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原核生物的基因調控

原核生物的基因調控. 03 生物技術 楊帆 2003406024024 余若基 2003406024025 呂艷姿 2003406024026 林婷婷 2003406024028. 一、操纵子 (operon). 操纵元是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最基本的组成元件 : 1. 结构基因群 2. 启动子 3. 操纵子 4. 调控基因 5. 终止子. 1. 结构基因群. 操纵元中被调控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可称为结构基因。 一个操纵元中含有 2 个以上的结构基因。

trinh
Download Presentation

原核生物的基因調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原核生物的基因調控 03生物技術 楊帆 2003406024024 余若基 2003406024025 呂艷姿 2003406024026 林婷婷 2003406024028

  2. 一、操纵子(operon) • 操纵元是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 最基本的组成元件 : 1. 结构基因群 2.启动子 3.操纵子 4.调控基因 5.终止子

  3. 1. 结构基因群 • 操纵元中被调控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可称为结构基因。 • 一个操纵元中含有2个以上的结构基因。 • 每个结构基因是一个连续的开放读框,在5′端有翻译起始码,而3′端有翻译终止码 • 各结构基因头尾衔接、串连排列,组成结构基因群。在第一个结构基因5′侧具有核糖体结合位点。

  4. 当这段含多个结构基因的DNA被转录成多顺反子mRNA,能被核糖体所识别结合、并起始翻译。核糖体沿mRNA移动;在合成完第一个编码的多肽后,核糖体可以不脱离mRNA而继续翻译合成下一个基因编码的多肽,直至合成完这条多顺反子mRNA所编码的全部多肽。当这段含多个结构基因的DNA被转录成多顺反子mRNA,能被核糖体所识别结合、并起始翻译。核糖体沿mRNA移动;在合成完第一个编码的多肽后,核糖体可以不脱离mRNA而继续翻译合成下一个基因编码的多肽,直至合成完这条多顺反子mRNA所编码的全部多肽。

  5. 2.启动子 • 启动子是指能被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启动基因转录的一段DNA序列。 • 操纵元至少有一个启动子,一般在第一个结构基因5′侧上游,控制整个结构基因群的转录。

  6. 用RNA聚合酶与分离的一段DNA双链混合,再加入外切核酸酶去水解DNA,结果只有被RNA聚合酶识别结合而被保护的那段DNA不被水解,由此可以测出启动子的范围及其序列。用RNA聚合酶与分离的一段DNA双链混合,再加入外切核酸酶去水解DNA,结果只有被RNA聚合酶识别结合而被保护的那段DNA不被水解,由此可以测出启动子的范围及其序列。 • 虽然不同的启动子序列有所不同,但經比较不同原核生物的启动子的序列,发现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它们一般长40-60bp,含A的碱基对较多,某些段落是很相似的,这些相似的保守性段落称为共有性序列

  7. 如图所示启動子一般可分為三个区段: 识别、结合和起始  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起始区

  8. 3.操纵子 • 操纵子(operator)是指能被调控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一段DNA序列, • 常与启动子邻近或与启动子序列重叠 • 凡能与调控蛋白特异性结合、从而影响基因转录强弱的序列,不论其对基因转录的作用是减弱、阻止或增强、开放,都可称为操纵子。

  9. 4.调控基因 • 调控基因(regulatory gene)是编码能与操纵序列结合的调控蛋白的基因。 正调节蛋白+操作子 结构基因转录、表达基因失活,结构基因不表达 (正控制/正调节 ) 负调节蛋白+操作子 结构基因转录、表达基因失活,结构基因组成型表达 (负控制/负调节 )

  10. 根据调节蛋白基因突变失活所产生的后果,可分根据调节蛋白基因突变失活所产生的后果,可分 隐性的组成型表达——负控制系统 结构基因处于不可诱导状态——正控制系统 根据辅因子(小分子)结合后调控效果,可分: 开启调控系统中结构基因的转录活性 ——诱导 关闭调控系统中结构基因的转录活性 ——阻遏

  11. 5.终止子 • 终止子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DNA序列。 • 在一个操纵元中至少在构基因群最后一个基因的后面有一个终止子。 • 终止子按其作用是否需蛋白因子的协助分为两类: 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是由RNA聚合酶转录生成的mRNA 的结构阻止RNA聚合酶继续沿DNA移动,并使聚合酶从 DNA链上脱落下来,终止转录。 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即其终止转录的作用需要ρ因子的 协同,或至少是受ρ因子的影响。

  12. 原核生物终止子的结构

  13. 顺式作用及顺式作用元件 • 這5种元件是每一个操纵元必定含有的。 • 而启动子、操纵子位于紧邻结构基因群的上游 • 终止子在结构基因群之后, • 它们都在结构基因的附近,只能对同一条DNA链上的基因表达起调控作用,这种作用在遗传学实验上称为顺式作用 • 所以启动子、操纵子和终止子就属于顺式作用元件

  14. 反式作用及反式调控因子 • 调控基因可以在结构基因群附近、也可以远离结构基因 • 它是通过其基因产物的调控蛋白来发挥作用的 • 因而调控基因不仅能对同一条DNA链上的结构基因起表达调控作用,而且能对不在一条DNA链上的结构基因起作用,在遗传学实验上称为反式作用 • 调控基因就属于反式作用元件,其编码产生的调控蛋白称为反式调控因子

  15. 操纵子调控系统的基本类型: • 可诱导负控制系统 • 可诱导正控制系统 • 可阻遏负控制系统 • 可阻遏正控制系统 正调控与负调控并非互相排斥的两种机制,而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的需要,有的系统既有正调控又有负调控; 原核生物以负调控为主,真核生物以正调控为主;

  16. 二、乳糖操纵元的表达调控 • 乳糖操纵元的结构及调控示意图

  17. (一)乳糖操纵子的负调控 • 乳糖操纵子的组成:1个启动子、2个操作子、3个结构基因 • 诱导因子:异乳糖、ß-半乳糖苷、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DG • 乳糖操纵子突变类型:无诱导因子,组成型表达,突变位点位于调节基因和操作子上。

  18. 乳糖操纵子组成部分: A:野生型基因型(I+O+Z+Y+A+),   无乳糖时,基因不表达;B. 野生型基因型(I+O+Z+Y+A+),   有乳糖时,基因表达;C. 调节基因突变(I-O+Z+Y+A+),   无乳糖时,基因组成型表达;D. 操纵基因突变型(I+OcZ+Y+A+)

  19. 没有乳糖时,lac操纵元处于阻遏状态。 • i基因在其自身的启动子Pi控制下,低水平、组成性表达产生阻遏蛋白R。 • R以四聚体形式与操纵子o结合,阻碍了RNA聚合酶与启动子P1ac的结合,阻止了基因的转录起动。

  20. (二)乳糖操纵子的正调控 • 细菌中的cAMP含量与葡萄糖的分解代谢有关,当细菌利用葡萄糖分解供给能量时,cAMP生成少而分解多,cAMP含量低; • 相反,当环境中无葡萄糖可供利用时,cAMP含量就升高。细菌中有一种能与cAMP特异结合的cAMP受体蛋白CRP • 当CRP未与cAMP结合时它是没有活性的,当cAMP浓度升高时,CRP与cAMP结合并发生空间构象的变化而活化,称为CAP

  21. 在lac操纵元的启动子Plac上游端有一段与Plac部分重叠的序列,能与CAP特异结合,称为CAP结合位点。在lac操纵元的启动子Plac上游端有一段与Plac部分重叠的序列,能与CAP特异结合,称为CAP结合位点。 • CAP与这段序列结合时,可增强RNA聚合酶的转录活性,使转录提高50倍。 • 相反,当有葡萄糖可供分解利用时,cAMP浓度降低,CRP不能被活化,lac操纵元的结构基因表达下降。 • lac操纵元的强诱导既需要有乳糖的存在,又需要没有葡萄糖可供利用。 • 通过这种机制,细菌优先利用环境中的葡萄糖,只有无葡萄糖而又有乳糖时,细菌才去充分利用乳糖。

  22. 葡萄糖利用对乳糖操纵元的影响

  23. 葡萄糖抑制操纵子的原理: 葡萄糖 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降低 ATP无法转变成cAMP 不能形成CAP-cAMP复合蛋白 RNA酶无法结合在DNA上 结构基因不表达。 • 无葡萄糖时:ATP cAMP cAMP -CAP复合物 • 结合CAP • 乳糖操纵子:两个开关 • 第一:cAMP -CAP复合物 ——受葡萄糖影响 • 第二:异乳糖复合物——受乳糖影响

  24. CAP结合位点就是一种起正性调控作用的操纵子,CAP则是对转录起正性作用的調控蛋白的激活蛋白CAP结合位点就是一种起正性调控作用的操纵子,CAP则是对转录起正性作用的調控蛋白的激活蛋白 • 而编码CRP的基因也是一个调控基因,不过它并不在lac操纵元的附近,CAP可以对几个操纵元都起作用。 • 从上所述,乳糖操纵子属于可诱导操纵子,这类操纵子通常是关闭的,当受效应物作用后诱导开放转录。这类操纵子使细菌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最有效地利用环境能提供的能源底物。

  25. 三、色氨酸操纵子 1.色氨酸操纵子模型: • 操纵子:包括色氨酸合成有关的5种酶的结构基因; • 大量色氨酸时:大肠杆菌5种酶的转录同时受到抑制; • 色氨酸不足时:这5种酶的基因开始转转录; 色氨酸作为阻遏物而不是诱导物参与调控结构基因的转录。 • ∴ trp操纵子是一个典型的可阻遏操纵元模型

  26. 色氨酸操纵子模型结构: • 5种结构基因:trpE、D、C、B、A; • 调控结构:启动子、操纵子、前导序列、弱化子; • 阻遏物trpR基因:与trp操纵子相距较远;

  27. 2.色氨酸操纵子的负调控: ⑴. 阻遏调控: trpR基因编码无辅基阻遏物 与色氨酸结合 形成有活性的色氨酸阻遏物 与操作子结合 阻止转录; • 色氨酸不足:阻遏物三维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不能与操作子结合,操纵元开始转录; • 色氨酸浓度升高:色氨酸与阻遏物结合,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可与操作子结合,阻止转录。

  28. 氨 酸 操 纵 元 的 结 构 和 调 控 示 意 图

  29. 2. 衰减子及其作用 • 当有色氨酸存在而trp操纵子受抑制时,仍有一段前导序列发生转录,可能存在另一种的机制来抑制trp操纵元的转录。 • 色氨酸高浓度存在时,转录的前导序列140bp长,其中有一28bp的弱化子区域;形成发夹结构,为内部终止子,RNA酶从DNA上脱落,不能转录; • 色氨酸低浓度或不存在时,RNA聚合酶能通过弱化子区域,转录完整的多顺反子mRNA序列;

  30. 在色氨酸操纵元Ptrp-o与第一个结构基因trpE之间有162bp的一段先导序列在色氨酸操纵元Ptrp-o与第一个结构基因trpE之间有162bp的一段先导序列 • 当色氨酸达一定浓度时,RNA聚合酶的转录会终止在这里。 • 该序列可分为四个区段,区段间可互补配对,形成不同的二级结构。

  31. 原核生物为边转录边翻译,前导序列中核糖体位置决定形成哪种二级结构,从而决定弱化子是否可形成终止信号。原核生物为边转录边翻译,前导序列中核糖体位置决定形成哪种二级结构,从而决定弱化子是否可形成终止信号。 • ①. 当有色氨酸时,完整翻译短肽 核糖体停留在终止密码子处,邻近区段2位置 阻碍了2,3配对 使3, 4区段配对 形成发夹结构终止子 RNA酶在弱化子处终止,不能向前移动。 • ②.如缺乏色氨酸,核糖体到达色氨酸密码子时 由于没有色氨酰tRNA的供应 停留在该密码子位置,位于区段1 使区段2与区段3配对 区段4无对应序列配对呈单链状态 RNA聚合酶通过弱化子,继续向前移动,转录出完整的多顺反子序列。

  32. 由此可见,先导序列起到随色氨酸浓度升高降低转录的作用,这段序列就称为衰减子。在trp操纵元中,对结构基因的转录阻遏蛋白的负调控起到粗调的作用,而衰减子起到细调的作用。

  33.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