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一、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报告提纲. 一、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二、三地联庆 科教盛事.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学校发展与国家科教事业的重大部署紧密结合. 1996 年 国家启动 211 工程 —— 首批重点支持的大学 1998 年 国家启动 985 工程 —— 首批重点支持的大学 1999 年 国家启动知识创新工程 —— 唯一获得支持的大学. 1977 年 国家召开首届科技大会, 新华社发表通讯文章 《 一定要办好中国科技大学 》 1978 年 在安徽省、合肥市支持下,首创少年班、全国第一个 研究生院、建设首批国家 大科学工程,迅速恢复崛起. 1956 年

tr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一、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报告提纲 一、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二、三地联庆 科教盛事

  2.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学校发展与国家科教事业的重大部署紧密结合 1996年 国家启动211工程 ——首批重点支持的大学 1998年 国家启动985工程 ——首批重点支持的大学 1999年 国家启动知识创新工程 ——唯一获得支持的大学 1977年 国家召开首届科技大会, 新华社发表通讯文章《一定要办好中国科技大学》 1978年 在安徽省、合肥市支持下,首创少年班、全国第一个 研究生院、建设首批国家 大科学工程,迅速恢复崛起 1956年 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启动科技发展规划 1958年 中科院向国务院提交创办科大的报告,获中央书记处批准

  3.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得到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关怀 学校成立之初,刘少奇、聂荣臻、陈毅、陈云等参与研究创办科大,邓小平代表中央书记处批示成立科大,周恩来总理亲自修改科大校歌歌词,郭沫若副总理亲自兼任科大校长。 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笔批示:“据我了解,科技大学办得较好,年轻人才较多,应予扶持”。学校再次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七所大学之一。 1998年,江泽民同志为科大40周年校庆题词:“面向二十一世纪,建设一流大学,培育一流人才”。

  4.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得到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关怀 1997年,胡锦涛同志视察我校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接见100 名教师代表,其中即有我校校长 朱清时院士、何多慧院士。 近年来,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周永康、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多次视察科大,与学校师生座谈,对学校发展给予极大关注。

  5.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学校概况 理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工程科学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管理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另外还设有: 少年班 苏州研究院 上海研究院 继续教育学院 软件学院等

  6.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学校概况 在校学生15771人,其中: 博士生2285人 硕士生5805人 本科生7681人 代培研究生979人 另有专业学位硕士生2316人

  7.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学校概况 硕士点 150 博士点 135 120 一级学科博士点 105 100 89 90 79 60 60 54 46 44 41 39 33 28 30 26 22 23 18 17 20 17 13 12 9 9 0 0 1981 1984 1986 1990 1993 1996 1998 2000 2004 2007 学位点增长曲线图 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基本覆盖学校所有理工学科 博士后流动站17个 博士点100个 硕士点135个 MBA、MPA、工程硕士等 专业学位点

  8.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学校概况 信息科学实验中心 理化科学实验中心的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工程科学实验中心的 纳米压痕仪 • 现有东、西、南、北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4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89万平方米 • 建有理化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和材料科学、超级运算等5个公共实验中心 • 图书馆藏书214万册 西区图书馆

  9.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始终汇聚国内最优秀的师资队伍 • 目前,我校有两院院士26人,比例居全国高校第二,总数居全国高校第六 • 建校初期,我国各学科的创始人 • 与奠基人云集中国科大,担任学校 • 各系主任,亲自登台授课。50年来,先后有180多名两院院士在校任教 • 2007年,7位教师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比例居全国高校第一,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三 • 5位教师被评为“全国教学名师”,比例居全国高校第一,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七 • 现有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6个,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二

  10.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青年学子的梦想,科技英才的摇篮 首批博士走向答辩会场 • 1983年,我国首批18名博士中,7人毕业于科大 • 在历年的高考招生中,科大 • 录取本科新生成绩一直居全国 • 高校前三名,是全国 • 优秀中学生竞相报考 • 的大学 • 科大博士生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的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二 • 1999年以来,23名 • 博士生获“全国百篇 • 优秀博士论文”奖, • 获奖比例居全国高校第二 • 2005年11月,在国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11.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青年学子的梦想,科技英才的摇篮 刘庆峰 胡伟武 • 毕业生中共有42人当选为“两院”院士,在同期毕业生中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相里斌 • 自1999年以来, • 科大毕业生中共 • 有5人入选“中国 • 青年五四奖章” • 标兵, 3人入选 •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邓中翰 • 毕业生中16人入选IEEE Fellow,居全国高校第一 • 毕业生中14人入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居全国高校第二 杨元庆 郭为 潘建伟 青春报国

  12.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唯一建设两个国家实验室的高校 1984年,国家首批大科学工程——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落户科大。 2004年,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2003年,获准筹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2005年,承担“十一五”国家大科学工程 ——稳态强磁场 另有国家重点科研机构3个、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20个

  13.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四大科学计划(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科学技术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中,我校作为全部4个计划的主要参与单位,共有6个重大项目获得立项,立项数和经费均居全国高校第一。

  14.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2003年以来,连续四年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入选成果数全国高校第一,超过其他高校的总和。

  15.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国际论文数及引用次数增长曲线图 6000 5633 5000 3389 4000 3008 3000 2450 2893 1463 2000 2009 1277 论文篇数 1902 993 672 1446 引用次数 1438 1000 1179 1050 750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科研论文产出 质量型增长 数量型增长

  16.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经费增长曲线图 单位:万元 单位:项

  17.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理学学科居全国第一 在第三批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我校共获得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涵盖41个二级学科),总数居全国第六,获得独立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总数达45个 特别是在理学学科门类,我校共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5个,理学学科覆盖率达到100%,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一 在工学学科门类, 我校本次获得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

  18.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弘扬“全院办校、所系结合”优良传统 • 与中科院12个分院和13个研究所 • 建立全面合作关系 • 校所共建14个联合实验室 • 17名研究所专家和领导兼任院系领导 • 240多名专家担任兼职博士生导师 • 40%的本科生到研究所参与科研实践

  19. 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十一五”期间的建设目标 质量优异:精品办学、英才教育;重在提高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和人均科研产出国内高校领先 特色鲜明:教育与科研结合(全院办校、所系结合) 多学科综合交叉,科学与技术相结合 规模适度:规模效益,控制人数指标、提升人均指标 教学科研人员1500人,学生16000人 结构合理: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教学科研组织模式 形成促进教学科研融合、共享并充分利用 资源、科学高效的矩阵式、网格化管理体系

  20. 报告提纲 一、创新立校 成就斐然 二、三地联庆 科教盛事

  21. 三地联庆 科教盛事 2007年3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为我校五十周年校庆确定主题,并欣然题词。 校庆主题揭幕

  22. 三地联庆 科教盛事 举办五十周年校庆的目的 全球科大人的盛典 彰显中科院教育创新的丰硕成果 全国科教界的盛事 总结教育创新实践展示办学成就 加速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迈进 回应师生校友和社会的热切期盼 构筑中国科大百年辉煌新的起点

  23. 三地联庆 科教盛事 五十周年校庆主题与定位 校庆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亲情校庆、文化校庆 ——加强与海内外校友的联系,凝练科大精神理念, 增强学校凝聚力 学术校庆、发展校庆 ——总结办学经验,展示办学成就,彰显科大精英 教育品牌 合作校庆、开放校庆 ——推进与国内外科教界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吸纳 社会办学资源,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4. 三地联庆 科教盛事 2008年9月:合肥 ——学术·亲情·欢乐 2008年 策划50项 校庆活动 • 学术盛宴 • 预计全年举办20多个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18项重大、重点活动 • 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 • 建校五十周年庆祝文艺晚会 • 创新型城市与研究型大学论坛 • 省市政府欢迎招待酒会 • 中国科大特种邮票首发式 • “中国科大星”命名仪式 …… • 欢聚同贺 • 预计将有数千名校友返校,与在校师生共同庆贺 • 华诞纪念 • 预计全年举办约15个纪念、庆祝活动

  25. 三地联庆 科教盛事 2008年4月:北京 2008年9月:北美 ——总结·研究·发展 ——开放·合作·发展 • 以中科院名义召开中国科大建校五十周年纪念会 • 组织海外校友同步举办联谊活动 • 促进与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

  26. 三地联庆 科教盛事 中央高度重视 • 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就我校关怀学生、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做法给予高度赞扬,并批示予以总结宣传。 中央领导对学校办学 的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科大是新中国“红专并进、精品办学”的成功范例, 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校在“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寄予厚望。 • 经多位中央领导批示,国家将于明年首次以一所大学为题材发行特种邮票。科大成为第四所登上国家名片的高校,也是唯一一所50周年校庆即获此殊荣的高校。 • 2006年,国务委员陈至立就我校高效培养尖端科技人才的成就作出批示:“中科大培养尖端科技人才的做法应很好总结。希望更多的大学能学习他们的做法,探索中国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之有效途径”。

  27. 三地联庆 科教盛事 各级领导大力支持 中科院专门成立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并从科技产业收益中捐资1亿元人民币,设立“中科院科大教育基金”,用于助学项目及奖学奖教金。 安徽省市领导对五十周年校庆给予极大关注和支持,三位主要省领导出任校庆顾问。王金山省长亲笔批示: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合肥市将全力做好宣传、环境整治、来宾接待等工作。 总装备部、国家邮政局、航天科工集团等热情支持,以各种方式支持学校筹备五十周年校庆。

  28. 三地联庆 科教盛事 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国际小行星中心于今年4月发布公告,宣布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中国科大星”,这是我国唯一在50周年校庆获得小行星命名的高校(其他四所高校均为百年校庆)。 2007年6月,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集中报道了我校关爱学生,为之创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的举措,并充分肯定与赞扬了我校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 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将与学校合作,拍摄校庆专题片,制作专题节目;联想公司向学校提供奥运火炬手名额。

  29. 三地联庆 科教盛事 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 29人 省部级以上领导 43人 知名企业家 21人 近百位著名科学家、重要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担任校庆顾问 部分企业和基金会积极捐资,支持学校发展

  30. 校友、师生热烈响应 三地联庆 科教盛事 • 近万名师生参与科大精神理念大讨论,总结科大精神与办学经验 • 校友拍摄校庆宣传片,从科大人的角度看科大 • 1400多名志愿者参与校友问候行动,联络近2万名校友 • 校友文库系列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图书重点出版计划,正在组稿中

  31. 校友、师生热烈响应 三地联庆 科教盛事 科大海外校友基金会是中国留学生中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基金会。基金会从最初的865美元资产发展到今天的百万美元,创造了中国大学校友最高的捐赠比例。 近期收到的部分校友捐赠

  32. 三地联庆 科教盛事 加强文化建设,凝心聚力 刘乃泉 • 编撰学校简史 • 校史人物访谈 • 校史人物传略 • 校史图册 • 建设新校史馆 马大猷 杨海波 杨承宗 钱学森塑像郭永怀塑像 赵忠尧塑像 修建3座老科学家塑像 李昌 郁文

  33. 校友是母校永远的牵挂和骄傲 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衷心感谢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