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建筑歷史風格欣賞 (北京篇) 自动播放;背景音乐《相约北京》
本文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公共建筑为主要对象,探求北京近代建筑在其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中的四种建筑样式的演变。本文纵观北京近代建筑历史,叙及始建基督教堂、出现西洋建筑在中国的先声;圆明园西洋楼建成,导致“西洋楼式”建筑潮流的发生,并派生出市井“门面建筑”;东交民巷使馆区形成,引发北京近代建筑历史中的“洋风”,并在 20世纪的头二十年中成为主流。 “传统复兴式”,在20世纪20年代取代“洋风”而起主导作用;20世纪30年代北京近代建筑历史则表现出受世界现代建筑潮流的影响,“传统主义新建筑”出现。同时,本文首次涉及北京近代建筑历史。全文收录珍贵历史照片60余幅。..本文可作为建筑历史鉴赏资料、 也可作为旅游爱好收藏家的实用指南.
东交民巷 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在这地区先后设立了英、俄、德、法等使馆,1901年后改为使馆街,英、美、法等11国在巷内成立联合行政机构,还开设了“美国花旗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英国汇丰银行”、“日本正金银行”及教堂、医院等多处,这段历史留下许多风格各异的西洋建筑,也吸引了不少海外人士。
东交民巷 法国使馆旧址
东交民巷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旧址
东交民巷 比利时公使馆旧址
东交民巷 法国邮政局旧址,现为川菜馆
东交民巷 美国使馆旧址,现为最高人民法院.
东交民巷 曰本公使馆旧址
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 圣米厄尔教堂 六合饭店旧址
东交民巷 法国邮政局旧址
东交民巷 日本正金银行旧址,现在也是一家银行,不过是中国的民生银行。
东交民巷 日本公使馆旧址
东交民巷 正金银行旧址
东交民巷 比利亚使馆旧址
西什库教堂 北堂 北堂原址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西什库大街33号 ,1703年开堂。1887年因中南海扩建,将其拆除,后来清政府拨银四十五万两,于西安门内西什库易地而建;1900年整修时加高一层,成为今日所见之庄严秀丽的北堂。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北京基督教会珠市口堂位于前门外大街,始建于晚清末年的1904年,也由美国卫理公会所建,是北京南城惟一一座简易哥特式风格外貌的基督教堂,现为三层建筑,可容上千人做礼拜。前门大街129号
王府井天主堂 东堂 王府井大街上的东堂,始建于1655年,原是顺治皇帝赐给两位外国神父的宅院。二人在空地上建了一座小教堂,由于地震和战乱,曾多次被毁。1904年重建。1980年经修复后重新开堂。王府井大街74号
即原和亲王府,清雍正第五子弘昼封和亲王之府邸。民国以后改成了北洋政府海军部所在地。1924年直奉战争结束后改为段祺瑞执政府。
国立北平图书馆旧址位于西城区文津街,1931年建成(即今国家图书馆分馆),国立北平图书馆旧址位于西城区文津街,1931年建成(即今国家图书馆分馆),
肃亲王府位于东城区正义路东侧。顺治年间建,历代袭王俱以此为邸,光绪二十七年(1901)沦为日本使馆,只存垣墙。其地现为北京市政府。
北京民国国会议场 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明清两朝养象房旧地设谘议机关———资政院。北京民国国会议场 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明清两朝养象房旧地设谘议机关———资政院。
早于“长安大戏院”建成开业的老字号“西单剧场”原名为“哈尔飞戏院”,于1930年9月14日建成营业。地处原西单牌楼(西单路口)的西北侧。“哈尔飞戏院”原址是在北京原奉天会馆内的戏园(华美戏园)旧址上改建的。 涛贝勒府位于西城区柳荫街27号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京师大学 ,现为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位于东城区德胜门外安德里北街总政大院西院大门附近,始建于1911年。
北京大学燕南园66号楼是一座美国庭院别墅式的两层洋楼,作家冰心夫妇在这里居住了七年,抗战爆发后他们举家离开这里前往大后方。
基督教圣经会旧址位于东单北大街21号。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房,1926年由美国马里兰州圣经会捐款建造,是基督教会的代表性建筑。基督教圣经会旧址位于东单北大街21号。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房,1926年由美国马里兰州圣经会捐款建造,是基督教会的代表性建筑。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城区教场胡同。建于1928年,原为法国天主教仁爱遣使会所属两所中学。存有教室楼2栋,礼堂1座,砖木结构,欧洲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清华大学也是一所著名的大学,校址在西郊清华园。1909年美国政府退还了一部分庚子赔款,在这里建造一所留学预备学校,1911年4月正式开学,名为清华学堂。
京师大学堂分科学院旧址 :安德里北街21号。1898年清"维新"时期改革教育,成立京师大学堂,即是中央最高学府,也是主管全国高等学府的行政机关。分科大学民国后改为兵营。现存五栋二层楼房,其中主楼两栋为仿欧洲古典式,砖木结构,清水砖墙,外拱廊,墙面砖雕作券草和壁柱,作工细,比例及装饰手法成熟,设计者是日本建筑师真水英夫,现建筑保存完好。这组建筑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协和医学院的前身是1906年英美六个教会在北京合办的协合医学校。1914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专设的中华医学基金会购买了协和医学校的全部资产,又购买了位于东单三条的原豫王府的全部房地产,在原址上新建协和医学院。这是一组采用歇山顶、具有传统民族风格的楼群,屋顶用绿色琉璃瓦,楼内采取西式结构和设备,1921年14栋楼全部建成(包括直属的协和医院)。该校以培养高级医学人才为目标,全部采用英语教学,学生毕业后即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协和医学院的前身是1906年英美六个教会在北京合办的协合医学校。1914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专设的中华医学基金会购买了协和医学校的全部资产,又购买了位于东单三条的原豫王府的全部房地产,在原址上新建协和医学院。这是一组采用歇山顶、具有传统民族风格的楼群,屋顶用绿色琉璃瓦,楼内采取西式结构和设备,1921年14栋楼全部建成(包括直属的协和医院)。该校以培养高级医学人才为目标,全部采用英语教学,学生毕业后即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辅仁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成立于1925年,校址在西城定阜大街原涛贝勒府。先后由英敛之、奥图尔担任校长,1929年起设文、理、教育三学院,共12个系,还附设医学预科、美术专修科。该校原是美国天主教本笃会创办的教会大学,1933年由德国圣言会接办。该校的师资力量强,实验设备好,1937年又购入恭王府的地皮扩建了校舍,1938年开始招收女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该校是德国圣言会主办的,所以保持了办学的独立性。北京解放后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成立于1925年,校址在西城定阜大街原涛贝勒府。先后由英敛之、奥图尔担任校长,1929年起设文、理、教育三学院,共12个系,还附设医学预科、美术专修科。该校原是美国天主教本笃会创办的教会大学,1933年由德国圣言会接办。该校的师资力量强,实验设备好,1937年又购入恭王府的地皮扩建了校舍,1938年开始招收女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该校是德国圣言会主办的,所以保持了办学的独立性。北京解放后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盐业银行位于前门西河沿街北侧7号,始建于1925年左右,建筑通体以红砖墙为主,配以石材壁柱、窗套和少量的雕塑装饰,具有典型的欧美银行传统风格。现为中国工商银行.盐业银行位于前门西河沿街北侧7号,始建于1925年左右,建筑通体以红砖墙为主,配以石材壁柱、窗套和少量的雕塑装饰,具有典型的欧美银行传统风格。现为中国工商银行. 复原民国初期风貌
茅盾故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后圆恩寺胡同。茅盾于1974~1981年在此居住。故居为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878平方米。门内影壁上镶有邓颖超题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大理石横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