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93 Views
队列研究. ( cohort study). 基本原理. 选择两组人群,一组为暴露人群,另一组为非暴露人群,然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人群某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大小。. 时间顺序. 结局(疾病). 是否暴露某个危险因子. Yes. 暴露组. No. 目标人群 未患某研究 疾病. 代表性样本. Yes. 非暴露组. No. 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图. 研究特点. 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 设立对照 暴露情况清楚 研究方向由“因”到“果” 能验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研究类型. 前瞻性
E N D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选择两组人群,一组为暴露人群,另一组为非暴露人群,然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人群某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大小。选择两组人群,一组为暴露人群,另一组为非暴露人群,然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人群某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大小。
时间顺序 结局(疾病) 是否暴露某个危险因子 Yes 暴露组 No 目标人群 未患某研究 疾病 代表性样本 Yes 非暴露组 No 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图
研究特点 • 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 • 设立对照 • 暴露情况清楚 • 研究方向由“因”到“果” • 能验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研究类型 • 前瞻性 • 历史性 • 双向性
资料收集与随访 • 基线资料 • 随访
基线(base-line)资料 暴露的资料 个体的其他信息
随访(follow-up) 随访对象、内容和方法 随访间隔 随访者 观察终点(end-point) 观察终止时间
均衡性检验 统计描述 率的统计学检验 计算关联强度指标值及其可信区间 推论因果关联
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 适用条件 样本大,人口稳定,整齐的资料
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 适用条件 观察时间长,人口不稳定,存在失访,资料不很整齐
相对危险度RR(relative risk) 意义 • 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 RR值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强度越大,有病因学意义 Ie:暴露组率 Io:非暴露组率
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死于不同疾病的RR (1/10万人年) 意义 吸烟者死于肺癌的危险是非吸烟者的10.7倍 吸烟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是非吸烟者的1.7倍
RR95%CI Woolf法 lnRR的95%CI 反自然对数即为RR95%CI
归因危险度AR(Attributable risk) 或 意义 • 暴露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 • AR值越大,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减少的疾病数量越大,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不意义
RR与AR的区别 (1/10万人年) 意义 • RR 吸烟对肺癌的病因学意义较大 • AR 戒烟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较大, 即公共卫生意义较大
优 点 • 直接获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 直接估计危险度 • 符合时间顺序,验证病因的能力较强 • 获得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 收集的资料完整可靠,不存在回忆偏倚 • 可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缺 点 • 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 易发生失访偏倚 • 耗时,耗人力、物力、财力 • 设计要求严密,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难度较大 • 随访过程中,已知变量的变化或未知变量的引入增加分析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