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540 Views
残疾预防工作现状 及对策. 傅克礼 研究员 2007 年 9 月 北京. 1. 制定相关政策,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预防工作 。. 我国政府出台预防出生缺陷和减少残疾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连续四个五年计划将残疾预防纳入 《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 》 。. 《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 《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 2002 年 7 月,中国残联与卫生部共同制定 《 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 2002 - 2010 ) 》 。. 2. 组织开展残疾儿童抽样调查。.
E N D
残疾预防工作现状及对策 傅克礼研究员 2007年9月 北京
1.制定相关政策,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预防工作 。 我国政府出台预防出生缺陷和减少残疾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连续四个五年计划将残疾预防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政府连续四个五年计划将残疾预防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 2002年7月,中国残联与卫生部共同制定《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
2.组织开展残疾儿童抽样调查。 • 2001年,中国残联与卫生部、公安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组织了中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 • 2004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 现患率1.362%,约139.5万;年平均发现率1.946‰,每年新增0-6岁残疾儿童19.9万。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0-6岁残疾儿童情况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岁残疾儿童现患率1.69%,约167.8万。
3.加强补碘宣传教育,预防因碘缺乏造成的智力残疾。3.加强补碘宣传教育,预防因碘缺乏造成的智力残疾。 • 自“八五”以来,国家将预防因碘缺乏造成的智力残疾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 。 • 中国残联积极与相关部门共同开展补碘宣传教育,预防因碘缺乏造成的智力残疾。
中国残联每年编印一些宣传材料(宣传册、折页、宣传画等),下发各地。中国残联每年编印一些宣传材料(宣传册、折页、宣传画等),下发各地。
4.开展宣传教育,普及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的知识。4.开展宣传教育,普及预防出生缺陷和残疾的知识。 • 2004年,中国残联与卫生部、妇儿工委共同开展 “尊重生命尊重爱——婚前医学检查知识宣传教育普及活动”。 • 2006年9月,中国残联与卫生部、妇儿工委共同启动“健康宝宝、幸福家庭”——预防出生缺陷系列宣传活动。
5.开展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训练,逐步完善早期康复工作体系。5.开展残疾儿童早期康复训练,逐步完善早期康复工作体系。 • 建立各级聋儿康复机构1682个,对26.4万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训练。 • 对11.8万名智力残疾儿童和5.2万名脑瘫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 “十一五”期间,将在全国31个城市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试点工作。 • 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和康复救助项目,为贫困地区白内障儿童、肢体残疾儿童实施复明和矫治手术、为贫困残疾儿童配发用品用具等 。
6.开展试点,探索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模式。 • 北京、天津 、广东等地卫生与残联部门共同合作,探索0-6岁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模式 。 • 广东省着手<残疾儿童义务康复条例>
中国残联——瑞典政府智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合作项目。中国残联——瑞典政府智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合作项目。
当前存在的问题 • 全国范围的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工作体系尚未建立。 •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全国每年有近100万出生缺陷儿童发生。 • 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实施早期干预措施,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儿的发生。 • 全国范围内缺乏残疾儿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康复训练之间的“绿色通道”,三级预防工作明显滞后于一级和二级预防工作。
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居高不下 出生缺陷 51.2‰ 染色体病 3.3‰ 单基因病 10.0‰ 先天畸形 36.3‰ 其他 1.6‰ • March of Dimes(2006)
严重出生缺陷的后果 20%其他 40%死于 5岁之前 40%发展 成为残疾 March of Dime ( 2006)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当前残疾儿童的康复服务需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当前残疾儿童的康复服务需求。 • 残疾儿童的康复状况与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 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体系、服务网络尚不健全,技术服务能力不足; • 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匮乏,收训人数有限,康复训练水平参差不齐,训练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科学规范; • 残疾儿童康复人才队伍数量不足,康复人员专业化程度低,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残 疾 发 生 水 平 和 规 模 预期寿命 死亡率下降 社 会 经 济 转 型 人口转变 人口老龄化 生育率下降 慢性疾病 意外伤害增加 传染病下降 健康转变 健康危险因素的变化 营养、 职业危害、 生活方式等 工作和生活方式转变 社会经济转型、健康转变、人口转变 与残疾发生水平和规模
2000年中国部分城市和农村人口死因构成(%)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
残疾发生的原因 • 遗传和发育因素 • 外伤和疾病因素 • 环境和行为因素 • 三者交互作用造成先天性和后天性残疾。
先天性残疾与获得性残疾的致残原因 发育缺陷非遗传性残疾 获得性残疾 先天性残疾 遗传性残疾
全球致残因素比例 • 先天或产期(出生)障碍:18% • 传染病:23% • 非传染性身体和精神疾病:36% • 外伤和损伤:17%
残疾预防-康复预防 • 一级预防: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损的发生(可减少70%残疾发生率) • 二级预防: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可减少10%-20%残疾发生率) • 三级预防:残疾出现后采取措施预防残障。
一级预防 • 免疫接种 • 健康咨询指导 • 预防保健 • 健康生活方式 • 提倡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 • 安全防护预防意外伤害 • 环境保护。
二级预防 • 残疾早期筛查 • 定期健康体检 • 控制危险因素 •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 早期医疗干预 • 早期康复治疗。
三级预防 • 康复功能训练 • 使用假肢、矫形器及辅助功能性用品用具 • 康复咨询 • 支持性医疗护理 • 开展必要的矫形手术。
公众宣传教育 针对雷区、工矿地区、铁路公路沿线等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截肢预防宣传 致残疾性非传染病预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鼓励全民健身活动 制作发放残疾预防宣传画、系列读物、音像制品 防止和控制交通、职业意外伤害 公众宣传教育 开展主题宣传 预防环境和营养性因素致残疾 拍摄专题片/制作公益广告/组织深度报道等 开展主题知识竞赛 环境与残疾预防 控制遗传病、先天缺陷、先天残疾 预防控制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知识竞赛 优生优育,控制出生缺陷和残疾知识竞赛
脑瘫儿童早期干预 举办筛查基本知识培训; 编写教材,举办引导式教育培训班; 开展引导式教育试点; 培训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和残联康复管理人员 建立脑瘫及高危新生儿定期追踪随访制度;对1个月至6岁的脑瘫及高危儿童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开展早期干预 脑瘫儿童筛查 为50个试点地区培训技术人员 提供康复医疗、护理、家庭康复指导、养护等咨询、转介服务 筛选2000名脑瘫儿童进行引导式教育训练 分析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的方法,观察疗效,探讨降低脑瘫发生率和减轻脑瘫伤残程度的有效途径
建立健全残疾预防体系 • 制定和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建立综合性、社会化预防和控制网络,形成信息准确、方法科学、管理完善、监控有效的残疾预防机制。 • 广泛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 •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注重精神残疾预防,做好补碘、改水等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等措施,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 制定国家残疾标准,建立残疾报告制度,加强信息收集、监测和研究。 • 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公众残疾预防意识。 •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中发[2008]7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
谢 谢! FROM RESEARCH TO ACTION 从研究到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