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01 Views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 商业银行的职能、类型、形式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商业银行与信用货币创造 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西方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职能、类型与形式. 商业银行的职能(重点) 1、信用中介 2、转化作用 3、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4、充当支付中介. 商业银行的作用(重点). 1、推动货币政策执行 2、对工商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 商业银行的类型(掌握). 职能分工模式 全能型模式.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掌握). 1、总分行制 2、单一银行制 3、持股公司制 4、连锁银行制.
E N D
第六章 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 商业银行的职能、类型、形式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商业银行与信用货币创造 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西方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职能、类型与形式 • 商业银行的职能(重点) • 1、信用中介 • 2、转化作用 3、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4、充当支付中介
商业银行的作用(重点) • 1、推动货币政策执行 • 2、对工商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
商业银行的类型(掌握) • 职能分工模式 • 全能型模式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掌握) • 1、总分行制 • 2、单一银行制 • 3、持股公司制 • 4、连锁银行制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重点节) • 负债业务:存款负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负债,银行资本。 • 资产业务:现金资产(库存现金、存放在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存放在同业的存款、托收中现金),信贷资产(按贷款主体,可分为单独贷款和联合贷款,按客体,可分为抵押放款和信用放款及票据贴现放款,按期限分,可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按贷款的用途,可分为投资贷款、商业贷款、消费贷款、农业贷款),投资(获取收益、降低风险、补充流动性需要)。
中间业务 • 1、结算业务(汇兑业务和信用证业务) • 2、承兑业务 • 3、代理业务(代收、代理买卖) • 4、信托业务 • 5、租赁业务(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
第三节:商业银行与信用货币创造(重点) • 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存款货币 • 三者之间的关系
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过程 • 依靠银行体系来完成 制约因素:法定存款准备金,提现率,超额准备率。
第四节: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掌握) • 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统一于商业银行的整个活动中。经营是银行经济活动的中心,重点在于资金的运用上,经营的特点是对外和对人。管理活动的重点在资金的管理上,管理的特点是对内和对事。
商业银行经营的方针 • 安全性方针:提高银行资本的实力,及时调整资产的结构,降低风险资产比重的办法来抵御风险。 • 流动性方针:三道防线。 • 盈利性方针 • 安全性是前提,流动性是条件,盈利性是目的。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 资产管理理论: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论;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 负债管理理论:使商业银行从负债方面解决了资产方面收益性和流动性之间的矛盾,改变了原先贷款规模被动地取决于存款的局面。这一理论的不足导致借短放长,提高了融资成本。 •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主流思想。
第五节:西方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 西方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商业银行的开业注册、存款经营、贷款经营、自有资本的运用与分配、监督与统计、破产与清算。 西方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形成与现状:形成原因:防止银行破产损害存款人的利益,并防止可能造成的社会和经济动荡。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