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 Ⅰ 型胶原修饰的 PLGA 微球支架在骨质疏松部位成骨的研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 Ⅰ 型胶原修饰的 PLGA 微球支架在骨质疏松部位成骨的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于峥嵘 李淳德 朱天岳 刘宪义 孙浩林 杨昕. 研究背景. 骨质疏松症( OP ) — 影响人类健康第四大疾病 新鲜脊柱压缩骨折治疗方法 PVP PKP OP— 干细胞( MSCs )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下降 PLGA(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 微球 - 骨组织工程材料 Ⅰ 型胶原 - 骨组织重要的细胞外基质 BMSCs 复合 PLGA 微球支架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骨折无相关报道. 研究方法. 三月龄雌性未孕 SD 大鼠 40 只去势.

tyrell
Download Presentation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 Ⅰ 型胶原修饰的 PLGA 微球支架在骨质疏松部位成骨的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Ⅰ型胶原修饰的PLGA微球支架在骨质疏松部位成骨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Ⅰ型胶原修饰的PLGA微球支架在骨质疏松部位成骨的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于峥嵘 李淳德 朱天岳 刘宪义 孙浩林 杨昕

  2. 研究背景 • 骨质疏松症(OP)—影响人类健康第四大疾病 • 新鲜脊柱压缩骨折治疗方法 • PVP • PKP • OP—干细胞(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下降 • PLGA(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微球-骨组织工程材料 • Ⅰ型胶原-骨组织重要的细胞外基质 • BMSCs复合PLGA微球支架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骨折无相关报道

  3. 研究方法 三月龄雌性未孕SD大鼠40只去势 术后三个月,随机分为对照组、PBS组、Cell组、MS组、Cell+MS五组于股骨粗隆间注入不同材料 术后4周、12周各处死20只。测定骨密度和形态计量学参数(Micro CT) 了解手术部位骨密度和骨结构变化情况 BMSCs复合I型胶原修饰的PLGA微球支架注射到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粗隆间了解术后骨质情况

  4. 扫描电镜(SEM)观察PLGA微球支架结构 研究结果 未经I型胶原修饰的PLGA微球支架(左×50,右×500) I型胶原修饰的PLGA微球支架(左×50,右×500)

  5. 微球支架与BMSCs共同培养14天(SEM) 未处理的PLGA微球(左×200,右×500) I型胶原处理的PLGA微球(左×200,右×500)

  6. 微球支架与BMSCs共同培养14天 FDA-PI染色(免疫荧光显微镜 ×100) 未处理的PLGA微球 I型胶原修饰的PLGA微球

  7. BMSCs与I型胶原修饰的PLGA微球支架共同培养7天扫描电镜(左图:×50,右图:×1000)BMSCs与I型胶原修饰的PLGA微球支架共同培养7天扫描电镜(左图:×50,右图:×1000)

  8. 不同组间动物术后1个月股骨粗隆间骨密度的比较不同组间动物术后1个月股骨粗隆间骨密度的比较 ( )

  9. 股骨粗隆间注入材料后1个月Micro CT • 上图从左至右为对照组、PBS组和Cell组 • 下图从左至右为MS组和Cell+MS组

  10. 不同组间动物术后1个月股骨粗隆间骨小梁组织形态学的比较不同组间动物术后1个月股骨粗隆间骨小梁组织形态学的比较 ( )

  11. 术后1个月骨小梁厚度(Tb.Th)组间比较(P值) **P<0.01

  12. 术后1个月骨小梁面积百分比(%Tb.Ar) 组间比较(P值) *P<0.05

  13. 术后1个月骨小梁分离度(Tb.Sp)组间比较(P值) 正态性检验,方差不齐(P<0.05)采用KW法,任两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检验水准调整为0.05/10=0.005

  14. 不同组间动物术后3个月股骨粗隆间骨密度的比较不同组间动物术后3个月股骨粗隆间骨密度的比较 ( )

  15. 术后3个月骨密度(BMD)组间比较(P值) *P<0.05,**P<0.01

  16. 股骨粗隆间注入材料后3个月Micro CT • 上图从左至右为对照组、PBS组和Cell组 • 下图从左至右为MS组和Cell+MS组

  17. 不同组间动物术后3个月股骨粗隆间骨小梁组织形态学的比较不同组间动物术后3个月股骨粗隆间骨小梁组织形态学的比较 ( )

  18. 术后3个月骨小梁厚度(Tb.Th)组间比较(P值) ** P<0.01

  19. 术后3个月骨小梁面积百分比(%Tb.Ar) 组间比较(P值) *P<0.05,**P<0.01

  20. 术后3个月骨小梁分离度(Tb.Sp)组间比较(P值) 正态性检验,方差不齐(P<0.05)采用KW法,任两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检验水准调整为0.05/10=0.005

  21. 讨论(一) • PLGA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机械强度、降解速度可调和可塑性。Ⅰ型胶原可改善材料亲水性,文献报道其有一定诱导干细胞成骨能力 本研究,PLGA支架中增添Ⅰ型胶原,增加亲水基团比例,BMSCs更容易在支架上粘附增殖

  22. 讨论(二) • 术后1个月Cell+MS组植入部位骨密度至少达到甚至超过假手术组水平 术后3个月Cell+MS、Cell或MS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骨质疏松部位骨密度,而Cell+MS能够更大程度提高骨密度

  23. 讨论(三) • 术后1个月Micro CT显示,Cell+MS组骨结构接近假手术组,优于其他组,说明Cell+MS能更快修复骨质疏松部位骨缺损 术后3个月Micro CT显示,Cell+MS组骨结构优于假手术组,说明Cell+MS一定程度上促进骨质疏松部位骨小梁改建,提高骨质量

  24. 小结 • BMSCs复合Ⅰ型胶原修饰的PLGA支架植入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粗隆间1个月时,能更快修复骨缺损,3个月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小梁改建,提高骨质量

  25.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