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713 Views
高血压. 叶 蔓. 王 影. 焦 媛. 张 楠. 郑结弟. 戴霁菲. 王志雷. 赵志强. 陈天宇. 王亚朋. 高血压是全球死亡的重要原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高血压每年导致全球 710 万 人死亡,占全部死亡人口 13 %, 亦是引致 62% 中风及 49% 心脏病发的主因。 据报告,到 2025 年,全球将有 15.6 亿 人口患有高血压。. 揭示中国重大健康危机. 2005 年,我国因血压升高导致 233 万人心血管病死亡! 2005 年,在死亡归因于高血压的心血管病患者中,城市人群占 84 万,农村高达 148 万。
E N D
高血压 叶 蔓 王 影 焦 媛 张 楠 郑结弟 戴霁菲 王志雷 赵志强 陈天宇 王亚朋
高血压是全球死亡的重要原因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高血压每年导致全球710万人死亡,占全部死亡人口13%,亦是引致62%中风及49%心脏病发的主因。 据报告,到2025年,全球将有15.6亿人口患有高血压。
揭示中国重大健康危机 2005年,我国因血压升高导致233万人心血管病死亡! 2005年,在死亡归因于高血压的心血管病患者中,城市人群占84万,农村高达148万。 我国高血压就诊人数占门诊慢性病就诊人数的首位,每年直接医疗费用约400亿元。
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特点 •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有北方高于南方、男性高于女性; • 农村高血压发病率正在快速上升,“城乡差别”明显减少; • 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趋势,年轻人群比老年人更明显。35岁至4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增长率男性为74%,女性为62%
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高血压:一种以动脉压增高为特征的疾病。 血压升高是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症状,晚期则表现为明显的多脏器疾病。
高血压诊断标准: 血压高≠高血压
高血压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 90%~95%,病程长,多出现脏器病变 高血压的分类 继发性高血压 5% ~10%是有疾病引起的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和家族聚集性 膳食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 体力活动 神经内分泌因素
遗传因素和家族聚集性 据调查,约有7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遗传素质,患者有明显的家族集聚性; 双亲 单亲 均无 子女患者 2-3倍 >1.5倍 1
膳食因素 钠离子的摄入 饮酒 肥胖
社会心理因素 精神长期紧张 失去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调控能力 大脑皮质功能失调 反复紧张 从事相应职业 当血管舒缩中枢产生持久的以收缩为主的兴奋时,可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升高
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并可以减少降压药物的剂量而维持降压效果。 神经内分泌因素: 细动脉的交感神经纤维兴奋性增强是高血压病发病的主要神经因素。
高血压的症状 • 1. 头晕和头痛是高血压最多见的脑部症状 • 2.烦躁、心悸 • 3.肢体麻木 (见于手指、足趾 ) • 4.腹痛 • 5.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
1. 头晕和头痛 血压降低太低 脑供血不足 头晕 长期高血压 高血压 脑动脉的搏动感↑ 脑组织形成冲击和振荡↑ 头晕
2.烦躁、心悸 左心室扩张 心肌缺血 心脏的负担加重 高血压 心肌肥厚 心律失常 胸闷心悸脾气、暴躁
3.肢体麻木 全身小动脉痉挛 血压波动或升高 动脉管腔变窄 胶体血液循环发生障碍 手足局部供血不足 肢体麻木
4.腹痛 高血压 肠系膜动脉硬化 局部血栓 缺血性肠病
5.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 高血压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引起的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Ⅱ 使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引起细小动脉 强烈收缩 钠离子、水潴留 增加血容量 血压升高
高血压产生原因--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着内向的钠、钾协同运转功能低下和钠泵抑制,使细胞内钠离子增多
高血压产生原因--交感神经活性增加 去甲肾上腺素 细小动脉平滑肌受体 细小动脉收缩或痉挛 血压升高
高血压产生的原因-肾脏因素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高血压产生原因--其他 1.受体比例异常: 心脏和血管的α和β受体数目和比例的异常 2.高胰岛素血症 ①胰岛素引起肾小管重吸收钠增加 ②胰岛素增强交感神经活性 ③胰岛素刺激H -Na 交换活性 ④胰岛素可刺激血管壁增厚,血管腔变窄
高血压产生原因--其他 3.血管扩张物质 内源性减压(扩血管)物质缺乏或功能降低可能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如:激肽-前列腺素系统功能缺陷,缓激肽释放减少,前列腺素(PG)类物质(如PGl2、PGF2和PGA2等)减少,均可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从而使血压升高。
高血压的病理变化 1.动脉系统病变 2.心脏病变 3.肾脏病变 4.脑的病变 5.视网膜病变
动脉系统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变 血压持续升高 外周阻力增大 心肌负荷增加 左心室代偿性肥大
心脏病变 心绞痛及心肌梗塞
肾脏病变 高血压时,由于入球动脉的玻璃样变性和肌型小动脉的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致病变区的肾小球缺血发生纤维化、硬化或玻璃样变性。
肉眼观: 双侧肾脏 对称性缩小,质地变硬,表面凸凹不平,称细颗粒状。
脑病变 (1)高血压脑病: 脑小动脉硬化 毛细血管 通透性增加 局部组织缺血 脑水肿 脑小动脉痉挛 (2)脑软化: 细小动脉痉挛、硬化,局部脑组织因缺血发生多数小坏死灶 。 镜下:质地疏松的筛网状病灶——胶质纤维修复。
脑病变 (3)脑出血 ① 脑血管细、小动脉硬化使血管壁变脆,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引起破裂性出血。 ② 血管壁弹性下降,局部膨出形成小动脉瘤和微小动脉瘤,当血压升高时,导致小动脉和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中央动脉发生细动脉硬化。眼底检查动静脉交叉处出现压痕。严重者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视力减退。
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治疗理念 三阶段:从血压达标→靶器官保护→降低心脑血管事件 。其中血压达标均是先决条件 。 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联合应用时,可相互抵消不良反应 。
常用的降压药物 • 利尿降压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氯噻酮、速尿等。 • 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利血平、降压灵、盐酸可乐定。 • 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β阻滞剂如心得安、氨酰心安、和美 多心安等;α阻滞剂如苯苄胺、α+β阻滞剂如柳氨苄心安 • 酶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 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 血管扩张剂:肼苯哒嗪、长压定、哌唑嗪、呱氰啶等。 • 神经节和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呱乙啶、酒石酸五甲呱啶等。 •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酮色林。
保持健康生活 •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 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康复治疗 • 气功疗法 • 太极拳 • 步行 • 医疗 • 体操按摩 • 自我按摩 • 理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