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img
1 / 51

課程研究方法論

課程研究方法論. 歐用生 (1984). 指導教授:詹惠雪 教授. 報告學生:鄭文文、馮靜怡、黃榮杰. 第四章 課程的社會學研究. 第一節 新教育社會學的課程研究. 歷史背景脈絡. ● 1960 年代以前: 結構功能主義 (p.48 、 p.57) ● 1970 年代以後: 現象學 (p.56). 讓我們先談談. 1960 年代以前. 以往社會學家 (1960 年代以前 ). 重視: 1. 選拔及階級形成 (p.49) 2. 強調如何迅速地、有效率地將人類加工 (p.49). 以往社會學家 (1960 年代以前 ). 缺失:

trinh
Download Presentation

課程研究方法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課程研究方法論 歐用生(1984) 指導教授:詹惠雪 教授 報告學生:鄭文文、馮靜怡、黃榮杰

  2. 第四章 課程的社會學研究 第一節 新教育社會學的課程研究

  3. 歷史背景脈絡 ●1960年代以前: 結構功能主義(p.48、p.57) ●1970年代以後: 現象學(p.56)

  4. 讓我們先談談 1960年代以前

  5. 以往社會學家(1960年代以前) • 重視: 1.選拔及階級形成(p.49) 2.強調如何迅速地、有效率地將人類加工(p.49)

  6. 以往社會學家(1960年代以前) • 缺失: 1.缺乏社會學的基礎(p.48) 2.忽視了學校及全體社會中影響課程的社 會勢力及其引起的社會含義(P.48) 3.忽略了教育知識的傳達和教室生活的分析(p.49)

  7. 以往社會學家(1960年代以前) 教育研究方法的缺陷: 1.教育的可能性由遺傳或環境決定 2.強調組織的安定和諧,忽視了行為的主體 性

  8. 因為 發現了以上這些缺失

  9. 於是 社會學家開始 反省一些問題了

  10. 社會學家的反省 • 楊格Young • 柏恩斯坦B.Bernstein • 韋克斯勒(P.Wexler)

  11. 社會學家的反省 • Young認為: 教育社會學要發展一種「理論的觀點或研究,以解釋知識如何產生、維持和如何變化,及其所蘊含的社會利益和價值」(p.49)

  12. 社會學家的反省 • B.Bernstein認為: 1.「社會對於教育知識的選擇、分類、分 配、傳達和評鑑,反映了權力的分配和社會控制的原理」(p.50) 2.教育知識的差異和變化成為教育社會學研究的主要領域。(p.50)

  13. 社會學家的反省 • 韋克斯勒(P.Wexler)認為: 教育學家不可將學校知識視為絕對的或已知的,應將其視為相對的,而且進一步的加以懷疑。(p.50)

  14. 社會學家的反省 • 過去: 社會學家接受了能力、機會和社會階級為已知,只問如何使勞動階級子弟達到中等階級的學業成就(p.52) • 現在: 社會學家追求社會制度如何定義階級,機會和成就。甚至教材,課程和學校概念都被視為其所在的社會制度的產物。(p.52)

  15. 社會學家的反省 • 教育社會學要研究意識形態和課程之間的關係(p.52) • 研究學校如何成為「知識加工」的制度,以完成意識形態的功能。(p.50)

  16. 經過以上的反省 一個不同於1960年代以前的社會學出現了!

  17. 1970年代以後 新教育社會學

  18. 新教育社會學(1970年代以後) • 重視: 1.教育知識的差異和變化 2.意識形態和課程蘊藏課程中之潛在價值

  19. 新教育社會學(1970年代以後) • 教育社會學和課程,以及意識形態的研究融成一統整的觀點 • 以研究學校實際的或潛在的內容,教室中之師生交互作用過程,教師、學生或研究者用以指導其活動之常識規則等問題,成為一極有活力,而且健康的學術領域。

  20. 新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 重點: 1.研究學校中教育知識的傳達和社會化,教室中之師生交互作用等問題。(p.56) 2.強調不是接受被視為當然的問題,而是重新確立問題。(p.56)

  21. 新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 現象學 • 象徵的互相作用論和民族誌

  22. 新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 現象學的研究方法: 1.強調個人如何經與他人不斷的「磋商」,而定義並構成其社會現實。(p.56) 2.學校研究上,要重視學生定義角色或學校情境的過程,而從教師與學生因定義而產生之合作、對立、「磋商」的過程中研究學校的社會化。(p.56)

  23. 新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 象徵的互相作用論和民族誌的研究方法: 1.觀察師生之間的具體相互作用,分析適用於師生行動的常識規則,旨在敘述學校的內部過程。(p.57) 2.貶抑客觀的統計方法。(p.57) 3.強調參與觀察、現場錄音等,以解釋學校生活的實質內容。(p.57)

  24. 新教育社會學的貢獻 1.進一步解釋教育社會學一向視為當然的問題。 2.擴充了教育社會學以及課程研究的視野和領域。

  25. 可是……新教育社會學仍然出現了批評

  26. 新教育社會學的批評 • 缺失: 1.偏重於教育微觀 2.過分強調意識、理念和異議等主觀性。

  27. 新教育社會學的批評 • 荷思(C.J.Hurn,1976) • 威廉森(B.Williamson,1974) • 夏普和格林(R.Sharp & A.Green)

  28. 新教育社會學的批評 • 荷思(C.J.Hurn,1976)認為: 1.新教育社會學混同了教育社會學和知識社會學,因此,忽視了社會階級、家族、教育與政治、教育與經濟及教育史的分析(p.60) 2.只重視師生間交互作用,而忽略了社會的作用(p.60)

  29. 新教育社會學的批評 • 威廉森(B.Williamson,1974)認為: 學校現象學研究偏重於教室交互作用結果之瑣碎末梢的探討,不能完全了解學校知識的問題。

  30. 新教育社會學的批評 • 夏普和格林(R.Sharp & A.Green)認為: 1.新教育社會學過分強調行為者的意義的重要性。 2.不管行為者的意義為何,複雜的、階層化的工業社會的倫理已滲透了學校文化中,因此交互作用除了具有符號的特徵外,尚要注意其結構因素。

  31. 舊教育社會學v.s.新教育社會學 • 前者結構分析,後者解釋分析(p.62) • 前者重視政治,經濟結構的分析式教育的鉅觀研究(p.62) • 後者採用民族誌學和人種研究法,是教育的微觀研究(p.62) • 這兩者觀點各有其優缺點

  32. 因為 新舊教育社會學都有其優缺點

  33. 新舊開始調和了 • 夏普和格林的主張或多或少是在調和這兩個傳統 • 艾波(M.W.Apple)的研究最值得重視。

  34. 新舊開始調和了 • 艾波(M.W.Apple): 將現象學等新的研究方法和結構功能主義聯接起來,形成獨特的課程研究。

  35. 問題討論 • 請分享現今教育場域中,屬於新、舊教育社會學所發生的一些實際的案例?(如:能力分班、貼標籤)

  36. 第四章 課程的社會學研究 第二節 艾波課程研究的特質

  37. 教育制度的經濟角色 • 金提斯和包爾斯(H.Ginits,S.Bowles,1975)在教育制度的研究上十分強調教育制度的經濟角色。(p.62) • 學校的主要功能在提供勞力,以適應經濟結構的需要。(p.62) • 教育制度在扮演分配機制作用的角色。(p.63) • 藉此徵選的過程,使不同社會、經濟階級的兒童具備市場所要求的特徵。(p.63)

  38. 教育制度的經濟角色的批評 • 艾波(Apple)的批評: • 認為這種觀點過份強調社會中的經濟結構。(p.63) • 將學校視為反映學校外之經濟勢力,完全受制於這些勢力。(p.63) • 忽視探討制度本身的自主性及其內在的作用(P.63) • 而易將學校視為「暗箱」(black boxes)。(P.63)

  39. 文化制度補充經濟分析 • 艾波認為教育研究忽視文化制度在再生產中所扮演的角色。(P.64) • 經濟結構,借由學校文化、學生文化產生意識形式和行動,來支持不平等的政治、經濟制度。(P.64) • 艾波認為課程研究的主題應著重以文化或意識型態的觀點分析,來補充經濟分析的不足。(P.64)

  40. 由文化分配機制探討學校知識 • 艾波認為,學校保存、分配除了經濟的財產之外,尚有象徵的財產,即文化財(cultrue capital)。(P.64) • 須從文化分配的機制作用來探討學校知識。(P.64)

  41. 由文化分配機制探討學校知識 • 學校知識社會學以楊格(M.F.D.Young)所說的:「接近合法化某些範疇的權力和機會,將此範疇給予某集團,使其對其他集團實施權力和控制的過程,有極大的關係」,為分析的起點。(P.65) • 艾波也認為,要探討社會中不平等的權力制度,如何藉由文化的傳遞而延續下去。(P.65) • 學校知識社會學成為新教育社會學主要研究的內容。

  42. 再生產理論 • 學校文化不可視為中性的,或相信其一定可以導致社會進步,應研究學校文化,如何產生學校外的不平等,麥當奴(M.MacDonald)將這種研究稱為「再生產理論」(reproduction theory)。(P.65) • 「再生產理論」者主張:統治社會行為、態度、道德和信念的規則,借由工作經驗、教育過程和家庭社會化等,由政治、經濟結構影響個人,而個人從所處的社會中獲得特定的感覺和知覺。(P.66)

  43. 艾波研究的折衷觀點 • 艾波雖多少傾向於新教育社會學此種微觀的社會學探討,但對其所存在的缺陷亦存有戒心。(P.66) • 因此採取折衷的觀點來調合微觀的研究和鉅觀(結構、功能主義)的研究。(P.66) • 艾波更批評:社會過程之現象學的敘述和分析,忽略了研究本身以外,尚有控制我們生活和知覺的主觀制度和結構。(P.67)

  44. 艾波「內在關係的哲學」 • 艾波認為:新教育社會學的缺點是易忽視各種常識範疇,的物質的或結構的決定因素。(P.68) • 主張加強人種學的研究和民族誌的研究,將人種學的考察與學校之中日常生活和不平等的社會間的歷史的、結構的評價融合在一起。(P.68)

  45. 艾波「內在關係的哲學」 • 艾波一方面強調解釋的分析,重視意識、意義和理念,一方面又強調將這些微觀的研究置於政治、經濟、文化的結構中。(P.69) • 意即要從相互的觀點來分析,艾波將此觀點稱為「內在關係的哲學」。(P.69) • 「內在關係的哲學」兼採功能主義鉅觀研究和現象學微觀研究的長處,融合解釋分析與結構分析於其研究中,視艾波課程研究最大的特色。(P.70)

  46. 意識型態、霸權和權力 • 艾波認為,意識型態和教育思想、教育實際間相互關係的研究,是教育學術中最被忽視的一個領域。(P.70) • 意識型態、霸權和權力等相關概念,成為艾波研究重要的工具。(P.71)

  47. 意識型態、霸權和權力 • 艾波強調:課程、教學法和評鑑等都不是中性,而是顯著或潛在價值衝突的產物。(P.71) • 艾波認為:要認真的探討選擇的傳統,例如:誰的知識?誰來選擇?為何以此方式組織?教給誰?(P.72) • 從社會的、經濟的權力或意識型態來分析這些問題。(P.72)

  48. 教育制度的歷史根源和衝突 • 艾波強調:教育是某一特定時期,選擇、組織適用之社會知識的過程,而這個選擇,包含了意識的或無意識之意識型態的抉擇。(P.72) • 因此知識選擇、組織的原理必須從學校、教室內外的制度環境或結構的關聯來探討。(P.73) • 艾波批評:工業導向、效率導向的研究,將課程只視為技術問題,轉移了課程研究的認識論、政治、經濟、意識型態或倫理等層面的注意和關心。(P.73)

  49. 知識的合法化 • 艾波認為知識的合法化,至少要探討學校生活的三個領域: • 學校日常生活的基本規則如何有助於意識型態的學習?(P.73) • 過去及現在課程知識的形式,如何反映意識型態的結構?(P.73) • 意識型態如何反映教育者在指導活動時的基本觀念?(P.73) • 以上敘述,提及了課程和意識型態間的關係,也指示了今後課程研究的方向。

  50. 問題討論 • 學校內外有哪些文化、或次文化會影響學生學習?(例如:網路社群、性別、能力、經濟的方面) • 教師角色如何調和這些文化因素來促進學生學習?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