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新詩讀本心得報告

新詩讀本心得報告. 班級 :S104 座號 :32 姓名 : 黃嗣涵. 本書基本資料. 書名 : 台灣現代文學教程─新詩讀本 編者:蕭蕭、白靈 出版社 : 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版次 : 初版 ISBN:986-80441-9-7. 編者介紹. 蕭蕭 蕭蕭 , 本名蕭水順 , 彰化社頭人 , 一九四七年 , 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 , 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 現任南山中學教師 , 東吳大學講師 曾出版 < 悲涼 >,< 毫末天地 >,< 緣無緣 >,< 雲邊書 >,< 凝神 >, < 蕭蕭 , 世紀詩選 > 等詩集

tuvy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詩讀本心得報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詩讀本心得報告 班級:S104 座號:32 姓名:黃嗣涵

  2. 本書基本資料 • 書名:台灣現代文學教程─新詩讀本 • 編者:蕭蕭、白靈 • 出版社: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版次:初版 • ISBN:986-80441-9-7

  3. 編者介紹 • 蕭蕭 • 蕭蕭,本名蕭水順,彰化社頭人,一九四七年,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 • 現任南山中學教師,東吳大學講師 • 曾出版<悲涼>,<毫末天地>,<緣無緣>,<雲邊書>,<凝神>, <蕭蕭,世紀詩選>等詩集 • <鏡中鏡>,<燈下燈>,<現代詩學>,< 雲端之美人間之真>,等評論集 • <青少年詩話>,<現代詩遊戲>,<現代詩創作演練>,<中學生現代詩手冊>,等現代詩導讀性詩集

  4. 編者介紹 • 白靈 • 白靈,本名莊祖煌,福建惠安人,一九五一年生於萬華,美國新澤西州史蒂文斯理工學院化工碩士 • 現任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副教授、年度詩選評委 • 曾任<草根詩刊> 、 <台灣詩學季刊>主編,創辦「詩的聲光」 • 作品曾獲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等十餘獎項。 • 著有詩集六種、散文集兩種、詩論集三種。 並建置「白靈文學船」 、「象天堂」 、「詩的聲光」等網站

  5. 本書獲獎紀錄 • 本叢書榮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 教育改進計畫部分補助

  6. 內容大綱 • 《新詩讀本》是一冊敲叩新詩大門的選集,收錄從日據時代以來台灣多位詩人的重要作品,讓讀者見識到各新詩作家的詩作,不僅可以拓寬新詩界的眼界,每位作家各有各的獨到眼光和風格,讓人大開眼界。 • 本詩編入多位詩人的代表作,令人耳目一新,現代詩已脫離近體詩的規則與框架,以天馬行空的思考方式,再創另一巔峰。

  7. 佳句欣賞 1.灰髮人依次起座,僅有一人靠著椅背擊出煙斗來,含好 點了火  而不抽 只用拇指 環球擦拭 感覺 身在異國─(p.223) 2.解凍之前;那是銀河與星爆的邊緣 沙漠和大海濤......沸騰 枯竭、動盪與割裂(p.256) 3. 蜈蚣的毒液,荊棘的 蔭涼布滿了退潮後的顏色 斷橋以東是攤開的黑髮 我偽裝成疲倦的歸人 打著雙槳 划近這個彷彿陌生的河灣(p.260) 4. 綠油油青鯊鮫的長鞘,冷豔豔白純鋼的鋒刃,這是三尺半的長鋒 盈把可握的 是橢圓趁手的白鯊柄 熟黃銅的護手,  澄澄然燦燦然(p.281)

  8. 佳句欣賞 5.夕陽西下 樓蘭空自繁華 我的愛人孤獨的離去 遺我以       亙古的黑暗 和 亙古的甜蜜與悲悽(p.287) 6.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祂讓我們結一段塵緣(p.289) 7.不一樣的是眼光,我們同時目睹馬路兩旁,眾多腳步來來   往往 如果忘掉不同路向,我會答覆你 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p.389)

  9. 編者的圖片 • 左為蕭蕭,右為白靈

  10. 新詩欣賞(1) • 作品名:煮酒四論─論劍 • 作者:洛夫 • 拔劍迎風起 收劍天河亂 如今豪情不如昔 一夕只飲三百杯 請吧請吧,今夜趁我 興正濃 月正升 酒正溫 劍在鞘中作龍吟 當年我也曾 熟讀武當崑崙青城邛萊各種主義 苦練各家不傳之秘 朝在長江飲馬 幕宿峨嵋金鼎 某年的野店,我已炯炯目光 在十壁上鑿詩一首 策馬穿過二十四史 兼程趕往烏江去為項羽送葬 今日你不要以為我只是 一塊磨劍的石頭 只因老夫鋒芒盡斂? 也罷,看劍! 你微笑 以睫毛輕輕挾住一支射來的竹筷 選自<時間之傷>

  11. 作者介紹 • 洛夫,本姓莫,一九二八年生於湖南衡陽,淡水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 •   洛夫寫詩、譯詩、教詩、編詩歷四十餘年,著作甚豐,出版詩集《時間之傷》等廿二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四部,評論集《詩人之鏡》等四部。 • 洛夫寫作文類以詩為主,次及散文、評論和翻譯。他的主題多取材於生活感受,並寄情於天地萬物,尤其著重於對人生的深刻反思;主要風格在熔個人熱情、歷史意識、時代精神於一爐,透過特殊的冷雋的意象,表現出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對現實的深沉關注。

  12. 心得感想 • 劍是古代中國俠客的必備品,中國有大半個歷史劍舞出來的, 本詩 巧妙的運用,俠客的豪情壯志,並且將舞劍的動作生動的表現出來 以酒為陪襯物,述說著,酒喝到濃意處,將劍化身為一條正在呻吟的龍,再劍鞘內蠢蠢欲動。詩人想起年輕時熟之武林各大宗派的習武主義,更透過酒, 回想起自己如何苦練武術,以及自己對習武的熱衷。 詩中還加入武劍一等一的楚霸王項羽在烏江自刎的情節,作者將自己比喻成一顆磨過多少劍刃的磨劍石,說明自己的不甘願,以一句「今日你不要以為我只是 一塊磨劍的石頭 只因老夫鋒芒盡斂?」向蒼天吶喊。 我覺得本詩以多處的擬人化方式,不僅表現出劍的個性,更進一步的表現出作者本身對武術的熱愛與敬重。

  13. 新詩欣賞(2) • 作品名:按摩者 • 作者:林亨泰 • 他雖是瞎了眼 但卻沒有黑暗的夜間 當日沒有街衢沉靜的時候 是為了給誰聽呢? 好像牧羊神一樣 陶醉魚吹著蘆笛 但它的任務 卻是給走馬似的女人 消滅遊街後的腳痠 給過飽的富豪 按摩著多油的的大腹 給兇猛的打手 暢流那凝結著的血管 假如做得到 他要捏死這些惡魔 為了他是離開了一切的幸福 選自<林亨泰全集一>

  14. 作者介紹 • 林亨泰,一九二四年生,台灣彰化北斗人。筆名亨人、桓太。台中州北斗公學校暨高等科畢業,台北中學(今泰北中學)肄業,台北帝國大學附設熱帶醫學研究所「衛生技術人員短期養成所」結業,戰後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曾任教北斗中學、彰化高工。退休以後,歷任東海大學、中興大學、台中商專等兼任日文講師。 • 出版詩集,有《靈魂的產聲》(日文)、《長的咽喉》、《林亨泰詩集》、《爪痕集》、《跨不過的歷史》等。詩論集有《現代詩的基本精神》、《找尋現代詩的原點》、《見者之言》。教育論著《J‧S‧布魯那的教育理論》,譯有法國馬洛的《保羅‧梵樂希的方法序說》。呂興昌編有《林亨泰全集》十冊,已由彰化文化中心出版。

  15. 心得感想 • 本詩以強烈的對比手法,表現出貧富差距的嚴重,作者以視障者按摩師 為貧,顧客為富,的諷刺的手法,來描述下階層者的勞苦與辛酸。 本詩以第三人稱的觀點來描寫,雖然能找到這個工作對視障者已是極大的歡喜,但是他們與顧客間還是有著一種看不見的壓力,在兩者之間不停的圍繞著。 身受貧富差距之苦的人實在不少,作者以視障按摩業者的角度下去詮釋這樣貧富之間無形的鴻溝。 我覺得這首詩很直接的反映了現代「M」型化社會的問題,貧者愈,富者愈富的現象。作者更以一句「假如做得到 他要捏死這些惡魔 為了他是離開了一切的幸福」來描述他們對於平等的渴望,並嚴厲斥責那些大老闆無視於這些問題的態度,引人深思

  16. 新詩欣賞 • 作品名:越戰紀念碑 • 作者:非馬 • 一截大理石牆 二十六個字母 便把這麼多年輕的名字 嵌辱歷史 萬人塚中 一個踽踽獨行的老嫗 終於找到了 她的愛子 此刻他正緊閉雙眼 用顫悠悠的手指 沿著他冰冷的額頭 找那致命的傷口 選自張默等編<中現代文學大系1970─1989>

  17. 作者介紹 • 非馬﹐本名馬為義,1936年生於臺灣臺中市, 在原籍 廣東潮陽度過童年。臺北工專畢業,美國馬開大學機械碩士,威斯康辛大學核工博士。在美國阿岡國家實驗室從事能源研究工作多年,現已退休,專心從事寫作与藝術創作。曾任美國伊利諾州詩人協會會長。為芝加哥詩人俱樂部會員,臺灣《笠》詩社同仁,北美中華藝術家協會創會理事及國際華文詩人筆會主席團委員,《新大陸詩刊》、《東方雜志》、芝加哥華文寫作協會、中國詩歌翻譯研究中心、文學网站《詩天空》、《常青藤》、《文心社》、《北美楓》、《美華論壇》等顧問,《新詩界》及《國際漢詩》編委,《當代詩壇》編審,中國詩歌翻譯研究中心文學藝術作品大獎賽評委會主任等。著有詩集十四種,散文集一種及譯著多種。

  18. 心得感想 • 本詩描寫越戰時,死傷無數的情形,死去的官兵被在萬人塚中成了一具具發臭的屍體,他們為國而犧牲,卻又敗在政治利益的鬥爭下,碑文上寫著他們最後的歸屬─名字,這樣看似平凡卻又不平凡的幾個字母,足以讓他們認祖歸宗。  詩中更出現一個婦人的角色,戰戰兢兢的前來找自己已失去的愛子,他們是在炮火中死去,卻是國家間政治利益下的龐大犧牲品。  我覺得,這首詩不單僅僅是在針對越戰,作者是對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互相殘殺的愚蠢行為,以婦人的行為及心情,來喚醒全人類,為自身的利益而拼命,而犧牲的卻是諸國的無辜百姓們以及無故被推向死亡的官兵,他們儼然成了國家與國家間最會被利用的一步棋。

  19. 延伸閱讀 • 二魚文化出版(台灣現代文學教程系列) • 小說讀本(上) (下) • 散文讀本 • 報導文學讀本 • 當代文學讀本

  20. 資料來源 • http://www.2-fishes.com/Detail.aspx?BookID=E003&IndexID=01 • 圖片來源:www.yahoo.com.tw • www.mdu.edu.tw/~dcl/DCL/Faculty/Xiao/IndivTCW.html • http://dcc.ndhu.edu.tw/poemroad/luo-fu http://www.au.edu.tw/ox_view/edu/taiwan/meeting/g_5_8.htm • http://home.comcast.net/~wmarr9/biobig5.ht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