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349 Views
一、案例分析-国际收支. 一、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自 2001 年以来便持续“双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扩大。 2004 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 686.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50%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1106.6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0% ;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增长 2066.81 亿美元。 分析: 1 、从 《 国际收支平衡表 》 的各个帐户分析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2 、 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有何利弊?. “ 双顺差” 具体表现为: 1 、经常项目顺差规模快速增长
E N D
一、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自2001年以来便持续“双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686.59亿美元,同比增长5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10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10%;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增长2066.81亿美元。一、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自2001年以来便持续“双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经常项目实现顺差686.59亿美元,同比增长5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10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10%;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推动下,外汇储备增长2066.81亿美元。 • 分析: • 1、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个帐户分析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 2、 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有何利弊?
“双顺差”具体表现为: • 1、经常项目顺差规模快速增长 • (1)货物项下顺差规模较2003年上升。我国货物贸易顺差589.8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其中出口5933.93亿美元,进口5344.1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36%。 • (2)服务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2004年我国服务项下的收入与支出分别达到624.34亿美元和721.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30%。服务项下逆差呈现扩大趋势,达到96.99亿美元,同比增长13%。 • (3)收益项下逆差规模有所下降。2004年,我国收益项下收入205.44亿美元,同比增长28%。支出24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 • (4)经常转移项下流入增长较快。2004年,经常转移顺差规模达到228.98亿美元,同比增长30%,大大高于往年水平。其中,经常转移收入243.26亿美元,支出14.28亿美元。
2、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规模大幅上升 • 2004年资本与金融项目实现顺差1106.6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527.26亿美元的顺差规模增长110%。该项下的主要特点是: • (1)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有所增长。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549.3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 (2)证券投资项下顺差大幅上升。2004年,我国证券投资项下呈现196.90亿美元顺差,同比增长72%。其中,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资金净回流64.86亿美元,吸收境外证券投资资金132.03亿美元。 • (3)其它投资由逆差转顺差。2004年其它投资项下顺差379.08亿美元, 2003年该项为逆差58.82亿美元,原因主要是2003年末450亿美元国际储备注资记入其它投资借方(表现为资金流出)。
境外资本空前关注中国A股市场-资本帐户2006年开始外资银行可以从事人民币业务,资本帐户进一步开放境外资本空前关注中国A股市场-资本帐户2006年开始外资银行可以从事人民币业务,资本帐户进一步开放 • 1、人民币升值预期 • 2、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与完善 • 3、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 • 4、2002年底QFII的出台(27家外资机构获得资格,总额35亿美元)
外资进入中国的第一个渠道: QFII的出台 • 2005年1月28日“南海发展”(600323)公布2004年年报显示,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排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第九位。盖茨基金04年7月20日获得QFII 资格,11月4日获准开立人民币帐户; • 2月1日“爱建股份”(600643)公告,香港名力集团两公司通过QFII恒生银行买入2333.84万股流通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5.066%。 • 首家取得QFII 资格的瑞银集团已成为20多家上市公司的10大股东之一,涵盖电力、港口、银行、原材料及制药等行业。
第二个个进入渠道建立“合资基金”,入世以来,中国证监会已先后批准了国安基金、华宝基金、海富通基金等10余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3年内股权比例不超过33%,3年后不超过49% ),2004年12月11日瑞银收购中融基金管理公司49%的股权; • 第三个进入渠道是建立“合资券商” (3年内股权比例不超过1/3),中银国际、中金公司、华欧国际、长江百富勤和高华证券,美林正与华安证券洽谈合资事宜。
3、储备资产较大幅度增加 • 其中,特别提款权增加1.61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4.78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2066.8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增加1168.44亿美元的水平。截至2004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6099.32亿美元。 • 4、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贷方 •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方法基本不变的情况下,2004年的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贷方,为270.45亿美元,相当于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40%,在国际公认5%的合理范围以内。
我国2004年月度外汇储备额(亿美元)-资料来源《经济观察报》2005年1月24日14版我国2004年月度外汇储备额(亿美元)-资料来源《经济观察报》2005年1月24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