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第二章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第二章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目的 :为了帮助个体和人群安全摄入各种营养素,避免可能产生的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多的危害。 制订原则 :各个国家的营养学家根据有关营养素需要量的知识,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用于各个国家各年龄、性别及劳动、生理状态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 DRIs) ,并对如何使用这些参考值来评价膳食质量提出了建议(例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 ( 一 ) 营养素需要量的定义.

tul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目的:为了帮助个体和人群安全摄入各种营养素,避免可能产生的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多的危害。 制订原则:各个国家的营养学家根据有关营养素需要量的知识,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用于各个国家各年龄、性别及劳动、生理状态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并对如何使用这些参考值来评价膳食质量提出了建议(例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

  2. (一)营养素需要量的定义 机体为了维持适宜的营养状况在一段时间内平均每天必需“获得的”该营养素的最低量。适宜的营养状况就是指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并且能够维持这种状态。

  3. “获得的”营养素量: 食物中摄入的营养素量“膳食需要量” 指机体实际吸收的营养素量 “生理需要量” “良好的健康状态” : 饱和、亚临床缺乏、营养缺乏症

  4. 1.基础需要量:为预防临床可察知的功能损害所需要的营养素量,满足了这种需要,机体能够正常生长和繁育,但他们的组织内很少或没有此种营养素储存,所以短期的膳食供给不足就可能造成缺乏。1.基础需要量:为预防临床可察知的功能损害所需要的营养素量,满足了这种需要,机体能够正常生长和繁育,但他们的组织内很少或没有此种营养素储存,所以短期的膳食供给不足就可能造成缺乏。 2.储备需要量:维持组织中储存一定水平该营养素的需要量,这种储存可以在必要时用来满足机体的基础需要以免造成可察知的功能损害。 3.“预防出现临床缺乏症的需要”:如预防贫血对铁的需要。这是一个比基础需要量更低水平的需要。

  5. (二)人群营养素需要量分布的概率表达 某一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是通过测定人群内个体的需要量而获得的。由于生物学方面的差异,任何一组人群的需要量是个体需要量分布状态的表达。 为确定一个人群的营养素需要量,首先必须了解该群体中个体需要量的分布状态。如果资料充足,应尽可能以“平均需要量±标准差”来表示;

  6. 二、传统的营养素供给量及其发展 营养供给量则是着眼于膳食而提出的对特定人群的适宜摄取量。它是在生理需要量的基础上考虑了人群的安全率而制定的。 所谓安全率一般包括同一人群当中的个体差、应激等特殊情况下需要量的波动、食物的消化率、烹调损失以及各种食物因素和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并且还兼顾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实际问题,而提出的膳食中实际应该含有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量。因而膳食营养供给量略高于营养生理需要量,但对热能一般不主张再增高。

  7. 1、美国的推荐营养素供给量(RDAs) 1941年,为了保障士兵不得营养缺乏病,美国国家研究院(NRC)于制订了美国第一个推荐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s)。 美国国家研究院食物与营养委员会(FNB)的对RDAs进行了多次修订、再版,1989年第10版RDAs的发表,已经表现出了对预防慢性病的营养需要有所考虑了。

  8. 2、美国和加拿大合作发展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 • ①在RDAs应用方面需要对各个推荐值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并对怎样使用这些数值给予详细指导; • ②近年来对某些营养素的健康促进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RDA概念已不能涵盖这些观点; • ③对某些营养素和人群组的研究已积累了足够的新知识,提示RDAs需要更新和扩展。

  9. 3.欧洲国家的膳食营养素参考值 • 英国:1991年决定采用三个新的述语来表达不同水平的参考值: • 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表示一个人群平均的需要量; • 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eference nutrient intake,RNI)表示摄入量在此水平以上几乎可以肯定是适宜的; • 低营养素参考摄入量(low reference nutrient intake,LRNI)表示摄入量低于此水平几乎可以肯定对大多数个体是不适宜的。

  10. 4、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推荐营养素供给量(RDAs)4、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推荐营养素供给量(RDAs) • 1998年中国营养学会成立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专家委员会”及秘书组,着手制订工作。 • 2000年10月出版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

  11. 5、各国膳食营养素参考值的差异 • 在制定“推荐摄入量”的过程中,不同国家依据的资料各不相同。 • 制订推荐摄入量要从评估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为起点,加上变异性,生物利用率和不确定因子等诸多方面的估算。 • 最大的差异往往来自判断“适宜”所用的标准不同,例如预防缺乏病、满足代谢需要、保障组织储备、最大的生理作用(如酶活动)和降低慢性病的风险都是“适宜”的,但却不是同一水平的“适宜”。

  12. 第二节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 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定义 •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是在RDAs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包括4项内容: • 平均需要量(EAR) • 推荐摄入量(RNI) • 适宜摄入量(AI) •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13. 1.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 • EAR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数。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群体中半数个体的需要,而不能满足另外半数个体对该营养的需要。EAR是制订RNI的基础。

  14. 2.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 • 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的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 RNI=EAR+2SD • RNI=1.2×EAR

  15. 3.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AI) • 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 AI应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它是当某种营养素的个体需要量研究资料不足,没有办法计算出EAR,不能求得RNI时所采用的推荐摄入量水平,其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显著高于RNI,但也可以用作个体摄入量的目标,

  16.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 • 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似不致于损害健康,但并不表示达到这一水平可能是有益的,UL并不是一个建议的摄入水平。 • UL的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避免发生中毒。当摄入量超过UL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会增加。

  17. 5.DRIs与RDA的区别 • (1)DRIs不仅考虑到防止营养不足的需要,同时还考虑到降低慢性退行性疾病风险的需要; • (2)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多的概率是制定DRIs的基础性概念; • (3)当有可靠的资料说明过量摄入某种营养素对健康的不良影响时,就要建立该营养素的“最高可耐受摄入量”。 • (4)有些膳食成分可能不符合营养素的传统概念,但是具有一定的健康促进作用,如果已经具备充分的资料也应建立它的参考摄入量。

  18. 二、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制定 1.制定DRIs的资料来源 制定DRIs的资料来源包括动物实验研究资料、人体代谢研究资料、人群观测研究资料、随机性临床研究资料等四个方面。

  19. 2.特定人群营养素摄入量参考值的制定 • (1)制定婴儿适宜摄入量 0~6个月婴儿营养素AI的制定是根据计算的0~6个月婴儿从母乳中获得的营养素。 • (2)由成人资料外推至儿童青少年 • (3)由小婴儿的AI推算大婴儿的AI

  20. 三、营养素摄入不足或摄入过多的危险性

  21. 五、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 • 2000年10月出版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DRIs》。该书是一部系统论述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专著。 •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 • ①能量和蛋白质的参考摄入量及脂肪供能比;②常量和微量元素的RNIs或AIs; • ③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RNIs或AIs; • ④某些微量营养素的ULs; • ⑤蛋白质及某些微量营养素的EARs。

  22. 六、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在膳食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六、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在膳食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 • (一)应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评价个体和群体摄入量概述 • (二)应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评价个体摄入量 • 1.用平均摄入量(EAR)评价个体摄入量 • 2.用适宜摄入量(A1)评价个体摄入量 • 3.用最高可耐受摄入量(UL)评价个体摄入量

  23. (三)应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评价群体摄入量群体营养素摄入量(三)应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评价群体摄入量群体营养素摄入量 • 1.用平均需要量(EAR)评价群体营养素摄入量 (1)概率法 (2)平均需要量切点法 (3)对摄入量分布资料的调整 • 2.用适宜摄入量(A1)评估群体摄入量 • 3.用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评估群体摄入量

  24. 4.减少应用DRIs进行膳食评估的潜在误差 • (1)不宜用平均摄入量来评估人群摄入水平 • (2)不宜用RNI来评估人群摄入不足的流行 • (3)不宜用食物频数问卷资料评价人群摄入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