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 likes | 780 Views
关于社区教育的 简要解读和发展走向.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 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陈乃林 电子信箱: nj_cnl@163.com 移动电话: 13809002768. 向大家汇报四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城市社区教育 二、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教育 三、社区教育发展态势 四、社区教育发展走向. 一、正确认识城市社区教育. 社区 ,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居民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的基本要素: ⑴社区人口
E N D
关于社区教育的简要解读和发展走向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 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陈乃林 电子信箱:nj_cnl@163.com 移动电话:13809002768
向大家汇报四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城市社区教育 二、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教育 三、社区教育发展态势 四、社区教育发展走向
一、正确认识城市社区教育 • 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居民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 社区的基本要素: ⑴社区人口 ⑵地域范围 ⑶社区意识 ⑷社区设施 ⑸管理体系 • 社区教育,是指利用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面向社区全体成员,开展的教育学习活动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居民主要以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一种新型的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地区。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居民主要以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一种新型的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地区。 • 城市社区,是指由众多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在某一特定区域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 • 城镇化,是指城市扩展或农村人口向城市(镇)集聚的发展过程
城市社区的特点: 1、社区成员的职业结构以工商业与服务业为主,门类众多,性质复杂; 2、人口众多,密度大,异质性强,人际关系相对淡薄松散; 3、家庭职能减少,业缘关系与作用更大;
城市社区教育的特点: 1、起步早,起点高,发展水平、品质高,国内国际交往较多; 2、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价值取向并存,非功利性价值取向的社区教育所占比重日渐扩大; 3、社区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和门类比较复杂;
城市社区教育产生的社会动因: •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 社区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 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 • 向社会化大教育转变的必然走向,
城市社区教育的发展过程: • 青少年的校外教育; • 学校与社区的双向参与服务; • 面向全体居民的教育学习活动; • 教育行政部门列入实验范围,变成政府主导,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的行为
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 的联系与区别 • 成人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点,社区教育是成人教育的增长点,许多内容交叉共同的; • 社区教育不限于成人教育,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本质上属于地域范围的全民终身教育和学习活动
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区别在于: A.对象不同(全民与成人) B.内涵不同(全民终身教育学习,主 要是各类培训) C.体系不同(一体化教育,一类对象教 育) D.组织基础不同(以社区为组织基础, 以培训机构为基础)
社区教育的内涵,从对象分: 早期教育(0—3岁,3—6岁); 青少年校外教育; 单位人回到社区的教育学习服务; 离开学校、单位的社区人的教育; 老年人教育; 外来人员教育
社区教育的内涵,从性质分: 时事政治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科学文化教育; 职业技能教育; 生活闲暇教育; 其他方面教育
二、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教育 (一)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教育 • 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经济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一定地域内居民的生活共同体。 • 农村社区教育,是指面向一定的农村地域的全体居民,所进行的教育、培训、学习活动和过程。
农村社区的特点: 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是农村社区的成员主体。 ⑵血缘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⑶农村社区人口的同质性强 ⑷农村社区的封闭性强
(二)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社会环境 我国已经实现了总体上(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从人口看,全国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占74.8%,接近小康水平占12.8%,还有12.4%的人口未达温饱标准。
1、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 • 我国至2005年人均GDP已超过1700美元,农业与非农业产值比是12.5:87.5,城市化率已达到43%,但农业与非农就业之比只有50:50,远远低于产业产值之比。
2、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从最能反映我国基本情况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县域之间经济发展和财力水平相差悬殊,100个发达县域的县均GDP总值是后100个最不发达县域的22.5倍。
3、社会贫富差距明显 国际上测量贫富差距通用的方法是基尼系数。 根据国际经验,基尼系数在0.3—0.4比较好,一般认为0.4是一条警戒线。我国90年代后期以来基尼系数在0.4以上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大不平衡性决定,社区教育也极不平衡,必须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大不平衡性决定,社区教育也极不平衡,必须区别情况,分类指导。 • 有个由城市到农村,由发达的农村地区到其他地区,由领导和管理部门的前瞻性与先行性地区,到其他地区的发展过程。
三、社区教育发展态势 • 从发展进程看,现有国家级和省(市、区)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三四百个,基本覆盖了省(市、区)的范围,成为全国发展社区教育的先行和骨干力量;
从管理体制看,已经形成了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各个部门配合,社区组织实施,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从管理体制看,已经形成了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各个部门配合,社区组织实施,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从组织网络看,形成了以区(县)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为骨干、居委(村)教学(学习)点为基础的三级教育学习网络;
从总体格局看,社区教育在实践中探索,在发展中提升,呈现了以京津沪等一批大中城市为龙头,以沿海发达地区为主干,中、西部地区有重点地发展,梯度推进、滚动发展的总体格局;从总体格局看,社区教育在实践中探索,在发展中提升,呈现了以京津沪等一批大中城市为龙头,以沿海发达地区为主干,中、西部地区有重点地发展,梯度推进、滚动发展的总体格局;
从区域布局看,社区教育正在从城市向发达地区农村扩展,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在发达地区出现了城市引领、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从区域布局看,社区教育正在从城市向发达地区农村扩展,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在发达地区出现了城市引领、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
从推动力量看,在坚持政府及教育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也出现了一些民间组织,协力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可喜情势;从推动力量看,在坚持政府及教育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也出现了一些民间组织,协力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可喜情势;
从发展水平看,出现了部分品质品位较高,特色优势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社区教育实验区,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评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发展水平看,出现了部分品质品位较高,特色优势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社区教育实验区,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评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总体状况看,社区教育发展仍然极不平衡,农村滞后于城市,中西部地区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有些地区虽然具备一定条件,但思想上不重视,有的实验区是徒有虚名,社区教育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从总体状况看,社区教育发展仍然极不平衡,农村滞后于城市,中西部地区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有些地区虽然具备一定条件,但思想上不重视,有的实验区是徒有虚名,社区教育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四、社区教育发展走向 • 指导思想:坚持以全民教育、和谐教育、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与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非正规的教育(学习)为主体,不断推进教育的民主、公平、开放、共享 ,逐步达到满足社区全体成员的基本学习需求,促进人的全面、终身发展的根本目的。
社区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 • 到2007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要扩展到各省区市,进一步扩大省级、市级实验区范围,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省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普遍开展社区教育的城市; • 以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为基础,创建一批全国(省?)社区教育示范区,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在经济教育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社区教 育延伸到农村地区并取得经验,中西部地区在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
(一)正确把握开展社区教育的必要条件,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一)正确把握开展社区教育的必要条件,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 • 凡人均GDP3000美元,普及了高中阶段 教育,高等教育接近普及化水平的地区, 要普遍开展社区教育。
以此观照,如以省市区为单位,则全国31个省市区中,京津沪三市应全部开展社区教育;以此观照,如以省市区为单位,则全国31个省市区中,京津沪三市应全部开展社区教育; • 全国相当一部分省会、中心城市(含发达农村地区),都应普遍开展社区教育。
综合分析和对照以上要求,我国社区教育的进程明显滞后,跟不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务之急是,中心城市及发达地区农村的领导,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积极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综合分析和对照以上要求,我国社区教育的进程明显滞后,跟不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务之急是,中心城市及发达地区农村的领导,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积极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二 )城市社区教育重在深化、提升、创特、创优 • 以项目、课题、个案为抓手,抓住重点,高位均衡,促进优质社区教育发展; • 以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为切入口,促使社区教育不断发掘内涵;
以创建特色、营造优势、打造品牌为标志,推动社区教育不断提升;以创建特色、营造优势、打造品牌为标志,推动社区教育不断提升; • 以主动融入社区建设、文明创建、和谐社会构建为契机,探索合力推进、持续发展社区教育的有效机制。
(三)有重点地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 从总体上,必须把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与进程中,加以认识、定位和实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伟大历史任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总体目标是用15年左右时间,使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美好蓝图。
农村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农村社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民的现代化。 现代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素质,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的核心素质; 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基本素质, 懂市场、会创业、善发展优势素质
农村社区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社区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 目前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18%。 • 统计分析表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高于3000元的地区,高中以上学历人数占农民总数的比例,是低于1500元地区的3.43倍,大专以上学历比例为2.66倍。
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重点区域是发达地区农村 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 社区居民从事何种职业及其人口比例,是区别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 以此观照,已有一批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发达地区的农村,实际上已接近城市发展水平。
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重点部位是小城镇。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推进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和重要特征。
小城镇具有农村向城市转变的特点, 发展小城镇社区教育,是探索城镇化进程 中农村社区教育走向、发展特点、发展功 能的一个重要课题。
积极推动农村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向社区学习中心的转型试验。积极推动农村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向社区学习中心的转型试验。 • 社区学习中心一般是指街道或乡镇范围内,面向全体社区居民,集教育学习培训于一体,主要由社区居民参与管理,旨在服务居民终身学习和发展,促进社区持续和谐发展的教育学习服务机构。
社区学习中心和成人教育中心(学校) 的联系: 都是教育学习机构, 都具有教育学习培训的功能, 重点对象都是成人, 都属于社会事业的一部分等;
社区学习中心和成人教育中心(学校) 的区别在于: 内涵、性质与职能上:社区学习中心更为强调学习对象的全民性,强调居民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强调学习的支持服务性,社区学习中心比成人教育中心更具有通过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促进终身发展的意涵。
社区学习中心基本职责: • 开展现代市民(农民)教育,培养市(农)民具有现代文化科学 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本领、精神文化品位和自我发展能力; • 开展新市民教育,增强时代意识和现代公民意识,适应城市生活交往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 帮助社区发展提供智力服务,成为社区发展的智力资源与咨询服务中心。
社区学习中心发展趋势: • 从以成人教育为主体,向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终身学习转变,但不仅不能否定或排斥,相反仍然要强化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民生为本、以培训为主的功能; • 以实体为基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社区网络学习中心,形成互补互促的发展格局。
(四) 推动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联手,打造全民终身学习平台。 • 以区(县)电大为依托,建立具有多种功能的社区教育培训学院,发挥龙头作用; • 利用好、引进好、整合好、开发好、推广好、使用好各类教育的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