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663 Views
形势. 与. 美伊关系背景下的伊朗核问题. 政策.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2012 年 02 月. 奥巴马:外交解决伊核仍有机会. 伊朗概况. 美伊关系的历史演变. 伊朗核问题主要事件. 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中国政府对伊朗核问题的立场. 伊朗概况. 一、伊朗概况. 国名: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独立日: 4 月 1 日( 1979 年) 国庆日: 2 月 11 日( 1979 年) 国花:玫瑰花. 一、伊朗概况.
E N D
形势 与 美伊关系背景下的伊朗核问题 政策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2012年02月
伊朗概况 美伊关系的历史演变 伊朗核问题主要事件 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中国政府对伊朗核问题的立场
一、伊朗概况 国名: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独立日:4月1日(1979年) 国庆日:2月11日(1979年) 国花:玫瑰花
一、伊朗概况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7∶4。由绿、白、红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白色横条正中,镶嵌着红色的伊朗国徽图案。白色与绿色、红色交接处,分别用阿拉伯文写着“真主伟大”,上下各11句,共22句。这是为纪念伊斯兰革命胜利日——公元1979年2月11日,伊斯兰教太阳历为11月22日。绿色代表农业,象征生命和希望;白色象征神圣与纯洁;红色表示伊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国旗
一、伊朗概况 由四弯新月、一把宝剑和一本古兰经组成。新月象征宗教——伊斯兰教;古兰经位于顶端,象征伊斯兰教高于一切,是共和国行为准则的依据;宝剑象征坚定与力量。四弯新月和古兰经书本组成阿拉伯文的“安拉”(真主);而整个图案呈圆形,象征地球,表示“安拉”的伊斯兰思想遍及全球。 国徽
一、伊朗概况 164.5平方公里; 6869万人,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 首都:德黑兰(tehran),人口1100万
一、伊朗概况 伊朗最高领袖—— 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 伊朗总统——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二、美伊关系的历史演变 1、1979年伊斯兰革命:美伊从主仆关系走向敌对关系 在巴列维国王统治时期(1925~1979),美伊政府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从罗斯福到卡特等美国历届政府都对伊朗给予了特别关注。 伊朗与沙特被美国视为推行“双柱战略”的支柱,发挥地区警察的作用。 巴列维(右)在核专家的陪同下视察核设施。
二、美伊关系的历史演变 1、1979年伊斯兰革命:美伊从主仆关系走向敌对关系 1979年“伊朗人质事件”(当时革命卫队攻入美国驻德黑兰使馆,把52名美国公民扣为人质长达15个月之久)使两国走上了对立的道路。 1979年11月4日,伊朗男女学生占领了美国大使馆。
二、美伊关系的历史演变 2、1993—1997:美伊之间的遏制与反遏制 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将两伊作为对美在中东海湾的利益和地区安全的主要威胁,对伊朗和伊拉克实行“双重遏制”政策。其实质是要通过美国的军事力量及其盟国的支持,同时遏制伊拉克和伊朗,从而确保美国及其盟国所需要的石油供应和海上石油运输通道的安全,以及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权。 杰斐逊·克林顿1993年-2001年任美国总统
二、美伊关系的历史演变 2、1993—1997:美伊之间的遏制与反遏制 在经济上逐渐强化对伊朗的制裁; 在政治上企图颠覆伊朗现政权; 在军事上对伊朗实行威胁与遏制政策。 杰斐逊·克林顿1993年-2001年任美国总统
二、美伊关系的历史演变 3、1997—2001:短暂的缓和与对话 美伊关系出现了短暂的缓和与对话。一方面美国对“双重遏制”政策作了一定的调整,转向重点遏制伊拉克,对伊朗奉行“遏制加接触”战略;另一方面,哈塔米当选新一届伊朗总统后,采取了务实、温和的对外政策,调整了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政策。 赛义德·穆罕默德·哈塔米1997年-2005年任伊朗总统
二、美伊关系的历史演变 4、“邪恶轴心论”出台:美伊关系不断恶化 “9·11”之后,美国将恐怖主义视作对美国安全的最大威胁,把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确保美国本土安全放在其全球安全战略的首位。 乔治·沃克·布什2001年-2008年任美国总统
二、美伊关系的历史演变 4、“邪恶轴心论”出台:美伊关系不断恶化 在核问题上,内贾德强调伊朗拥有掌握和利用民用核技术的权利。他表示要坚决维护伊朗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决不屈服于外来压力,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他同时表示,伊朗没有研制核武器的企图,并愿意与欧盟通过真诚的对话来解决矛盾和分歧。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2005年-今任美国总统
二、美伊关系的历史演变 5、奥巴马政府的政策“调整” 奥巴马在执政初期, 试图改变布什时期美国与伊朗之间的敌对态势,对伊朗实施了积极接触的政策。但,奥巴马趋向缓和的调整遭遇了国内外各种因素的挑战。在伊朗大选危机、美国国会坚持对伊朗实施制裁等因素的压力下,奥巴马逐渐回归到对伊强硬的姿态, 并重新运用制裁这个工具遏制伊朗。 贝拉克·奥巴马2009年-今任美国总统
三、伊朗核问题主要事件 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开端) 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并采取“遏制”政策(转折) 2002年8月,伊朗核设施被媒体披露;2004年,美国公布7张伊朗核基地照片(披露) 2003年10月,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暂停)
三、伊朗核问题主要事件 2005年8月,伊朗恢复了铀浓缩活动;2006年1月,伊朗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恢复) 2006年2月,伊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同年12月,安理会通过制裁伊朗草案(制裁) 2007年4月,伊朗已有能力进行“工业规模”核燃料生产;2009年4月,伊朗首座核燃料工厂落成;2010年2月,伊朗生产出第一批纯度为20%的浓缩铀。(对抗) 安理会先后四次通过决议制裁伊朗(应对)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1、伊朗发展核计划的原因 伊朗面临着非常危险的地缘政治环境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1、伊朗发展核计划的原因 伊朗的国家政权时刻受到美国的极大威胁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1、伊朗发展核计划的原因 伊朗想要恢复自身的辉煌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1、伊朗发展核计划的原因 国际上的现实给予伊朗重要的启示 伊朗认为: • 萨达姆政权之所以倒台,主要是由于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尤其是核武器 •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拥有了核武器之后,国际社会无可奈何,仅仅是谴责而已 • 朝鲜也由于核试验“抬高了谈判的筹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2、美国对待伊朗核问题的战略图谋 不征服伊朗,何谈改造中东?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2、美国对待伊朗核问题的战略图谋 控制伊朗潜力巨大的石油等资源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2、美国对待伊朗核问题的战略图谋 控制重要的西亚战略咽喉要道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2、美国对待伊朗核问题的战略图谋 力挺中东盟友以色列,削弱阿拉伯穆斯林世界 • 1948年5月14日与美国建交。两国有着特殊的战略盟友关系,美每年向以提供大约3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2007年7月,美国宣布将在未来10年内向以色列提供3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 伊朗宗教领袖不仅牢牢控制着本国,而且对其它海湾国家的什叶派穆斯林也有巨大的号召力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政策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3、美国和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 2003年以后,美国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并以武力相要挟。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政策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3、美国和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 联合欧盟,由欧盟从中斡旋 美欧双方都坚决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这样,他们可以采取共同的战术手段来解决这个棘手问题了。这样,即便美国不出面,欧洲国家在谈判的时候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政策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3、美国和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 向俄罗斯施压,使其放弃与伊朗合作 2003年5月,在美俄首脑会晤布什与普京公开就此问题争论,布什就俄援建伊朗布什尔核电站问题向普京公开发出警告。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政策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3、美国和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 向俄罗斯施压,使其放弃与伊朗合作 2003年6月,俄原子能部长鲁缅采夫(右)重申,俄不会放弃帮助伊朗建设布什尔核电站,但事隔三个月后,在对待伊朗的问题上俄罗斯的态度却有了微妙的变化……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政策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3、美国和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 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对伊制裁 • 2006年7月31日,安理会通过第1696号决议; • 2006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737号决议; • 2007年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有关伊朗核问题的第1747号决议。 • 2010年6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第1929号决议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政策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3、美国和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 直接针对伊朗:批评、警告、威胁 “亚伯拉罕·林肯”号 “卡尔·文森”号 目前,美在海湾地区部署了包括“亚伯拉罕·林肯”号和“卡尔·文森”号的两个航母战斗群。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3、美国和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 伊朗的应对措施 通过强调自己的权利,坚持基本立场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3、美国和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 伊朗的应对措施 以多边框架谈判为基础,缓解来自美国的压力 伊朗与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和中国)核谈判 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合作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3、美国和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 伊朗的应对措施 利用“能源武器”分化美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3、美国和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博弈 伊朗的应对措施 发展壮大自己以应对美国的军事打击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4、伊朗核问题的本质 伊朗核问题的本质归根到底是美国和伊朗的关系问题,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5、伊朗与西方近期的摩擦 2011年11月21日 • 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分别于当地时间11月21日宣布加大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伊朗方面回应称,制裁将造成“双输”局面。此外,伊朗抵制了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的中东无核武论坛。 11月21日,伊朗贸易和工业部长加赞法里表示,西方的制裁是“双输游戏” 11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财长盖特纳宣布了针对伊朗的新制裁措施。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5、伊朗与西方近期的摩擦 2011年11月29日 • 伊朗示威者11月29日冲进位于德黑兰市中心的英国驻伊大使馆,打碎使馆玻璃并焚烧英国国旗。11月30日英国开始撤回英国驻伊使馆工作人员,并驱逐全部伊朗外交人员出境。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5、伊朗与西方近期的摩擦 2011年12月1日 • 欧盟外长会1日决定扩大对伊朗的制裁,又有143家企业和37名个人被列入制裁清单。美国参议院1日晚全票通过对伊朗执行严厉经济制裁的决定,旨在切断伊朗中央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的联系。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5、伊朗与西方近期的摩擦 2011年12月4日 • 伊朗军队在东部靠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击落一架RQ-170型“哨兵”式美制无人侦察机。奥巴马12日公开承认一架美军无人机落入伊朗之手,并向伊朗索要遭到拒绝。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5、伊朗与西方近期的摩擦 2011年12月13日 • 伊朗议会议员、国家安全与对外关系委员会成员帕尔维兹•索鲁里13日说,伊朗不久将在霍尔木兹海峡举行军演,此次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演练伊朗军队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能力。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5、伊朗与西方近期的摩擦 2011年12月24日 • 伊朗海军开始举行为期10天、代号为“守卫90”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演习将从霍尔木兹海峡开始,向东越过阿曼湾,直至亚丁湾和印度洋北部公海,演习区域跨越2000多公里。伊朗海军将在演习中测试多种型号的导弹、鱼雷等国产新型武器装备。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5、伊朗与西方近期的摩擦 2012年1月23日 • 欧盟决定对伊朗石油禁运,同时针对伊朗中央银行等机构出台一揽子经济制裁方案。伊朗再次威胁封闭霍尔木兹海峡。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5、伊朗与西方近期的摩擦 2012年1月25日 • 伊朗议会能源委员会成员苏丹尼说,伊朗议会正在考虑停止向欧盟供油。伊朗议会部分议员正寻求通过一项提案,根据该提案,所有同意制裁伊朗石油出口的欧洲国家将无法从伊朗购买“一滴原油”。
四、美伊关系主要问题分析 5、伊朗与西方近期的摩擦 2012年2月15日 • 伊朗把首批国产核燃料棒填充到其研究性核反应堆内,而且宣布已经成功造出了提炼高纯度铀元素的第四代铀浓缩离心机及生产出用于其核反应堆的核燃料板。另外,有关提炼纯度为20%铀浓缩的活动也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