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547 Views
6 催化剂表征简介. 6.1 气相色谱技术 6.2 热分析技术 6.3 X- 射线分析方法. 基本要求:熟悉常规的气相色谱法、比表面积测定及其在催化剂表征中的应用。. 6.1 气相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是催化剂表征中常用的技术,特别是在研究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如吸附和脱附过程等。. 气相色谱技术在固体催化剂研究上的应用. ( 1 )程序升温脱附法( TPD). TPD :将已吸附了吸附质的吸附剂或催化剂按预定的升温程序 ( 如等速升温 ) 加热,得到吸附质的脱附量与温度关系图的方法。.
E N D
6 催化剂表征简介 6.1 气相色谱技术 6.2 热分析技术 6.3 X-射线分析方法 基本要求:熟悉常规的气相色谱法、比表面积测定及其在催化剂表征中的应用。
6.1气相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是催化剂表征中常用的技术,特别是在研究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如吸附和脱附过程等。 气相色谱技术在固体催化剂研究上的应用
(1)程序升温脱附法(TPD) TPD:将已吸附了吸附质的吸附剂或催化剂按预定的升温程序(如等速升温)加热,得到吸附质的脱附量与温度关系图的方法。 主要用于考察吸附质与吸附剂或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可获得催化剂表面性质,活性中心,表面反应等方面的信息。
(2)程序升温还原TPR 发生还原反应的化合物主要是氧化物,在还原过程中,金属离子从高价态变成低价态直至变成金属态,对催化剂最常用的还原剂是H2气和CO气。 双金属组分是否形成合金(或金属簇)即是人们最关注的理论问题,因为此问题乃金属催化的核心理论问题。 (3)程序升温氧化TPO 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活性逐渐下降,其中原因之一是催化剂表面有积碳生成,TPO法是研究催化剂积碳生成机理的有效手段。
6.2热分析技术 热分析技术的主要测试方法
热分析是研究物质在受热或冷却过程中其性质和状态的变化, 并将此变化作为温度或时间的函数来研究其规律的一种技术 (1)差热分析 (DTA, D-Differential)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基本原理是把试样和参比物放在相同的加热和冷却条件下,记录二者随温度变化所产生的的温差(T)。由于采用试样与参比物相比较的方法,所以要求参比物的热性质为已知,而且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比较稳定。
根据峰的形状,峰的个数,出峰及峰顶温度等可以获知有关相变、晶相转变、固相反应、分解、氧化或还原等方面的信息。根据峰的形状,峰的个数,出峰及峰顶温度等可以获知有关相变、晶相转变、固相反应、分解、氧化或还原等方面的信息。 DTA曲线定义的术语 1)基线(base line)曲线上T相应近似于零的部分(如图8中的AB和DE) 2) 峰 (peak) 曲线上先离开而后又回到基线的部分(如图8中的BCD)。 3) 吸热峰(Endothermic peak, Exotherm)为试样温度低于参比物温度的峰, 即T为负值 。 4) 放热峰 (Exothermic peak, Exotherm)为试样温度高于参比物温度的峰,即T为正值。
5) 峰宽(peak width) 离开基线点至回到基线点间的温度或时间间隔(如图8中的B’D’)。 6) 峰高(Peak height) 垂直温度轴或时间轴的峰顶(c)至内插基线的距离(如图8中的CF)。 7) 峰面积(peak area)峰和内插基线间所包围的面积(如图8中的BCDB)。 8)外推起点 〔Extrapolated onset, Teo。 在峰的前沿最大 斜率点的切线与外推 基线的交点 (如图8的G点)。
(2) 热重法TG(Thermogravimetric methods)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将试样重量变化作为温度的函数记录下来,得到热重曲线。每一重量变化对应一个台阶。试样失重和增重曲线分别朝上和朝下,根据重量变化、台阶个数、温度区间、台阶高度、斜率可获得关于结晶水或含水量、热分解反应、固相反应、气固反应等方面的信息。
工作原理: 热天平分常量和微量两种。常量热天平以日本岛津DT-2A型热分析仪的热天平为例, 试样1g 以下时,灵敏度为0.25mg。微量热天平以日本岛津DT-20B型热分析仪的热天平装置为例,试样量程用1mg时,其灵敏度为0.01mg。 根据热重法定义,热重(TG)曲线的数学表示为:w=f(T或t) ,其记录曲线如图11所示:
1) 平台(plateau) TG曲线上质量基本不变的部分(图中的 AB和CD) 2)起始温度(Ti) 累积质量变化达到热天平可以检测的温度。 3) 终止温度(Tf) 累积质量变化达到最大值的温度。 4) 反应区间 起始温度与终止温度间的温度间隔(图中的 Ti-Tf) 5)阶梯(Step) 两个平台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阶梯。
热重曲线应用 1)测定结晶水的水含量 式中w%失水百分数, MH2O -水分子量, M-试样分子量, x-结晶水分子数
(2)计算生成物量: 蒸汽转化制氢反应的NiO/Al2O3催化剂,通过高温处理有部分活性组分与载体生成了铝酸镍,为了确定铝酸镍的生成量采用还原法。由于氧化镍和铝酸镍还原温度不同(前者大约是在400℃后者在800℃以上)。TG曲线上铝酸镍还原失重,按其还原反应方程即可计算铝酸镍生成量x。 NiAl2O4+H2Ni+Al2O3+H2O 式中 m—试样重(g), w%—失重百分数, M0—氧原子量, M—NiAl2O4分子量
(3) 影响热分析曲线的因素 1)试样因素: 颗粒大小,试样重量的影响 一般来讲,小颗粒比大颗粒反应快,因为小颗粒比大颗粒具有较大的外表面积。因此随着粒度的减小,热分析向低温方向移动。表列出了不同粒度的氢氧化铁对DTA曲线的影响。 2) 条件因素: 加热速度, 记录纸速, 气氛的影响加热速度对热分析曲线的影响十分明显。升温速度越快,温度滞后现象越严重。 3) 仪器因素: 坩埚材质, 热电偶
(3) 热分析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热分析用于催化剂物相测定, 原料选择、制备 方法及条件、活化、失活、再生、酸碱性及氧化还原性等方面的评价。具有快速、样品用量少、简单易行等优点。
6.3 X射线衍射技术(XRD) 1912年劳厄(La ue)首先指出,X射线穿过晶体时,能够产生衍射现象,不久实验证实了这一预见。劳厄并推导出著名的劳厄衍射方程,奠定了X—射线衍射学基础。 XRD是揭示晶体内部原子排列状况最有力的工具,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结构信息,每一种晶体有它的特有的衍射图谱,从衍射线的位置可得知待定化台物的存在。图1是几种氧化铝的XRD谱图。
(1) X-射线的产生 高速运动的电子轰击金属靶子,产生X-射线。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衍射所用的X射线波长为0.05-0.25nm。 X射线由连续谱和特征谱两部分构成(图2)。
(2)布拉格(Bragg)方程 一束平行的波长为的单色X-光,照射到两个间距为d的相邻晶面上,发生反射,设入射和反射角为,两个晶面反射的X射线为1和2,则这两条射线干涉加强的条件是二者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 2dsin = n 式中n为衍射的级数。这就是著名的布拉格方程。只有当入射X光与晶体的几何关系满足布拉格方程时,才能产生衍射线条。
(3) X—射线衍射仪 X—射线衍射仪由X—射线发生器、测角仪和记录系统三大部分构成,近代衍射仪配备了计算机控制和数据处理系统。
(a)X—射线发生器 X—射线发生器由高压发生器及X-射线管组成。高压发生器产生的直流高压加在X-射线管上,加速灯丝产生的电子,高速电子轰击金属靶面产生X—射线.
当测角仪旋转到一定角度时,总有一些小晶体的hkl晶面基本平行于样品面,而且满足布拉格方程,产生衍射。测角仪转到另一角度,又会有另一些小晶体,其晶面hkl基本平行样品面,产生另一条衍射。这样,在测角仪旋转过程中,在不同的角度上就会产生不同hkl的衍射,这些衍射峰所对应的角度2与面间距的关系为2(d/n)sin=。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各个衍射对应的d/n值,习惯上称d/n为面间距,n为衍射级数。当测角仪旋转到一定角度时,总有一些小晶体的hkl晶面基本平行于样品面,而且满足布拉格方程,产生衍射。测角仪转到另一角度,又会有另一些小晶体,其晶面hkl基本平行样品面,产生另一条衍射。这样,在测角仪旋转过程中,在不同的角度上就会产生不同hkl的衍射,这些衍射峰所对应的角度2与面间距的关系为2(d/n)sin=。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各个衍射对应的d/n值,习惯上称d/n为面间距,n为衍射级数。 (b) 测角仪
(c) 强度记录系统 在测角仪的扫描过程中,记录仪同时记录衍 射强度及探头位置角标,以便查找衍射峰对应的 2角。
(4) 制样 为了能够比较晶体的不同(hkl)衍射强度,并且使每次实验结果重复,要求小晶体的每个〔hkl〕晶面都有相同的机会平行样品面,为此,样品必须磨细,粒度以几个微米为宜。
(5) 实验条件的选择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衍射谱图,必须适当地选择实验条件,包括X光管电压、电流、狭缝宽度、记录仪满量程、时间常数、扫描速度和走纸速度。
根据布拉格公式2(d/n)sin=,可见各个衍射蜂的位置2与该晶体的各个面间距d (hkl)存在对应关系,晶面间距与晶胞参数a、b、c、、、有关。衍射峰强度I (hkl)与原子的坐标及原子的种类有关. 因而每一种晶相对应于一套特定的d (hkl)、I (hkl)值,绝不会发生混淆。实验测得未知化合物的d、I值与已知化合物的d、I值相对照,可以判断未知化合物属于那种或哪几种晶相。 (6) 物相鉴定
物相鉴定的具体步骤是: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记录衍射谱图,标出各峰峰顶对应的2角度,由布拉格式公式计算出相应的d/n值(卡片上简写为d),估计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将几条最强线的d、I值与卡片集索引的d、I值相对照,找到所需要的卡片,再与卡片上的全部d、I值对照,若全部d、I值都对得上,则该样品就是卡片上所注明的化合物。物相鉴定的具体步骤是: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记录衍射谱图,标出各峰峰顶对应的2角度,由布拉格式公式计算出相应的d/n值(卡片上简写为d),估计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I,将几条最强线的d、I值与卡片集索引的d、I值相对照,找到所需要的卡片,再与卡片上的全部d、I值对照,若全部d、I值都对得上,则该样品就是卡片上所注明的化合物。 如果一个样品由若干个物相组成,则整个样品的衍射谱图是各物相衍射谱图的简单叠合,为此需将d、I值以不同方式组合,与索引及卡片对照,对上后再将其它d、I值组合,与索引及卡片对照,直到所有d、I值都找到归宿。
(7).物相分析的应用 物相分析是催化剂研究中应用最广的一种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尤其是在催化剂研制的初期阶段,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制备的载体属于哪一种物相?因为对于组成相同或相近的原料,制备条件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物相,这些物相的微观结构不同,使催比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物相分析还可以帮助了解催化剂选择性变化及失活原因:
XRD结构测定方法应用于催化剂研究,最突出的成就是研究分子筛。由于反应物分子是在分子筛晶体内部的孔道中发生催化反应的,因而晶体内部的原子排列、孔道形状.活性中心位置是影响分子筛催化剂活性的决定因素。作了大量的结构测定工作。在过去几十年中,几乎所有分子筛结构都被测定出来,并根据晶体几何学原理预言了可能的分子筛结构。