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定 學 概說

定 學 概說. 2013/4/11 開仁. 什麼是 定 ? (P.1). 增上定學:增上心(定)學 定與慧,在修習成就的聲聞、菩薩行中,是相應不離的,稱為 『止觀雙修』, 『定慧均等』。. 禪定之 異名 ( P.3). 禪 ( 靜慮 ) :唯限於初禪~四禪 三 昧:平等持心、內心保持平衡的狀態 三摩缽底:從平等持心到達定境 ( 等至 ) 三摩哂多:依定引生身心安和平等 ( 等引 ) 心一境性 現法樂住 解脫 :八解脫. 修定 的 動機 與前提 ( P.2). 動機: 1 、 對治欲樂 , 2 、 散亂 欲界特有的煩惱:欲貪、瞋恚

u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定 學 概說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定學概說 2013/4/11 開仁

  2. 什麼是定? (P.1) • 增上定學:增上心(定)學 • 定與慧,在修習成就的聲聞、菩薩行中,是相應不離的,稱為 • 『止觀雙修』, • 『定慧均等』。

  3. 禪定之異名 (P.3) • 禪(靜慮):唯限於初禪~四禪 • 三昧:平等持心、內心保持平衡的狀態 • 三摩缽底:從平等持心到達定境(等至) • 三摩哂多:依定引生身心安和平等(等引) • 心一境性 • 現法樂住 • 解脫:八解脫

  4. 修定的動機與前提 (P.2) • 動機:1、對治欲樂,2、散亂 • 欲界特有的煩惱:欲貪、瞋恚 • 前提:1、依於慈心,2、淨戒

  5. 修定之目的(聲聞人)(P.2) • 1、現法樂住:現生身心之明淨、輕安 • 2、殊勝知見:修光明想、淨想、得神通 • 3、得分別慧:生活中有定的餘勢 • 4、漏盡解脫

  6. 定的種類(P.4~5) • 四禪八定:初禪、二禪……無所有處、有頂 • 二甘露門:不淨、數息 • 三度門:不淨、數息、界分別 • 五停心觀:不淨(貪) 、慈悲(瞋)、數息(尋思) 界分別(我慢)、緣起(愚癡)

  7. 《大乘義章》卷12(T44,697c9-16): • 名字是何?一、不淨觀,二、慈悲觀,三、因緣觀,四、界分別觀,五、安那般那觀。此五,經中名五度門,亦曰停心。 • 言度門者,度是出離至到之義,修此五觀能出貪等五種煩惱到涅槃處,故名為度;又斷煩惱度離生死亦名為度。通人趣入,因之為門。 • 言停心者,停是息止安住之義,息離貪等制意住於不淨等法,故曰停心。

  8. 所緣─修定的對象(P.8) • 二大原則: • 1、能淨治惑障:五種淨行所緣 (五停心) • 2、契順於正理:五種善巧所緣 蘊、界、處、緣起、處非處(善惡業果)

  9. 不淨觀(P.5) • 九想觀:無識不淨觀 (青瘀、膿爛……散壞) 死屍 • 三十二身分:有識不淨觀 自己或他人身體的不淨

  10. 白骨相

  11. 持息念/安般/出入息 (P.5~6) • 將心安放在鼻孔與上嘴唇之間的人中, 專注正在經過這區域的呼吸。 (P.25) • 錯誤的出入息:風,喘,氣 • 正確的出入息:息

  12. 持息念(P.5) • 六妙門: • 1、數,2、隨,3、止。───修定 • 4、觀,5、還,6、淨。───修慧

  13. 十六特勝: (P.5) 身:1、出入息長。2、出入息短。 3、覺息遍身。4、除身行。(大念處經) 受:5、覺喜。6、樂。7、心行。8、除心行。 心:9、覺心。10、令心喜。11、令心定。 12、令心解脫。 法:13、觀無常。14、觀斷。15、觀離欲。 16、觀滅。

  14. 四無量心(P.6) • 1、慈:願人得樂 • 2、悲:拔眾生苦 • 3、喜:同情他人的喜樂 • 4、捨:心住平等,怨親無別,遠離貪、瞋

  15. 悲愍相

  16. 七依定,修發真實慧(P.6) • 依七種定而修發真實慧: • 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 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 • 「未到定」(唯初禪近分) • 「靜慮中間」

  17. 修習止觀之次第(P.10~11) • 『增支部』分為四類: • 一、修止而後修觀 • 二、修觀而後修止 • 三、止觀俱修 • 四、掉舉心重的,在止觀中特重於修止

  18. 修定的方法(P.9) • 1、調身:身體要平穩正直,舒適安和 • 2、調息:呼吸自然,不可造作 • 3、調心:心繫於所緣,離五蓋 • 五蓋:欲貪、瞋恚、惛沈、掉舉、疑

  19. 平衡五根(P.25) • 第一組: • 1、信根:深信禪法能提昇定力,證得禪那 • 2、慧根:是指認識正確的修行方法 • 第二組: • 3、定根:使心專一於氣息 • 4、精進根:背後推動策勵的力量 • 5、念根:調和這兩組 (治五蓋)

  20. 平衡七覺支(P.26) • 1、擇法:清楚地了知氣息 • 2、精進:努力於覺知氣息 • 3、 喜:對氣息感到興趣與歡喜 • 當內心傾向於懈怠或昏沉時,正念要立刻覺察,並且加強擇法、精進、喜這三覺支,以便將不活躍的心策勵起來

  21. 4、輕安:內心保持寬鬆舒坦 • 5、 定:一心專注於氣息 • 6、 捨:平等中道,不憂不喜,不執得失 • 當內心傾向於掉舉或浮躁時,正念要立刻覺察,並且加強輕安、定、捨這三覺支,以便將太活躍的心抑制下去 • 7、念:平衡兩組(治五蓋) ,心調整到恰好,不浮也不沉,能夠穩定地向前進展

  22. 定之階段(P.9) • 1、漸離於分別(約分別說): 有尋.有伺(初禪)→ 無尋.有伺(中間定)→ 無尋.無伺(二禪以上)→ • 2、苦樂次第盡(約情緒說): 離生喜樂地(初禪) →定生喜樂地 → 離喜妙樂地 →捨念清淨地(四禪)

  23. 四禪之禪支(P.10、18) • 初禪五支: • 1. 尋:尋求專注、接觸、引導其心於所緣 • 2. 伺:伺察,數數思維、令心繼續於所緣 • 3. 喜:脫離五蓋,身心喜悅,喜後輕安 • 4. 樂:輕安而後得樂 • 5.一心:樂成熟時,得定 (剎那、近行、安止三種定 )

  24. 定的成就(P.19) • 尋、伺傾於所緣; • 繼而喜生起,而輕安,而安樂;(身心) • 有樂者,繼得心定(心一境性); • 次第生五禪支,同一所緣中保持平等正直

  25. 尋伺所緣讓喜生起獲身輕安及心輕安繼而安樂心住一境尋伺所緣讓喜生起獲身輕安及心輕安繼而安樂心住一境

  26. 五過失 及八斷行(P.12~13)

  27. 九住心(P.14~15)

  28. 大乘的禪、三昧等(P.6~7) • 《般若波羅蜜》〈摩訶衍義品〉中, • 略說則有一百八三昧: (1)首楞嚴三昧,乃至(108)虛空不著不染三昧 • 廣說則無量三昧。

  29. 大乘修定之目的(P.2) • 1、引發身心輕安 • 2、引發神通等功德 • 3、能深入勝義 • 4、作饒益眾生的種種事業 (不共二乘)

  30. 大乘定學之特色(P.7) • 1、菩提心相應 • 2、方便力──入禪而不為禪力所拘 • 3、大悲心──教他人入禪 • 4、無所得般若相應

  31. 大乘的念佛法門(P.11)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