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1.16k Views
全国老人院院长培训 题目: 香港 特别行政区安老院舍的服务概况. 香港耆康老人福利会 总监 - 梁绮眉 院长 - 戴鹭颖 企业服务经理 - 游玲. 分享大纲. 耆康会服务简介 及 理念 香港安老服务的简史 香港安老院舍服务概况 小休 耆康 会 院舍 服务分享 - 老年痴呆症照顾 - 体弱长者照顾 - 服务质素保证 未来展望. 耆康会服务简介. 简称「耆康会」 ,于 1977 年成立,是全港 最具规模的安老服务机构 我们 的理想: 致力使安老服务臻于完善,积极 回 应社会的需要 及 转变,成为卓越的安老服务机构
E N D
全国老人院院长培训题目:香港特别行政区安老院舍的服务概况全国老人院院长培训题目:香港特别行政区安老院舍的服务概况 香港耆康老人福利会 总监-梁绮眉 院长-戴鹭颖 企业服务经理-游玲
分享大纲 • 耆康会服务简介及理念 • 香港安老服务的简史 • 香港安老院舍服务概况 • 小休 • 耆康会院舍服务分享 -老年痴呆症照顾 -体弱长者照顾 -服务质素保证 • 未来展望
耆康会服务简介 • 简称「耆康会」 ,于1977年成立,是全港最具规模的安老服务机构 • 我们的理想:致力使安老服务臻于完善,积极回应社会的需要及转变,成为卓越的安老服务机构 • 本会约有员工970多名,辖下共有30间长者中心和安老院,会员人数逾25,000人,单位遍布全港,每年获特区政府资助约为二亿三千多万元
耆康会的安老院舍服务 • 现有安老院10间,照顾长者1229人 6330平方米 1500平方米
耆康会服务理念 • 「以人为本」 • 从「慈善」到「福利」 • 慈善 – 有账济、施予的意思 • 福利 – 有「权利」的意思
参与 • 维持能力 • 终身学习 • 就业 • 义务工作
健康 • 听觉、视觉 • 口腔 • 防跌 • 精神健康
安全感 • 社会保障、退休生活 • 安老福利服务政策
香港安老服务的简史 • 一直以来,香港的非政府机构推动及提供了超过九成以上的安老服务 • 始于六十年代,便有数间的宗教团体开办老人院﹝即现时的安老院﹞,以慈善形式提供有限度的服务 • 七十年代初,老人问题开始受到政府的重视,并在一九七二年成立工作小组,研究长者的需要,工作小组的报告为日后的安老服务发展奠下了重要的基石,当中提出的「社区照顾」概念一直沿用至今
香港安老服务的简史 • 踏入八十年代,长者人口数目及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但社会环境的急剧改变, 却大大削弱了家庭及社区照顾长者的能力。 如何支持家庭照顾长者,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 由于院舍服务缺乏, 做成八十年代中期私营安老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填补服务空隙, 但服务质素却令人失望
香港安老服务的简史 • 在社会人士的极力争取下, 政府推出了安老院条例草案, 法案结果在一九九四年获得立法局通过 • 安老院条例在一九九六年正式执行,时至今日,所有的公私营院舍已全数取得牌照 • 为进一步提升院舍的质素,政府亦委任了顾问研究一套适合香港的安老院认证制度,及后成立了香港老年学会
香港安老院舍服务概况-院舍种类 • 按长者不同程度的护理需要,成立各类型照顾院舍 疗养院
院舍宿位数目 • 截至2007年10月31日,全港约有71,879个安老院舍宿位,当中25,829个是政府资助的院舍照顾宿位
服务性质 下列为安老院向院友提供的服务﹕ • 共住的房间 • 每日最少供应三餐膳食﹐另加小食 • 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如个案评估﹑辅导﹑转介和举行活动等 • 护理服务﹐包括药物的服用和监管 • 安排人员全日24小时当值 • 注册医生定期探访诊症
服务性质 下列为安老院向院友提供的服务﹕ • 个人照顾服务﹐包括照顾长者的起居 • 治疗运动及疗法配合(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藉以维持或改善院友的身体机能﹔以及 • 定期举行活动以满足院友的社交康乐需要﹐鼓励院友发展个人兴趣及与社区及家人保持接触
入住条件 • 申请人须符合下列条件﹐方可入住护理安老院﹕ • 年龄达65岁或以上* • 透过「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被评为适合入住护理安老院 • 健康欠佳﹐或身体机能丧失或衰退﹐以致在个人照顾及起居活动方面需要别人提供协助 • 可利用步行辅助器或轮椅走动 • 没有家属可以提供必需的协助﹐或是照顾长者为家人带来很大压力 • 以及精神状态适合过群体生活
每月收费 • 港币$1,605至$2,000不等
统一评估机制 (SCNAMO) 登记→评估→轮候→编配
统一评估机制 (SCNAMO) • 于 2003年11 月28日 起 实 施 长 期 护 理 服 务 中 央 轮 候 册 ﹐ 集 中 处 理 为 长 者 而 设 的 受 资 助 长 期 护 理 服 务 的 申 请 和 服 务 编 配 • 编配系统主要是按申请人的「申请日期」之先后次序编配服务 • 除此之外,编配系统亦会根据申请人对安老院舍的特定选择(包括院舍所属的地区、宗教背景及/或膳食类别),进行服务编配
统一评估机制 • 由 认 可 评 估 员﹐ 采 用 一 套 国 际 间 认 可 的 评 估 工 具 ﹐ 评 估 长 者 在 护 理 方 面 的 需 要 ﹐ 并 编 配 合 适 的 长 期 护 理 服 务 • 认 可 评 估 员 均 为 专 业 人 士 ﹐ 例 如 社 会 工 作 者 ﹑ 护 士 ﹑ 职 业 治 疗 师 和 物 理 治 疗 师 等 ﹔ 他 们 需 接 受 训 练 并 取 得 认 可 资 格 ﹐ 方 可 执 行 评 估 工 作
长者健康及家居护理评估 MDS-HC • 由美国引进的一套标准评估工具 • 需由合资格的评估员进行评估 • 评估表共20页 • 一般约1小时至1小时半完成 • 完成评估再入電腦計分数
长者健康及家居护理评估 MDS-HC • 自我照顾能力 (ADL) • 日常独立活动能力 (IADL) • 记忆及沟通能力 • 行为情绪方面的受损程度 • 健康状况(视力、大小便控制) • 环境危机 • 正规及非正规的生活支持等方面作全面评估,从而适别申请人的长期护理照顾需要
长者健康及家居护理评估 MDS-HC • 被评为「中度受损」或以上,才可轮候服务
轮候时间 • 至16.11.09社会福利署公布 • 政府资助护理安老院: 32个月(2.6年) • 私家买位护理安老院: 7个月 • 政府资助护养院:37个月(3年)
耆康会院舍服务分享老年痴呆症的服务模式 什么是老年痴呆症? • 是多种症状(例如:记忆力逐渐退化、思考及判断能力下降及沟通出现困难)的一个统称 • 痴呆症的成因很多,临床发现最常见的是阿氏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其次是血管性痴呆症(Vascular Dementia) • 根据国际阿兹海默症协会指出,全球平均每7秒钟便增加一位痴呆症患者,估计现时全球痴呆症人数约有2,500万人,预定40年后数字将倍升至8,200万人
耆康会院舍服务分享老年痴呆症的服务模式 • 早于10多年前,本会已把提升老年痴呆症服务质素定为重要的工作策略 • 本会不断改善及革新老年痴呆症的照顾服务及周边设施,多项照顾流程、环境设计及员工训练课程亦成为日后本港老年痴呆症服务的典范 • 为确保痴呆症服务质素不受影响及持续发展相关服务,本会增聘人手,提升照顾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服务,贯切本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改善长者生活质素的决心
老年痴呆症的服务模式 • 2007年,本会成功获得「香港公益金」的资助,成立大脑健身室(长者脑部健康中心)及耆乐便利店(社区生活训练中心) • 2008年,政府对全港院舍增拨资源,设立感观治疗室及购买防游走系统
大脑健身室 • www.loveyourbrain.org.hk • 使用「大脑健身室」的国家数目:27 • 总点击次数:5,720,509 • 登记用户数目:2,593
以「爱」回馈,圆满生命 • 老年痴呆症虽然令患者整体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但试从另一角度观看患者,他们其实患上的是一种「忘忧症」,因为患者只能维持十分短暂的记忆,假若能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他们就能无时无刻都感到快乐,也不会亦不懂去担忧其他生活上的问题 • 如何建立一个舒泰、容纳的照顾环境,为每位长者提供合适程度的作业,让他们可以与他人保持联系,在过程中得到认同及感到关爱的存在,这正是本会在老年痴呆症服务上一直坚守的「以人为本」照顾理念(Person-Centered Care Approach)
认同-职员培训 引入国际推崇的「痴呆症照顾图谱」 「以人为本」照顾训练手册 出版书籍
联系 外界接触,畅游迪士尼乐园 集体活动增沟通
作业 重温技能,提升能力 一笔一划,手眼协调
容纳-活动设计 逛商场,融入社会 现实导向,社区认知
容纳-环境设计 鞋针式防游走系统
体弱长者照顾 体弱指 • 行动不便 • 需卧床 • 长期坐椅 • 大小便不能控制 • 身体弯缩等
体弱长者照顾 啫喱+乳胶座垫 啫喱充气座垫
体弱长者照顾 啫喱座垫 啫喱+海棉座垫
体弱长者照顾 约束手套 约束衣
服务质素保证 • 作为服务提供者,我们必须对服务表现负责 • 我们有大量数据显示有关服务的统计数字。但是统计数字并不能保证服务的质素(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