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87 Views
环境人口容量. 1999 年 10 月 12 日,世界人口达到 60 亿。 据美国人口咨询社预测: 2020 年,世界人口会达到 80 亿 2046 年,世界人口会突破 100 亿.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1 、概念. ( 1 ) 简单定义: 就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 最大人口数 ,也称为环境承载力。. ( 2 ) 精确定义: 是指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 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 人. 森林. 古代. 森林. 人. 近代. 森林. 现代.
E N D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 据美国人口咨询社预测: 2020年,世界人口会达到80亿 2046年,世界人口会突破100亿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1、概念 (1)简单定义:就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也称为环境承载力。 (2)精确定义:是指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 森林 古代 森林 人 近代 森林 现代 人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1、概念 2、影响因素 这些漫画的深刻寓意是什么?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资料一: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康熙初年,有记载的人口为1900万,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出现了。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吃粮少吃肉的生活习惯等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资料一: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康熙初年,有记载的人口为1900万,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出现了。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吃粮少吃肉的生活习惯等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资料二:目前,有些工业化历史较早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已基本上用完了本国的矿物资源,而不得不完全依赖进口,钢铁生产国日本和意大利的铁矿石也已完全依赖进口。 资料三:农业社会每个人只需要几千克铜铁制作简单的农具和生活用具,直至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贫苦农民依然如此;工业社会对矿物资源的需求却大得多,20世纪70年代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年要消费钢铁9.4吨、有色金属6吨、砂石3.55吨、水泥227千克、黏土91千克、盐91千克。 阅读上述材料,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5、根据以上材料及问题概括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中国人若是有少吃粮多吃肉的生活习惯,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可能会怎样变化? 3、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如果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其环境承载量会有何变化? 4、全球所有国家到达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的消费水平,环境会有何变化? 1、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天中国的13亿人口?
资源状况 科技水平 消费水平 开放程度 环境人口容量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1、概念 2、影响因素 问题: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个因素是首要因素? 答: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发程度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其中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二、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 1、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2、合理容量 合理容量是指保证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最大(高)人口数量; 环境合理容量是指最适宜人口数量。 两者都具较大的不确定性。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二、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1、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2、合理容量 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 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大大超 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介于悲观者与乐观者之间,许多人认为地球环 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一、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二、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1、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2、合理容量 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 控制在16亿左右
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该怎么办? 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走上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轨道。 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尤以耕地和淡水与人口的矛盾突出。
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有关问题: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回答有关问题: B A C 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 D 1、图中A因素表示,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该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的变化。 3、图中C因素表示,对环境容量产生较大影响。 4、图中D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