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k likes | 1.29k Views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中國文學學與教系列 選修單元一 作家追踪── 自選作家作品選讀 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十四日 第三節 古典作家追踪(二) 張韻嬌. 古典作家追踪(二) 教學大綱. 重溫:規畫、設計古典作家追踪單元框架的重點 思考:追踪不同作家有何相同或不同的方向 總結:適合進行追踪的條件 可供追踪李煜的切入點 可供追踪陶潛的切入點 工作坊:分組設計「古典作家追踪── 李煜或陶潛」單元框架 匯報及分享 評點及總結. 重溫:規畫、設計古典作家 追踪單元框架的重點.
E N D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中國文學學與教系列 選修單元一 作家追踪── 自選作家作品選讀 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十四日 第三節 古典作家追踪(二) 張韻嬌
古典作家追踪(二) 教學大綱 重溫:規畫、設計古典作家追踪單元框架的重點 思考:追踪不同作家有何相同或不同的方向 總結:適合進行追踪的條件 可供追踪李煜的切入點 可供追踪陶潛的切入點 工作坊:分組設計「古典作家追踪── 李煜或陶潛」單元框架 匯報及分享 評點及總結
重溫:規畫、設計古典作家 追踪單元框架的重點
作家追踪─自選作家作品選讀 本單元主要是必修部分「文學賞析與評論」的延伸,與必修部分的學習互相促進,互相補足。
學生在必修部分已涉獵多個重要作家的 作品,並掌握賞析及評論作家作品的能 力。 選修部分透過專研一位喜愛作家的作品,深入探討作家的作品風格;同時,鞏固和深化必修部分「文學賞析與評論」的學習,以提高學生賞析、評論作家作品的能力。
貫徹「賞析與評論」、「創作」為主、「知識」為輔的學習貫徹「賞析與評論」、「創作」為主、「知識」為輔的學習 體現與必修部分的延伸和互補關係 擴大閱讀面,拓寬視野 通過不同的切入面,讓學生研習相關的作品 針對單元的學習目標 照顧不同學習取向的學生 配合生活經驗 創設豐富多采的學習情境 設計實踐活動 選修單元的設計原則
規畫、設計作家追踪單元必須配合 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成果 以發展校本課程。
要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不同性向和能力來組織單元框架:要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不同性向和能力來組織單元框架: 選用學習材料 確定學習環節 分配教節 擬定學習內容 布置延伸活動 安排分組活動 指導延伸閱讀 設計評估活動
要了解作家的獨特性還可留意他的: 尊、獨尊 長於 反對 主張 作品多反映。。。。。。 。。。後多。。。之作 與同時代的作家相比
搜集作家現存可追踪的作品類別和數目(約數):搜集作家現存可追踪的作品類別和數目(約數): 搜集他人(名家)對作家作品的評賞:
總結:適合進行追踪的條件以追踪李煜(937 - 978)為例作說明
追踪李煜,可以考慮: • 李煜的作品適合學生讀嗎? • 怎樣規畫校本課程呢?學生有甚麼基礎呢? • 李煜的作品、追踪李煜的參考資料有多少?容易整理嗎? • 追踪李煜的輔助教材又如何呢?
李煜的作品適合學生讀嗎? • 李煜一生的遭遇充滿傳奇,可引起學生的興趣。 有不少的生平逸事、民間傳說可以作為課程上的追踪點及課堂的話題,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 相貌 • 神骨秀異 • 風神灑落 居然有塵外之意 • 樣貌出眾 • 寬額 • 胖臉 • 高鼻 • 駢齒 • 重瞳
生卒日期 • 七月七日生 • 七月七日卒 • 性情 • 仁厚和善,喜花草樹木,宮中廣植奇花異草 • 百官犯錯,多不追究 • 草木不殺,禽魚咸逐 • 家族成員的壽命及體質 • 李昪五個兒子,沒有一個活到五十歲 • 李璟十個兒子,兩個年少夭折,最長命的四十八歲,平均壽命三十五歲 • 李煜兩個兒子,仲宣四歲夭折,仲寓三十七歲亡
與大小周后的風流韻事 • 與兄弟間的感情 • 與宮女間的關係 • 與佛家的情緣 • 李煜的作品直抒胸臆、感情真摯,學生較容易體悟。 王國維:「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人間詞話》
其作品用字淺易近人、善用白描與對比手法,意境清新,學生較為容易掌握及賞析。其作品用字淺易近人、善用白描與對比手法,意境清新,學生較為容易掌握及賞析。 王國維:「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人間詞話》 • 其作品主要為詞,簡短合韻,易於誦讀。
李煜在詞壇上具「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當行本色」的地位,追踪李煜有助學生掌握詞的特色及演變。李煜在詞壇上具「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當行本色」的地位,追踪李煜有助學生掌握詞的特色及演變。 沈謙:「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填詞雜說》 王國維:「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人間詞話》
追踪李煜,如何規畫校本課程呢? • 中國語文課程初中建議篇章 • 《長相思》(雲一緺) •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 中國語文課程高中建議選讀篇章 •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現行中四、中五 課文】
李煜的作品、追踪李煜的參考資料有多少?容易整理嗎?李煜的作品、追踪李煜的參考資料有多少?容易整理嗎? • 作品以詞為主,現存只有三十多首 • 詩作約十八首、其他文類約十篇 • 參考資料不多,相對容易處理,但可追踪的線索亦不多
市政局圖書館相關的圖書數目 • 李煜(18個紀錄)李後主(35個紀錄) • 蘇軾(193個紀錄)蘇東坡(268個紀錄) • 陶潛(2個紀錄)陶淵明(268個紀錄) • 曹植(13個紀錄)曹子建(24個紀錄)
幾個古典作家現存可追踪的作品類別和數目(約數):幾個古典作家現存可追踪的作品類別和數目(約數):
追踪李煜的輔助教材又如何呢? • 歌曲集:鄧麗君《淡淡幽情》(CD /VCD) • 歌曲集:文千歲《李後主》 • 電視錄影:任白義唱李後主 • 網站:網上中華五千年 http://www.rthk.org.hk/chiculture/fivethousandyears/subpage11.htm
可供追踪李煜的切入點 柔弱多情(兄弟情、夫妻情、故國情、其他) 帝皇之樂(沉醉歌舞中、嬌妻相伴) 帝皇之苦(體弱多病、痛失妻兒、家國滅亡、淪為臣虜) 詞裏禪意(嚮往佛家出世生活、佛家空與靈的意境) 借月抒懷(營造氣氛、象徵美好生活、反襯處境的孤清 ) 夢中情懷(男女之歡、離別之情、亡國之痛、故國之思)
柔 弱 多 情 • 王士禎:「鍾隱(後主別號)入汴後,『春花秋月』諸詞,與『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一帖,同是千古情種。較之長城公,煞是可憐。」《花草蒙拾》 • 陳廷焯:「李後主、晏叔原,皆非詞中正聲,而其詞則無人不愛,以其情勝也。情不深而為詞,雖雅不韻,何足感人!」《白雨齋詞話》
兄弟情 • 重兄弟情,即使兄弟曾覬覦其位,仍善待兄弟(與曹丕的做法迥然不同) • 為李從鎰餞行《送鄧王二十弟從鎰牧宣城》 • 因李從善羈留汴京而無心作樂《卻登高賦》(宜作為參考作品或節錄學習材料)
夫妻情 • 與大周后之情感: • 善於音律,精於歌舞,通於詩書 • 秀麗高雅,擅於打扮,帶動宮中服飾潮流 • 小名娥皇,19歲嫁與李煜,29歲病殁 • 患病期間李煜常伴左右,並親自餵藥 • 相關作品 • 《長相思》(雲一緺) • 《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 • 《一斛珠》(曉妝初過) • 《謝新恩》(秦樓不見吹簫女)
與小周后之情感: 小周后小名女英,在大周后病重期間與李煜幽會,後繼為周后,並伴李煜到汴京,直至死亡 • 《菩薩蠻》(花明月黯籠輕霧) • 《菩薩蠻》(蓬來院閉天台女) • 《菩薩蠻》(銅簧韵脆鏘寒竹)
故國情 • 因思念故國而遭毒死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 《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 • 《望江梅》(聞夢遠,南國正芳春)
其他 • 真摯待宮娥 • 《贈慶奴詩》 「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遊。多謝長 條似相識, 強垂煙態拂人頭。 」 •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垂淚對宮娥」
帝皇之樂 • 沉醉歌舞中 • 《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 水雲間,重按霓裳歌徧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 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浣溪沙》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 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 簫鼓奏。 • 嬌妻相伴(見夫妻情)
帝皇之苦 • 無心而登帝位 • 體弱多病 • 《病中感懷》 • 《病起題山舍壁》 • 痛失妻兒:乾德二年一個月內幼子仲宣夭折,妻娥皇病歿 • 《悼詩》 • 《輓辭二首》
家國滅亡、淪為臣虜 •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 《望江南》(多少恨) • 《清平樂》(別來春半)
詞 裏 禪 意 王國維:「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戚,後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人間詞話》
嚮往佛家出世生活 • 《漁父二首》 其一: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 壺酒,一竿身(輪),世上如儂有幾人? 其二 ﹕一櫂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寫眾生共有之苦 • 作品中見佛家語、佛家空靈之境 • 《病中有感》: 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 《搗練子令》: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 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望江梅》: 閒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 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 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借月抒懷 • 營造優美恬靜之境 •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 香堦,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爲出來難,教 君恣意憐。
《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 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徧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 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營造淒清幽冷之境 • 《烏夜啼》: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 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 心頭。
《喜遷鶯》: 曉月墮,宿雲微,無語枕憑(頻)欹。夢回 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餘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掃 儘從伊,留待無人歸。
作為美好生活的象徵,表達對故國的思念 •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 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反襯處境的孤清 • 《虞美人》: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 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 樓深,滿鬚清霜殘雪思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