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88 Views
神經內科常見疾病及處置介紹. 台中榮民總醫院 神經內科 張鳴宏. 常見疾病. DRG 14 : 腦中風 DRG 13 :多發性硬化症,小腦萎縮症 DRG 12 :巴金森氏症 , 失智症 , 漸凍人 DRG 18/19 :周邊神經疾病 , 運動神經元 疾病 DRG 24/25/26 :癲癇,頭痛 DRG 34/35 :重症肌無力 DRG 20/21 :神經系統感染. 脊髓小腦萎縮症. 遺傳性疾病 , 依基因的不同 , 可區分為數種不同類型。 又稱 企鵝家族
E N D
神經內科常見疾病及處置介紹 台中榮民總醫院 神經內科 張鳴宏
常見疾病 • DRG 14 : 腦中風 • DRG 13:多發性硬化症,小腦萎縮症 • DRG 12:巴金森氏症, 失智症, 漸凍人 • DRG 18/19:周邊神經疾病, 運動神經元 疾病 • DRG 24/25/26:癲癇,頭痛 • DRG 34/35:重症肌無力 • DRG 20/21:神經系統感染
脊髓小腦萎縮症 • 遺傳性疾病, 依基因的不同, 可區分為數種不同類型。 • 又稱企鵝家族 • 主要病變在小腦的神經元 • 症狀:以動作協調不良為主 四肢運動不平衡→言語清晰度變差→吞嚥困難→寫字及手的動作不俐落 * 不會肌肉萎縮
脊髓小腦萎縮症的診斷 • 脊髓、小腦症狀: 步態不穩, 口齒不清, 協調感不佳 • CT or MRI: 小腦萎縮 • 基因檢查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 DRG 20/21 • 由病毒、細菌、結核菌、黴菌等所引起的中樞神經感染症,除病毒引起之預後較佳外,其他都是危及生命的疾病。
常見疾病 • 腦膜炎 1.病毒性腦膜炎 2.細菌性腦膜炎 3.結核性腦膜炎 4.隱球菌性腦膜炎 • 腦炎 1.日本腦炎 2.單純疱疹腦炎 • 腦癑瘍
病毒性腦膜炎 • DRG 21 • 又稱無菌性腦膜炎 • 以腸病毒最常見約占70%以上 • 常見症狀:頭痛、發燒偶有意識改變,多為輕微的嗜睡倦怠很少有昏迷的現象 • 腦膜刺激症狀不明顯、顱內壓正常 • 常主訴有腹痛、噁心、嘔吐 • 症狀通常很快自然消失約3-10天內會好轉 • 支持性療法
細菌性腦膜炎 • DRG 20 • 75%由腦膜炎雙球菌、肺炎雙球菌、感冒嗜血桿菌所引起 • 最常見於小孩,有2/3發生於15歲以下,且其中 80%在 5 歲以下 • 男性比女性易得, 特別在嬰兒期更明顯 • 雙球菌好發於晚冬和早春、桿菌則常見於秋末冬初 • 症狀:頭痛、發燒、頸部疼痛、嘔吐、顱內壓升高 • 須立即給予抗生素治療至少2-3週
結核性腦膜炎 • DRG 20 • 結核菌經血行傳播之後遺症,病人有原發性病灶 • 以小孩和45歲以上成人最多,且男:女=2:1 • 有顱內壓升高的現象 • 抗結核菌藥物治療:越早期效果越好
隱球菌腦膜炎 • DRG 20 • 最常見的中樞神經黴菌感染,主要以鳥類為散播媒介(特別是鴿子) • 先在肺部形成感染再經血行傳到中樞神經 • 患者多為男性中年人占 85% • 主要症狀為頭痛、發燒、頭暈、嘔吐、視力模糊或複視、顱內壓升高 • 抗黴菌藥物 • 症狀及支持性療法
日本腦炎 • DRG 20 • 由病毒所引起,蚊子為媒介、豬為宿主 • 好發於夏、秋兩季,以6-9月為主 • 大多侵犯小孩或65歲以上老人 • 會有前驅症狀:全身無力、發燒、肌肉酸痛、腸胃道或呼吸道症狀 • 症狀及支持性療法
診 斷 • CSF 檢查: WBC 增加, 蛋白質升高 細菌性感染, 葡萄糖減少, 病毒性感染, 葡萄糖不變 • CT or MRI 檢查: 病變部位, 腦水腫
腦癑瘍 • DRG 20 • 致病菌以鏈球菌為主約占70% • 早期症狀以頭痛最常見,會有嘔吐、發燒、顱內壓升高甚至意識障礙 • 大多有危險因素存在: 1.附近組織感染:副鼻竇感染、牙科感染 2.遠處感染轉移 3.頭部外傷或開刀後 4.其他少見因素:腦膜炎、臉及頭皮感染 • 以外科治療為主另加以抗生素治療(penicil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