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监护仪除颤器基本原理

监护仪除颤器基本原理. 解放军总医院 曹德森. 主 要 内 容 一、监护仪基本原理 二、除颤器基本原理. 过程质量. 传统医疗质量认知模式缺陷. 缺 失 医 疗 器 械 安 全. 治疗结果(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 、诊断符 合率、三日确诊率、平均住院日、 感染率等 ; 开机率、成本、效率、效益和器械不良事件。. 终末质量. 诊断、治疗、护理、医技、感控、药 剂工作、生活服务、经管、后勤等; 器械使用、管理、维保、信息。. 人员、技术、物资和信息等; 器械、电和气等环境设施。. 基础质量.

trung
Download Presentation

监护仪除颤器基本原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监护仪除颤器基本原理 解放军总医院 曹德森

  2. 主 要 内 容 一、监护仪基本原理 二、除颤器基本原理

  3. 过程质量 传统医疗质量认知模式缺陷 缺 失 医 疗 器 械 安 全 • 治疗结果(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诊断符 • 合率、三日确诊率、平均住院日、感染率等; • 开机率、成本、效率、效益和器械不良事件。 终末质量 • 诊断、治疗、护理、医技、感控、药 • 剂工作、生活服务、经管、后勤等; • 器械使用、管理、维保、信息。 • 人员、技术、物资和信息等; • 器械、电和气等环境设施。 基础质量 Avedis Donabedian教授1968年提出的医疗质量“结构-过程-结果”三维内涵。 3

  4. 环境 因素 使用 过程 医疗 器械 病人 安全 维保 环节 人员 因素 终末 质量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来源 • 基础质量:人员、器械、环境条件;过程质量:使用过程和维保过程;病人安全和终末医疗质量。

  5. 医疗设备分类名称与编码 急救医疗设备:监护仪682106、除颤器685401、呼吸机685403

  6. 急救医疗设备的特点 闲时多、用时急,要求高 数量大、分布广,占医疗设备资产的10%以上 临床四大急救设备,使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提高到50%以上 除颤器 呼吸机 心肺复苏机 输液泵/注射泵 急救医疗设备的地位和作用

  7. 为了防止患者和使用者遭受电击危险,医用电气设备按照下述类型来制造:为了防止患者和使用者遭受电击危险,医用电气设备按照下述类型来制造: Ⅰ类设备(保护接地) Ⅰ类设备以基本绝缘和保护接地来保证其安全 Ⅱ类设备(双重绝缘:浮地、隔离) Ⅱ类设备以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来保证其安全 Ⅱ类设备以符号“回”来表示 定性:对设计而言。 电气安全防护措施

  8. 防护程度定量评价 —— 医用电气设备可根据它们适用的医疗过程来进一步分类为:B型、BF型和CF型。BF型和CF型可以对心脏除颤器的放电效应起防护作用。 B型 设备——漏电流小于100mA BF型设备——漏电流小于10mA CF型设备——漏电流小于10µA 电气安全防护措施

  9. 常用电气安全符号及涵义

  10. 第一部分监护仪基本原理

  11. 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人体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有选择地提取或连续监测,具有存储、显示、分析和控制功能,对超出设定范围的参数发出声光报警,是危重患者救治所必须的仪器。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人体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有选择地提取或连续监测,具有存储、显示、分析和控制功能,对超出设定范围的参数发出声光报警,是危重患者救治所必须的仪器。 一、监护仪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12. 各类监护室、急诊室、手术室、术后观察室、导管室等任何有危重患者的地方都需要监护仪。各类监护室、急诊室、手术室、术后观察室、导管室等任何有危重患者的地方都需要监护仪。 监护仪的临床应用范围 8 waveforms ECG Arrhythmia ST 12-lead NBP 3-4 IBPs CO Resp. Mech. SpO2 EEG 6-8 waveforms ECG Arrhy/ST NBP SpO2 etCO2 Multiple IBPs Agents Temps BIS 6 waveforms ECG Arrhythmia ST 12-lead NBP IBPs SpO2 CO 6 waveforms ECG Resp./apnea FiO2 NBP Resp. SpO2 tcO2/CO2 EEG 4-5 waveforms ECG Arrhy/ST NBP SpO2 etCO2/Resp Temp 4-5 waveforms ECG NBP SpO2 etCO2/Resp Temp 心内科 急救 ICU 新生儿ICU 手术室 复苏室

  13. ECG\RESP\TEMP测量(心电\呼吸\体温) 血氧饱和度SpO2 无创血压NIBP 有创血压IBP 心排量CO 呼末二氧化碳CO2 麻醉气体浓度AG 二、监护仪的基本原理

  14. 2.1心电(ECG)监护 在每个心动周期,窦房结产生的兴奋依次向心房和心室传导中,所出现的生物电变化,可通过组织传导到全身,将电极置于躯体一定部位记录到的心电变化称为心电图。 二、监护仪的基本原理

  15. 分为节律监测和心率监测,通过监测可发现心脏节律异常,各种心率紊乱如房性、室性早博、心肌供血情况、电解质紊乱等。分为节律监测和心率监测,通过监测可发现心脏节律异常,各种心率紊乱如房性、室性早博、心肌供血情况、电解质紊乱等。 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 1)缺氧 2)发热 3) 血压早期下降 4)失血 5) 疼痛 6)药物 7)异位节律等 引起心率减少的原因 1)极度缺氧 2)心肌缺血 3)心脏抑制药物中毒 4)危重情况 5)室颤至停搏死亡 6)传导阻滞 7)电解质高钾等情况 ECG的临床意义

  16. 3对肢体导联、3对加压肢体导联和6对胸导联 三导 六导 I I RA LA RA LA aVRaVL II III II III aVF LL RL LL ECG导联及其测量原理

  17. 心电信号检测电路框图 输入电路 心电放大 显示和记录 电源电路 监护仪电路原理

  18. 2.2 血压(NIBP/IBP) 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在心脏的每次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血流对血管壁的压力也随着变化而变化,分别以收缩压和舒张压表示。 动脉血压是估计心血管功能的最常用方法,与心排量和外周血管阻力有直接关系,及时准确的监测动脉血压,对于了解病情、指导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保障危重病人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护仪的基本原理

  19. 柯氏因法和脉冲振荡法 利用袖带充气到一定压力时完全阻断动脉血流,随着袖带压力的减小,动脉血管将呈现由完全阻闭逐渐开放,完全开放的过程,动脉血管壁的搏动将在袖带内的气体中产生气体震荡波,气体震荡波信号最强处就是被测部位动脉的平均动脉压,再由平均动脉压计算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SP=MP/0.55 DP=MP×0.85 SP(Systole Pressure)为收缩压 MP(Mean Pressure)为平均压 DP(Diastole Pressure)为收缩压 NIBP常用检测方法

  20. 由CPU、充气泵、电磁气阀、充气袖袋、压力传感器、放大、过压保护和数据采集电路等构成。由CPU、充气泵、电磁气阀、充气袖袋、压力传感器、放大、过压保护和数据采集电路等构成。 NIBP原理框图

  21. 2.3血氧饱和度(SPO2) 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 二、监护仪的基本原理

  22. 血氧饱和度原理框图

  23. 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1) GB9706.1: 1995医用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 安全通用要求 2) GB/T14710: 1993医用电气设备 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3) JJG 760-2003 心电监护仪 4) JJG(京) 26-1998 无创血压(示波法)监护仪检定规程 5) JJF(京)31-2003 脉搏血氧计试行校准规范 监护仪技术指标检测标准

  24. Ag-AgCl电极使用时,进行皮肤处理、擦生理盐水或涂导电糊等(减小干扰和基漂);Ag-AgCl电极使用时,进行皮肤处理、擦生理盐水或涂导电糊等(减小干扰和基漂); 一次性电极片 ECG电极片 一次性电极片及常见不良反应

  25. 第二部分除颤器基本原理

  26. 心脏除颤器是一种应用电击来抢救和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电子设备。心脏除颤器是一种应用电击来抢救和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电子设备。 一、除颤器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27. 美国心脏协会研究表明,使用除颤器,每延迟一分钟,病人生存机会就减少10%。美国心脏协会研究表明,使用除颤器,每延迟一分钟,病人生存机会就减少10%。 除颤器工作原理图

  28. 能量公式:W= 1/2C V 2 除颤能量:(20~400)或(20~200) W.s(J) 负载为50Ω时,最大允许误差为±15% 高压电容充放电时间:要求小于15s,每分钟冲放电次数不能小于4次 同步模式:R-波延时30ms后同步 ,在该模式下使用需要接导联、心电有R波 除颤监护仪的技术指标

  29. 东北网8月9日电: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医疗机构最近对体外除颤器的安全性进行了审查,合格率只有 80%。 除颤监护仪常见不良事件 • 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十年,五分之一的体外除颤器出现故障而被召回。由于体外除颤器故障, 370 名病人死亡。

  30. 主要依据的标准 GB 9706.8-1995 心脏除颤器和心脏除颤监护的专用安全要求 WSB 64-2003 心脏除颤器和心脏除颤器检定规程 IEC601-2-31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safety of external cardiac pacemakers with internal power source IEC 60601-2-4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safety of cardiac defibrillators ANSI/AAMI DF2-1996 Cardiac defibrillator devices 心脏除颤器检测依据的标准

  31. 高级生命支持流程(成人) 2010(新):传统高级生命支持心脏骤停流程经过简化和综合,以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包括: 以足够速率100次/分钟以上和幅度5cm按压;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新方案:单次除颤后,两分钟内完成5组30次按压+2次通气,避免过度通气;然后检查心率后,再视情况进行单次电击; 强调应在心肺复苏非中断期间组织高级生命支持操作。

  32. 2010年以前,销售的植入式除颤器ICD和体外自动除颤器 AED 的召回问题,连续自动除颤不利于心脏复率且损坏心肌。 旧版本ICD和AED的召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