 对公司创业本质的研究 ——开发新事业 ——内部创业 ——创业型改造 ——构建内部市场
公司创业研究的进展 • 公司创业活动的度量: ——自主(Autonomy) ——创新性(Innovation) ——冒风险(Risk Taking) ——超前行动( Proactiveness) ——竞争性进攻(Competitive Aggressiveness)
公司创业研究的进展 • 公司创业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实证研究表明,公司创业活动总体上与组织绩效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公司创业活动可以作为组织绩效的预测指标; —也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公司创业活动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受到许多第三方变量如外部环境、竞争战略、组织资源、组织文化等的影响,这些变量的影响会导致不同的绩效。
公司创业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 传统管理模式的持续变化与调整,已无法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因而用创业管理来改进传统管理势在必行。 • 两种管理范式呈现融合的趋势,一方面创业管理仍然沿用了传统管理的部分职能,如计划、领导、控制等,但这些内容的本质开始发生变化,呈现“创业化”等特征;另一方面,传统管理理论也增加了创新、变革等新的职能,发生着根本的变化。 • 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所讲的那样:“管理和创业是一体两面”,“不懂得管理的创业家,不能存活很久;而不懂得如何创新的管理者,也不会存活很久”。
本章要点 • 公司创业主要指被已有组织发起的组织的创造、更新与创新活动,创业活动是由在组织中工作的个体或团队推动的。 • 个体层面的创业精神和行为规律被拓展到已经存在的公司甚至是大公司,拓展到非营利组织和整个社会中 • 内创业者是公司创业活动的主体,是在企业内部具有创业精神的组织成员。 • 公司创业的动因主要是出于应对激烈竞争环境的需要、留住可能流失的优秀员工、利用内部创业提高公司收益、合理安置老员工。 • 公司创业和个人创业活动由于最初的资源禀赋、组织形态、战略目标等背景和条件不同,在创业的风险承担、成果收获、创业环境、创业成长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 公司创业要想成功实施,也存在一些障碍,最主要的障碍就是公司的官僚体系以及传统的管理模式。 • 公司创业实践带动了传统管理与创业管理范式的融合。
本章思考题 1.已存在企业、大公司甚至是非营利组织为什么十分重视创业? 2.公司创业与个体创业活动存在显著的差异吗? 3.公司创业有哪些形式?你是否还了解其他公司创业的形式? 4.公司创业所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5.促进公司创业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6.创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7.公司创业活动会对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