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中国石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石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内 容.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中国石化产业现状 中国石化产业展望.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石化工业原料是碳氢化合物,目前主要是原油,石化产业包括原油的勘探开发及石油的炼制。其中油品的生产和乙烯产业是石化工业的基础,现将全球原油资源、炼制和消费概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截止 2007 年底,全球探明储量 12379 亿桶。但石油资源的分配很不均衡。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或欧佩克国家,其中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占世界资源的 61% 。.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ulf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石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石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2. 内 容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中国石化产业现状 中国石化产业展望

  3.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石化工业原料是碳氢化合物,目前主要是原油,石化产业包括原油的勘探开发及石油的炼制。其中油品的生产和乙烯产业是石化工业的基础,现将全球原油资源、炼制和消费概况简要介绍如下:

  4. 一、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 截止2007年底,全球探明储量12379亿桶。但石油资源的分配很不均衡。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或欧佩克国家,其中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占世界资源的61%。

  5.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6. 依据油气储量、油气产量、炼制、油品销售量六项指标的综合测算依据油气储量、油气产量、炼制、油品销售量六项指标的综合测算 • 1.沙特阿美公司——沙特阿拉伯 • 2.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伊朗 • 3.埃克森美孚公司——美国 • 4.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委内瑞拉 • 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 • 6.英国石油公司——英国 • 7.英荷壳牌公司——英国和荷兰 • 8.大陆菲利普斯公司——美国 • 9.雪佛龙公司——美国 • 10.道达尔公司——法国 • 2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48.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7.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世界石油需求稳步增长

  8.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9. 2000年以来,全球炼油能力增长缓慢。2000-2007年,世界炼油能力年均增长率仅为1.0%,远低于1.7%的需求增速。2000年以来,全球炼油能力增长缓慢。2000-2007年,世界炼油能力年均增长率仅为1.0%,远低于1.7%的需求增速。 • 这期间,亚太(中国和印度)和中东的炼油能力增长较快,占世界一次能力的份额增加;而同期美国和欧洲的炼油能力增长缓慢,份额下降。

  10.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2007年中国加工原油32679万吨,同比增长6.4%,与2006年6.3%的增速基本持平。 • 2008年全年中国原油加工量为3.421亿吨,较上年增长3.7%。 • 2009年全年中国累计加工原油3.746亿吨,同比保持了7.9%的强劲增幅并刷新历史记录。

  11.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 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与上一年石油的消费量之比即储采比由2003年41减少到2004年40.5、2005年40.6、2006年40.5,但增加到2007年41.6。总体在40.5-41.6之间,没有太大变化,说明世界石油的供求关系总体平衡。 • 2008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1838亿吨增加0.8%全球石油消耗量下降了0.6%。 • 2009为1855.23亿吨,增加0.9%。 全球石油消费量降低了1.7%。

  12. 一、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 按国际石油界的定义,一般将水深500米以内的海域视为浅海,超过这一水深标准则为深海,而超过1500米水深则为超深海。 • 据估计,海洋蕴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全球深水区最终潜在石油储量高达1000亿桶。 • 国外深水钻井技术已达到3052米水深,而用现有国产装备只能达到505米水深;深海油气田开发技术,国外可以达到2438米水深,而用现有国产装备只能达到333米水深。 • 直到“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船的新近出坞,才扭转了这一落后局面。

  13.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未来世界化石能源仍占主导地位,替代能源比例略有上升 2030年 2015年 2000年

  14.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世界石化工业概况 • 据美国“油气杂志”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球共有657座炼油厂,一次加工能力共计8531万桶/日,平均单厂规模约为13万桶/日。

  15.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世界炼油装置规模趋于大型化 • 全球炼油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炼油厂规模进一步增大。 • 世界炼油厂的总数从2000年以来不断减少,已从1999年底的756座减至2003年底的717座和2007年底的657座。 • 2007年全球最大的25家炼油公司的合计炼油能力为25.8亿吨/年,占世界炼油总能力的60.6%;而1997年时仅为19.3亿吨/年,占世界炼油总能力的49.3%。 • 世界炼油厂平均规模逐步增大,从1992年的514万吨/年增加到1997年的558万吨/年,2003年的572万吨/年和2007年的649万吨/年。

  16.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 2007年全球石油公司炼油能力排名 source:油气杂志

  17. 2007年世界2000万吨/年以上大炼油厂排名

  18.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乙烯产量、产能 • 2002-2007年,全球乙烯产能增至1.24亿吨/年,年均增速为2.5%,而同期需求增速达4.0%。2008年为1.28亿吨/年,2009年为1.37亿吨/年,2010年预计1.45亿吨/年。 • 2008年乙烯产能达到1.29亿吨/年,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需求下降明显。 • 2008年我国乙烯产能为998.5万吨/年,产量为999.83万吨/年,2009年为1197万吨/年,产量1040万吨/年,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居世界第二。 • 7年中有4年开工率持续超过90%,具有周期性特点。

  19.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乙烯工业全球布局变化情况 • 中东年均增长13.7%,2008年占全球的比重达到15.2%,比2002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 • 亚洲年均增长5.4%,2008年占全球的比重达到30.3%,比2002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 • 北美年均增长-0.1%,西欧年均增长0.8%,占全球的比重均下降。 茂名石化

  20.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2009年,赛科乙烯7月份扩能改造至109万吨/年,福建80万吨/年乙烯8月份投产,中国石化乙烯总产能达到728.5万吨/年。 2010年一季度天津100万吨乙烯投产、二季度镇海100万吨/年乙烯投产,中国石化乙烯总产能达到928.5万吨/年。 茂名石化

  21.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2008年前10大乙烯装置产能从165万吨/年至最大的281.2万吨/年,平均规模为203.1万吨/年。 茂名石化

  22.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石化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09年底,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达4.77亿吨/年,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国有石油公司分别跻身2009年世界500强企业的第9位和13位。(2009年进口原油突破2亿达到2.05亿吨) 二.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23. 二.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 过去十年是中国炼油能力增长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十年,炼油能力增加了72.8%,年均增长率达6.3%。2009年,中石化目前已成为仅次于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的世界第三大炼油商,中石油也已发展为世界第八大炼油商。两大集团所辖炼油厂的数量虽然仅占全国的27.2%,但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占全国的76.8%,在国内市场居主导地位。中海油及地方炼厂在2008年后也有显著增长。 • 我国已形成17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1000万吨/年以上的炼油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接近全国总加工能力的一半。在这17个基地中,大连石化和镇海炼化两家炼油企业炼能达到2000万吨/年。另有一批千万吨级炼油基地正在加紧建设或筹划。

  24. 二.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石化十年来的炼油能力增长迅速。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由2000年的1.43亿吨增至2005年的1.635亿吨,2009年更是达到2.235亿吨,占全国产能的46.9%。炼厂平均规模也从432万吨/年攀升至570万吨/年。截至2009年底,该公司1000万吨/年以上的炼厂有11家,其中镇海炼化的炼油规模超过2000万吨/年。

  25. 二.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石油十年来的炼油能力也有较快增长。2000~2009年,中国石油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由2000年的1.19亿吨增至2005年的1.194亿吨,2009年达到1.425亿吨,占全国产能的29.9%。炼厂平均规模从352万吨/年增至540万吨/年。截至2009年底,该公司规模达1000万吨/年以上的炼厂有5家,其中大连石化的炼油规模超过2000万吨/年。 • 2009年5月,中国海油兴建的1200万吨/年惠州炼厂投产,标志着中国海油正式大规模进军炼油业。中国海油的炼油能力增长迅速,从2005年的750万吨攀升至2009年的1950万吨,占全国产能的4.1%。 25

  26. 二.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 从地方炼厂的情况看,截至2008年底,包括原为中国石油托管企业、2005年9月独立出来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2008年底其合计能力为1400万吨)在内,全国地方炼油企业(简称地炼)总炼油能力达8805万吨/年。这些地炼除延长外,主要分布在山东(37家)、辽宁(15家)、广东(14家)。主要产品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溶剂油、燃料油、沥青、乙烯、丙烯、芳烃、液化石油气、MTBE等。2009年除延长外,前十大地炼的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870万吨,占全国地炼总能力的42.7%,但排在十大地炼之后的大部分炼厂的实际加工能力都不足100万吨/年。从实力看,山东地炼居全国地炼首位。

  27. 二.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 外资公司在华炼油业务也取得重大进展。继道达尔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参股建成大连西太之后,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参建的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已于2009年正式投运,外资在中国的权益炼油能力达1050万吨/年,占我国炼油总能力的2.2%。此外,中俄天津东方石化炼油项目、委内瑞拉与中国石油合资广东揭阳炼油项目、卡塔尔与中国石油炼化合资项目、科威特与中国石化广东湛江东海岛炼油项目等中外合资炼油项目也都在推进。 • 中国炼油工业呈现以两大集团为主导的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 27

  28. 三.中国石化产业展望 国内成品油市场加工量分布 28

  29. 二.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炼油布局遵循靠近资源地、靠近市场、靠近沿海沿江建设的原则,形成以东部为主、中西部为辅的梯次分布。原油加工能力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华南地区,这三大地区分别约占全国炼油能力的32%、21%、15%。辽宁是全国炼油能力最大的省份,原油加工能力达7600万吨/年,其次为山东和广东。

  30. 二.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受国内石油资源分布和1998年国内石油石化大重组方案的局限,中国石油的炼厂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但这些区域不是成品油的主要消费区。 2008年中国石油从东北、西北炼厂调运至东南沿海及西南地区的成品油占其总产量的50%以上。中国石化炼厂则主要分布在油品消费高度集中的华东和中南地区,所产的成品油基本可在其传统销售区域消化。地炼则主要分布在山东及陕西地区,成品油资源除部分交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销售外,其余自行销售。虽然中石油抓紧在广东、广西地区战略布点,中海油加快建设,但我国成品油目前总体的主要流向大致呈“北油南运”、“西油东调”的格局没有改变。 

  31. 二.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炼油中长期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形成约20个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其合计加工能力占全国总能力的65%,企业平均规模达到570万吨/年,整体水平将有较大提升。根据新近出台的国家石化振兴规划,未来新出炉的中国十大炼油基地将是:规模超过年3000万吨的大型炼油基地——宁波、上海、南京、大连,规模超过2000万吨/年的大型炼油基地——茂名、广州、惠州、泉州、天津、曹妃甸。 2007年底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以2000万吨/年的炼油能力,2008年中国石油大连石化改扩建后炼油能力达到2050万吨/年,先后跻身能力超2000万吨/年世界级炼厂行列。 31

  32. 二.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广东主要炼油能力分布 广州石化(中石化)1300万吨/年 茂名石化(中石化)1350万吨/年 东兴(中石化)500万吨/年 惠州炼化(中海油)1200万吨/年 拟建项目:1、中科(湛江)1500万吨/年;2、揭阳(中石油)2000万吨/年。 茂名石化

  33. 二.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乙烯产能 注:产能单位kt/a;红色柱图为中国石化集团乙烯产能,梅红色柱图为全国乙烯产能。 茂名石化

  34. 二.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产能及应用技术状况 • 截至2009年底,中国石化拥有12家乙烯生产企业(含赛科、扬-巴、福炼),总的乙烯生产能力为728.5万吨/年(2010年928万吨/年),占我国大陆地区乙烯总产能1197.5万吨/年的61%。茂名、上海赛科、产能分别为 • 100万吨/年。 • 109万吨/年 • 其中茂名乙 • 烯产量达到 • 106万吨/年。 茂名石化

  35. 三.中国石化产业展望 我国分年度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现状及预测

  36. 三.中国石化产业展望 36

  37. 虽然化工市场处于景气周期低谷,但正逐步恢复虽然化工市场处于景气周期低谷,但正逐步恢复 三.中国石化产业展望 数据来源:SRI和CMAI 37

  38. 三.中国石化产业展望 中国位于需求潜力最大的亚洲地区—以聚烯烃为例 亚洲聚烯烃需求增量占全球增量的54% 2008-2015年主要地区聚烯烃需求净增量 38

  39. 2010年国内乙烯能力快速增长,需求增速平稳 三.中国石化产业展望 39

  40. 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今后几年发展展望 • 2009-2010年,乙烯开工率处于最低阶段,此后逐步回升。 • 2009-2011年,在全球范围内,新增乙烯产能将集中投产,出现供大于需的竞争局面,装置负荷下降较大。 • 到2015年,全球乙烯产能将增至1.7亿吨/年,年均增速4.1%,需求回升,年均增速3%,开工率有所提高。 茂石化 40

  41. 主要原因 中东乙烯工业异军突起 三.中国石化产业展望 2009年 新增能力(万吨/年) 沙特 230 科威特 85 卡塔尔 130 2010年 伊朗 50 阿联酋 145 2011年 伊朗 145 沙特 135 2012年 沙特 120 伊朗 100 2013年 伊朗 100 卡塔尔 220 2010-2015年乙烯能力年均增速5.7% 2005-2010年乙烯能力年均增速16.4% 41

  42. 三.中国石化产业展望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 工业化:第二产业支撑经济增长 城镇化:城镇化率不断攀升 国际化:对外经贸快速增长,进出口年均增幅超过20%

  43. 在2010到2015年,中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从而拉动石油需求较快增长。预计未来五年石油需求平均增长4.9%,2015年的需求量将达到5.3亿吨左右。在2010到2015年,中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从而拉动石油需求较快增长。预计未来五年石油需求平均增长4.9%,2015年的需求量将达到5.3亿吨左右。 • 在未来乙烯年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的同时,我国乙烯的消费增长率却仍在快速发展。到2010年,全国对乙烯的表观需求量为1700万-1800万吨;2015年,全国对乙烯的表观需求量约2200万吨;未来我国乙烯行业充满巨大机遇 。 • 预计到2015年,全国炼油能力将达7.5亿吨规模,届时中国炼油能力与实际需求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过剩产能或达2.2亿吨。

  44. 三.中国石化产业展望 虽然面临多项挑战,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加深,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很大,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中国石化石化企业的发展潜力很大。

  4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石化产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在全国,尤其是在华南,特别是广东,已建成企业中的茂名、惠州石化要扩能改造,新企业湛江、揭阳正在立项环评,预计到2015年,广东石化产业的加工能力、总产值将比2010年翻一番,实属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今天,又恰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挂牌,这个校名既体现了本校的传统,又突出了本校特色,祝愿贵校能抓住石化产业大发展的宝贵时机,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项目研发、科技进步上继续取得丰硕成果。最后,祝全体师生职工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专心科研、教学多出人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人才辈出、越办越好! 45 45

  46. 四、总结 谢 谢 ! 46 46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