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现 存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现 存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院 肖家翔. 眼底出血系由视网膜本身的病变或全身性病变所致,还见于高度近视及外伤引起者。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症状,又可看成一种单纯的疾病,是目前眼科临床常见的急重致盲原因之一。对其治疗,中医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兹就有关问题进行反思,并且提出研究对策,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 一.研究途径的取向. 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近年没有新的突破,关键在于没有找到最佳的研究途径。途径在哪里?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应用现代科学理论,进行中医药研究的内部改造。.

tr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现 存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现存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院 肖家翔

  2. 眼底出血系由视网膜本身的病变或全身性病变所致,还见于高度近视及外伤引起者。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症状,又可看成一种单纯的疾病,是目前眼科临床常见的急重致盲原因之一。对其治疗,中医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兹就有关问题进行反思,并且提出研究对策,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眼底出血系由视网膜本身的病变或全身性病变所致,还见于高度近视及外伤引起者。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症状,又可看成一种单纯的疾病,是目前眼科临床常见的急重致盲原因之一。对其治疗,中医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兹就有关问题进行反思,并且提出研究对策,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

  3. 一.研究途径的取向 • 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近年没有新的突破,关键在于没有找到最佳的研究途径。途径在哪里?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应用现代科学理论,进行中医药研究的内部改造。

  4. 1.确定诊断和疗效的客观标准 •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研究由于缺乏客观的诊疗标准,得出的结论难予相互比较和参考,不利于进行学术交流和协作,因而必须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 • 定量:借助检眼镜、眼底血管造影,确定眼底出血的密度、位置、范围。 • 定性:借助血液流变学、血液生化学、血液动力学检查,由此确定宏观与微观层次的物质基础。

  5. 2.建立规范严谨的科研设计 • 近年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报道,80%以上未能按照严格的统计学要求进行,不少研究存在低水平重复问题,因而应使临床研究规范化、标准化。 • 较低层次标准:症状、体征 • 较高层次标准:体征、实验

  6. 二.辨证方法的调整 • 中医传统的辨证依据是患者的自觉症状和全身体征,这种辨证方法不能满足眼科临床实际要求。 • 1.结合局部辨证 • (1)出血: • 色鲜红、呈火焰状、位于浅表者——火热伤络 • 色暗红、呈片块状、位于深层者——热邪炽盛 • 新旧出血灶混杂——多兼瘀血 • (2)血管痉挛和出血: • 多属气滞血瘀,或气虚血瘀,或痰火,或虚火,或肝风内动

  7. (3)水肿:多属气机不畅,或脾、肾阳虚、水气上泛(3)水肿:多属气机不畅,或脾、肾阳虚、水气上泛 • (4)渗出:多属脾运无力,或肺气失宣,或脾阳不振,聚湿生痰

  8. 2.结合病因辨证(出血原因) • (1)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者,多为血热血瘀 • (2)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引起者,多为阴虚火旺 • (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者,多为阴虚燥热 • (4)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者,多为肝火上炎,或肝火上亢 • (5)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者,多为脾虚气弱,摄血无权

  9. 三.中药、复方的选择 • 眼底出血中医药治疗近年出现了不明药性,不了解方义的承袭现象,造成疗效提高的困难。 • 1.合理应用中药 • 达到止血目的的中药十分广泛,就止血类中药而言,应以性味功能为基础,病因病体为依据。 • (1)炎症性出血:选用凉血止血类,如生地、小蓟、侧柏叶等。 • (2)外伤性出血:选用活血止血类,如蒲黄、茜草、三七等。

  10. (3)血管硬化性出血:选用养阴止血类,如旱莲草、槐角、白芍等。(3)血管硬化性出血:选用养阴止血类,如旱莲草、槐角、白芍等。 • (4)变性性出血:选用补血止血类,如阿胶、血余碳、龟板胶等。

  11. 2.加强复方的研究 • 中药复方是依一定的治法而组成,近年有不少治疗眼底出血的方剂为系列止血类中药的堆积,有悖于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中医药治疗眼底出血应遵循中医整体观念,传统方剂如归脾汤、逍遥散等具有止血作用即为明证。近年以“理气止血”法组成的方剂,既能止血,又能祛瘀,使止血与治血从分离状态调节到平衡状态,这种双向调节其结果远远高于单纯止血或祛瘀,有利于反复出血和疗效的巩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