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529 Views
第七章. 餐. 具. 的. 清. 洗. 管. 理. 在食品業者製造、加工、調配、儲存、販賣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之場所及設施衛生標準中,規定餐具洗滌場所需有充足之流動自來水,並具有洗滌、沖洗及有效殺菌之三槽式餐具洗滌殺菌設備。.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中指出,餐飲作業場所依清潔度要求不同,應加以有效區隔;因此餐具洗滌區應設在汙染區,清洗好的餐具應擺放在清潔區內。. 清潔區域. 場所位置. 1. 汙染區. 進貨驗收區、前處理區、洗滌區. 2. 準清潔區. 冷凍、冷藏區、乾料貯存區、製備區、烹調區等. 3. 清潔區. 配膳區、供應區、包裝區等. 4. 一般作業區.
E N D
第七章 餐 具 的 清 洗 管 理
在食品業者製造、加工、調配、儲存、販賣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之場所及設施衛生標準中,規定餐具洗滌場所需有充足之流動自來水,並具有洗滌、沖洗及有效殺菌之三槽式餐具洗滌殺菌設備。在食品業者製造、加工、調配、儲存、販賣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之場所及設施衛生標準中,規定餐具洗滌場所需有充足之流動自來水,並具有洗滌、沖洗及有效殺菌之三槽式餐具洗滌殺菌設備。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中指出,餐飲作業場所依清潔度要求不同,應加以有效區隔;因此餐具洗滌區應設在汙染區,清洗好的餐具應擺放在清潔區內。食品良好衛生規範中指出,餐飲作業場所依清潔度要求不同,應加以有效區隔;因此餐具洗滌區應設在汙染區,清洗好的餐具應擺放在清潔區內。
清潔區域 場所位置 1.汙染區 進貨驗收區、前處理區、洗滌區 2.準清潔區 冷凍、冷藏區、乾料貯存區、製備區、烹調區等 3.清潔區 配膳區、供應區、包裝區等 4.一般作業區 辦公室、外場、更衣室、洗手間
餐具清洗的程序與方法 → → 一、預洗 二、清洗 三、消毒 → 四、乾燥 6.滴乾(Drain) 2.預洗(Prerinse) 5.消毒(Sanitize) 1.刮除髒物(Scrape) 3.清洗(Wash) 4.沖洗(Rinse)
官能檢查: 官能檢查以目視為主,是一種快又簡單的方法,一般常利用於現場檢查。 (一) 確認餐具上是否具有汙物或痕跡 殘留。 (二) 餐具表面是否呈現光滑面。若否, 則為洗淨不完全。
澱粉殘留檢測 1. 目的:檢視餐具是否清洗乾 淨,是否有澱粉質殘留。 2. 試劑:碘試液。
3. 檢驗方法: (2)將試液滴在要檢驗的餐具上 (1)取碘試液
(3)慢慢迴轉使試液擴及全面 (4)觀察顏色變化 4. 結果判定:餐具上有藍紫色出現表示有澱粉殘留。
油脂殘留檢測 1. 目的:檢視餐具是否清洗乾 淨,是否有油脂殘留。 2. 試劑:蘇丹四號色素酒精液 (油紅試液)。
3. 檢驗方法: (1)取油紅試液,將試液滴在要檢驗的餐具上 (2)慢慢迴轉使試液擴及全面
(3)用水輕輕沖洗 (4)觀察顏色變化 4. 結果判定:餐具上有紅色斑點出現表示有油脂殘留。
蛋白質殘留檢測: 1. 目的:檢視餐具是否清洗乾 淨,是否有蛋白質殘留。 2. 試劑:寧海準試液。
3. 檢驗方法: (1)取寧海試液,將試液滴在要檢驗的餐具上 (2)慢慢迴轉使試液擴及全面
(3)倒掉試液,(將餐具)隔水加熱(或使用吹風機)使試液中的正丁醇蒸發(3)倒掉試液,(將餐具)隔水加熱(或使用吹風機)使試液中的正丁醇蒸發 (4)觀察顏色變化 4. 結果判定:餐具上有藍色出現表示有蛋白質殘留。
清潔劑(ABS)殘留檢測: 1. 目的:檢視餐具是否清洗乾 淨,是否有清潔劑(ABS)殘 留。 2. 試劑:甲醇、丙酮、1%花紺 試液、10%鹽酸溶液、氯仿。
3. 檢驗方法: (1) 用丙酮將試管及滴管洗淨 (2)以5毫升水清洗餐具樣品
(3)將洗滌液收集至試管中 (4)加入一滴1%花粓試液
(5)加入10%鹽酸溶液使其pH值為3 (6)加入5毫升的氯仿混和震搖
實驗組 對照組 (7)靜置,觀察顏色變化 4. 結果判定:氯仿呈藍色表示有ABS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