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55 Views
故都的秋. 郁 达 夫. 课件制作:徐辉玲. 秋天是一个意蕴丰厚的季节,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的感受。名篇名句举不胜举:.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毛泽东 《 沁园春长沙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杜牧 《 山行 》.
E N D
故都的秋 郁 达 夫 课件制作:徐辉玲
秋天是一个意蕴丰厚的季节,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的感受。名篇名句举不胜举:秋天是一个意蕴丰厚的季节,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的感受。名篇名句举不胜举: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曾参与组织“创造社”。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社会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触,文笔优美,自成一家。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曾参与组织“创造社”。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社会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触,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请找出作者笔下的具体物象,体会景与物的特点请找出作者笔下的具体物象,体会景与物的特点 清晨院中赏秋 (清、静、 悲凉) 物象: 破屋、浓茶、小院、碧天、鸽声、漏光、残垣、蓝朵、秋草
写出了“清” 天色—很高很高的碧绿。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写出了“静”,以闹取“静”。
日光是一丝一丝漏下来的,阳光本是给人温暖和希望的,作者却让它多了几分冷落与萧条。日光是一丝一丝漏下来的,阳光本是给人温暖和希望的,作者却让它多了几分冷落与萧条。 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 牵牛花是蓝朵的,作者欣赏的是冷色调。 秋草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草色近看遥无,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衰竭与凄凉。
这里的景语都是情语吗? 景语皆情语,在清、静、悲凉的景后是一颗清、静、悲凉的心——以情选景,情景交融,景语皆情语。
请问;“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其中“每、总”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请问;“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其中“每、总”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对故都的眷恋 芦花色灰白,夜月柳影暗淡,虫唱与钟声让我们体会到静,情调相似,作者用怎样的关联词,将我们由对名胜的遐想转入对故都的平常小院秋景的欣赏?在作者景点的选择中你感受到什么? 即使——也——:故都的秋味浓,寻常巷陌,无处不在。
请把体现秋的清、静、悲凉和句子找出来? 早晨落蕊所感
时代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根据时代背景,由落蕊而想到自己和时局,一种隐含的忧患便悠然而生,便又不便直说,于是只好借”一叶之秋“来曲折表达——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情语见景语。根据时代背景,由落蕊而想到自己和时局,一种隐含的忧患便悠然而生,便又不便直说,于是只好借”一叶之秋“来曲折表达——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情语见景语。
请仿效这首元曲形式,写一首元曲小令! 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清晨院中赏秋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朵残垣,槐蕊铺地,落寞人在故都。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朵残垣,槐蕊铺地,落寞人在故都。 早晨落蕊所感
请你用一句诗句为这幅图作评: 秋雨微叹秋凉 秋风秋雨秋煞人
秋蝉蝉鸣而报秋: 请你用一诗句对这幅图作评:
果树秋天之奇观: 请你用一诗句对这幅图作评:
故都的秋 郁达夫 记叙、描写: 1、清晨院中赏秋 2、早晨落蕊所感 3、秋蝉残鸣而报秋 4、秋雨淋人人知秋 5、果树秋天之奇观 眷恋向往之情 清静悲凉 议论:“足见有……感触来的。” (神) (形)
谢谢! 故都的秋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