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第六章 免疫应答

第六章 免疫应答. 第一节 概 述 1. 免疫应答: 抗原物质进入机体,激发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的过程。即免疫细胞识别、摄取、处理抗原,继而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 免疫应答过程分三个阶段: 抗原识别 免疫细胞活化 免疫效应. 2. 免疫应答类型: ( 1 )根据来源: 天然性免疫 --- 生来就有

trish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免疫应答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免疫应答

  2. 第一节 概 述 1. 免疫应答: 抗原物质进入机体,激发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的过程。即免疫细胞识别、摄取、处理抗原,继而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 免疫应答过程分三个阶段: 抗原识别 免疫细胞活化 免疫效应

  3. 2. 免疫应答类型: (1)根据来源: 天然性免疫 --- 生来就有 适应性免疫 --- 后天获得 (2)根据效应机理: 体液免疫 --- B细胞活化产生特异性 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 --- 特异性T细胞活化发挥 免疫效应。

  4. (3)根据效应结果: 生理性免疫应答 --- 清除有害物(如:病原微生物及其 产物,恶变细胞等),保持内环境 稳定。 病理性免疫应答 --- 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如: 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5. 3. 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基本特征: (1)特异性:针对某种抗原产生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的免疫应答。 (2)记忆性:初次接触某种抗原后,免疫系统可长期保留对该抗原的“记忆性”,发生再次免疫应答。 (3)识别“自己”和“非己”:个体发育过中产生。 (抗体生成克隆选择学说)

  6. 4. 免疫应答的发生部位 ——外周免疫器官 皮肤  淋巴循环  淋巴结 抗原  静脉  脾 口服或吸入  粘膜局部  粘膜下 淋巴细胞 小胶质细胞  脑

  7. 第二节 天然免疫 1.1 屏障结构天然免疫(第一道防线) 1.2 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第二道防线) 1.3 体液杀伤作用(第三道防线)

  8. 体液包括补体、溶菌酶、防御素、乙型溶素、吞噬细胞杀菌素、组蛋白、正常调理素等 • 补体 + 霍乱弧菌 = 弱的抑菌效应 • (霍乱弧菌 + 特异抗体) + 加入补体 = 很快发生溶解霍乱弧菌的溶菌反应

  9.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的概念: 是由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样活性的蛋白质,以及其调节蛋白和相关膜蛋白(受体)共同组成的系统。

  10. 1 天然免疫(三道防线) 2 获得性免疫(第四道防线) • 获得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大类 • 体液免疫是以特异性抗体起主要作用的免疫应答反应,因抗体存在于人体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分泌液等体液中,所以叫体液免疫 • 细胞免疫是以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为核心的免疫应答反应

  11.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抗体应答

  12. 抗原刺激B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 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一种抗原结合 (抗体的特异性)。

  13.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抗原初次进入机体所产生的应答。 特点: 潜伏期(诱导期)长(约7~10天); 抗体的种类以IgM为主; 抗体亲和力低; 维持时间短; 总抗体水平低。

  14. 再次应答(secondary response) --- 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所产生的应答。 特点: 潜伏期短(约2~3天); 抗体的种类以IgG为主; 抗体亲和力比初次应答明显增强; 维持时间长; 总抗体水平高。 实际意义:死疫苗预防接种,常需二次以上。

  15. 第四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6. 思考题 • 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 •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 抗体的免疫效应。 • 获得性免疫主要包括哪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